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循环课件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预习反馈
1.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 上空的水蒸气因为 液化 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 汽化 使河 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
2.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情势.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 这是温泉水先后 汽化和 液化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 融化 立刻不见 踪影,这是雪花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课堂探究
干冰既是在标准大气压以下 78.5摄氏度存在的固体二氧 化碳
干冰吸热可直接升华为固体
课堂探究
六种物态变化
典例分析
例1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融化 B.XXX,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解析:A、河中的冰消融是固态冰变液态水,是融化现象. 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C、雾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D、玻璃内壁结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 故选A.
解析::空军向云层里撒干冰,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吸热升华成气态二氧化碳,从而 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了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从而到达人工增雨的效果; 显然,小明的解释中,(1)正确,(2)错误; 故选B.
课堂探究
物理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
课堂探究
水资源的污染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典例分析
例2 如图,我国云南省等地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空军向云层里喷撒干冰(固 态二氧化碳)的方法来增雨.对增雨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 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小水滴.以上解释中( B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
八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水覆盖着地球约71%的表面。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自然界的生 机勃勃,就没有人类的社会文明......
本节目标
(1)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相应的吸热、放热条件 (3) 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4) 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危机,具有勤俭用水的意识识 (6) 探究家庭或学校用水中的节水措施
2、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放入80℃
的热水中,发现塑料袋鼓起;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
产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化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17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册
再见
人类活动深深影响着地球的演变,这是一次关于环 境教育的国际科学教育会议的会章
课堂探究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请同学们列举出所有可以勤俭用水的有效方法
1.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 2.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 3. 4. 5.......
本课小结 1.水的三态变化
2.水循环
16
拓展练习
1、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B ) 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3℃ B.洗澡水的温度约8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5℃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课堂探究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1.绝对制止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2.酒精灯的外焰温度高,应该用外焰加热 3.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盖帽灭,不能吹火 4.洒出酒精灯,立即用湿布铺盖
课堂探究
我们会做“云和雾”
1.材料:烧杯、湿沙 2.视察与思考: (1)给烧杯加热的过程中,你在杯口盘子底 面看到了什么? (2)烧杯上方出现朦胧“白雾”是“水蒸气 ”吗? (3)水是怎样“跑到”上边去的?水“跑到” 盘子上的过程中水的状态有变化吗? 可能是什么变化?
预习反馈
1.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 上空的水蒸气因为 液化 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 汽化 使河 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
2.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情势.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 这是温泉水先后 汽化和 液化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 融化 立刻不见 踪影,这是雪花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课堂探究
干冰既是在标准大气压以下 78.5摄氏度存在的固体二氧 化碳
干冰吸热可直接升华为固体
课堂探究
六种物态变化
典例分析
例1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融化 B.XXX,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解析:A、河中的冰消融是固态冰变液态水,是融化现象. 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C、雾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D、玻璃内壁结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 故选A.
解析::空军向云层里撒干冰,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吸热升华成气态二氧化碳,从而 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了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从而到达人工增雨的效果; 显然,小明的解释中,(1)正确,(2)错误; 故选B.
课堂探究
物理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
课堂探究
水资源的污染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典例分析
例2 如图,我国云南省等地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空军向云层里喷撒干冰(固 态二氧化碳)的方法来增雨.对增雨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 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小水滴.以上解释中( B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
八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水覆盖着地球约71%的表面。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自然界的生 机勃勃,就没有人类的社会文明......
本节目标
(1)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相应的吸热、放热条件 (3) 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4) 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危机,具有勤俭用水的意识识 (6) 探究家庭或学校用水中的节水措施
2、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放入80℃
的热水中,发现塑料袋鼓起;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
产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化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17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册
再见
人类活动深深影响着地球的演变,这是一次关于环 境教育的国际科学教育会议的会章
课堂探究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请同学们列举出所有可以勤俭用水的有效方法
1.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 2.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 3. 4. 5.......
本课小结 1.水的三态变化
2.水循环
16
拓展练习
1、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B ) 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3℃ B.洗澡水的温度约8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5℃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课堂探究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1.绝对制止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2.酒精灯的外焰温度高,应该用外焰加热 3.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盖帽灭,不能吹火 4.洒出酒精灯,立即用湿布铺盖
课堂探究
我们会做“云和雾”
1.材料:烧杯、湿沙 2.视察与思考: (1)给烧杯加热的过程中,你在杯口盘子底 面看到了什么? (2)烧杯上方出现朦胧“白雾”是“水蒸气 ”吗? (3)水是怎样“跑到”上边去的?水“跑到” 盘子上的过程中水的状态有变化吗? 可能是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