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工业园弱电系统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工业园弱电系统工程
设计方案建议书
(技术方案篇)
XXX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XXXXXXXXXX 邮址:XXXXXXXXXX
电话:XXXXXXXX 传真:XXXXXXXX X
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论7
1.1、前言7
1.2、需求分析7
1.2.1、建筑物结构7
1.2.2、场地使用功能7
1.2.3、建筑物设备控制对象8
1.2.4、应用功能要求8
1.3、总体目标10
1.4、设计依据10
1.5、园区设计规划11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12
2.1、前言12
2.2、工程目标12
2.3、总体设计的考虑12
2.3.1、设计内容12
2.3.2、线槽的规划13
2.3.3、系统设计原则13
2.3.4、系统设计依据14
2.4、需求设计15
2.5、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16
2.5.1、结构化布线系统结构16
2.5.2、产品选型17
2.5.3、A V AYA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18
2.5.4、A V AYA PDS布线系统的优点19
2.6、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用20
2.7、其它专业布线系统的设计23
2.7.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布线23
2.7.2、安全防范系统的布线23
2.7.3、有线电视系统的布线24
2.7.4、背景音乐和公共广播系统的布线24 2.8、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设计24
2.8.1、工程施工流程24
2.8.2、施工简介25
2.8.3、水平和垂直线缆的敷设26
2.8.4、测试及验收27
2.8.5、工程维护27
第三章楼宇设备自控系统29
3.1、总体介绍29
3.2、设计依据30
3.3、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30
3.4、需求分析30
3.5、技术方案设计特点31
3.6、总体设计方案32
3.6.1监控内容32
3.6.1.1. 冷冻站监控系统33
3.6.1.2. 空调机系统35
3.6.1.3、新风机系统38
3.6.1.5. 送排风机系统39
3.6.1.6. 给排水系统40
3.6.1.7. 变配电系统41
3.6.1.8. 公共照明系统41
3.6.1.9. 锅炉系统42
3.6.1.10. 电梯系统42
3.7、METASYS系统特点43
3.8、园区楼宇自控系统结构46
3.8.1、通讯网络46
3.8.2、操作站48
3.8.3、网络控制器(NCU) 51
3.8.4、直接数字控制器(DX-9100) 52
3.8.5、手提检测器/网络终端52
3.9、园区楼宇自控系统软件说明53
3.9.1、多方面资料的显示53
3.9.2、密码的保护53
3.9.3、操作员的指令54
3.9.4、记录及摘要54
3.9.5、控制软件55
3.9.6、节能软件55
3.9.7、报警管理55
3.9.8、监控点历史及动向趋势记录56
3.9.9、累积记录56
3.10、园区楼宇自控系统总结56
第四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57
4.1、建设目标57
4.2、建设原则57
4.3、方案综述57
4.4、监控点分布58
4.5、终端显示部分59
4.6、数字化监控系统特点60
4.6.1、数字化监控系统介绍60
4.6.2、数字化监控系统功能60
4.7、设备选型61
4.8、工程施工要求62
4.9、主要产品性能63
第五章防盗报警系统66
5.1、概述66
5.2、系统要求66
5.3、系统结构及功能66
5.4、报警安装点67
5.5、主要设备性能指标68
第六章门禁控制系统70
6.1、概述70
6.2、项目内容及目标70
6.2.1、项目内容70
6.2.2、项目实施的目标70
6.3、设计依据70
6.4、设计原则71
6.5、门禁系统安装71
6.6、门禁管理系统功能详细说明72 6.6.1、门禁控制系统功能72
6.6.2、考勤管理功能72
6.7、主要设备性能74
6.8、系统注意事项75
第七章公共广播系统及背景音乐76 7.1、概述76
7.2、设计依据76
7.3、系统功能要求76
7.4、建议方案77
7.4.1、系统分区与扬声器分布77
7.4.2、声源及广播台77
7.4.3、广播中心设置77
7.4.4、系统选型77
7.4.5、系统功能78
7.4.6、音源及楼层广播切换原理78
7.4.7、系统的功能特点78
7.4.8、系统要求79
7.4.9、系统主要指标79
7.4.10、SM30扩音管理系统80 7.5、背景音乐系统的其它要求81 第八章有线电视系统82
8.1、需求分析82
8.2、系统结构82
8.3、规划说明83
8.3.1、节目源83
8.3.2、系统带宽84
8.3.3、频段划分85
8.3.4、系统前端85
8.3.5、传输网络系统86
8.3.6、设备配置86
8.3.7、其它考虑88
第九章机房工程与防雷系统89 9.1、整体机房工程概述89
9.2、设计依据与标准89
9.3、设计范围与内容89
9.4、设计原则90
9.5、机房室内装修90
9.5.1、平面使用功能与隔断90 9.5.2、地面设计91
9.5.3、门窗处理91
9.5.4、墙面隔断91
9.5.5、天花布置91
9.6、配电设计91
9.7、照明布局92
9.8、线管槽路由92
9.9、机房外围设备配置92
9.9.1、UPS电源系统93
9.9.2、空调系统93
