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与结肠直肠肿瘤关系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42587f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4e.png)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作者:姜姗姗孙曙光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0年第07期【摘要】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其经典作用是促进肠钙、磷的重吸收,继而入血维持钙、磷水平的平衡,同时促进骨的矿化,调节骨稳态,在治疗佝偻病、骨质疏松中起到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对维生素D的关注不断提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受体在体内多种细胞(成骨细胞除外)中表达,包括免疫细胞、胰岛β细胞,以及体内大多数器官,包括脑、心脏、皮肤,性腺,前列腺,乳房和肠道等。
这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调节骨骼和矿物质的稳态,还具有很多骨外作用,包括对肿瘤、心血管系统、自身免疫性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影响。
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现有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关键词】维生素D 骨外作用肿瘤心血管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糖尿病[Abstract] Vitamin D is a steroid hormone. Its classic function is to promote the reabsorption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in the intestine, and then enter the blood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levels. At the same time, it promotes bone mineralization, regulates bone homeosta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rickets and osteoporosi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Vitamin D deficiency has become a global problem and the focus on Vitamin D is increasing.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Vitamin D receptors are expressed in a variety of cells in the body (except osteoblasts), including immune cells, islet beta cells, and most organs in the body, including the brain, heart, skin, gonads, prostate, breast, and intestines. These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Vitamin D are not limi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bone and mineral homeostasis, but also have many extra-osseous effects, including effects on tumors,cardiovascular system, autoimmune system and endocrine system. The lack or deficiency of Vitamin D can lea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chronic diseas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xisting Vitamin D as follows.[Key words] Vitamin D Exoskeleton Tumor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e autoimmune system DiabetesFirst-author’s address: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0, China維生素D的发现源自20世纪初人们对佝偻病的研究,此后,维生素D与钙、磷、骨代谢的联系不断被发现。
结肠癌论文结肠癌病因学研究进展论文:结肠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结肠癌论文结肠癌病因学研究进展论文:结肠癌病因学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b30da085f0e7cd184253645.png)
结肠癌论文结肠癌病因学研究进展论文:结肠癌病因学研究进展[摘要]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结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结肠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结肠癌;病因学;肿瘤[abstract] colon cancer is a common m alignancy,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colon cancer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lifestyle and dietary habits changes. a variety of risk factor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lon cancer.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advances in etiology research of colon cancer.[keywords] colon cancer; etiology; tumor结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1]。
因此,我们必须对其病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制定切实可行的病因预防措施,以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本文就结肠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结肠癌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结肠癌有家族聚集现象,家族性结肠癌史是结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与遗传有关的结肠癌主要有两种形式: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2、3]。
瑞典的一项研究表明,当父母患有结肠癌时,其子女罹患结肠癌的危险性也增高;当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结肠癌时,其患结肠癌的危险性也增加[4]。
维生素D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维生素D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fa66f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4.png)
维生素D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身体中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从而维持骨骼健康。
维生素D还参与调节免疫功能、抗炎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等多种生理过程。
近年来,关于维生素D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首先是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的关系。
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营养素之一。
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和磷的吸收不足,进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和骨密度的减少,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等骨骼问题。
一些研究显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维生素D的缺乏与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其次是维生素D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维生素D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免疫反应的平衡,从而对免疫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够增强抗菌肽的产生和抗炎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预防和减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维生素D还与自身免疫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等)和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等)等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然后是维生素D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与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维生素D能够抑制血压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维生素D还与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合并症有一定关系。
