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
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脑梗塞患者,采取
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肌力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Barthel指
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
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肌力等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该
护理方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功能;语
言功能
发生脑梗塞后各种后遗症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偏瘫、失语
等功能障碍都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甚至直接影响患者的家庭和谐和
生活幸福[1]。

考虑到临床中只有不到10%的脑梗塞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达到完全
治愈的标准,其余90%的患者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开展早期康复护理
十分必要。

我院经过多次改进调整,形成早期康复护理体系,为进一步分析其临
床应用效果,以我院收治的82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8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82例脑梗塞患者
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世卫组织关于脑梗塞的定义描述和诊断标准;(2)患者同意签署协议书。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等其
他疾病;(2)意识不清或昏迷,存在交流障碍。

采取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
41例,一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式,为观察组,另一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为对
照组,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1例、20例,年龄范围55-82岁,平均(67.32±8.90)岁,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3例、18例,年龄范围
57-80岁,平均(66.45±9.12)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开展饮食宣教,
预防并发症,对病区进行消毒,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1)体位护理:定
期协助患者翻身,避免发生压疮、皮肤感染等,叮嘱家属每天进行身体按摩,加
速肌力恢复,每次按摩时间不少于20min。

(2)肌力训练:评估患者肌力,对肌
力较差的部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每次按摩时间不少于25min,每天2次,肌力
逐渐得到恢复后进行下一步康复锻炼。

(3)肢体功能训练:在患者生命体征稳
定后即开展肢体康复锻炼,在肢体功能训练方面,指导患者桥式锻炼法,仰卧于
平整的床面上,双脚着床,臀部、髋部抬高,3min后转变动作,健肢悬空,患肢
屈曲,手臂提高,坚持3min,早晚各锻炼一组。

肢体训练的目的是促使患者能够
自主进行一些精细操作和力量型活动,逐步恢复其生活能力。

在精细动作训练方面,指导患者抓握并灵活使用筷子,从起坐逐渐过渡至下床行走和负重训练,让
患者尝试独立行走,在训练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全程陪护,防止患者受伤。

(4)
语言功能训练:语言表达训练开始前先指导患者进行单音节文字发音,进行弹舌、噘嘴、鼓腮等运动。

鼓励家属多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

1.3 观察指标(1)对患者肌力进行分级评估,肌力等级分为5级,I级肌
力最弱,V级肌力基本正常,等级越高则肌力状况越理想。

(2)采用Barthel指
数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越高则独立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处理两组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说明对比组之间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肌力分级评估结果对比经早期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肌力等级以IV级、V级为主,IV级、V级肌力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肌力等级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肌力分级评估结果对比[例(%)]
组别


I级II级III

IV级V级
(%)
观察组
对照组
X2
P
4
1
4
1
(0)
(0)
0.0
00
0.0
00
(0)
11
(26.83)
16.54
7

0.05
(0)
18
(43.90)
9.126

0.05
13
(31.71)
5
(12.20)
8.652

0.05
28
(68.29)
7
(17.07)
13.04
4

0.05
2.2 两组Barther指数量表评分结果对比经早期康复护理后,观察组Barther指数量表评分更高(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更强,见表2。

表2 两组Barther指数量表评分结果对比(±s,分)组例护理前护理后
别数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4
1
4
1
37.89±6.60
38.19±7.22
0.054
>0.05
69.75±8.13
40.22±7.54
11.806
<0.05
3讨论
脑梗塞的形成原因是脑供血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坏死受损,其发病原因复
杂多样,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不良生活、饮食方式,研究显示吸烟、酗酒等会明显增加脑梗塞发生几率[2]。

近年来脑梗塞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越来
越多的年轻患者出现脑梗塞症状,它不仅给患者自身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有些患者在发病后病情不断恶化,却得不到
及时有效的治疗,出现残疾、死亡等不良结果,即使是得到成功救治的患者也有
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后遗症[3]。

只有实施更加有效的干预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减轻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避免肢体活动受限。

临床对脑梗塞的治疗体系已经趋于成熟,多通过静脉溶栓治疗来恢复脑供血,最大限度保存神经功能,但是从患者恢复效果来看,仍有许多患者经过积极治疗
后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例如失语、残疾等,这些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
显下降,给患者身心都带来严重影响[4]。

早期康复训练源于康复医学,主张在患
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早期,通过系统科学的康复锻炼逐步恢复肢体、神经功能,从
而减轻功能缺损程度,由于早期康复护理无需用药,因此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肌力等级较对
照组明显提升,而且独立生活能力更强。

在早期康复护理中,通过肌力、肢体、语言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肌肉能力,保持细小关节的灵活度,同时恢复语言功能,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5-6]。

总之,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闵慧,李笑,孙洁,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4):141-142.
[2]吴红艳.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恢复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1):145.
[3]易阿珊,刘玉芳,吴伟莉,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25):124-127.
[4]丛丽娜.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影响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2):134+136.
[5]夏青芝,刘良君.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肌力和运动功能的价值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4):123-124.
[6]张玉琴.中医饮食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提升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1):157+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