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激素浓度对红掌品种组培效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激素浓度对红掌品种组培效果的影响
摘要为了解激素浓度对红掌组培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浓度的6-BA、NAA、2,4-D对3个红掌品种组培的影响试验。
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NAA、2,4-D对红掌品种愈伤组织分化和继代增殖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种对外源激素浓度需求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红掌;6-BA;NAA;2,4-D;愈伤分化;继代增殖
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系天南星科花烛属,是国内外著名的观赏花卉。
自1974年Pierik首次离体培养红掌取得成功以来[1],国内外对红掌进行离体培养已有不少报道,但由于所采用的外植体和培养条件不同,所得结果很不一致,种苗质量也很不稳定[2-3]。
植株生长过程与外源激素的种类、含量及配比等有密切的关系。
其商业生产种苗主要靠组培快繁手段,但红掌组织培养难度较大,愈伤组织诱导慢、增殖率低,炼苗移栽成活率低,与培养基中激素浓度有很大的关系。
该文旨在探讨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对红掌品种组培效果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所用红掌品种有粉冠军、火焰、阿拉巴马,由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无菌苗。
1.2试验方法
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阶段以及生根阶段,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NAA、2,4-D,观察其对3个红掌品种的生长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浓度配比的6-BA、NAA、2,4-D对诱导愈伤分化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分裂素和生长素比值相同,而浓度不同的培养基上,粉冠军、火焰、阿拉巴马3个品种在诱导愈伤分化阶段对6-BA、NAA、2,4-D 3种激素浓度要求以粉冠军最高,阿拉巴马次之,火焰最低。
其诱导愈伤的最好培养基是:粉冠军MS+6-BA 2.0 mg/L+NAA 0.10 mg/L+2,4-D 0.3 mg/L,火焰MS+6-BA 1.5 mg/L+NAA 0.10 mg/L+2,4-D 0.2 mg/L;阿拉巴马MS+6-BA 1.8 mg/L+NAA 0.16 mg/L+2,4-D 0.2 mg/L。
2.2不同浓度配比的6-BA、NAA、2,4-D对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所采用的外植体经过40~50 d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后,可将黄绿色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增殖。
从表2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激素浓度比的培养基中不定芽的增殖分化比率不同。
2.3壮苗和生根培养
在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会不断长出芽苗,当增殖到一定量时,可降低植物激素含量,促进芽苗壮大,并产生气生根。
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诱导不定芽生根的最优培养基是:粉冠军MS+6-BA 2.8 mg/L+NAA 0.3 mg/L +2,4-D 0.6 mg/L;火焰MS+6-BA 1.8 mg/L +NAA 0.2 mg/L +2,4-D 0.1 mg/L;阿拉巴马MS+6-BA 2.0 mg/L +NAA 0.2 mg/L +2,4-D 0.2 mg/L。
2.4炼苗移栽
瓶苗经过生根培养后,平均有3~4条根,根长2~3 cm时,易移栽且易成活。
出瓶苗前,将瓶口打开放置温室内炼苗7 d左右,取出小苗后用清水洗净根上附带的琼脂,种植在经消毒过的基质(进口草炭∶珍珠岩∶牛粪=2∶2∶1)上,基质的酸碱度以5.5为宜。
温室内要求温度(25±2)℃,空气湿度80%以上,散射光照12 h/d,栽培后喷水保湿。
1个月后能长出1片新叶,成活率达到95%以上[4-5]。
3结论与讨论
在诱导愈伤阶段,火焰在添加激素浓度高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黄色的愈伤组织,这种愈伤组织不分化,易碎;粉冠军在添加较少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深绿色的愈伤组织,分化较少,较硬,转变为褐色的愈伤组织,最终死亡。
阿拉巴马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颜色呈黄绿色,生长分化正常。
增殖分化阶段,把呈现正常颜色的愈伤组织接种在增殖分化培养基上,粉冠军在6-BA浓度低于2.5 mg/L,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比值高于5的情况下,不分化芽苗,但有芽点,愈伤组织块会逐渐变深绿色;火焰在6-BA浓度高于2.5 mg/L,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比值低于5的情况下,不出现分化;阿拉巴马在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比值高于4的情况下,才出现分化,6-BA浓度高于2.5 mg/L,出现分化的苗较小弱。
陈季楚等在烟叶外植体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研究几种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启动细胞分化或脱分化似乎不是内源激素和外源激素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比所致[6],说明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分化,不同品种对外源激素要求应有所不同。
4参考文献
[1] 李枝林,郑丽.红掌研究综述[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2(2):143-146.
[2] 易懋升,黎扬辉,张志胜,等.红掌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J].广东农业科学,2005(1):8-11.
[3] 夏时云,麦瑜玲,许继勇,等.提高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及壮苗率的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讯,2005,21(2):45-48.
[4] 夏慧敏,博玉兰,杨海燕,等.红掌组织快繁技术研究现状的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16-5517.
[5] 王桂兰,李艳梅,林小静,等.红掌组培苗移栽与养护技术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6(2):32-34.
[6] 陈季楚,王六发.烟草叶外植体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28(5):35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