最后是维生素D与肿瘤的关系。
研究显示,维生素D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对预防和治疗多种肿瘤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维生素D的血清水平与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和预后有关。
目前关于维生素D与肿瘤之间的关系研究还存在一些争议,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
维生素D在维持骨骼健康、调节免疫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维生素D与相关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深入地了解维生素D的生物学功能和机制,以及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维生素D研究进展
![维生素D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fa3e8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8.png)
个体差异与维生素D需求
考虑不同个体对维生素D的需 求和反应存在差异,需要深入 研究个体差异对维生素D需求 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维生素D的最新研究进展
维生素D补充剂的效果
维生素D补充剂对骨骼健康的影响
研究表明,维生素D补充剂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孕妇和 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维生素D补充剂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感冒和其他感染的发病率。
维生素D补充剂对癌症风险的影响
详细描述
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增 强抗菌肽的活性,促进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 胞的正常功能。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免疫 系统功能紊乱,增加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风险,如感冒、哮喘和风湿性关节炎等。
维生素D与糖尿病
总结词
维生素D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缺乏维生素D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详细描述
维生素d研究进展
目 录
• 维生素D的简介 • 维生素D与健康的关系 • 维生素D的最新研究进展 • 如何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 • 结论
01 维生素D的简介
维生素D的来源
阳光照射
人体皮肤在阳光照射下,通过自身合成维生 素D。
食物摄取
某些食物,如鱼肝油、奶制品和鸡蛋等,含有丰富 的维生素D。
营养补充剂
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受不良。补 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血糖控制,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维生素D与癌症
总结词
维生素D对癌症风险具有影响,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病率。
维生素D及其受体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维生素D及其受体的应用与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7a3b1f8aa00b52acfc7caae.png)
•综述 •维生素D及其受体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刘亚坤1,胡盼盼1,罗善顺1作者单位:1 150000 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干部一病房通讯作者:罗善顺,E-mail:Luoss63@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9.04.36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的前激素,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DR)的相互作用,在调节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广泛作用。
近年来,维生素D缺乏症并不少见,且与骨骼疾病和非骨骼并发症有关。
在此,我们总结了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领域关联的证据和研究进展,以及对未来可行性的展望。
维生素D被肝脏25-羟化酶代谢,再由肾1a-羟化酶转化为其活性形式,1,25二羟基D3或骨化三醇,与VDR在不同组织中发挥作用[1]。
VDR是一种核受体,起转录因子的作用,大部分活性受配体1,25(OH)2D调控,VDR广泛分布于不同细胞系中,影响多种信号途径,包括调节骨和钙的稳态、炎症、细胞免疫、细胞周期进程和凋亡[2]。
维生素D的大部分营养需求(80%~100%)来自皮肤对紫外线的辐射,小部分来自天然含有或维生素D强化剂[3]。
据估计,维生素D缺乏症的患病率占总人口的30%~50%,研究发现在各慢性病之间,维生素D缺乏扮演了重要角色[1]。
1 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物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调节与心血管相关的基础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和分化、凋亡、氧化应激、膜转运、基质稳态和细胞粘附[4]。
维生素D通过增加活性氧和G蛋白RhoA的产生,抑制细胞内葡萄糖转运体所需的通路从而发生代谢综合症[1]。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n =240),Roy等指出,严重维生素D缺乏与调整危险因素后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有关。
类似研究结果被纳入了包括18 225名参与者在内的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中,在10年的随访中,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参与者患心肌梗死的风险约为对照组(低维生素D水平)的一半。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3963e0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3.png)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的主要来源是皮肤暴露于紫外线下合成的维生素D3和食物摄入的维生素D2和D3。
维生素D的生物学活性形式是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它通过调节钙和磷的吸收和转运,对骨骼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还与许多其他健康问题相关联,包括免疫系统功能、心血管系统健康、糖尿病、肥胖症、癌症等。
维生素D与免疫系统功能研究显示,维生素D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D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并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对多种疾病的发展产生影响。
维生素D 缺乏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从而容易患上许多免疫相关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疾病等。
维生素D可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关。
维生素D可以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从而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同时,它还可以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生成。
此外,维生素D 的降低也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等疾病有关。
维生素D与糖尿病许多最近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高有关。
维生素D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并且可以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维生素D还可以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胰岛β 细胞的功能。
许多研究表明,体重超标和肥胖症的患者维生素D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同时维生素D缺乏也与肥胖症的发展有关。
维生素D可以调节脂肪的合成和分解,并且减少脂肪细胞的体积和数量。
此外,它还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来改善脂肪的代谢。
最近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许多癌症的发展有关,如前列腺癌、结肠癌、乳腺癌等。
维生素D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来对癌症的发展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维生素D在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尽管有许多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展有关,但是大多数人的维生素D摄入水平仍然不够,因此建议人们每天尽可能多地吃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如沙丁鱼、鲑鱼、蛋黄等,并在紫外线充足的情况下保持适当的皮肤暴露。
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的分析
![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f1bb43767f5acfa1c7cdf0.png)
