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
一、选择题
1.请根据情境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手足”指同学,等等。

B.兰兰勇敢地制止了商场里的一个小偷的偷窃行为,李晓明夸赞她说“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C.你到同学家做客,同学对你的到来表示欢迎说:“你大驾光临,我们家真是蓬荜生辉啊!”
D.小华最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想请教书法家王老师的指导,她恭敬的对王老师说:“请王老师斧正。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项是 ( )
A.银箸.(zhǔ)症.结(zhēng)一碧万顷.(qǐng)自怨自艾.(āi)
B.憎.恶(zèng)胡诌.(zhōu)转弯抹.角(mǒ)越俎代庖.(páo)
C.字帖.(tiè)栈.桥(jiàn)转瞬即.逝(jì)熠.熠生辉(yì)
D.咫.尺(zhǐ)锃.亮(zèng)睚眦.必报(zì)怏.怏不乐(yà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A.松驰疮痍唯唯连声洗耳恭听
B.剽悍沉缅销声匿迹诚惶诚恐
C.絮叨混淆融汇贯通鞠躬尽瘁
D.迸射污秽穷愁潦倒锐不可当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防疫春耕两手抓,一列列钢铁巨龙昼夜兼程,飞驰在大江南北,为广袤
..的田野带去无限希望。

B.爱心人士高飞和她的朋友沿着崎岖
..的山路,走进广西山区,给贫困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包”。

C.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留连山水,俯仰古今兴废,感慨深沉,流露出怀古伤今
....的浓烈情思。

D.虽然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小婷获得了市作文比赛的冠军,大家得知消息后还是喜出望外
....。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

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C.古时女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女子年已二十。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默写。

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人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放,表达作者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7.豁达
①人生像一首诗,有甜美的浪漫,也有严酷的现实;人生像一支歌,有高亢的欢愉,也有低旋的沉郁;人生像五彩绚丽的舞台,有众星拱月的主角,也有默默无闻的配角……面对世事浮沉想要“胜似闲庭信步”,就得有豁达的襟怀。

②豁达的人,有着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尖刻、势利、贪婪、嫉妒几乎与他无缘。

他潇洒、坦荡、热情、开朗,决不会被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所困扰,更不会文过饰非,甚至于暗箭伤人,它是一条江、一条河,滔滔滚滚,直奔向大海。

③豁达的人,有着宽容的气度。

听到逆耳忠言会报以感激,听到谗言诽谤则一笑了之。

在他面前,你不必为说错一句话担惊受怕,也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惴惴不安,因为他是个明智的人。

他知道:人,包括他自己,是不可能没有错的。

④能战胜千百次失败后的沮丧,百折不挠,重新奋起,是豁达;不为讥讽、中伤、打击、陷害,义无反顾,走自己的路,是豁达;到山穷水尽处,仍能眺见碧海蓝天,是豁达;勇于承认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和弥补自己的短处,是豁达;能够摆脱荣辱祸福、成败得失的狗苟蝇营,是豁达。

豁达是人活着的一种境界,是生存的艺术。

⑤豁达的对立面是狭隘。

狭隘的人总是斤斤计较,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吃亏。

高尔基曾经说:“有些人在‘获取了荣誉’后,就长出一个极其丑陋的‘自负的脓包’。

” 自负的人看谁都不入眼,还谈什么豁达胸襟?《太平御览》里有个“妒花女”,见花就踩,闻香说臭。

因为花与容相联。

花的美触痛了她的嫉妒心,于是干出蠢事。

⑥其实,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豁达能带给自己快乐,但又无法制止内心的各种猜疑。

以致陷入世事纷争而不能自拔,没一天安稳日子。

⑦狭隘的人如何变得豁达呢?首先要多和豁达诚恳之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为人之道。

其次,要摒弃各种世俗杂念,并自觉远离那些堵塞心胸的噪音和画面。

生活中许多事,听了不如不听,见了不如不见。

要有聋者、盲者的智慧,去听无声之声,去看无色之色。

当我们掩上双耳,即听到大自然生机盎然的勃发之声;当我们闭上双眼,即看到心中无限的世界美轮美奂。

心境变宽了,并且纤尘不染!
⑧“世界上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让我们真诚、热情、谦虚、勇敢、坚定,努力成为一个真正豁达的人。

