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1长江之歌第2课时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1长江之歌第2课时
苏教版
第课时
1.连续品味诗歌意境,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内容,明白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2.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领会中华后代对长江的赞美、依恋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
3.领会诗歌议决运用第二人称和使用重复、比
喻、拟人等修辞要领使文章变得密切感人的写作要领,并在仿写中学会运用。
【重点】
连续品味诗歌意境,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内容,明白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
【难点】
领会诗歌的写作要领,并在仿写中学会运用。
长江源远流长,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后代,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议决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长江的风采与气势。
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长江之歌》第2小节。
运用上节课总结的学法,自学第2节诗,从“汗青悠久、力量无穷”两方面理解、感受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
[设计意图]议决发言导入新课,明确使命;总结上节课的学习要领,指导诗歌第2节的学习。
一、连续细读感悟——品长江
1.出示学习第1小节时获得的学习要领:
PPT出示:
标出表现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的诗句——读所标诗句,抓住重点词语,连合搜集的资料把自己的理解扼要地写下来——采取多种方法读出感受——借助提示背诵。
2.四人一组按以上要领自主学习第2小节。
3.全班交流,西席相机出示相关语句,适时点拨:
(1)出示语段三:“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
①指名读,在评价中使学生明白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应读出长江的悠久汗青、磅礴魄力。
②同样是“走”和“奔”,和前一小节中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一小节是从时间上写出了长江陈腐而悠久,前一小节是从空间上写出了长江的源远流长。
)
课件出示一、二两节的首句,在齐读中理解不同的意境。
③西席课件出示诗句,在引读中理解“长江的悠久汗青、磅礴魄力”。
师述:长江在祖国地面奔流万万年,两岸百姓世代聚居在水边,生活、歌唱,长江记载了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
引入唐朝杜牧的诗句:“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生读,师略加阐释。
师述:从古至今,长江目睹了英雄的浮沉、汗青的兴衰,从刘备、曹操到周瑜、诸葛亮,从三国赤壁之战到自由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生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明朝·杨慎。
④师总结:长江奔腾呼啸了几万万年,有着漫长而悠久的汗青,但还是那样年轻,不知疲倦,充满活力地奔向未来。
西席出示: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引导学生借助流动曲线齐读:
(2)出示语段四:“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
①引导学生从母爱的纯洁、神圣,理解感悟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长江在祖国的成长中做了哪些贡献?请连合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说说。
出示相关图片、资料:
预设:
a、长江流域共有水电站一百多座,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达1000亿度。
b、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2800千米,全部用起来相当于四十条铁路,有“黄金水道”之称。
货轮运输发动经济的成长。
c、南水北调办理了北方用水的标题。
③师总结:在长江的孕育下,有了华夏文明;在长江的滋润下,祖国面貌日新月异。
指导读:“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应读得温柔; “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应读得高昂。
指名根据流动曲线读:
(3)师:长江陈腐悠久,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以她无穷的力量推动着祖国进步。
所以作者由衷地赞美、依恋长江。
出示,根据流动曲线齐读: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4)指名借助提示背诵第2小节。
4.再次播放《长江之歌》,感受歌曲中蕴藏的情绪,产生共鸣。
5.配乐师生分读整首诗歌:读第1小节时师读第一分句,生读第二分句,第2小节时交换。
二、明白写法,迁移仿写
1.明白“第二人称”写法的妙处和重复修辞要领的运用:
(1)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依恋。
写人的文章一般用人称“他”,而这首诗中用的是“你”,换为“他”读一读,比一比,看哪个好?好在哪里?(像在面劈面地对话,给人密切之感;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长江的酷爱之情。
)
(2)诗歌中重复出现了相同的句式,再读读诗歌,看哪些句式重复出现了?有什么好处?(两小节中都出现了“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句式;还有“你从,你向”“你用,你用”)(句式整齐、节拍明确、音韵和谐、适于咏唱;重复出现,进一步抒发了对长江母亲的赞美和酷爱之情。
)
2.仿写练笔:
(1)出示要求:
仿制《长江之歌》的形式写一节小诗,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可以写物,也可以写祖国的山河。
(2)学生动手写,西席巡视指导。
(3)选出有代表性的三名同砚的作品读给大众听。
(找学生来评价。
)
预设如下:
预设1:写山河的,如黄河:
你从青海走来,清流是你的神姿;你向渤海奔去,怒吼是你的气势;你那矫健的身姿,锻炼了艄公的意志;你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每此中华后代。
预设2:写物的,如小草:
你幼小娇嫩,没有鲜花的芳香四溢;你弱小纤细,没有树木的高大威猛;你遍布大江南北,默默无闻;你装点了华夏地面,无怨无悔。
预设3:写人的,如老师:
您像小船,把我们带进快乐的海洋;您像灯塔,为我们照亮进步的偏向。
您用知识的清流,浇灌我们的心田;您用伟大的爱,领导我们走向未来。
我们赞美老师,您是无私的春蚕;我们依恋老师,您有母亲的情怀。
[设计意图]议决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领会中华后代对长江的赞美、依恋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议决运用第二人称和使用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要领,理解诗歌的创作手法,议决仿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1.议决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是课文内容方面的,可以是感情方面的,可以是表达方法方面的。
)
2.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诗,写了诗,明白了作者对母亲河的依恋、赞美之情,让我们再热情地、深情地读一读标题。
作业1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可是在2019年的夏天,长江“母亲”发怒了,此中一部分是自然因素,更多的是人为造成的伤害。
课下请连续存眷长江,关爱母亲河,做一份手抄报。
作业2
一、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春潮.(cháo cáo)
乳.汁(rǔlǔ)