1 5 6
Ch i n J Ga s t r o e n t e r o l ,2 0 1 4,Vo 1 .1 9,N o . 3
结直 肠 癌 的临床 病 理 特 征 及 其 与 血 清 2 5羟 基 维 生 素 D 相 关 性 的 分 析
徐 艳 丽 郑 晴晴 常 英 苏州大 学 医学部’ ( 2 1 5 1 2 3) 上 海交通 大 学附属 第六 人 民医院消 化 内镜 室
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0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C R C a n d i t s 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s e r u m 2 5 一 h y d r o x y v i t a mi n D[ 2 5 ( O H) D] . Me t h o d s :
C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2 49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RC d i a g n o s e d by bi o ps y o r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p a t ho l o g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c l i n i c 叩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C RC i s h e l p f u l f o r i mp r o v i n g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l e v e l o f C RC. Ai ms :T o a n a l y z e
维生素D与健康研究论文
![维生素D与健康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f44d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5.png)
维生素D与健康研究论文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帮助维持血液中的钙和磷的平衡,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维持骨骼健康,并参与调节免疫系统和肌肉功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还与许多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和预防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维生素D与这些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并综述最新研究的结果。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关联。
一项发表在《心脏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率增加相关。
另外一项发表在《内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的发生和控制困难有关。
虽然这些研究结果都存在一定的争议,但维生素D补充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潜力仍然被广泛关注。
癌症是世界各地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近期研究显示,维生素D在预防一些类型的癌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项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上的研究指出,维生素D补充剂的使用可显著降低患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
另外一项发表在《临床营养杂志》上的研究指出,维生素D水平与肺癌患病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但是,目前仍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支持,更多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增加。
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一项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上的研究显示,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性。
另外一项发表在《欧洲糖尿病学》上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糖尿病2型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相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自身组织而导致的疾病。
一些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例如,一项发表在《营养与健康》上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补充可能有助于减轻多发性硬化症的症状和疾病活动。
另外一项发表在《免疫病学》上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和疾病发展相关。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3d514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6.png)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维生素D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维持骨骼健康、促进钙磷代谢、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
最早被发现维生素D的功效是预防坏血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维生素D对其他疾病的影响。
近年来,维生素D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下面就来看一看关于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一、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物质,它与钙磷代谢紧密相关。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的代谢,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使钙离子保持稳定水平,进而维持骨骼的健康。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等骨骼疾病的发生。
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容易导致骨密度降低,增加骨折的风险。
及时补充维生素D对于维护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二、维生素D与免疫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维生素D受体在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维生素D通过与受体结合后,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影响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维生素D能够抑制过度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自身免疫系统,从而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一些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还能够抗菌、抗病毒,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三、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维生素D不仅在骨骼方面有作用,也参与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而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维生素D还能够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维生素D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正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也为相关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维生素D与癌症维生素D对于癌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维生素D受体在多种癌症细胞中均有表达,维生素D通过调节癌细胞的生长、凋亡和转移等过程,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癌症细胞的作用。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维生素D的摄入量与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呈负相关。
维生素D的研究范文
![维生素D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64a9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5.png)
维生素D的研究范文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尽管它被称为一种维生素,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激素,因为它可以通过维生素D受体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维生素D主要通过阳光照射皮肤合成,也可以通过食物摄入。
然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问题。
因此,维生素D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最初,维生素D被发现是通过阳光照射皮肤合成的。
