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干化学法结合尿沉渣镜检法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干化学法结合尿沉渣镜检法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8T02:39:10.42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月7期作者:郑红霞
[导读]
郑红霞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检验科;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目的:将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应用在临床检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纳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选取疗养中心经尿常规检测的120例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随机抽样的方式来将其分为A、B两组(n=60)。

A组实施尿液干化学法进行检验,B组实施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对比2组患者的检验结果。

结果:采用联合检验法的B组在阳性检出率方面高于A 组,总错误率方面低于A组(P<0.05)。

结论: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作为临床常用的尿常规检验方式,二者皆有优势与缺陷,采取联合使用的方式可更好地发挥出二者的优势,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检验结果。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阳性;检验
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检验是临床尿常规检验的主要检验指标,一般是将患者泌尿系统的病理表现作为重要的检验依据[1]。

尿液干化学法临床上检验尿常规的常用方式,主要的操作手段就是将检测试纸放入到患者采集的尿液标本当中,由待测尿液中化学成分来让试纸发生一定的变化,然后通过尿液分析仪来对检验的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获得准确的临床检验结果[2]。

使用尿液干化学法实施检验的时,虽具备较多的优势特征,但作为定性检验易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因此在临床上经常会将尿沉渣镜检法与上述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检验,尽可能地减少误诊、漏诊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纳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选取疗养中心经尿常规检测的120例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随机抽样的方式来将其分为A、B两组(n=60)。

A组:实施尿液干化学法进行检验,男女比例为32:28,年龄集中在10~60岁;B组:实施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男女比例为33:27,年龄集中在12~62岁。

纳入标准:(1)患者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处于正常状态;(2)无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书。

排出标准:(1)患者资料不够完整;(2)患者处于重毒感染状态;(3)患者合并有重大器官功能障碍。

1.2检测方法
尿液干化学法:待检验准备完毕之后,叮嘱患者采集新鲜中段尿液(10ml),由检测人员将检测试纸浸入到样本当中,立即取出之后将擦拭多余尿液,纸放入尿液分析仪中自动检验;(2)尿沉渣镜检法:待检验准备完毕之后,叮嘱患者采集新鲜的中段尿液(10ml),由检验人员将样本混入到尿沉渣刻度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处理,并将上清液倒出,取尿沉渣(0.2ml)涂片之后先在低倍镜进行观察,然后在高倍镜下观察并分析。

其中A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实施检验,方法与上述方法内容一致;B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实施检验,方法与上述内容保持一致。

1.3观察指标
(1)尿液干化学法诊断标准:++++、+++、++、+结果均为阳性,±、﹣结果为阴性;(2)尿沉渣镜检法的诊断标准:红细胞计数>7×109/L,白细胞计数>10×109/L为阳性,红细胞计数≤7×109/L,白细胞计数≤10×109/L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均输入到SPSS24.0软件当中,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相关数据以[%(n)]来代表,使用对其组间差异实施检验,计量相关数据采用(±s)进行代表,使用t对组间差异实施检验,并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2组患者的红、白细胞阳性检出率
由表1可知,采用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的B组在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方面明显较A组要高(P<0.05),提示联合检验法的阳性检出效果高于单独检验。

3.讨论
尿液干化学法检验操作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不需要经过离心处理即可完成检验,获得结果的效率也比较高,因此在临床检验中的使用较为频繁。

该检验手段是将试纸作为检测载体,让尿液标本中的中心粒细胞酯酶与试纸发生重盐反应[3],让试纸表现出深浅程度不同的颜色,对患者的红、白细胞情况进行体现。

但是,此种化学反应虽然可以让尿液样本中的中型粒细胞水平进行有效反应,但是容易出现假阴性的现象。

此外,尿液干化学法容易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准确性方面会受到一定影响,该检验方式比较适合应用在快速筛查当中。

尿沉渣镜检法的检验机制就是利用显微镜放大作用的影响,让尿液中的各类物质可以得到放大处理,从而帮助检验人员明确患者尿液的各类成分含量,并对其进行客观、真实的反应,属于物理检验的范畴。

此种检验方式具有较强的准确性特征,但在镜检下实施细胞的区分,整体上上具有较大的难度,在细胞区分与计数方面问题易影响到最终的准确性[4]。

由上述内容可知晓,两种检验方式均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缺陷,因此可采取二者结合的检验手段,以提升检验准确性。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明显看出,采用联合检验法的B组在阳性检出率方面高于A组,误诊率、漏检率以及总错误率方面低于A组(P<0.05)。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作为临床常用的尿常规检验方式,二者皆有优势与缺陷,采取联合使用的方式可更好地发挥出二者的优势,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陆景润. 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1):82.
[2]袁征. 尿液干化学法结合尿沉渣镜检法检验白细胞的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20,26(05):69-71.
[3]王帅.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果的对比[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1):157-158.
[4]王文卿.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验的应用价值研究[J]. 系统医学,2021,6(12):37-39+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