哺.育(pǔbǔ)
尘.埃(chén cén)
纯.洁(chún cún)
依恋.(niàn liàn)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评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气势( )
①大概②一律③心胸,神情
2.无穷( )
①没有钱②极度③完了,穷尽
3.风采( )
①用手指或指尖摘②选用,取用③物质上的活力或生气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长江之歌》那荡气回肠的旋律,令我深深感动。
(改成反问句)
2.仿制示例,写一个句子,赞美一位你敬佩的人。
示例: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后代;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
用,
;
你
用,。
四、阅读理解。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它特殊可爱,宛如一条巨大的长龙卧在祖国的地面上。
当春密斯迈着轻巧的步伐来到长江边时,地面苏醒,长江绽出了它生命的绿色。
一条条小溪像顽皮的孩子一样蹦跳着、嬉笑着,扑向长江的怀抱。
河边的山坡披上了翠绿的新衣,花草树木贪婪地吮吸着长江的乳汁,它们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长江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长江的夏天更是洋溢着欢声笑语。
夏天,快艇、游船在江面上来来往往。
游客坐在船上,沐浴着凉快的河风,两岸美丽的水光山色尽收眼底,真是好不满意。
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水中嬉戏着,像一条条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真是好不愉快。
岸边,垂钓的人们耐心地守候鱼儿上钩。
在阳光下,江面牵起了多数银白色的丝线。
“上钩了!”岸边不时传出一声声喜悦的欢呼声。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
岸边的树叶枯黄了,随着秋风在空中旋转,似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又为长江增添了一幅美景。
在金色的季候里,长江也迎来了它的丰产,一艘艘满载粮食的货轮在江面穿梭。
渔民们站在船头,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长江两岸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高粱像喝醉了酒的大汉红着脸、低着头;大豆笑破了肚皮,还有……
冬天来临,长江的水更清了。
欢快的波浪拍打着岩石,奏出一声声悦耳的歌,溅起的浪花像一堆堆雪。
岸边的麦苗青青,金橘飘香,人们将丰产的柑橘议决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运到远方。
这便是美丽的长江,这便是美丽的母亲河!
1.给漫笔加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摘抄一句拟人句和一句比喻句。
(1)拟人
句:
(2)比喻
句:
3.这篇文章写出了对长江的之情。
文中有一句过渡句,是“。
”
其作用是: 。
4.漫笔是按顺序描写长江的,请写出一句描写长江的诗句。
【参考答案】
一、cháo rǔbǔchén chún liàn
二、1.③ 2.③ 3.③
三、1.《长江之歌》那荡气回肠的旋律,怎能不令我深深地感动呢? 2.略
四、1.四季的长江 2.(1)一条条小溪……蹦跳着、嬉笑着,扑向长江的怀抱。
(2)它特殊可爱,宛如一条巨大的长龙卧在祖国的地面上。
3.酷爱和赞美长江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长江的夏天更是洋溢着欢声笑语承上启下 4.时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长江之歌
赞美无穷的源泉
依恋母亲的情怀
1.语言文字训练到位。
抓住“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两个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连合资料去感悟。
感悟“无穷的源泉”时,演示长江流经的行政地区,使学生感受到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吟诵昔人描写长江的诗句,使学生从时间纬度上感受到了长江的人文情怀和汗青传承。
2.语言表达训练到位。
在学生概略把握诗意、明白感情的基础上点拨,如使用重复修辞要领,运用第二人称增强密切感的写作要领,在此基础上举行语言文字训练,仿写诗歌,表现了学以致用。
3.背诵方法奇妙。
重复句式“①你从走来, ;你向奔去, 。
②你用, ;你用, 。
③我们,你是;
我们,你有”的出示,为学生的背诵搭建了桥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使命,化难为易。
诗歌应注重以朗读为主。
本课中朗读的指导、方法、次数上都有所短缺。
在研读课文的时候,可部署学生先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举行整体的感知。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存眷歌词的写作要领,这样就避免学生陷入对某个词语的胶葛之中。
在对课文举行整体感知以后,可设计一项这样的朗读环节:让学生比拟着来读诗句,一个同砚读第1节中的第一句,另一个同砚来读第2节中的第一句……在读完后让学生说说发觉了什么。
这样一问,孩子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名师来指导〕在正确、娴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绪主线吟诵,将诗句前后关联起来,做到熟读成诵。
2.用钢笔描红。
〔名师来指导〕“涤、溉”都是左右布局的字,描红时注意笔画的简繁及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从整体把握,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3.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
〔答案大众找〕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汗青悠久、源远流长、资源丰裕,它滋润、养育了两岸的动物、植物;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哺育了各族后代,在这里作者把长江比为母亲,长江无私地奉献,“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后代”“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这宽广的器量便是母亲的情怀。
4.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抓住一两个方面说说你对长江的明白。
〔答案大众找〕长江三峡。
三峡,是万里长江中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qú)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千米,此中峡谷段全长90千米。
它是长江风景的精炼,神州山水中的宝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长江三峡,具有无穷风景。
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景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峦叠嶂,绝壁坚定(zhì),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zhēngróng),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suì),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感人的传说,令民气驰神往。
赞美长江的诗句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唐·杜甫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4)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别》唐·李白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唐·杜甫
(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唐·李白
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