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这种形式的维生素D在肝脏中进一步代谢为25-羟基维生素D3,最后在肾脏中转化为活性形式1,25-二羟基维生素D3、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通过与细胞内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调节300多个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钙和磷的吸收、骨代谢、免疫系统以及其他重要的生理过程。
维生素D的最主要功能是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和佝偻病等骨骼疾病的发生。
此外,维生素D还可以通过抑制骨骼中的炎症反应、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研究还显示,维生素D可能与心血管健康、免疫功能、肿瘤发生和发展等多个疾病和生理过程相关联。
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等。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维生素D对于心脏健康的影响可能与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此外,维生素D也被认为可以调节血液中的血糖水平,可能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潜在的益处。
另外,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也有重要的影响。
维生素D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一些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维生素D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联。
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
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具有抗肿瘤的潜力。
针对维生素D在肝病中作用研究
![针对维生素D在肝病中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f41028700abb68a882fbcf.png)
针对维生素D在肝病中作用研究发表时间:2016-06-13T16:04:55.8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作者:单丽艳[导读]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各类肝病患者,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在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如何利用维生素D来延缓肝病患者的病程,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单丽艳虎林市人民医院 158400【摘要】维生素D(vitamin 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
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
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
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
近年研究显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各类肝病患者,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在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如何利用维生素D来延缓肝病患者的病程,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维生素D;肝病;作用;研究引言: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它们有以下三点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
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近年来,各种关于维生素D(vitamin D,VD)的研究不断涌现,大量资料均显示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与肝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联系、其在肝病发生、发展中作用怎样?维生素D能否为肝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值得探讨。
本文对维生素D 就上述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一)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作用被激活的巨噬细胞会产生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免疫细胞内表达有VDR、VD缺乏易患各种急慢性传染病,这些都说明维生素D影响着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激素已被我们接受。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abe16f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b.png)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广泛参与钙、磷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和骨骼、牙齿的生长发育,并且参与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
不久前,研究者对维生素D的研究更深入,有许多新的进展,本文将简要介绍其中的一些。
第一,新一代测定维生素D水平的技术出现。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检测25-羟维生素D的水平,然而这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有限,因此寻求新方法非常必要。
最新的技术是评价维生素D环形代谢物(C3-epimer of 25(OH) D),该代谢物可能是当前测定25-羟维生素D水平的方法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之一。
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同时检测新的测定方法和羟维生素D的水平。
第二,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提高免疫力有关。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够刺激干扰素产生,这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反应,提高对病原体、细胞的保护作用。
此外,研究者发现,体内维生素D不足与许多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有关,包括肺炎、流感、炎症性肠病等,因此增加人体的维生素D水平,有可能更有效地提高身体免疫力。
第三,维生素D不足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一项在美国调查中,已有42%美国人存在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而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够调节血管收缩、心律、肌肉成分等多个生理活动,而且维生素D缺失可以导致增加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在合理用量使用和维持人体怎么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四,维生素D不足与癌症有关。
前几年的一项纵向研究表明,低维生素D水平与肠癌、乳腺癌、九种癌细胞的高发病率有关,而由于身体细胞可以通过维生素D受体接受维生素D的影响,因此提高体内维生素D水平也许可以更有效地预防癌症。
第五,维生素D的加强营养饮食调节可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
为了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人们需要接受适当的紫外线,摄入足够的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和一定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
维生素D缺乏人口中新生儿、老年人、患有某些慢性疾病人群、以及皮肤黑色素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在肿瘤发生与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在肿瘤发生与治疗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171847f7ec4afe04a1dfda.png)
临
・
床
军
医
杂
志
76 ・
C NI AL J LI C OURNAL OF MEDI Ak OF C R C FI E
第 3 0卷 第 4期 20 0 2年 8月
维 生 素 D 及 其 衍 生 物 在 肿 瘤 发 生 与 治 疗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胞 上 有 中 等 程 度 的 VD 表 达 , 随 低 分 化 而 表 达 消 R 并 失 。 无 V l DR 基 因 表 达 的 细 胞 没 有 维 生 素 D 诱 导 的 凋 亡 作 用 。从 以 上 的 证 据 中 可 以 得 出 维 生 素 D 有 抑 制 乳 腺
Ya。 【 等人 检 测 了 不 同分 期 结 肠 肿 瘤 患 者 血 清 中 rn7 J 2 . , , 5D 5D3 1 2 . 3和 甲状 腺 激 素 (r ) FT 的水 平 , 与 健康 人 H 并 对照 相 比较 , 据 T 依 NM 分 期 法 将 患 者 分 为 I, , , Ⅱ 医大 学 十 四 队 , 西 西 安 陕
7 0 3 ;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西 京 医院 病 理 科 , 西 西 安 10 2 2 陕
70 3 ) 1 0 3
关 键 词 : 生 素 D; 瘤 ; 瘤 治疗 维 肿 肿
中 图 分 类 号 : 7 .4 R7 .3 R 3 5 R9 7 2 3 2 1 7 0.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3 2 ( 0 2 0 —0 60 1 7 —8 6 2 0 ) 40 7 .3