当然虽然豁达宽容是一种美德,但也不应盲目宽容,失去原则,对于那些用心险恶的行为,我们也应给予反击,绝不宽容。

鲁迅先生的一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做了很好的诠释。

豁达的人也决不会让农夫与蛇的悲剧重演。

1.请分析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2.试分析第⑤⑥⑦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第⑧自然段画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8.文学作品阅读。

演化
刘国芳
背时的小提琴手背着小提琴上街了。

小提琴手原本有一个好单位,小提琴手每天通常只要上一个小时最多两个小时的班。

其它时间,小提琴手就可以拉琴了。

天天操练,小提琴手的琴艺就炉火纯青了。

当然,这只是小城人对小提琴手的评价。

但琴拉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小提手背时的命运。

小提琴手的单位有一天说倒就倒了。

年轻的小提琴手再也领不到工资了。

开始的时候,小提琴手不怎么介意,没有班上,就整天在家拉琴。

但很快,小提琴手饥肠辘辘了,他只能拉出有气无力的声音。

有那么一些日子,小提琴手放了琴,去找事做。

也找到过几样事做,但每件事只做了几天,就被人家婉言辞退了。

小提琴手于是发现,他除了会拉琴,什么也不会。

没法,为了吃饭,小提琴手背着小提琴上街了。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小提琴手犹豫了很久,但想想国外和国内一些大都市不都有艺术家上街卖艺吗,小提琴手释然了。

他背着小提琴,甩甩头发,从容地走上了街头。

小城人的评价没错,在这座小城,小提琴手的琴艺的确是炉火纯青的。

他在街上一出手,随着琴音袅袅飞出,远远近近的人也袅袅走了来。

小提琴手也是经过场面的,这么多人围着他,他的感觉便好极了,把一些曲子拉得美妙无比。

但这些人只知道欣赏,并没人拿钱给小提琴手。

大家给予小提琴手的,只是一些喝彩声。

小提琴手那时饥肠辘辘了,他说我饿了,你们要给我钱呀。

但这话小提琴手只在心里说,他没好意思说出口。

小提琴手后来太饿了,便放下琴不拉了。

一个女孩,十七八岁的样子,她跟小提琴手说你拉呀。

小提琴手说我有点渴。

小提琴手原本要说我有点饿,但话一出口,却变成渴了。

女孩听了,马上买了一瓶纯净水过来。

小提琴手喝了水,多少有点精神了。

拉了一会,女孩说拉《梁祝》吧,我喜欢听《梁祝》。

小提琴手旋律一改,《梁祝》就在琴弦上飞了出来。

这是一支忧伤的曲子,小提琴手联想到自己空有一身琴艺却无处发挥,悲从心起,于是把一支忧伤的曲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弄得女孩眼里颤颤地流出泪水。