9.10、机房防雷与接地保护系统 94 9.10.1、雷击的分类及危害94
9.10.2、设计说明94
第十章电子会议系统96 10.1、需求概述96
10.2、DCN数字会议系统综述96 10.2.1、系统的基本特点96 10.2.2、系统功能97
10.3、建议方案97
10.4、设备选型98
第十一章停车场管理系统102
11.1、概述102
11.2、建设原则102
11.3、建设目标103
11.4、功能特点103
11.5、方案综述103
11.5.1、系统原理图104
11.5.2、系统说明104
11.5.3、工作原理105
11.6、主要设备功能特性106
11.6.1、AKT9100 控制器106
11.6.2、自动路闸107
11.6.3、出入口票箱108
11.6.4、收费处设备108
11.6.5、月租卡发售设备功能108
11.7、系统技术指标109
11.7.1、环境条件109
11.7.2、出入口票箱指标109
11.7.3、自动路闸109
11.7.4、车辆感应器109
11.7.5、感应式IC卡110
第十二章计算机系统集成方案111
12.1、用户需求111
12.2、网络系统设计原则111
12.3、网络系统设计方案112
12.3.1、网络拓朴图112
12.3.2、网络设计说明及产品选型112
12.3.2.1、园区局域网设计说明112
13.3.2.2、园区广域网设计说明115
12.3.2.3、园区网络安全设计说明117
12.3.2.4、园区无线网(WLAN)设计设计说明118
第十三章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121
13.1、NEAX7400ICS 系列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简介121 13.2、NEAX7400ICS 系列用户交换机的优点121
13.3、园区交换机配置 123
第一章设计总论
1.1、前言
承蒙翰宇生物工程公司的信任,高新区信息网公司愿为该园区设计美观、实用、能够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现代智能化建设方案。
XX园主要用于生物工程技术研发、生产的高新生物园区。
根据用户的总体设想,XX 园是集现代生物工程的产品实验、生产、测试、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它位于深圳市科技园中区。
该园区建成后,将成为翰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标志型的智能建筑物,为翰宇生物工程公司提供先进、舒适、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以及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手段。
1.2、需求分析
XX园作为主要应用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办公、生产、研发园区,将主要用作翰宇生物工程公司业务、科研/行政办公以及生产基地等。
为此,在信息知识经济的时代,业主欲将园区建设成为具有智能型特征,高科技科研生产基地。
下面,我们从智能建筑的四大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来理解、分析XX园智能化的需求。
1.2.1、建筑物结构
根据规划用地条件、环境状况,园区占地面积基本为100×110m2,内设办公科研大楼一栋及生产制剂大楼一栋;办公科研大楼建筑占地面积3400 m2左右,其中地下室一层面积500 m2,地面六层;生产制剂大楼建筑占地面积2100 m2,地面四层,园区总建筑面积近30000 m2。
1.2.2、场地使用功能
办公科研大楼
地下室除了布置水设备,气动设备,电气设备用房外,还设置了配电值班室;
一层主要有公司大厅、演示厅、景观办公区以及消防控制室和智能化网络通讯中心;
二层主要为公司制检、科研实验中心,根据工艺布置需求,有不同级别净化要求;
三至六层主要是公司景观办公厅。
生产制剂大楼
一层为仓库、人净部分、预留车间、冷冻机房、实验室、检测中心以及卸货区域和办公场所等;
夹层为生产办公区、成品储存区及设备维修间和空压站等;
二层为原料车间、纯化车间、分装车间、包装车间、工艺制水等公司重要核心机构,在温度、
湿度和净化控制上有较高的要求;
三层作为预留间,暂时未定功能。
园区
设立一园区门卫室、一条人流主通道及一条物流通道。
总体上,园区智能化系统的管理中心以及主设备间,设在一楼的网络通讯机房,支持园区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建筑物的综合管理及通讯服务;总控中心监控机房设于一楼消防控制室,支持园区的安全防盗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等综合服务。
1.2.3、建筑物设备控制对象
1)、冷源系统——冷冻机组、冷却塔、水泵及其它辅助设备;
2)、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新风风柜、排风风柜;
3)、变配电系统——高低压配电柜、变压器、备用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施等;
4)、给排水系统——各生活给水泵、生活排污泵、各类生活用水池、水箱;
5)、照明控制系统——各楼层照明箱分区回路、户外泛光;
6)、电梯二次集中监视;
7)、功能分区应用控制系统——各分区设备用电、照明、风机盘管。
8)、不间断电源系统
1.2.4、应用功能要求
1)、综合布线系统(PDS)——作为神经网络,为XX园区提供一个支持千兆数据、语音信号传输的布线网络;
2)、楼宇自动化系统(BAS)——这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应用先进、成熟的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能将大厦内的所有设备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的管理,系统状态显示和运行控制。