期 。 所 有 患 者 血 样 在 确 诊 时 已 取 出 。 2 . 3通 过 用 稀 释 5D
癌 的 作 用 , 此 种 作 用 是 依 赖 于 维 生 素 D受 体 的 。所 以 而 维 生素 D受 体 的 基 因 产 物 势 必 会 影 响 到 乳 腺 癌 的 发 生 。 崔 静 等 5在 研 究维 生 素 D受体 基 因 的多 态 性与 乳 腺 癌 的 1 j 关 系时 , 收集 8 6名 乳 腺癌 息 者及 1 4名 对 照 , 聚合 酶链 3 用 反 应 限制 性 片断 长 度 多 态 性 方 法 , 维 生 素 D 受 体 基 因 在
VDR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VDR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https://img.taocdn.com/s3/m/e4f285ea680203d8ce2f247d.png)
·论 著·
VDR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华宏军 郭茂东
摘 要 目的 研究维生素 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 多 态 性 与 结 直 肠 癌 的 发 病 风 险 之 间 的 相 关 性。方 法 随 机选择 2013年 5月 ~2016年 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 350例结直肠癌 患 者 作 为 研 究 组,另 招 募 350例 笔 者 医 院 门 诊 处 健 康 的 体 检 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后抽提基因组 DNA,选择 29个 VDR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进 行 基 因 分 型,并 测 量 血 浆 维生素 D浓 度。 采 用 Logistic回 归 模 型 评 估 结 直 肠 癌 的 优 势 比 (OR)和 95% 置 信 区 间 (CI)。 结 果 rs2254210、rs1540339、 rs2107301、rs11168267、rs11574113、rs731236、rs3847987和 rs11574143等 8个 VDR的 SNP与 结 肠 直 肠 癌 的 风 险 相 关 (P<0.05)。 在血浆 维 生 素 D浓 度 较 高 的 人 中 rs11574113、rs3847987和 rs11574143这 3个 SNP位 点 与 结 肠 直 肠 癌 的 风 险 相 关 性 更 显 著。 rs7968585位点不同血浆维生素 D水平下各位点的基因型患者的比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 论 维 生 素 D受 体 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开展维生素 D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于预测结直肠癌的发生并指导临床用药具有 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维生素 D 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 结直肠癌 维生素1969/j.issn.1673548X.2018.05.036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b40b9080740be1e650e9a49.png)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帮助钙吸收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Phosphorus,Magnesium, Vitamin D, and Fluoride Standing Committee on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Institute of Medicin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7
有效抑制PTH
387位患者, 年龄70.8 ±4.51岁 男性181位, 年龄70.7 ±4.64 岁 女性206位, 年龄70.8 ±4.41岁
抑制PTH 临界值 (three phase) phase 1-2 13.2ng/ml phase 2-3 28.8ng/ml
Three-Phase Model Harmonizes Estimatesof the Maximal Suppression of ParathyroidHormone by 25-Hydroxyvitamin D in Persons 65 Years of Age and Older,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内容提要
• 对维生素D及其作用的再认识
• 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与维生素D缺乏 • 维生素D的治疗及监测
罗氏诊断最新一代维生素 D检测
较Vitamin D3(25-OH)提供更全面的VitD检测 检测指标
(25-OH) Vit D3
检测意义
最佳反映体内维生素 D 水平的检测标志物 服用维生素D2补充剂 的患者需检测。完全 素食者测定维生素D2 (植物源)意义更大 (动物源维生素D3)
维生素D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b4156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7c.png)
维生素D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姚志伟;周永宁【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由环境、免疫、遗传等因素共同参与的慢性炎症性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以往,我们对维生素D的认识主要在调节钙磷代谢方面,直至20世纪80年代,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在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上发现,人们才逐渐开始认识其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维生素D参与了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IBD.维生素D可通过抗菌、抗炎及修复肠黏膜屏障减轻IBD的病情.此外,动物实验、体外实验及临床研究也都证实维生素D具有治疗IBD的作用.该文就上述这些方面作一概述.%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gestive disease which is caused byenvironment,immune,genetic and other factors,including ulcerativecolitis(UC)and Crohn''s disease(CD).In the past,we knew Vitamin D mainly in the aspects of regulating the metabolism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Until the 1980s,Vitamin D receptor(VDR)was found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people began to know its role of immune regulation.The present studies show that Vitamin D is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including IBD.Vitamin D can reduce IBD through antibiosis,anti-inflammatory and repair of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In addition,animal experiments,experiments in vitro and clinical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role of Vitamin D in the treatment of IBD.This article will give a summary of these aspects.【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7(026)007【总页数】5页(P827-831)【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维生素D【作者】姚志伟;周永宁【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未明、临床症状多样、病程迁延难愈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既往多流行于欧美国家,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1]。
维生素D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维生素D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4a8ac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9.png)
维生素D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肿瘤治疗中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应用价值。
本文就来探讨一下维生素D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一、肿瘤与维生素D的关系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人体免疫系统及细胞凋亡等机制密切相关。
从而,维生素D被认为能够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维生素D在预防和治疗骨瘤、胃肠道肿瘤、前列腺癌等方面的应用。
二、维生素D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预防癌症早期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同时也可以促进癌细胞的凋亡。
这些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预防癌症的机制。
另外,维生素D的抗炎性作用也能够减轻炎症对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癌症的风险。
2.治疗骨瘤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类型,它对人体造成的直接伤害也比较大。
