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8七下·仪征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不遵守交通规则,随便乱闯红灯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 . 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 .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 .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2.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公园里的门和窗的设计都是花费了很多心思的,结实简朴而别具匠心。
B . 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建筑布局、样式结构和上世纪所建教学楼大相径庭。
C . 张家界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峰,真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D . 在中殿和前殿里还有独一无二的人像柱饰头的雕刻。
二、其他 (共3题;共14分)
3. (9分)(2019·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春秋时期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
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
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颂莲之正气之歌。
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ó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犹有莲蓬子满房。
”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
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chóu________
兴思更胜一________瑰宝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________;“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________。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 (2分) (2016七下·敦煌期中) 一位家境困难的学生得了严重的眼病,需要高额的治疗费。
同学们自发组织上街募捐。
他们第一天的募捐语是“他得了眼病,请大家捐款”;第二天他们把募捐语改为“春天已经来了,可他看不到”。
结果第二天募得的钱远比第一天多,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A原因是________
B某社区正在准备发动一场向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捐助活动,请你帮忙拟写一条标语。
________
5. (3分)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填序号)。
备选词语:①丰硕果实②饮水思源③春华秋实④源远流长⑤投桃报李⑥春风化雨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________,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________,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人,________,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
三、默写 (共1题;共8分)
6. (8分) (2019九上·江山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2) 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古诗文的许多作者心怀挚爱,秦观“正莺儿啼,________,________”[《行香子》(树绕村庄)]的自然之爱,苏轼“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同胞情深,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天下大爱,无不令人动容。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7. (2分)请从所给的两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①置身于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谁不渴望逃离喧嚣,寻访________(静谧静穆)?
②他说话的口气________(咄咄逼人锋芒毕露),令人十分难堪。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鬓先秋”在词中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万里觅封候”回忆诗人盛年时慷慨从军的情景。
B . “尘暗旧貂裘”借苏秦表达自己勇赴国难的决心。
C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流露诗人的不甘和不满。
D . “心在”“身老”表达建功立业与终老家园的矛盾。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9. (17分) (2017九上·雨山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
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 . 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 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
D . 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发闾左谪戍渔阳闾左:________
②度已失期度:________
③会天大雨会:________
④宜多应者宜:________
⑤等死,死国可乎。
等:________
(3)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10. (18分)(2019·游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年古桥——小商桥
慧峰广辉
①对于漯河人来说,小商桥并不陌生。
2003年,国家邮政局曾发行一套《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其中第二枚邮票就是位于临颍县境内的小商桥。
②一个地方的名胜古迹被印制成邮票在全国发行,流通于全世界,意义非同寻常,消息一经披露,这座沉寂千年的古桥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今天,让我们走近古桥,欣赏它的风姿。
③小商桥位于临颍县黄帝庙乡小商桥南小商河(颍河故道)上。
桥为敞肩单孔石拱桥,长20.87米,宽6.67米。
大拱竞夸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为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净跨2.13米,矢高1.2米,两岸小拱脚间距20.2米。
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现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
小商桥没有发现之前,世界公认的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赵州桥,但小商桥现存的桥式,据茅以升先生推论,比赵州桥还要早,实在是研究桥梁发展史特别是石拱桥发展的一个重要实物,说它具有珍贵的科学、历史价值正缘于此。
与赵州桥相比,小商桥的建筑结构颇有特色。
④小商桥“结构之独创、修造工程技术之先进、造型之优美”源于它有三个大小不同的拱,小商桥的大拱,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采用了小于半圆的弧段,作为拱桥的承重结构。
这的确是一个奇思妙想:在相同跨度的情况下,这种小于半圆的拱比半圆拱大大降低了桥梁的高度;反之,在桥梁高度一定的时候,可以得到比半圆拱更宽的跨度,两者结合,使拱桥的技术得到了发展。
小拱垒架于大拱之上,既可以节省石料减轻桥的自重,而且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所谓“虹桥卧波”,正是形容这种古桥。
