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试卷下册电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精神矍铄眉清目秀欣喜若狂
B. 漠不关心一触即发走马观花
C. 水落石出美轮美奂遥不可及
D. 举世无双一蹴而就滔滔不绝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发展的速度是如此之快。
B. 他的文章深受读者喜爱,主要是因为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C.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
D. 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关于历史文化的书籍,它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碧波荡漾赤壁之战胸有成竹
B. 恰如其分精卫填海独出心裁
C. 水滴石穿豁然开朗一泻千里
D. 沉鱼落雁碧血丹心鸿毛小事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
”
B.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但我有一点不太明白。
”
C. “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
”
D. “你看过这本书吗?我最近买了一本。
”
5.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
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这座城市的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D. 他的书法技艺高超,被誉为“书法大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首诗的主题是__________。
7.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一个__________的地方。
8. 《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是____________的故事。
9.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示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10.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情怀。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为了
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
C. 传不习乎——传:传授
D. 曾子曰——曰:说
(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人谋而不忠乎——我为人处事是否忠诚?
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我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
C. 传不习乎——传授的知识没有复习吗?
D. 曾子曰——曾子说
12.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
春日的田园
春日的阳光,如细丝般柔韧,轻轻地拂过田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此刻,田间的麦苗青翠欲滴,油菜花金黄一片,蜜蜂在花丛中嗡嗡飞舞,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村头的柳树,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春风拂过,柳枝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远处的小河,潺潺流淌,水面上漂浮着几片树叶,波光粼粼,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嬉戏,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村庄。
老人们坐在门口,悠闲地抽着旱烟,谈论着家常。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麦香和花香,让人陶醉。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日的阳光,如细丝般柔韧,轻轻地拂过田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的阳光。
B. “此刻,田间的麦苗青翠欲滴,油菜花金黄一片,蜜蜂在花丛中嗡嗡飞舞,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天的生机。
C. “村头的柳树,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运用了拟
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柳树以人的情感。
D.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麦香和花香,让人陶醉。
”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味觉相结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2)下列对文章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要描写了春日田园的美丽景色。
B.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C. 文章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D. 文章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作文(50分)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个人都是行者。
在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景,有的人欣赏风景,有的人追逐风景,还有的人创造风景。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文体自选;(4)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