而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增加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从而减少或者较少他们出现骨折的可能性。
同时,维生素D也可以减缓骨瘤对患者的影响。
3.治疗胃肠道肿瘤胃肠道肿瘤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
而研究表明,通过增加体内维生素D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胃肠道肿瘤。
此外,维生素D也可以在胃肠道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辅助化疗和放疗等传统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三、维生素D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前景尽管维生素D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其效果,但是现有的研究数据已经显示了它的巨大应用前景。
随着维生素D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我们相信,维生素D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成功。
总之,维生素D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
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以期在肿瘤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维生素D代谢与癌症发生的关系
![维生素D代谢与癌症发生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8a7eab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a.png)
维生素D代谢与癌症发生的关系维生素D在人类身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不仅可以帮助骨骼健康,还有可能预防癌症的发生。
维生素D的代谢在人体内进行,在皮肤中可以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也可以通过饮食获得。
人体代谢维生素D 的方式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化学反应。
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地理位置、太阳照射时间的长短等等。
丰富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代谢与癌症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维生素D 有助于细胞的生长和调节,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维生素D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和促进细胞凋亡。
此外,维生素D还可以抑制癌症细胞的分化,这对于淋巴瘤等癌症特别有效。
一项关于维生素D与癌症发生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的摄入越高,癌症发生率越低。
另外,还有一项大规模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常见的癌症,比如乳腺癌、肝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等等。
有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癌症发生的关系还与个体基因有关。
一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容易患癌症,而这就可能与他们身体所产生的维生素D有关。
一项针对8000名儿童的研究表明,个体基因可以决定维生素D在身体中的代谢速度,从而影响他们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
维生素D并不是万能的,虽然它有预防癌症的作用,但是不能完全避免所有的癌症。
事实上,维生素D预防癌症的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
有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够与其他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更好的效果。
比如,钙和维生素K2可以与维生素D一起合作,消灭肠道细胞的异常生长。
综合来看,维生素D在预防癌症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然而受限于天气、季节等环境因素,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注意适量外出晒太阳、合理摄取食物中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肉、鱼、蛋黄等。
此外,钙、维生素K等也对于维生素D的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应忽视。
对于已经发现患有癌症的人,适量地补充维生素D 也有助于帮助患者预防肿瘤扩散,并且增强身体的免疫系统。
总之,维生素D代谢与癌症发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探究其中的机制。
结直肠癌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结直肠癌相关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4545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b.png)
结直肠癌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引言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结直肠癌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然而,目前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尚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本文将对结直肠癌相关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揭示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以及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分析结直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旨在提供更全面和科学的结直肠癌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研究内容1.结直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析–遗传因素的影响:家族史、基因突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的作用2.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及分期诊断–早期症状的特点:便血、腹痛、腹泻等–诊断手段和技术:肠镜检查、组织病理学、影像学等–分期和分级的判断标准与影响因素3.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手术治疗:切除肿瘤、淋巴结清扫等–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的应用–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的前沿研究进展4.结直肠癌的预防和康复关怀–预防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个体化预防、生活方式改变等–康复关怀的重要性和措施:心理支持、营养指导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主要的文献检索渠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等国际知名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维普等国内数据库。
文献筛选的标准主要包括与结直肠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相关性较高,发表时间在近十年内等。
预期结果通过对结直肠癌相关研究的深入分析和总结,本文预期得出以下结论:1.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环境、炎症和免疫等因素。
2.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肠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是常用的诊断手段。
3.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手术治疗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化疗和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结肠癌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结肠癌发病率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12624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b.png)
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结肠癌发病率的影响研究叶伟智;陈平湖;卓宇宏;杨丽清;韩晖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17(030)005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结肠癌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慢性肾炎及慢性肾衰治疗的患者466例.实验组233例每天补充维生素D50毫克,参照组采用对症治疗.观察患者的尿检结果、治疗有效率及结肠癌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尿检指标优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疗效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结肠癌有效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以有效防止慢性肾病患者患结肠癌的概率.
