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4.可以用来做润滑剂的石墨和人人都喜爱的金刚石的组成成分都是同一种()
A.离子 B.单质 C.化合物D.元素
5.2012年4月15日,CCTV《每周质量报告》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了不法企业用工业明胶制成重金属铬超标的药用胶囊事件。
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24 B.核外电子数为24 C.质子数为24 D.核电荷数为24 6.下列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NO
:“2”表示两个氧原子
2
B.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
C.2Mg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7.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大小不同
C.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8.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红磷、水、碘酒、胆矾 B.水银、干冰、熟石灰、石油
C.液氧、生石灰、稀硫酸、空气 D.石墨、氧化铜、粗盐、天然气
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变化,变化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该反应没有新分子生成
10.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可得出()
A.该反应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C.该反应的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不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1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2个硫原子;氧化镁;硝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
12.目前制备高纯硅最广泛采用的方法为三氯
硅烷还原法,其化学反应原理为:
①SiO
2
+2C Si+2X ②Si+3HCl HSiCl+H ③HSiCl+H═Si+3HCl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
(2)三氯硅烷(HSiCl
3
)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13.2019年3月26日晚,广药维C银翘片被央视曝光含毒,引起民众惊恐。
维生素 C 是“维C银翘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它的化学
式是C
6H
8
O
6。
由此可知: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石灰水中溶质_____②铁离子_____
③碳酸钠中碳元素化合价_____
④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_____
15.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氮分子;
(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3)最简单的有机物;
(4)人体缺少元素,会导致佝偻病。
三、实验题
16.“牛肉面”是甘肃的风味小吃之一,其制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叫做“蓬灰”的和面剂。
“蓬灰”是蓬草烧制而成的灰。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蓬灰”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性质很感兴趣,于是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请你帮他们填充下列实验过程的表格。
【查阅资料】含有钾元素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紫色。
【实验过程】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蓬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17.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1)实验(如图1所示):烧杯(填序号)中溶液会由无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如图2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说明理由。
四、计算题
18.据最新报道,上海将启用一批以二甲醚(化
学式为C
2H
6
O)为动力能源的新型公共汽车,
这样有利于减少汽车的有害气体排放。
(1)二甲醚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2mol 的二甲醚的质量为_______克。
(2)0.5mol的二甲醚中含有______个二甲醚分子,含有______mol氢原子。
(3)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19.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为此,揭阳市政府下发通知要求,从2019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
有两种,一种是用聚乙烯[(CH
2CH
2
)
n
]制成的,
另一种是用聚氯乙烯[(CH
2CHCl)
n
]制成的,请
回答:
(1)可用于装食品的是聚乙烯塑料,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
到0.1%)
(2)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聚氯乙烯
[(CH
2CHCl)
n
]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C、
H、Cl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125g聚氯乙烯含氯元素_______g。
(3)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保护环境,你提出的一条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____。
第 1 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A 、硬水和软水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正确,B 、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C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等,错误,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错误,故选A 考点:硬水和软水鉴别方法,原子的结构,氧化物,物理变化的微观解释
2.C
【解析】A 、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错误;B 、青蒿素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水分子, 错误;C 、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1215
1215122165⨯⨯+⨯+⨯×100%,正确;D 、根据青蒿素的组
成可知,其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
质,错误。
故选C。
3.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
)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氨气(NH
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选A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4.D
【解析】石墨和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故选D.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解析】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为24, 原子核所带的电量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故选A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据此进行解答
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
含原子的个数;因此
NO中“2”表示每个二氧化
2
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2Na表示2个钠原子,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故2Mg+中的2表示镁的化合价为+2价,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标在原子团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团的个数,故2OH-中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掌握好化学符号机器数字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D
