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化”语境中的新闻传播——对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关系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媒化”语境中的新闻传播——对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关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01-04T06:06:39.691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0年第13期作者:王冬
[导读] 智能技术在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后,迅速推动了新闻传播向“智媒化”的方向发展。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7)
摘要:智媒是运用智能技术创造的,具有自我学习、自我进化机制的在线媒体产品。
新闻传播在“智媒化”语境下,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本文简要阐述了智能技术与智媒的概念,并探讨了“智媒化”语境下,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关键词:智媒化;新闻传播;智能技术
前言:
智能技术在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后,迅速推动了新闻传播向“智媒化”的方向发展。
“智媒化”语境中的新闻传播,面对着平台与媒体关系重组、新闻生产模式与传播模式的改革等问题,正处于“自我”迷失的尴尬境地。
一、智能技术与智媒
(一)智能技术
1950年,自著名的图灵测试被提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
智能技术是在大脑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机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随着脑科学、计算科学等领域的进步,又进一步推动了智能技术的发展。
近几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围棋、电玩等领域已超越人类水平,与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领域也有不俗的表现。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原本属于人类思考范畴的问题,将有希望通过计算机来实现。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
未来几年,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飞跃。
(二)智媒
随着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及推广,传媒业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智媒”是新闻传播与智能技术相结合而生的产物,智媒与其他形式媒体的区别,在于智媒具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特点。
总的来讲,智媒具有三种技术特质:算法化、数据化和在线化。
算法化是智能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础,智能技术中对图像、语音的识别、处理,都建立在复杂的算法模型之上。
得益于计算机语言,世间万物能以数据的形式进行传输与表达,数据社会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智媒相关的新闻素材、产品内容、用户信息、反馈等内容,在当下都能以数据的方式呈现。
同时,源源不断的数据,也为智能技术提供了资源,进一步促进了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化。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是人工智能得以大规模发展的前提。
互联网能够促进数据流通与信息共享,使智媒技术能通过在线与世间万物相连接,并从中获取资源。
总而言之,智媒通过在线方式,获取数据并交由算法处理,形成产品或服务后,再利用在线的方式获取用户反馈数据以改进算法。
在这个过程中,算法化、数据化、在线化这三个智媒特质,共同形成了良性闭环。
但需要注意的是,智媒并不等同于智能技术,它是智能技术与新闻领域的结合产物,智能技术只是智媒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二、“智媒化”语境下,新闻传播的生态变化
“智媒化”语境下,新闻传播领域面对着全新的发展局面,新闻生产、渠道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将会重新构建新闻传播领域的整体生态。
(一)内容版图扩展,新闻价值蜕变
“智媒化”语境下,新闻生产模式将逐渐演变为多元化的内容生产模式,内容产品将迎来大爆发时代,并将逐步改变专业媒体的新闻生态。
“智媒化”语境下,机器的参与大幅度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
未来,机器在新闻生产环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带来内容生态的繁荣。
新闻内容生产模式的变化,还与平台发展变化相关联。
平台是利用技术优势来鼓励内容生产者入驻,并为其提供内容发布、数据挖掘等技术工具,以优化新闻传播,确保生产者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优质内容的生产中去。
全新的内容生产模式,促进了内容产品的多样化,
有力冲击了以专业媒体为主导的传统内容生态。
(二)新闻传播格局分化
在“智媒化”语境下,新闻生产与分发模式,逐渐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断提高用户的新闻体验。
这种情况使得传统新闻领域的传播格局,将被进一步分化。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未来,新闻呈现将会以“按需呈现”的模式为主,通过将新闻拆解成独立的元数据,再将其整合、提炼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新闻服务。
网络时代,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为用户带来了信息选择困难的问题。
发展传播技术,利用算法分发的方式,不断提高内容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匹配度,是提升信息传播效率的重要策略。
随着智能交互技术的发展,用户能随时随地与事物进行信息交换,针对终端的定制化传播,是新闻传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个性化的新闻呈现方式,在提高用户新闻体验的同时,逐步分化了原本专业媒体主导下,整齐划一的传统传播格局。
新闻的呈现方式、分发策略的变化,和定制化的传播手段,未来可能会形成新的闭环,将用户置于“信息茧房”中。
这不仅会阻碍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还可能造成群体极化现象,并存在借此操控社会舆论以实现特殊目的的可能性。
三、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媒体中新闻生产与新闻,在过去是捆绑在一起的,而现在则开始逐渐分离,进而影响到整个新闻传播领域的生态环境。
受互联网普及的影响,新闻分发环节开始独立于专业媒体,并纷纷入驻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平台。
各个平台则逐步成为新闻分发权的掌控者,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媒体与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在合作与博弈之间游走。
(一)专业媒体与平台之间的关系
时至今日,专业媒体依然处于新闻内容生产环节的主导地位。
因而,平台会为专业媒体的新闻生产,量身定做各种工具。
如谷歌新闻实验室项目,旨在向新闻记者提供地图及其他开发工具。
同时,专业媒体为适应平台运营规则,会相应地调整新闻生产策略。
基于搜索引擎优化的内容营销,是西方新闻界主要的运营策略。
这一举措,也推动了搜索引擎优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大多数情况下,专业媒体与平台是以合作为主,但两者间的矛盾冲突也非常频繁。
平台会调整算法,利用不透明的新闻推荐规则,减少第三方机构向用户推荐的内容和流量。
专业媒体也会组建媒体联盟,以图打破平台垄断局面。
(二)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关系
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变化,也会对专业媒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平台之间的合作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常态现象,这为专业媒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来拓展渠道,能进一步拓宽媒体发展方向。
但平台之间也存在冲突,常见的是利益和数据保护问题相关的矛盾。
如2017年,苹果意图将微信打赏功能在自身程序内实现,并抽成以提高收益,双方对此未能达成一致,因而苹果决定关闭微信打赏功能。
这一决定,使得新闻内容生产者,无法再获得苹果客户端的打赏收入。
专业媒体与平台之间、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变化,是“智媒化”语境中,新闻传播权力结构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受新闻分发权力的转移和渠道的拓宽,专业媒体不再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占据新闻领域的主导地位。
平台凭借自身优势,掌握了大量的用户及内容资源,对专业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专业媒体为利用平台的技术与流量,对平台有着越来越高的依赖度,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平台的附庸。
结束语:
“智媒化”语境下的新闻传播,以智能技术为基础,改造创新了新闻生产模式,改革了新闻传播领域格局。
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新闻业的运作体系,削弱了专业媒体的主导地位,但与此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新闻传输的效率,促进新闻呈现方式的变革,并反过来推动了算法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贾艳红,余杨.浅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新闻生产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9,3(36):75.
[2]邢梦莹,卢静.智媒时代新闻主播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重构[J].出版广角,2019(10):28-31.
[3]徐雪雯. 新闻来源、时效与核实[D].福建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王冬,1984年12月10日,男,汉,武汉市,副主任,初级职称,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