【总页数】4页(P1091-1094)
【作者】叶伟智;陈平湖;卓宇宏;杨丽清;韩晖
【作者单位】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湛江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湛江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湛江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湛江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湛江5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
【相关文献】
1.个旧市孕妇维生素D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J], 蒋姣姣;孟伟;李萍;郭民;王锐;李海龙;高珊
2.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分析 [J], 卓宇宏;周小戈;苏华燕;杨克戈;陈平湖
3.二甲双胍治疗对超重/肥胖的PCOS病人妊娠率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J], 徐建华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白细胞介素-38水平对体内辅助性T细胞17的影响研究 [J], 费腾;孙建荣
5.体内维生素D含量高者患结肠癌风险小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5 生 素 D 摄 入 与结肠癌 发 生 之 间不 存在 显 著 相 关 性 (
。
在 人 体 的 钙 代 谢 调 节中起 着 重要 作 用
d
年代 初
,
数 个 大 样本 前 瞻 性 调 查 均 无 法 肯 定 v i
t
D 摄 入 在减 少
提 出 维生 素
D
与大 肠肿 瘤 的 发 生 有关 川
。
其
。
开 发 口 服型 活 性 I T M P 合成 制 品 有望 于 控 制 恶性 肿瘤 的 治疗 深 入的 研究 已在 进 行 中
腔 内或脚腔内 注 射 以 治疗 恶 性 腹 水 或 胸 水 代制 剂 已 向 世
可以 口服
R
0
最 近第 二
3
1一
9
9 7
0
主 要 用 于抗 关
(孙 德 强 综 合
编样组校)
l 2 5 (O H )2 D 3 4 0 ) (
g / 只分 组
检 测 反 映 结肠 上 皮
Em e r o s
n
分析 美国 9 个
。
增 生 状 态 的 鸟 氨 酸脱 狡 酶 ( O D C ) 活 性 及 肿 瘤 发 生
地 区 密症 登 记资料 证 实 阳 光 照 晒 有 利 于降 低 直肠 癌 发 生 者
、
本 文 综述 了关
于该问题的流行病学
关健词 维生素 D
在体
。
、
离体 以 及 对维 生 素
D 作 用 机 制的研究的现状
并概 述 了近年 来对维 生 素
合成 衍 生 物 的研究情 况
结肠 直 肠 肿 瘤 其活 性 形 式
,
维生 素 D
2D3 Ga a r l
n
( V it D ) 通 过
125 (O H ) 80
K
a u
r
t a
D 对 结肠 恶性 肿 瘤 的 发 展 亦 有
Zh
o u
的研 究 也 得到 同 样 结 论 ( 9 ) 2 o
V
a
w
的实验也有类似的结果
`
” )O
关 于 V it D 经 点为激活 的 面可与 体
。
( , o )。
s h b
a
a
h
a n
作 用 后 注 射
,
e P
t s e r
对加 州 大数量 人 群 的 病 例 对 照 研究 认 为维
l 2 5 ( O H ) 2 0 3 组 肿瘤数 比 n M H
对 照 组 显 著降低
仅
国外 医 学 外 科 学 分 册 为 后者 抑 制 作 用川
)。
,
显示 v i
:
的 检 测 亦 否 定 了 血 清维 生 素 D 与 结 肠 癌 发 生 危 险 度 有
) 9 关的假说 (
。
.
流行病学研 究 经 饮 食或其它途 径 摄 人 率
。
2
维生索
.
