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诺沙星分散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诺沙星分散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谭志荣,欧阳冬生,韩仰,彭亮,陈尧,韩春婷,曾玲,郭栋,郑姣,
周淦,王连生,李智,刘昭前,胡东莉,刘英姿,王丹,周宏灏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长沙410078)
[摘要】
目的:研究依诺沙星分散片(受试制剂)和依诺沙星片(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方法:采用双周期
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分别予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依诺沙星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各0.4g单剂量口服。
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血样中依诺沙星的浓度。
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
分别为
(53204-1275)和(5163±1241)ng・mL~;L。
(0.884-0.37)和(0.894-0.37)h;AUCo-.24h(233174-7187)和(22904
4-
7098)ng・h-mL-。
;Auco。
(245024-7396)和(240854-7377)ng・h・mL~。
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
9)%。
结论:依诺沙星分散片与依诺沙星片生物等效。
[关键词】
依诺沙星;生物利用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734(2007)05—0403—03
【中图分类号]R978.1;R969.1
RelativebioaVailabilityofenoxacindispersibletablets
TANZhi—rong,OUYANGDong—sheng,HANYang,PENGLiang,CHENYao,
HANChun—ting,ZENGLing,GUODong,ZHENGJiao,ZHOUGan,WANGLian—sheng,
.LI
Zhi,LIUZhao—qian,HUDong—li,LIUYing—zi,WANGDan,ZHOUHong—hao
(InstituteofClinicalPharmacology,XiangyaMedicalCollege,
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78,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lativebioavailabilityof
a
enoxacin
dispersible
tablets,Meth-
test
or
ods:20healthymalevolunteerswererandomlyreceivedwith
reference
single
crossover
doseofenoxacin
tablets.Thebloodsamplesfromthevolunteerswerecollectedtomeasureplasmaenoxacin
con—
eentrations
byHPLC.ThepharmacokineticparameterswereanalyzedbyDASVerl.0program.Results:
test
or
Thepharmacokineticparametersof
referencetabletswere
as
followed:Cm“(5
3174-7
320±1
275)VS.
904
P
4-
(5
1634-1
241)ng・mL~;L.。
(0.88±0.37)VS.(0.894-0.37)h;AUCo.24h(23
5024-7
no
187)VS.(22
7098)ng・h・mL~;AUCo。
(24
ue¥oftheseparametersshowed
enoxacin
396)VS.(24085
4-7
377)ng・h・mL~,respectively;the
Val—
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relativebioavailabilityof
bio-
dispersibletabletswas(1024-9)%.Conclusion:Theenoxaeindispersibletabletswere
to
equivalent
enoxacintablets.
enoxacin;bioavailabilit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Keywords]
依诺沙星(enoxacin,ENX)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广泛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骨和关节感染及败血症等的治疗。
本试验在文献[1—7]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灵敏的HPLC方法,进行了依诺沙星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为依诺沙星分散片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迪康制药公司生产,规格:每片
0.1
g,批号:050301。
参比制剂:依诺沙星片,山东
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片0.2g,批号:0404116。
依诺沙星标准品由广东永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纯度:99.5%,批号:050321),内标帕珠沙星由北京集才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甲醇和乙腈为色谱纯,购自广州迪马公司,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仪器:岛津LC—IO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带自动进样器和Class—VP5.0软件。
...——403...——
材料与方法
1药品、试剂和仪器
受试制剂:依诺沙星分散片,四川迪康科技药业
万方数据
蔓!i!!竺』!!望型丛盟!!旦型g!!塑!:!!!:!!塑!:1
2
受试者
20例受试者均为男性,年龄(24±2)岁,体重
(67±11)kg,身高(172±7)cm。
无烟酒嗜好。
实验前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无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
试验前2周内未服任何药物。
试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3试验方案与血样采集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2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
一组首先服用受试制剂依诺沙星分散片,经1周清洗后再服用参比制剂;另一组给药顺序相反。
试验前禁食一夜,试验当El晨空腹IZl服依诺沙星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4
g,200
mL温开水送服。
服药2h后饮水。
试验期间统一饮食。
试验过程中由研究人员记录准确采血时间和药物不良事件。
于服药前(0时)和服药后0.25,0.5,0.75,1,
1。
5,2,3,4,6,8,12,24
h从静脉采血5mL。
置于
EDTA抗凝试管中,立即将血样离心,分离血浆,于一20℃保存待测。
4血浆浓度测定
4.1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ypersilBDS色谱柱(250mm
x
4.6
rflm,5肛m);流动相为0.5%磷酸(每l
000
mL中加
入500肛L三乙胺)一乙腈=86:14,流速为1.0mL・rain一,柱温为40℃。
紫外波长为266
nm。
4.2样品处理
取血浆200弘L,加内标69.51/Lg・mL。
帕珠沙星10卢L混匀,加50%三氟醋酸20pL,振荡2rain,
4℃离心10rain(13
000
r・rain“),取上清液100肛L
进自动进样器,20肛L进样旧p。
4.3标准曲线的制备
用空白血浆将标准储备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浓度,按上述样品处理后,测定依诺沙星血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49.5—6
333.3
