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
1.(2020成都)1947年7月,美国《外交》杂志刊登了战略学家乔治·凯南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
文中明确提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
该文章的发表( D )
A.稳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赢得了和平人士普遍支持
D.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解析:由“1947年7月……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二战后,苏联致力于推翻西方政府,美国遏制苏联发展。
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政策开始,因此文章的发表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2.(2020泰安)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以下说法不符合这一含义的是( B )
A.都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是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目的都是反苏反共以遏制共产主义
D.都是以美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
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以美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目的都是反苏反共以遏制共产主义,都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战政策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的是北约成立,“马歇尔计划”则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3.二战后,某国“经济的复兴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美国把这个过去的敌人看成是它在东亚的一个重要基地”。
该国是( D )
A.苏联
B.中国
C.朝鲜
D.日本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国是日本。
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促进了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故选D。
4.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材料中的挑战是指( B )
A.中国的快速发展
B.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为“经济领导”,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崛起,美国霸权地位相对下降,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故选B。
5.(2020广东)下表显示的是苏联五年计划执行情况。
导致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A.经济体制僵化
B.中苏关系破裂
C.欧共体的扩大
D.社会性质改变
解析:仔细观察表格可知,“八五”“九五”“十五”期间,苏联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社会劳动生产增长率不断下降,其原因是由于苏联模式具有严重的弊端,即经济体制僵化。
6.(2020东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人民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作出了一系列努力。
下列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A )
①利比亚独立②阿尔及利亚独立③纳米比亚独立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①利比亚独立、②阿尔及利亚独立、③纳米比亚独立反映了二战后殖民体系在非洲的崩溃;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属于二战后拉丁美洲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故都符合题意。
7.(2020安徽)1948年5月,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50(1948)号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这是
联合国部署的第一次维和行动。
截至2017年底。
联合国总共实施了71项维和行动。
这说明( C )
A.联合国有权干预国际上一切事务
B.维和行动消除了地区霸权与冲突
C.联合国致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D.只有安理会才有权决定维和行动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设立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维和行动”认识联合国的作用。
题干中的“设立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联合国总共实施了71项维和行动”说明联合国致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故C符合题意。
8.“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
”跨国公司的这种理念反映的是( B )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外交方针多边化
D.经营理念多样化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跨国公司的这种理念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
故选B。
9.当今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但欧洲则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日本也时而表现出与美国“貌合神离”,中国等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渐增强。
这一现象表明( D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B.两极格局崩溃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解析:由“欧洲……日本……中国等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日渐增强”可知,这一现象表明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故选D。
10.(2020甘孜)如图是反映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漫画。
图中文字为“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
漫画( A )
A.嘲讽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思维
B.反映了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C.标志美苏争霸格局依然持续
D.表明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削弱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目的就是针对俄罗斯。
但美国的言行与实际行动却不一致,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具体体现。
因此,A符合题意;B、C、D三项材料中未体现。
11.(2020湘潭)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广泛进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这得益于( D )
A.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完善
B.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改善
C.经济全球化影响日常生活
D.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普及
解析:根据材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广泛进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教学模式在全国应运而生,因此这次“停课不停学”的网上课程依靠的是网络技术,即得益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普及,D项正确。
12.(2020徐州)20世纪初期,妇女开始赢得选举权。
1900年,只有一个国家的妇女赢得了全国大选的选举权,到1950年,已有69个国家的妇女可以参加选举,到1975年则是129个国家。
这说明( B )
A.妇女完全摆脱了家庭束缚
B.妇女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C.妇女实现与男性完全平等
D.妇女解放运动彻底胜利
解析:从题干中信息“妇女开始赢得选举权→只有一个国家的妇女赢得了全国大选的选举权→已有69个国家的妇女可以参加选举→129个国家”,分析可知是妇女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13题8分,14题10分,共18分)
13.(2020临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7年诞生的关贸总协定(GATT)以及1995年取而代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被人们通称为多边贸易体系。
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最直接的好处是简化了多国之间的贸易行为。
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
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
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
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量
的快速增长。
——《人民日报》(1)材料一所示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之一是“安理会”,该机构担负的主要责任是什么?当前有哪几个常任理事国?(3分)
(2)“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强调以什么为原则?据材料二指出该组织的建立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2分)
(3)材料一所示国际组织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背景如何?它们对世界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分)
解析:第(1)问仔细观察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国
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之一是“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等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第(2)问结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
作答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在雅尔塔会
议上决定成立的;第二小问可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方面归纳作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作答即可。
答案:(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分)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
(2分)
(2)非歧视性、开放、公平。
(1分)推动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有利于世界各国贸易优势的发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
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1分)
(3)雅尔塔会议。
(1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1分)共同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分)
14.(2020海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的普遍不满。
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材料二1920年,国大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其中第一条规定“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争取实现自治。
”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三《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
材料四1955年的万隆会议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中外历史纲要》
(1)概括材料一中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背景。
(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印度国大党的斗争目标及开展的相关运动。
(2分)
(3)识读材料三,说说非洲独立运动在1960年和1990年取得的重大成果。
(2分)
(4)据材料四,指出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独立,谋求发展所作的努力。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新的挑战?(4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信息“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等方面归纳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可由材料二中信息“争取实现自治”作答;第二小问可由材料二信息“用一切合
法的、和平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3)问依据“1960年和1990年”并结合所学作答即可。
第(4)问第一小
问可结合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进行作答;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背景: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殖民地民族意识增强;西班牙和葡
萄牙的殖民统治,引起殖民地的普遍不满;宗主国统治力量削弱。
(2分)
(2)斗争目标:实现印度自治。
(1分)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分)
(3)成果:仅1960年一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1分)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1分)
(4)努力:召开万隆会议(或第一次亚非会议);形成不结盟运动。
(2分)应对:发展中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自身实力;在国际交往中,平
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