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血清leptin水平的变化与预后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2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N B.W C.J D.Pa
2.历史上第一位用实验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牛顿B.托里拆利C.阿基米德D.伽利略
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6N,F2=5N。
如果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A.一定是11N B.一定是1N C.可能是6N或5N D.可能是11N或1N 4.以下措施中能够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A.向机器的轴承中加注润滑油B.向冻冰的路面上撒渣土
C.在饮料瓶盖上刻有凹凸不平的条纹D.在车轮上缠绕防滑链
5.图1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6.如图2所示使用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7.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8.图4所示的物体中,重力最接近2N的是
9.图5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10.图6所示的图像中,能够正确表示某种液体产生的压强p与液体深度h关系的是
11.图7所示的实验都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最.不可能
...的是
A.把装满水的试管倒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
管中的水不会从试管开口端流出来
B.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
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也不掉
C.将两个挂毛巾用的吸盘挂钩密压到一起。
用约1N的力向两侧拉,就可以拉开
D.容器底部有小孔,给容器装满水后再用密闭的盖子盖上。
水不会从小孔中流出12.田径赛场上,刘翔奋力冲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这是因为
A.刘翔失去了惯性B.刘翔具有惯性
C.刘翔不再受力的作用D.刘翔的惯性大于运动阻力
13.图8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塞子A受到由水产生的水平向右的压强为
A.ρ水g(h1+h2+h3) B.ρ水g(h1-h2-h3)
C.ρ水g(h1+h2-h3) D.ρ水g(h1-h2+h3)
14.如图9所示,重500N的人站在重2500N的船上,用滑轮组把船匀速拉向岸边,人和船相对静止。
船受到水的阻力为1200N。
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人拉绳的力为
A.300N B.400N C.700N D.1700N
图8
15.图10中轻质杠杆上每格的长度相等。
以O为支点,在A处挂着重4N的物体,若使杠
杆保持水平平衡,作用在B 处竖直向上的拉力F 的大小应为 A .2.5N B .2N C .4N D .3N
16.如图11所示的实验装置,甲重50N ,乙重20N ,装置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
甲对地的压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 .30N ;50N
B .30N ;10N
C .70N ;30N
D .30N ;20N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网球运动员用力把球打回对方场地,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跳水运动员蹬踏跳板时,跳板变弯,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C .马拉松运动员准备出发时,一定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D .射箭运动员拉弓时,他一定也受到了弓的拉力
2.在海水中游泳的人上岸时,从深水处向浅水处行走的过程中
A .人受到的重力不变
B .人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
C .人对海底的压力逐渐变小
D .海底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3.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
容器中装有深度相同的液体。
如图12所示,A 、B 分别为 两种液体内部的两个点,且h A =h 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相等
B .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一定相等
C .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同,则A 、B 两点的液体的压强可能相等
D .若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则A 、B 两点的液体的压强可能相等
4.图13中的物体A 重5N ,物体B 重4N 。
用细绳将两物体通过定滑轮连接,放手后,物体
A 恰能沿着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物体A 受到的拉力大小为4N
B .物体A 受到桌面给它的摩擦力大小为5N
C .物体A 受到桌面给它的支持力大小为5N
D .细绳断开时,B 自由下落,A 会立刻静止
5.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正方体M ,让M 从盛有水的容器上
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匀速下降,进入水中,直到全部浸没。
图14给出的是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M 下降的高度h 变化的实验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g =10N/kg )
A .M 受到的重力为12N
B .M 的体积为4×10-
4m 3 C .M 受到的最大浮力为8N D .M 的密度为1.5×103kg/m 3
图9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图15是小希和同学们在游乐园里一起乘坐过山车的照片。
若以快速运动的过山车为参照
物,坐在车中的小希是⎽⎽⎽⎽⎽⎽⎽⎽的(填“运动”或“静止”)。
2.如图16所示,在一个杯子中盛满水,用硬塑料片把杯口盖严,再用手按住塑料片把杯子
倒过来,塑料片不会下落。
这个现象可以表明⎽⎽⎽⎽⎽⎽⎽⎽的存在。
3.图17中的锅炉水位计是利用⎽⎽⎽⎽⎽⎽⎽原理的一个实例。
4.小立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他自己会后退,这是因为在他推墙的同时,也受到了墙对
他的推力。
这一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
5.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
设皮球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恒为它自重的1/4,且方向总是与皮
球的运动方向相反。
若皮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是3N ,则下落过程中皮球所受合力是⎽⎽⎽⎽⎽⎽⎽⎽N 。
6.如图18所示,把饮料管甲插入盛水的杯中,另一根饮料管乙的管口贴靠在甲管的上端。
往乙管中用力吹气,甲管中的水面上升,从管口流出。
管口端A 点的压强为p A ,杯中水面处B 点的压强为p B 。
则p A ⎽⎽⎽⎽⎽⎽⎽⎽p B 。
(选填“>”、“=”或“<”)
7.把一个体积是500cm 3的小球轻轻放入一个盛满水的足够深容
器中,球静止后,从容器中溢出水的体积是400cm 3。
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 。
8.小希用一个最大测量值为10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西瓜的
重力。
小希用网兜将西瓜挂在木棒上的B 点,将棒的一端O 放在桌边,用挂在A 点的弹簧测力计拉起木棒,使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9所示。
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7N 。
用刻度尺测出AB =5BO ,不计棒重、网兜重。
这个西瓜重⎽⎽⎽⎽⎽⎽⎽⎽N 。
图18
图19
图19
四、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26分)
1.如图17所示,重100N 的物体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请画出A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请在图18中画出动力F 对支点O 的力臂L 。
3.图19中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N ;示数是⎽⎽⎽⎽⎽⎽⎽⎽N 。
4.在一个瓶子中装上适量带颜色的水,拿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向瓶中吹入少量气体,使水在玻璃管中上升到瓶口以上。
在露出瓶塞的玻璃管部分画上刻度,这样就自制成一个如图20所示的气压计。
小希将此气压计由香山的山脚移至山顶。
若瓶塞处密闭不漏气,且移动过程中瓶子的温度没有发生变化,则玻璃管中的水面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在弹簧下挂一个小塑料桶,桶下面吊一个小石块,石块静止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在铁架台立柱上的位置A ,如图21甲所示。