一连几天,状态大都如此,尽管有很多人围着小提琴手,却没人给小提手一分钱。

一天一个人扔给了小提琴手一块钱,但立即遭到那天天来听琴的女孩的指责,女孩说你这人怎么这样。

那人不解,问女孩说我怎么啦?女孩说你怎么把钱扔给人家艺术家,你把人家当什么啦,当叫花子啦,人家是献身艺术,不是为钱。

那人明白自己错了,脸有些红,慌忙把钱捡起来,还跟小提琴手说对不起呀。

小提琴看一眼女孩,在心里说多事,我需要的就是钱。

但小提琴手无论如何也不敢把这话说出来。

这天的状况还是一样,小提琴手拉了差不多一天的琴,还是没得到一分钱。

傍晚的时候,小提琴手饿坏了,拉不动了,便在街边的台阶上坐下来。

小提琴手一坐下来,围着的人就散了,包括那个女孩,也走了。

后来,天就黑了,小提琴手又饿又累,在街边的台阶上躺了下来。

这一躺下,小提琴手马上睡着了。

一个小偷,在小提琴手睡着时把他的小提琴偷走了。

不久,一个乞丐颤颤地走了来,在离小提琴手一米远的地方坐了下来。

这个世界,还是有人好心,有人同情弱者的。

有人看见了乞丐,扔给他一角钱二角钱五角钱或者一块
钱。

接着又看见了一头长发的小提琴手,朦胧中,没人认出他是小提琴手,于是也扔下一角钱二角钱五角钱或者一块钱。

甚至连那个女孩,在没见到小提琴时,也认不出小提琴手了,她也向小提琴手扔下了一块钱。

小提琴手醒来时有两个重大发现,一是发现他的小提琴不见了,这让小提琴手很沮丧。

但接下来小提琴手发现满地的钱时,他多少有点安慰,他迅速地把钱捡起来,然后跑进了附近的一家小餐馆。

第二天,小提琴手又来了。

现在,小提琴手不再站在街边拉琴了,他手里也没有琴。

他呆坐在地上,木木地。

明显,小提琴手不再是小提琴手了。

1.品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提琴手无论如何也不敢把这话说出来。

(小提琴手为什么“不敢”把这话说出来?)
(2)他呆坐在地上,木木地。

(请分析小提琴手此时的心理活动。


2.小说冲突是故事的引擎,小说冲突=渴望+障碍,请找出文中两处冲突,并分别分析其效果。

3.本文开头一段不避其烦,结尾两段不避其简,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4.“百度汉语”中对“演化”的解释如下:①推广教化;②演变;③进化。

你认为作者以“演化”为题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析。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 3 月 29 日电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的称号。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

昔日肆虐的风沙,吞噬了农田,毁坏了家园,黄风吹响了生态灾害的警笛。

上世纪 80 年代初,饱受风沙之苦的六位老汉毅然在联户承包合同上按上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

开如,他们治沙没有经验,按土办法栽种的树苗,活下来的不到三成,六老汉的第二三代人接过接力棒,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垦 300 亩荒地,种上经济作物,以农促林,以副养林,逐渐探索出防沙治沙与产业富国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子。

38 年来,“六老汉”三代人累计治沙造林 21.7 万亩,管护封沙育林 37.6 万亩,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生动谱写了一曲从“① ”到“② ” 的时代壮歌。

(材料二)
多年来,我国针对沙漠地区不同的地形地貌,建立了多种类型的沙漠化治理模式和沙漠化治理技术体系,总结出多基具有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技术。

宁夏沙坡地区地表植被稀少,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对周边地区危害极大。

在多年的治沙实践中,宁夏人民创造出许多独特而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技术,形成了“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当属于麦草方格法,通过轧制一米见方的麦草方格,阻止了流沙的移动,有效解决了固沙的问题。

陕西榆林以北的毛乌素沙漠,年降水量为250—400毫米,但水土流失严重,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分布
广泛。

经过反复试验,技术人员研发出飞播造林技术,选择不易被风吹走且发芽率较高的林草种子,用飞机把它们均匀撒播在规划好的宜播区。

种子生根、发芽、成苗,经过封禁及抚育管护,形成大片防风林带,治沙效果显著。

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

经过长期研究时间,科技人员创造了多种苗木的播种技术。

如微创气流植树法,以常水压为为动力,在沙地冲出深 1 米左右的孔洞,将苗条插入孔内,使苗条与沙土层紧密结合,挖坑、载树、浇水三步骤一次性完成。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浅或便于取水的地区。

如果地下水住较深,通常采用螺旋钻法,利用螺旋钻打出深约1.2米的小孔,插入苗条,通过湿沙层的水分,保持墒情。

这种方法解决了沙漠里种树水源不足的问题。

青藏铁路锡北段位于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温低,周围盐湖众多,沙害严重。

通过考查研究,技术人员创造了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方法,形成完整的防沙系统,降低了风速,固定了地表沙面,保障了铁路的安全运营。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60 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

为了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国家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并相继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

2016 年 6 月 17 日,我国发布《“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倡议》,启动实施“一带一路”防沙治沙工程。

经过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国荒漠化扩展的态势整体得到有效③ (限制控制),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均呈现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趋势。

