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古镇——红梅阁与巴蛇洞的传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
红梅阁与巴蛇洞
恩阳镇的东面有一座山,三峰耸立,形同笔架,故名峯山,又名义阳山。

相传上界仙女,因过失,谪贬恩阳县山峰山丛石间化红梅二株。

一枝向南,吐花繁茂;一枝向北,无花开放。

每当南枝花放时,奇芬馥郁。

唐时县令张仕远在红梅处建阁并沿山砌围墙,设专人看守。

后张升迁,由陕西王瑞接任恩阳县令。

义阳山有一长者李浩然,学识渊博,品行端正。

县令将次子王鹗从师浩然,读书于义阳山。

一日浩然外出访友。

王鹗悄悄地出馆,观山玩景,游至红梅阁中,听到歌声宛转清脆,如同莺歌燕语。

鹗问守门人:“谁在唱歌?”回答说:“阁中无人,不知歌声来自何方!”四处查看果真无人,惟壁间题诗一首,墨迹未干,诗云:“南枝问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频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栏杆。

”后书红梅氏题。

鹗感到惊异:“红梅氏是谁?”能写出情意深长的好诗。

对盛开的红梅产生了特别的感情,走至树下,攀折一枝握在手中,一边走一边闻花的香味,回到馆中,小心意意地把梅花插入瓶中。

游山玩水感到疲惫,来不及整理书籍、墨砚,便徐徐入睡了。

当他醒来时,窗明椅净,笔砚精整。

感到十分诧异。

往后,凡鹗心想一件什么,就会在馆内给他出现什么,似乎有人专门在伺候他?他更加发疑。

便假装外出,躲在室内观察。

忽有少女从瓶中出,看见王鹗,急急忙忙想避开。

鹗说:“你真的是人,何须回避。

”女羞羞达达地说:“妾乃滴仙,蒙君不弃,携贮清斋。

算是与妾有缘,倘若不以我化为红梅为嫌烦,日待君子,乃妾所愿也。

”王鹗听了,高兴得不得了,嘴里却开玩笑说:“神仙亦嫁人么?”梅说:“我因滴贬来此,与君相会,数有前定。

但须明媒正娶,以防人言可畏啊!”鹗说:“我指石为媒可否?”梅说:“可以,但必须清大夫人来,与我一见方可。

”鹗回家告诉母亲,王夫人是个佛教信徒,听儿子一说,十分高兴,立即同王鹗来到书馆,看见红梅冉冉而来。

正是:“冰姿绰约,裙裙翩跹,飘飘洒酒,仙女下凡。

”问王夫人深施一礼说:“我乃王母待女,名笑桃,遭滴贬下凡尘自责反思已十六年了。

蒙公子怜惜不嫌,我自愿相随,望夫人作主。

”王夫人欣然应允,回府与王公商得同意,即时聘娶完婚。

鹗与梅唱和诗书,致敬至爱不于赘述。

后王公升迁江苏杨州,鹗、梅随行,并将红梅连根移植杨州府衙。

一日突然来了一人,自称巴潜,对王鹗说:“我与你夫人早有情谊,请你准我一见。

”鹗进得后房问红梅说:“巴潜来访。

”红梅说:“他不是人,你赶快以剑击之,不除掉他,后患无穷。

”鹗仗剑追之门外,巴潜已无形无踪了,红梅面色怆然,忧心忡忡……科考到了,王鹗连
中三元,状元及第。

奉旨回陕西老家探乡祭祖,决定顺便去恩阳县故地探友。

到了恩阳县后,鹗要去红梅阁一游,梅不去,鹗再三要她去,她只好服从并请王母同行。

行至红梅处王鹗触景生情,叹曰:“烟云过眼,风景已非。

但是在石畔留根处依然发出一枝新芽,红梅真是多情啊!”红梅见王触景生情,便附和一句:“移置杨州久惫神,蒙君一指便生春。

”王鹗的兴趣来了,接着吟道:“仙姑早角寻芳意,仍发南枝赠故人。

”夫唱妇随,情长爱深。

玩得正高兴时,突然山间阴云四起,红梅凄然泪下。

向王夫人和王鹗说:“我不愿来此山是知道有妖孽干扰。

后来我想,不来亦恐难以幸免,还是来了。

前在杨州被你剑击逃走者就是此山下的蛇妖,红梅手指东边山下,这儿有一洞深三层中有巴蛇名潜,长数十丈,是残害妇女食人畜的妖精。

以前的张县令,我翁公王县令均是清廉超越,得众神守护,巴潜不敢轻为。

自翁去后,巴潜吸妇不可枚计,山间阴云四合,孽蛇来了。

他的目的在我,我既知之,也早有准备,该遭此难,亦有定数,不可逃避的。

状元和太夫人你们回陕西或留恩阳自定,我自能保护,如君眷念旧情可急聘高人除妖,此孽数应死在你手上。

我能否度过此难未可知啊!”王夫人与王鹗握着红梅之手依依不舍。

忽然狂风一卷红梅不见了。

母子二人悲痛无言。

此时,从山下灵官庙走出一道童,急急忙忙赶上山来,见王鹗母子深施一礼说:“我师傅请状元公庙内叙话。

鹗心急如焚,听说有
首长相邀,定是天降高人!随同道童去了灵官庙,只见一位首长,头戴方巾,身穿八卦背心,手执佛刷。

两眼炯炯有神,预下一绺青髯,脸上微笑中露出刚毅的神光。

王鹗一见首长,气宇不凡便跪倒在地说:“求高人救救我妻。

”首长扶起王鹗邀至殿内叙话。

首长说:“我姓蒲名太玄,巴州东兴乡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出家修道。

先在阴灵山,后在青城山,得高人指点。

道业有成。

在青城山,夜观天象,见义阳山黑气冲天,知有妖孽为患,特回家乡除害。

我住此庙已数日,今日之事,早已知道,此是仙女的劫数,也是妖孽的死期。

状元稍待,你们夫妻定能团聚。

”王鹗命令随从人员遵从首长的安排。

蒲道长令人用稻草绑成一猪,腹下藏下火药火器伏设机关。

又令童儿在巴蛇洞前砌灶生火,锅上放蒸笼,笼内蒸一面人。

是夜巴蛇出洞觅食,将草猪吸进腹内,机关转动发起火焰,烧得巴蛇疼痛不已,藏于洞中不出。

蒲道长手执利剑进洞降妖。

走时再三叮嘱道童,此笼要七天七夜才能揭盖。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眼看七天将过,这道童自作聪明,认为七天已过,忘记师傅吩咐七天七夜,时过傍晚,便揭开笼盖,笼内面人全部崩成面块。

只听洞内一声巨响,一条大蛇蹦出,头伸向鳌溪河内喝水,随即列于水中,因道童提前揭了笼盖,蒲道长功力减退,被巴蛇毒气袭击也死于洞中。

王鹗与众人进入洞中,见数十妇女皆仰首待毙。

鹗令人分别遣送回家,请医治疗。

又命人堆放柴火燃烧,以烧灭巴蛇的余
邪。

红梅从火光中出,与王夫人、王鹗聚会。

哭泣着说:“我今获罪已满,当回上界。

若再与状元一起,恐遭天谴。

等你今后有功于民,大功告成之时,还许相见有时。

”遂隐身而去。

王鹗、道童及乡亲将蒲道长遍体隆重安葬于义阳山脚下千佛岩旁边,上书蒲道官之墓,四周乡人常去扫墓参拜,悼念这位见义勇为、舍生除妖,为民除害的勇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