D
对结肠 t 肠肿摘 作 用 的 临床 与实验研究
Be l DM H
n
较 多的 维 生 素 认为长期 v i
t
D 能降 低结肠 直 肠肿瘤 发 生 D 缺 乏 促 进结肠癌 的 发 生
,
限 制其作为 口 服 应 用 )
有待进 一 步 开发
临 床应 用的 是 非 和
B
a
小结
M M P 在肿 瘤 的 浸 润 和 转移 中 发 挥 了 关 键作 用
, 。 ,
T IM P
G
a
la
,
r d
in
t
im
a s
t
a
t
。
G
,
a
l
a r
部应 用 侧 剂
用 以治疗 角 膜 溃疡
, ,
Ba t im a s ta t 用 于腹
维生素
D 与 结肠直肠肿瘤 关 系 研究进 展
(文 献 综 述 )
(上 海 第二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仁 济 医 院 普 外 科 上 海 第二 医 科 大 学 提要
D
唐 伟 军综述 喻德 洪 审校 )
日益引起 重 视
, 。
王平治
第二
军医 大
学
维 生素
D
在 大 肠 肿 瘤 发 生 发 展 中抑 制 增 生 和 促 分 化的 作 用 在 国 外
` J
尸 检 显 示 肿 瘤被包裹在 致
。
T IM P 一 l 和 T I M P 一 2 已 进 行 试验
这些 T I M P 是强
(分子量大于
。
并伴肿瘤 细胞坏 死
。
在 人 体结肠直
口服 性 假肚 类 d in 是 一 种 局
力的抑制剂
ZOk D 7
.
,
但 其 蛋 白结 构 和 大 小
,
肠痛异种移植模 型 中也见类似结果 临床 应 用 前 .
结肠 直肠肿瘤发 生 上 有 重 要 作 用
此外
,
6一“ 《
) o
与结肠 直 肠 肿 瘤 发 生 发 展 的 关 系 及 机 理 视
1
.
日 益引起 重
Bra
u n
对 么万 余 例 血清 V i t D 代 谢物 水 平
。
本 文 拟就 这 方 面的 研究近况 作以 下概 述 0 年 代 有许 多文 献提 出 8
,
有广 谱 M M P 抑 制 剂 的 作 用
明显 坏 死
。
实验 动 物 应 用可 见肿瘤
Ba t 可 t im a s ta
随机对 照 试验 已 于 其它
T IM P
年末 开 始
。
在 人 体 卵巢癌异种 移植时
, ,
制剂
如四 环 素衍 化物以 及 天 然
。
缓解 鼠 腹 水 和 改善生存率 密 的 组 织 基质中
,
初步 发 现 可 见 胃肠
血 清学
(癌抗原
、 。
望 于 控 制 侵袭性肿瘤 的 行 为
.6 2
道 肿 瘤成 纤 维基 质 发生 的迹 象 是 首先 合 成 的 制 品
,
合成
T IM P
B a t im
a s
t
a
t
,
具
C EA
和
C A 19 一 9
等 ) 和 放 射学 检 查 显 示 肿 瘤稳 定
199 6
年 第 长 和转 移
。
卷 第
期 节 炎 疾 病 M a ir
验
。
2 85
m
a s
针 对 明 胶酶 的 单 克 隆 抗 体 可 减 少 穿 越 基 底
,
ta t
( B B 一 2 5 16 )
,
已 完 成第 一 期试
膜的 肿瘤细胞 侵 袭
改变 M M P 及其
。
抑制剂 的 平衡有
,
第 二期 预 试验 已 着手进行 中
) 4 从 而为维生素 D 的 作 用 提 供 了佐 证 (
数
,
发现 D M H 作用 前 予 l 2 5 ( 0 H) 2 D 3 能 显著 抑制
,
D M H 所致 的 O D C 5o’ o
,
活 性增 长
g 则 发 现
,
显著 降 低 肿瘤 数 达
DMH
但 也 有对 维 生 素 D 摄 人 与结肠 直肠 肿 瘤 关 系质疑
,
Ba r ge r
t
2 1
盛体 水平研 究
,
l 利用 e i 作用 前
, 、
DMH
诱 发 大 鼠 结肠
i 高v
D
摄 n e
y
肿瘤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型
,
按
同 时 和 作 用 后注 射
人 与 结肠粘 膜癌 前 病变 的减 少 有 显 著 联 系 ( ), z 的 研究 也 显 示 相 同 的 结 果 川
, 。
H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