为大楼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设备运行管理和节能的手段;
3)、安全自动化系统(SAS)——这亦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采用矩阵控制和多媒体图形控制两种技术,其防盗报警系统实现了与监控系统的联动,为大楼内的员工工作、生活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活动环境;
4)、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系统(POA)——背景音乐系统是园区内必备系统之一。
它一方面在平时情况下,为园区内提供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节目或播放广播通知,另一方面在紧急情况下,分区实施紧急广播;
5)、停车场计算机管理系统(PARKING)——该系统的应用,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工作与生活的快捷特征,它为车辆进出的方便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管理手段。
因此,由于XX园主要是用于生产、科研的重要场所,根据用户需求,应当能够随时适应业主生产、办公应用的需要,诸如物业管理、机房集中监控与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通信自动化等,为业主提供良好的服务。
所有这些需求,都要求在园区内部建立起先进的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工作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物业服务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先进、实用、可靠和安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园区内各主要设备的使用效能,将动力供给、空调设施、消防报警、电子安保、运输设备等整合成一个综合统一的系统,同时实行分布集散控制、集中监视和高效管理;2)、除了保证园区内部的高效信息通讯之外,而且与外部通信具有宽带联网的能力,保证各类信息,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图像、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准确实时交换与处理;
3)、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和手段,为园区创造一个安全可靠、舒适方便,提供最优化的
工作环境和生产基地。
具体说,就是针对XX园的功能使用性质,在规划、设计弱电系统工程时,集中考虑如下:
1)、系统的方案设计与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潮流相吻合。
系统总体结构定位合理,确保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变化的应用和扩展;
2)、系统设计首先以实用为第一原则。
在符合当前实际应用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平衡系统的经济性和先进性,避免片面追求先进性而脱离实际或片面追求经济性而损害系统智能化的功能;
3)、系统建成后,能够保持24小时全天候连续工作。
局部故障绝对不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系统的关键部件宜考虑容错和备份;
4)、我们充分考虑系统的极端安全性,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既能符合业主、国家或国际的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又要确保系统内部的数据信息在传输、存储及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5)、我们在系统或设备选型中,以现有成熟的设备和系统为首选对象,以智能化总体目标为方向,局部服从全局、全局高度平衡,力求使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周期内获得最优的性能/价格比,完美实现业主建设智能化系统的初衷;
6)、由于系统监视和控制的内容广泛,涉及各类性质的对象,系统包含的设备品种繁多且复杂,同时安装位置分散,因此,建成后,系统要求具有很强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既要做到有效减少工程管理维护人员,又要降低维护工作的强度和维护运行开支;
7)、我们在系统设计中遵循国家和国际各相关的标准及协议,能够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协议的系统或设备。
系统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操作系统,并针对各符合国际主流工业标准的第三方系统或设备提供开放接口,以便用户今后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1.3、总体目标
我们理解业主拟将XX园建设成为一座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符合高科技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办公、生产园区。
