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尺》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并感受各种不同的尺,拓展他们的计量观念;
2.培养幼儿准确读数、比较大小、使用简单的计数单位的能力;
3.提高幼儿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的尺寸大小;
2.学会准确地读数和比较大小;
3.掌握简单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1.让幼儿数出规定长度的物品个数;
2.帮助幼儿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过程
1.热身
在班级中选一名幼儿作为示范员,让他/她站到教室前,其他幼儿距离他/她各
准备一条不同长度的绳子。
示范员做出一个动作(如抬起左手),其他幼儿则要用自己手中的绳子在示范员和自己间做出相同长度的动作。
做三遍,难度逐渐加大。
2.学习不同的尺寸
老师拿出不同的尺寸,让幼儿分别进行感受,比较大小,并用手比较长度。
老
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尺寸进行分类总结,例如:“这些尺比较小的叫什么?”“这些尺
比较大的叫什么?”等。
3.数数
老师拿出一个绳子,告诉幼儿这个绳子是1米长的。
然后老师让幼儿分别用手
指表示出绳子的开始、结束点。
再拿出一个绳子,告诉幼儿这个绳子是0.5米长的。
老师依次拿出其他不同长度的绳子,引导幼儿进行感受,最终让幼儿说出每个绳子的长度。
4.数物
老师带领幼儿到操场或教室外,要求幼儿找出一条规定长度的物品,如40厘
米的铁棍。
然后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分组,让每一组的幼儿数出这条铁棍上有多少个1厘米。
最后,每组幼儿请来一个代表,依次念出他们组数出的数量,并进行比较。
5.运用到日常
老师告诉幼儿要去测量教室某一墙壁的长度,让幼儿自己选取合适的尺,根据
自己测量的结果来计算墙壁的长度。
然后老师再告诉幼儿就要换一扇窗户进行测量,又该用另外一种尺寸的尺去测量,并通过讨论去比较两个尺寸的异同。
小结
本次课程中,我们共学习了不同的尺寸和计数单位。
同时,我们还将所学到的
知识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体验了测量的乐趣和实用性。
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操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