【解析】
【详解】
A、分子和原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因此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B、根据粒子大小,无法从根本上区分原子和分子,错误;
C、由A可知,C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分子参加化学反应时,分子会发生改变,而原子不被改变,这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正确。
故本题选D。
8.B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A、碘酒是混合物,错误;
B、水银是单质、干冰是由氧和碳组成的氧化物、熟石灰是由氢、氧、钙组成的化合物、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正确;
C、稀硫酸是混合物,错误;
D、粗盐是混合物,错误;选B 9.A
【解析】
试题分析:从反应看反应物都是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从图示看产物只有一种,另一个分子是没有反应完的反应物的分子;该反应有新分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考点:分子的构成反应的类型
10.B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3O 2点燃2N 2+6H 2O ;A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 错误;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故B 正确;C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3O 2点燃2N 2+6H 2O ,可知该反应不是化合反
应,故C 错误;D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3O 2点燃2N 2+6H 2O ,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
发生改变,故D 错误。
故选B 。
11.2S ; MgO ; 2
32
(NO )Ca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 ;(2)硝酸根显-1价,设钙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2=0,则x=+2价,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12.(1)CO (2)+2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可知,2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
(2)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1+x+(﹣1)×3=0,则x=+2价。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13.(1)176 (2)4.5%
【解析】
试题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2)维生素C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6/176×100%=45%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4.Ca(OH)
2Fe3+
+4
Na2CO3FeCl2
【解析】
【详解】
①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得到的,故溶质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
)2
;②铁离子带三个正电荷,其符号为Fe3+;③碳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假设碳元素化合价为a,有(+1)×2+a×1+(-2)×3=0解得a
=+4,可表示为
+4 Na2CO3
④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故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亚铁,化学式为FeCl
2。
15.用化学符号表示:
+3
(1)3N
2(2)Al
2
O
3
(3) CH
4
(4) Ca
【解析】
试题分析∶(1)分子式前面系数是分子个数,
氮分子化学式为N
2
⑵根据正负总价和为零,氧化铝中
铝元素的化合价+3价。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4)人体缺少钙元素,
会导致佝偻病。
考点∶考查微观粒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及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6.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蓬灰”的主要成分
是K
2CO
3
【解析】
试题分析:(1)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应该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7,说明溶液显碱性
(2)从题给信息知道含有钾元素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紫色,
(3)鉴别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根据实验过程已经知道“蓬灰”中含有
钾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故主要成分是K
2CO
3
考点:探究物质的成分
17.(1)B 氨气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B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不必要,实验甲已把酚酞滴入蒸馏水不变色,说明蒸馏水不会使酚酞变色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实验(如图1所示):烧杯B中溶液会由无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氨气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B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如图2所示)作为对比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水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可能性故是不必要,原因是:实验甲已把酚酞滴入蒸馏水不变色,说明蒸馏水不会使酚酞变色考点: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18.46g/mol;923.01×1023;3C
2H
6
O+O
2
→
点燃
CO
2
+H
2
O
【解析】【详解】
(1)二甲醚[化学式:C
2H
6
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6+16=46,二甲醚的摩尔质量是46g/ mol,2mol的二甲醚的质量为2×46g/ mol =92g;(2)每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微粒,0.5mol的二甲醚中含有3.01×1023个二甲醚分子,一个二甲醚分子中有6个氢原子,0.5mol的二甲醚中含有3mol氢原
子;
(3)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C 2H 6O+O 2→点燃CO 2+H 2O 。
【点睛】
物质的量就在数值上=物质的质量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每1
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微粒。
19. 85.7% 4 2︰3︰l 71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任答一条)
【解析】
=
100%⨯⨯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其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聚乙烯塑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228 ×100%═85.7%;(2)由聚氯乙烯的化学
式:(CH 2CHCl )n 可知,
聚氯乙烯由3中元素组成;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分子中C 、H 、Cl 的原子个数比为
2n:3n:n═2:3:1;氯元素的质量:×100% ═71g;(3)解决“白色污染”,125g×35.5
62.5
保护环境的措施有很多,如: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回收各种废弃塑料(任答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