※高效: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具有安全、舒适、快捷的服务、科研、办公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节能:通过现代化科技监视、控制手段,采用计算机网络对楼宇机电设备及其系统进行最佳控制,大幅度降低楼宇设备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成本,达到有效延长以及合理利用能源的目的;
※科学管理:建设园区通讯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服务、科研、办公的管理手段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并为正常的生产提供优质环境;
※降低管理成本:建立起集中监控、人机界面、信息共享基础上的综合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减少维护管理人员,各系统信息显示集中、直观、降低运行成本。
在此基础上,XX园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目标定位如下:
1)、建设一个支持XX园区智能化系统信息传输的神经网络,支持电话、传真、电脑、图像、安全防范、智能控制等信号的传送,实施统一的规划、统一的设计和统一的施工;
2)、建设一个支持园区内设备监控自动化、安全防范自动化、网络通信自动化的先进的、开放的平台;
3)、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一卡多用系统,扩展门禁、考勤等功能的应用;
4)、建设一个管理园区智能化的开放数据库和控制系统,提供数据管理的功能和接口,为园区的运作决策提供服务。
1.4、设计依据
对于XX园弱电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我们严格遵循如下设计依据:
※《XX园楼宇自动化工程设计要求及说明文件》;
※相关国际标准,国家规范,地方规定: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CECS89: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物业管理IS09002》GB/T19002-1994。
1.5、园区设计规划
我们在XX园弱电系统工程的总体规划中,综合考虑到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实时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易维护性的平衡,也是我们对系统总体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的来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布线系统是大楼智能化的神经枢纽网络,施工工作面大,与建筑物的结构、装修紧密关联,而且支持布线路由的建筑空间受到很大限制,需要进行统一的、合理规划;
2)、整个弱电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多种产品、多方厂家和多项专业技术,但它又不是多种不同专业的异构、互连,所以需要有专业的设计规划,提供一个统一管理、控制和使用维护的平台。
我们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设计以及自下而上的实施的原则来实现;
3)、构建的系统必须为今后的通信业务提供优质服务。
灵活、开放的接口,为今后的二次开发提供方便;现代化科学、先进的控制手段,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将立足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严格遵循“投资合理、规划统一、立足现在、适度超前”的设计思想,力求使系统既满足用户目前的应用需求,又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使XX园的综合服务功能能够迅速适应未来的变化。
《万源仓商务网》独家提供本篇文章,谨防假冒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
2.1、前言
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信息流通的神经枢纽,这些信息包括电话、电脑、电视、广播、安全、图像、控制、防盗等,综合布线系统应能够支持这些信息的传输。
XX园将建设成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智能园区,为提供用户方便舒适的办公、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信息业务飞速发展的需要。
根据XX园智能化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综
合布线系统需要建设成为能够全面支持各智能系统信息传输要求的先进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实现语音、高速数据、楼宇控制、保安监控、有线电视信号等的灵活、方便和快速的传输。
在本方案规划中,我们将应用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规划建设XX园的信息高速公路,为用户提供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手段。