取一个装满水的溢水杯,在缓慢地把石块没入水中的过程中,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到溢水口旁的小空杯里。
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弹簧的指针指在位置B ,如图21乙所示。
在把小杯里的水缓慢倒入弹簧下的小
桶中的过程中,弹簧又伸长,如图21丙所示。
水全部倒入小桶后,弹簧的指针所指的位置相对于位置A 会⎽⎽⎽⎽⎽⎽⎽⎽(填“偏上”、“偏下”或“重合”)。
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同学们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 .物体重力的大小
B .物体运动的快慢
C .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
D .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现有一块长木板、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小丽先把木块平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22所示。
然后再把木块侧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重复上述
⑴表中数据可以说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猜想⎽⎽⎽⎽⎽⎽⎽⎽(填序号)无关。
⑵利用现有器材且保持木板水平,小丽还可以对猜想⎽⎽⎽⎽⎽⎽⎽⎽(填序号)进行检验。
⑶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7.用调好的微小压强计和水进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实验后,善于画画的
小惠根据记忆画出实验情景如图23所示。
其中符合液体压强特点的是⎽⎽⎽⎽⎽⎽⎽⎽(填字母符号)。
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有如图24所示的四个步骤。
⑴正确的实验顺序应是⎽⎽⎽⎽⎽⎽⎽⎽(填字母符号)。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②③① D .②①④③
⑵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4所示,分别为F 1、F 2、F 3和F 4。
其中符合阿基米德原理叙述的等量关系式是⎽⎽⎽⎽⎽⎽⎽⎽(填字母符号)。
A .F 4>F 3>F 2>F 1
B .F 4—F 3=F 2—F 1
C .F 1+F 3=F 2+F 4
D .F 3—F 1=F 4—F 2
9.小月在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她先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
的质量,再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量这些物体受到的重力,并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地点,______。
在物理学中,上述结论可以用公式______表示。
图23
10.如图25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 点由静止
开始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⑴实验中,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______。
⑵从实验中可以发现,小车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运动阻力越⎽⎽⎽⎽⎽⎽⎽⎽(填:“大”或“小”),小车的运动距离越⎽⎽⎽⎽⎽⎽⎽⎽。
(填:“长”或“短”)
⑶从上述实验结论经过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11.小王和小赵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⑴当杠杆如图26所示时,小王就想开始挂钩码。
小赵提醒他, 首先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
然后再向杠杆上挂钩码。
⑵小王调节好杠杆后,在支点两侧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每 个钩码质量相同,杠杆上相邻刻线距离相等),如图27所 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和______。
(填字母) A .小王松手后,杠杆不能平衡,右侧下沉 B .两侧钩码都向支点移动一格,杠杆可以平衡 C .在右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杠杆可以平衡 D .在两侧钩码下都增加一个钩码,杠杆可以平衡
12.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部分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同一种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
猜想2:同一种液体,同一深度,方向不同,压强也不同。
为了验证猜想1和猜想2,同学们用微小压强计和水进行实验。
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
⑴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组实验数据;可以支持猜想1。
⑵从序号为1、2、3的一组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与计算题(共11分)
1.游泳时,为什么人用力向后划水,人就可以向前运动?
2.图28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 2。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装入25N 的水后,水深
为20cm 。
不计容器质量,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容器对桌面
图27
的压强。
3.圆柱体A 的底面积是50cm 2,圆柱体B 的底面积是30cm 2,圆柱体B 的质量是6kg 。
把它
们如图29所示放置时,圆柱体A 对圆柱体B 的压强为1×104Pa 。
求: ⑴圆柱体A 对B 的压力;
⑵圆柱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附加题:
如图30所示,物体M 是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质量为8kg 。
OAB 是一个可以绕着O 点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轻质杠杆,AB =2AO 。
在A 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 A ,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此时物体M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
画出物体M 受力示意图并求:
⑵ 物体M 对杠杆B 端的拉力F B ; ⑵作用在A 点的拉力F A 。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二年级物理期中答题纸
一、单选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二.多选题
1. 2. 3. 4. 5.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 2. 3. 4. 5. 6. 7. 8. 四、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图28
图29 图30
1.图17 2.图18
3.图19中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N ;示数是 N 。
4. 5.
6. ⑴ ⑵ ⑶ 7.
8. ⑴ ⑵ 9. 、
10.⑴ ⑵ 、 ⑶ 11.⑴ 、 ⑵ 、 12.⑴ ⑵ 五、简答与计算题
1.游泳时,为什么人用力向后划水,人就可以向前运动?
2.图28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 2。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装入25N 的水后,水深
为20cm 。
不计容器质量,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圆柱体A 的底面积是50cm 2,圆柱体B 的底面积是30cm 2,圆柱体B 的质量是6kg 。
把它们如图29所示放置时,圆柱体A 对圆柱体B 的压强为1×104Pa 。
求:
⑴圆柱体A 对B 的压力;
⑵圆柱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附加题:
图28 图29
如图30所示,物体M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质量为8kg。
OAB是一个可以绕着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轻质杠杆,AB=2AO。
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 A,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此时物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画出物体M受力示意图并求:
;
⑴物体M对杠杆B端的拉力F
⑵作用在A点的拉力F A。
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