同时,“绿”与“富”齐头并进,我国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防治之路。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表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果令人瞩目,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经验。

1.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①②③处,依次填人短语或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①人退沙进②沙退绿进③控制
B.①人退沙进②人进沙退③限制
C.①沙进人退②人进沙退③控制
D.①沙进人退②沙退绿进③限制
2.多年来,我国治沙成效显著。

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哪些“中国经验”。

3.“一带一路”沿线相当一部分国家荒漠化问题严重我国与其中的 A国农业部签订了《荒漠化防治技术合作备忘录》。

如果你作为中学生代表参加了A国荒漠化治理合作论坛,你认为我国哪些治沙技术适用于 A 国西部沙漠?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具体说明。

(链接材料)
A国,全境大部分是海拔100-700 米的低高原,地形平缓,有河流纵贯南北。

气候炎热,燥少雨。

沙漠与半沙漠占全国面积的95%,西部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大部分为流沙。

10.说明文阅读
过敏,被误解的疾病
袁悦
①过敏是每个人都挂在嘴边的医学名词,民间存在很多误解。

过敏指的是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对无害抗原发起攻击所导致的不适。

它会诱发炎症反应。

本来这个炎症反应是有机体用来对付病菌或者病毒感染的,但如果被盯上的是无害抗原(即过敏原),患者就会白白遭一回罪,这就是所谓的过度敏感,简称过敏。

②这里所说的无害抗原主要包括花粉、宠物毛、某些食物、灰尘和乳胶等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的物质。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一些症状看似过敏,却和过敏无关,比如,一些化妆品引起的身体不适,以及空气污染导致的鼻炎等。

③过敏这个概念早在19世纪末期就被提出来了,但直到20世纪中期才首先在发达国家流行开来。

最早引起医生们注意的是哮喘,接着是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症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眼结膜奇痒、咳嗽等呼吸道、眼晴过敏症状,常被误认为感冒或病毒性结膜炎。

④与此同时,过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流行开来。

比方说,1990年上海地区3~7岁儿童的哮喘发病率只有2%,到了2011年就增加到了10%,如此快的上升速度绝对不是空气污染或者卫生条件改变所能解释的。

⑤为了解释过敏发病率的快速,上升,流行病学家戴维·斯特拉岑于1989年提出了“卫生假说”,认为现代生活方式过于讲究卫生了,使得现在的孩子很少生病,而人体免疫系统是在各种传染病盛行的古代被进化出来的,习惯了永远保持戒备,过敏就是这么来的。

⑥这个“卫生假说”流行了很多年,但在最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比如,有人曾经质疑说,像纽约和伦敦这类大城市早在1920年代就已经很干净了,但那时的过敏症发病率为什么没有立刻增加呢?
⑦为了解答这些疑惑,另一位流行病学家格雷厄姆·卢克于2003年提出了“老友假说”,认为某些环境微生物和人类共生久了,能够影响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

如果儿童因为某种原因在成长期间一直没有遇到这些“老朋友”,其免疫系统的发育就会出问题,最终导致过敏。

⑧卢克的这个想法来源于一个观察到的事实,那就是从小生活在大家庭的孩子以及小时候在农村长大
的孩子不容易过敏。

卢克认为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如果一个孩子在发育期间经常和别的孩子一起在外面玩,有机会接触到户外环境中含有的“好友型”微生物,其免疫系统就会发育得比较健康。

⑨该理论目前已经找到了部分证据,比如,已经有科学家找到了一些能够减少过敏发病率的微生物,但孩子们必须在很小的时候接触它们,长大后再接触就没用了。

因此,要想让你的孩子长大后不过敏,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把他关在屋子里,而是让他经常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⑩不管怎么说吧,如果你去医院检查过敏原,确诊过敏了,目前除了抗组胺药物外,并没有其他特效药,你只能忍耐。

尤其是对花粉过敏的人,应减少与花卉植物的接触,实在想出游,可以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也有过敏病人,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就不过敏了。

研究发现,这样的案例往往和抗原改变有关,如很多过敏的人搬家之后就没事了,原因更可能是因为新家附近没有那种让他过敏的植物了。

(摘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应对病毒和病菌的入侵,但是它如果攻击无害抗原,人体就会产生过敏反应。