本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规划将从先进可靠、实用合理的原则出发,根据XX园的建设规划特点,以满足目前用户的应用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应用现代计算机及信息通信方面的先进技术,提供用户具有长远效益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本次XX园的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园区的整体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用于语音及数据传输部分外,其余各系统的布线分别采用各自的规格线缆进行敷设、安装,将在其各自系统的设计时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实施。
2.2、工程目标
为XX园提供高性能的布线系统、标准的传输介质、标准的接口,满足语音及数据通信设备的要求。
要满足各种不同的计算机、通信设备、楼宇自控、安防、门禁等的配线要求,包括:
——模拟与数字的语音系统
——高速的数据传输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安全保卫防范系统
——图像传输、处理系统
——多媒体、视像信息系统
满足ISDN及INTERNET宽带业务以及W AN、LAN等其它的通信或数据传输系统的需要;提供足够的系统带宽和开放灵活的管理模式,减少系统的维护开支。
2.3、总体设计的考虑
2.3.1、设计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化建筑的信息传输的神经网络,支持着电话、传真、电脑、电视、图像、控制、音频等应用,本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对语音及数据布线系统进行统一的设计,其它分系统所用线缆在各相应的系统设计中进行分别设计。
2.3.2、线槽的规划
综合布线系统的路由是对大楼的结构化布线、楼宇自控系统的布线、安全监控系统的布线、有线电视系统的布线进行主干线槽和水平线槽的统一规划,然后通过线管进行敷设到控制点。
水平线槽和主干线槽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A)走安全监控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的视频信号线及其相关的控制信号线,另一部分(B)走结构化布线和楼宇自控系统的控制信
号线。
2.3.3、系统设计原则
实用性:本布线系统的设计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
在符合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平衡系统的经济性与超前性,以避免片面追求超前性而脱离实际,或片面追求经济性而损害XX园的智能性。
可靠性:系统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
子系统故障不影响其他子系统运行,也不影响集成系统除该子系统之外的其他功能的运行。
经济性:本次布线系统工程所选用的设备与系统,以现有成熟的设备和系统为基础,以总体目标为方向,局部服从全局,力求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生命周期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易维护性:因为XX园系统复杂,要保证日常运行,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尽量做到所需维护人员少,维护工作量小,维护强度低,维护费用低。
开放可扩展性:XX园布线系统设计尽量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及规范,兼容不同厂商、不同协议的设备和系统的信号传输,各子系统可方便进出系统。
2.3.4、系统设计依据
美国国家规范与国家安全规范
BS800 , EN55014 无线电干扰极限
BS1433-用于铜缆
BS2757,IEC8-绝缘材料的分类
BS7430-接地
BS7671 房屋装置的接线法规
CCITT
美国UL实验室批准的列表
EIA/TIA568B及569标准
ISO/IEC DIS 11801建筑及建筑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
中国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1(2)-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XX园的设计图纸及说明书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规范(JGJ/T16-92)
A V AYA科技SYSTIMAX工程设计手册
综合布线国际标准ISO/IEC11801,EIA/TIA 568A
EN50173(欧洲布线标准,1995年8月)
《XX园楼宇自动化工程设计要求及说明》
2.4、需求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应为园区的各子系统提供可靠、高速和灵活开放的传输平台及媒介,增强各个应用系统组网的有效性,优化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连。
在满足这些系统要求的同时,适当考虑与具体业务有关系统的布线需求,充分体现综合布线的优点,从而创造一个投资合理有效、功能齐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为XX园以后的运作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综合布线作为智能化建设的神经枢纽,是一项半永久工程。
其前期设计工作十分重要,要密切配合用户的需求以及园区的应用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根据业主要求,信息点总体上按照每个工作区(10平方米)2个信息点进行设计,详细分布如下:
(1)、园区内:
1)、在园区正门保安室分别设置3个语音信息点及4个数据信息点,用于对整个园区图像监控;