ng・mL~,浓度
(Y,ng・mL一)与峰面积比(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3915.2X一48.665
5,回归系数(r2)为0.999,最
小检测浓度为24.8ng・mL~。
4.4提取回收率
配制高中低不同浓度6
333.3,791.5,49.5
ng・mL“的依诺沙星标准溶液(未加内标)各5份,直接进样,得峰面积。
配制高中低不同浓度依诺沙星6
333.3,791.5,49.5
ng・mL。
标准血浆各5份,按“样品处理”项处理后进行分析,得依诺沙星的峰面积。
根据标准溶液和血浆溶液峰面积比较得提取一404一
万
方数据生国堑麴銎查!塑!至笙!!鲞笙!塑
回收率,依诺沙星的血浆提取回收率均>70%。
4.5准确度与精密度
配制高中低不同浓度依诺沙星(6
333.3,
791.5,49.5
ng・mL“)各5份,连续测定3d,依诺沙
星高、中、低浓度的平均日内RSD分别为1.8%,0.4%和0.5%,均<10%。
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05%,99.11%和95.18%,在80%一120%范围内。
日间RSD分别为1.8%,0.4%和0.5%,均<10%。
4.6稳定性考察4.6.1溶液中的稳定性配制高中低不同浓度依诺沙星(6
333.3,791.5,49.5
ng・mL“)各10管,其
中各5管放置在室温下,另外各5管放置在4℃下,分别于0,24和48h取出,按样本预处理过程处理后进样,计算依诺沙星浓度,室温、4℃下3d变异系数均<15%,不同时间(0,24,48h)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6.2冻融条件下的稳定性配制高中低不同浓度依诺沙星(6
333.3,791.5,49.5
ng・mL。
1)血浆各
5份,在24h内25℃一一20℃之间反复融冻3次,分别于0,8,12和24h按样品处理项对血浆进行处
理后测定,比较0,8,12和24h依诺沙星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4.6.3血浆中的稳定性配制高中低不同浓度依诺沙星(6
333.3,791.5,49.5
ng・mL‘1)各10管,置
于室温考察24h,分别于0,12和24h按样品处理项对血浆进行处理后测定,比较0,12和24h的依诺沙星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4.6.4长期稳定性配制高中低不同浓度依诺沙星(6
333.3,791.5,49.5
ng・mL。
)各5管,置于
一20℃考察20d,分别于1,10,20d按样品处理项对血浆进行处理后测定,比较1,10,20d依诺沙星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5
数据处理
‘
用DASVer1.0计算药动学参数,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AUC。
.+:。
,AUC¨。
和C…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
结
果
1
I-IPLC色谱图
空白血浆、空白血浆加依诺沙星标准品和内标、
服药后血浆样品的色谱图见图1。
依诺沙星及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7和5.5rain左右。
空白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
0
1
2
3
4
567
8
9
10
f,mm宅Fl血浆
0
√一
1
2
3
4
56789
10
tlmln
牵自血浆+标准品+IlI标
0123455,墨g1U
tlmln服药后2
hmL样
1依诺沙星;2内标
图1依诺沙星HPLC测定法的色潜图
2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
依诺沙星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平均药一时曲线见图2,两制剂的体内药动学过程相似。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见表l,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AUC¨。
)为(102±9)%(95%一130%)。
6
{
色4蠢
鬈2
鲁
0
6
1218
24
Ⅳh
图2口服依诺沙星2种制荆0.4g后的平均
血药浓度一时问曲线(n=20)
表1
依诺沙星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
3生物等效性评价
、
依诺沙星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r。
经Mann—
Whitney检验,2制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
0.1114,P=0.911
3)。
AUC¨24h,AUC¨。
和C…经对
数转换后j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制剂间和
万
方数据生垦堑堑盘查!塑!堡星!垒鲞蔓i塑
周期间以及服药顺序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AUC¨24h和Auc¨。
双单侧l一检验结果表明thigh和th均大于单侧t。
.∞(1.734)。
受试制剂Auc¨m和AUC¨。
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97.93%一
105.03%和97.94%一105.02%,均未超出参比制剂相应AUC¨“。
和AUC¨。
的80%一125%的范围;受试制剂的C…的90%可信区间为98.71%~106.73%,也未超出参比制剂C…的70%一143%的范围。
结果表明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讨
论
文献测定依诺沙星的方法大多采用液液萃取¨“],本研究采用50%三氟醋酸直接沉淀法进行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合于人体药动学研究。
邹建军等口1报道了利用高氯酸直接沉淀法对依
诺沙星直接检测,然而高氯酸的强酸性和强氧化性,对依诺沙星的稳定性有影响;另外,高氯酸属于危险品,使用过程需要时刻注意其安全性。
本试验采用三氟醋酸作为沉淀剂,避免了高氯酸的这些缺陷。
[作者简介】
谭志荣(1977一),男,硕士研究生,联系电话:
(0731)4805380,E—mail:tanzr@163.com。
[通讯作者】周宏灏(1939一),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
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药理学研究。
联系电话:(0731)
4805379.E.mail:HHzhou@public.cs.hn.cao
【
参考文献]
V’ILCHEZ
JL。
ARAUJOL,PRIETOA。
eta1.Determinationofeiprofloxacinandenoxacinin
human
serum
samples
by
micellar
liquid
chromatography[J].Analytica吼概泐Acta,2004,516
(1/2):135—140.
[2]
孙达华,李允武,宋世珍.依诺沙星药物动力学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7,17(1):40—41.
[3]
HAMELB,AUDRANM,COSTA
P,eta1.Reversed—phasehish—pedomlaceliquid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of
enoxacin
and
4-oxo—efloxacin
inhumanplasmaandprostatic
tissue.Application
to
a
pharmaeokineticsstudy[J].J
Chromatogr
A,1998,812(1/
2):369—379.
[4]
张莉蓉,乔海灵,王海学.依诺沙星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J].中国I临床药学杂志,2002,11(2):
89—91.
[5]
林爱华,刘奕明,杨晓燕,等.依诺沙星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21
(2):140—143.
[6]
张菁,张婴元,任建忠,等.国产依诺沙星片剂的生物利用度及药动学参数[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4,21(5):339—342.邹建军,肖大伟.娄晟,等.两种国产依诺沙星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J].中华临床医药,2004,5(18):7—9.
编辑:况扶华/接受日期:2006—08—31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