B.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使用化妆品后引起的身体不适或者空气污染导致的鼻炎也属于过敏。

C.在19世纪末期过敏这个概念被提出,经过半个世纪左右,才首先在发达国家流行开来。

D.按照格雷厄姆·卢克的“老友假说”理论,让孩子长大后不过敏的有效方法是让他经常出去与人玩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说明的对象是过敏,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B.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第⑨自然段“该理论目前已经找到了部分证据,比如,已经有科学家找到了一些能够减少过敏发病率的微生物”一句中“部分”一词不能删去。

D.本文先介绍过敏的医学定义,再介绍过敏概念的发展历史,然后分别介绍关于过敏发病率快速上升的“卫生假说”和“老友假说”,最后说明对付过敏的方法。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过敏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阳春三月,森林植物园繁花似锦,小王畅游回来之后出现了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眼结膜奇痒、咳嗽等症状,他的妈妈见状十分担忧。

请根据文章,说说造成小王以上病症的最有可能的原因,并提供三种应对办法。

四、文言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帝求贤诏
刘邦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①,伯者莫高于齐桓②,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也,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布告天下,使明
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③下相国,相国酂侯④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⑤下郡守。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⑥。

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病⑦,勿遣。

(注)①周文:周文王姬昌。

在位重用有才能的人,为其子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

②齐桓:齐桓公小白,春秋五霸之首。

③昌:周昌。

刘邦破秦,后为御史大夫,刚直敢言。

④酂侯:酂,地名,今河南南阳。

萧何封酂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⑤御史中执法:官名,御史中丞的初名,为御史大夫属官,执掌对外郡的督察。

⑥署行义年:记下他们的表现、仪容和年龄。

义,同“仪”。

⑦癃病:疲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_______
(2)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

_________
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

B.御史大夫昌/下/相国。

C.遣诣/相国府。

D.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4.本文是刘邦称帝十一年(前196年)二月发布的诏书,先写古人用贤成就功业,继之写_____________,最后写欲安定天下而急需求贤的诚意与急迫心情。

《出师表》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的建议就有一条“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而使先汉兴隆,可见人才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而人才是创新的关键。

请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说说你对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认识。

1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2.下列对“陋室不陋”的原因理解错误的项是。

A.因为陋室处在一个有仙有龙的地方。

B.因为陋室里住的是品德高尚的人。

C.因为陋室环境幽美清雅,陋室生活恬然自适。

D.因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情趣高雅。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

善于养众①,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

后武陵蛮夷反乱,乃以盖领太守。

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

诛讨魁帅②,附从者赦之。

自春讫③夏,寇乱尽平。

诸君长④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

病卒官,国人思之。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
(注释)①养众:教养徒众。

②魁帅:主将,常含贬义。

③讫:同“迄”,到、至。

④君长:部落的首领。

1.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
诸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3.结合选文内容
......,简要分析黄盖去世后“国人思之”的原因。

14.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诈疾平叛
正德①五年,安化王寘鐇反,游击仇钺陷贼中,京师讹言钺从贼,兴武营守备保勋为之外应。

李文正曰:“钺必不从贼,勋以贼姻家②,遂疑不用,则诸与贼通者皆惧,不复归正矣。

”乃举勋为参将,钺为副戎,责以讨贼,勋感激自奋。

钺称病卧,阴约游兵壮士,候勋兵至河上,乃从中发为内应。

俄得勋信,即唆人谓贼党何锦:“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锦果出,而留贼周昂守城。

钺又称病亟,昂来问病,钺犹坚卧呻吟,言旦夕且死。

苍头卒起,捶杀昂,斩首。

钺起披甲仗剑,跨马出门一呼,诸游兵将士皆集,遂夺城门,擒寘鐇。

[注]:①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在住时的年号。

②姻家:指联姻的家族及其成员。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阴.约游兵壮士阴:暗中B.言旦夕且.死且:况且
C.俄.得勋信俄:不久D.苍头卒.起卒:突然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A.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B.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C.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D.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