2)、在锅炉房设置2个语音信息点;
3)、由我公司高新科技园机楼引入600对三类大对数电缆(用作语音通讯主干)和一根24芯单模光纤(用作数据通讯、图像传输主干)到园区。
(2)、办公大楼:
1)、地下BF1层作为变配电设备机房,将设置2个语音信息点和2个数据信息点用于值班中心的信息交换;
2)、F1作为翰宇公司的大堂、演示中心、消防网络控制中心以及办公厅,将集中设置56个语音信息点和63个数据信息点,用于语音通讯、专项信号控制及视频点播、公用信息发布等应用;总配线间(DMDF/ VMDF)设在一层网络通讯机房,分接BF1、F1、F2层的线缆;
3)、F2作为公司的实验中心、办公场所,将集中设置30个语音信息点和27个数据信息点,用于各种信息交换;
4)、F3-F5作为公司的办公场所,在各层分别设置84个语音信息点和84个数据信息点,以及于每两层合设一个分配线间(即3-4层与5-6层分别设置一个);
5)、F6作为董事长办公室和大办公开间,将集中设置75个语音信息点和75个数据信息点,分配线间与5层共用一个;
6)、交换设备置于F1的网络通讯机房,管理各分配线间引来的所有光纤、数据主干,主干选用6芯多模光纤和100对大对数电缆。
(3)、生产制剂楼:
1)、F1、JF1、F2作为仓库、生产车间、实验室、检测中心以及卸货区域和办公场所,将在F1层集中设置一个主配线间,分别管理各层信息点:F1语音10个点和数据2个点,JF1语音16个点和数据16个点,F2语音15个点和数据9个点,用于办公层语音通讯及数据交换;
2)、F3作为公司预留室,设置一个分配线间,信息点待定;
3)、群间主干由办公大楼总配线间走线到制剂楼的主配线间,选用6芯多模光纤和50对大对数电缆。
2.5、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2.5.1、结构化布线系统结构
省略了图形
根据综合布线国际标准ISO11801的定义,综合布线系统可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WorkAreaSubsystem)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延伸至用户终端设备的布线组成,包括信息插座和相应的连接软线。
用户能方便地把计算机、电话、传真等不同的终端设备接入大楼的通信网络系统。
(2)、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Subsystem)
水平布线子系统由楼层配线间延伸至信息插座的布线组成,通常可采用铜缆,也可采用光缆以满足高传输带宽应用或长传输距离的要求。
水平布线提供大楼网络通信系统到用户终端设备的信息传输。
(3)、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Subsystem )
管理子系统由配线架、跳线等组成。
通过一个多层的星型拓扑结构,我们可以在各个管理层次上完成各种连接和组网,为各种各样的应用提供通用和特殊的网络(环型、星型、总线型、树型等等)。
(4)、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Subsystem)
各类应用系统的设备主机或控制中心需要同各自的终端连接。
设备间子系统一般位于大楼计算中心机房内,通过设备间子系统将应用系统设备主机等接入到布线系统中,经过干线、管理系统、水平系统和工作区系统,从而达到与末端设备连接的目的。
使主干线经过主跳线架连接到各系统主机。
(5)、建筑物主干子系统(BuildingBackboneSubsystem)
建筑物主干子系统由大楼配线间延伸至各楼层配线间的布线组成。
该子系统亦包括各配线间的主干所需配线架,跳接线等。
采用的线缆可为非屏蔽铜缆、光纤,或两者混布。
大楼配线间和楼层配线间通常也用于放置网络设备和其他有源设备。
建筑物主干子系统提供大楼内通信网络信息交换的主干通道。
(6)、建筑群布线子系统(CampusCablingSubsystem)
建筑群布线子系统由建筑群配线间延伸至各大楼配线间的布线组成。
采用的线缆可为铜缆、光纤,或两者混布。
建筑群配线间通常也用于放置电信接入设备和广域网连接设备。
建筑群布线子系统提供了各建筑物间通信网络连接和信息交换的通道。
2.5.2、产品选型
各类性能优良的综合布线产品和高质量、具有丰富布线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是保证整个系统性能和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在本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中,选用的布线产品必须重点满足高速数据网络传输的要求,以及考虑高可靠性的要求,具有先进可靠、易于管理维护、易于扩展等特性,并且能配合业务网络的应用发展和管理,具有长远的效益。
同时施工队伍也必须具有丰富经验。
这主要表现在:
1)网络及通信系统的故障大多因线路引起。
根据我们的经验和国内外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网络及通信系统的故障70%由连线(包括连线本身及接头的松动、脱焊等)引起。
这些故障的出现是随机的,因而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预估的。
从减少系统故障,降低损失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安装高性能、高品质、高可靠性的综合布线产品进行布线,也有必要选用一支具有丰富布线工程经验的施工队伍。
2)布线系统的投资在整个网络及通信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
一般布线的投资在整个网络及通信系统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不会超过5%,也就是说占总投资不到5%的部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