大拱和小拱相交处还镶有龙头,伸出桥外足有半米,文物专家介绍说,这个刻有龙头的石条长达两米,深深地插入桥身之中,外表看好像只是为了好看,其实它像锁石一样,起到对整个桥的横向加固作用。
⑤除了结构独特、设计科学、造型优美、历史久远以外,小商桥的珍贵价值还表现在其石雕艺术上,首先来看它的栏板。
⑥从外观看,小商桥的颜色与众不同,通体显紫红色,采用红色石英砂岩建造,这种坚硬的石头表面经过细致的打磨加工,光滑整齐。
拱券上通体饰以精美雕刻,正中的龙门石上刻着吸水兽,面目狰狞,作吞吐汹涌水流状,有的券石上则刻着流云、飞马、如意等图案。
⑦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商桥桥墩四隅各雕刻着一个负重的大力士,他们体格健壮,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双手按膝,屈膝负重,似以千斤之力承托着整个拱桥,雕刻得惟妙惟肖。
值得介绍的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两个桥墩至今仍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实在是一种奇迹。
⑧站在冬日河床里,想像当年这里的迷人风情:清清河水倒映出婆娑的树影,两岸炊烟袅袅,桥栏板上记载曾捐资修桥的张二郎、李押司、娘子孙氏都还是生动真实的人物,他们的脚步或急或缓,从桥上走过,他们的倒影在桥下小船急速划过的水波里晃晃悠悠……
⑨但小商桥的名声渐显,和一场惨烈的战争有关。
小商桥和岳飞抗金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紧密相关,说到小商桥。
普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岳飞大战金兀术,杨再兴战死小商桥的惨烈战役。
⑩1994年小商桥全面维修前,曾在小商河故道上下游800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了考古挖掘,原本是想找到建桥时的碑记,虽然没有如愿,但也算收获颇丰,出土了大量的宋代遗物,尤其是刀、枪、箭镞等兵器。
考古证明,这里当年确实发生过激烈的战斗。
站在冬日的河床上,望着历经狼烟仍自屹立的小商桥,记者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八百多年前那个古战场上。
⑪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南宋小朝廷急于向金求和,在对金作战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竟然下诏全面班师回朝,使得长驱破敌的岳家军孤军对敌作战。
金元帅兀术决意与岳家军“并力一战”。
七月初八,金兵趁岳家军尚未集结,进攻郾城。
是役,岳家军大破兀术“拐子马”。
惨败之后的兀术收集残部,并从各地征调援军,又拼凑了十二万人,企图再战岳家军。
七月十三日正午,兀术大军与杨再兴率领的三百骑遭遇。
杨再兴率众奋勇冲杀,杀敌2000多人。
不幸的是,小商河的淤泥陷住了将军的马,铺天盖地的箭雨射向被困的英雄杨再兴。
其时金兵箭如飞蝗,杨再兴身上每中一枚敌箭,就随手折断箭杆,继续杀敌,最后马陷泥中,这才壮烈殉国。
金兵焚烧他的尸身,竟烧出铁箭头二升有余。
⑫杨再兴的陵园位于小商桥东北200米处,陵园里树木葱茏,清幽古朴,前院雄阔的大殿上方书写着“忠烈殿”三个大字,殿内供奉着杨将军的坐塑像,四壁挂着历代名人赡仰的诗词和挽联。
杨再兴的墓冢高约10米,底围100多米,周围用土围成半圆形的土堤,上面松柏茂密成林。
陵园的同志说,将军墓完全是千百年来老百姓添土筑就。
⑬八百多年前的那场惨烈战争给小商桥抹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也成就了杨再兴长达千年的英雄形象。
在当地的百姓心中,杨再兴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惨烈的战争中,小商河的淤泥陷住了将军的战马,纷飞的箭羽挡住了将军的步伐。
原本是方便通行的拱桥,此时却成了一条天堑,横亘在人世与地狱之间。
当地人说,小商娇因杨过再兴名声渐显,杨再兴因小商桥而英名长存。
如今,战云褪去,狼烟已散,只留下这座古桥,仍自屹立在小商河之上,见证着历史的变幻,经历着时代的更迭,岁月沧桑,容颜不改,历经劫难,风姿依旧。
(选自《语文经典阅读》)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本文主要从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两个方面介绍了小商桥在我国桥梁史上的特殊地位。
B . 本文主要从结构、设计、造型、历史、石雕等方面介绍来突出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C . 说明小商桥三个大小不同的拱是为了很好地体现它造型优美、外形漂亮的特点。
D . 作者对杨再兴战死小商桥的惨烈战役及杨的陵园介绍,是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E .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记叙、说明、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让文章的语言更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2)文中第③、⑦两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中划线的短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商桥没有发现之前,世界公认的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赵州桥,但小商桥现存的桥式,据茅以升先生推论,比赵州桥还要早,实在是研究桥梁发展史特别是石拱桥发展的一个重要实物,说它具有珍贵的科学、历史价值正缘于此。
(4)读了本文,你一定知道了小商桥“这座沉寂千年的古桥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出来。
11. (6分) (2019八下·朝阳期末) 灯笼可以照明,灯笼法可以指导我们的写作。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写文章有三法,简称之:黑箱、灯笼和灯塔。
②“黑箱法”是科技术语。
我们平时从事某项工作,不必知其所以然,只了解它的结果就够了。
如开汽车不一定要知道汽车的全部构造及生产过程,品酒员不一定会酿酒。
写文章也是这样,作者并不一定懂得多少文章作法,只是看得多了,心里又有话要说,发而为文。
③“灯笼法”是指手中有个灯笼照明,不完全摸黑走路。
作者确实研究过语法、修辞、文体,懂得一些为文的技巧和规律,知道文章的风格类别。
比如,读鲁迅“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便知道这是倒装,以加强语势。
以后写文章就不只是照着样子写,而是有一个灯笼照路。
④“灯塔法”不只要求懂一点文章写作知识,而且要对文学和其他门类的艺术也都熟悉,对哲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都有涉猎,古今中外都有研究。
这样就不是手握灯笼只照眼前,而是四野八荒了了在目,尽可纵横驰骋。
文章要做到这种程度算是最高品位了。
⑤如果把“黑箱法”写出来的文章比作是一棵没有根,或根须很浅的树,用“灯笼法”写出的文章便是只有主根而侧根不多的树,而用“灯塔法”作出的文章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有这种巨木才经得起历史的风雨,有极强的生命力。
我们要扎下深深的生活的根须才能培植起自己文章的大树;要架起高高的知识的灯塔,才能使文章之舟冲出死寂的港湾,搏风击浪,扬帆远航。
(1)第③段中划线的“灯笼”在这里指的是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的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写作。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
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题目:也美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二、其他 (共3题;共14分)
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答案:3-4、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三、默写 (共1题;共8分)
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考点:
解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
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考点:
解析: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2-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