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第28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 现实感强。
二、数学 1.《九章算术》 (1)内容:采用十进位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2)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 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从算筹演变成算盘。明朝时珠算法已 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天文历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天象观测的国家。 2.《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3.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天仪、简仪等。 4.郭守敬编订的《__授__时__历______》,与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 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三百年。
主题 璀璨辉煌与难以维系——农耕经济下的中国古代科技
史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天文历
类别 数学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法气象
数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史料二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 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 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史料一为表格性史料,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分 布领域,从表上看主要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数学、天文学、 地学、农学等领域。
2.史料二 主要说明“与西方相比”中国物理学、化学、生 物学都相当薄弱,表明中国科技重实用、重现象总结而轻规律的 特点。
3.史料三为史学评论,史料主要说明小农经济及君主专制的 存在,束缚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图示记忆] 天文、数学、农学、医学成就
[轻巧识记] 古代中国科技可归纳为“一、三、四” 一个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三个特征: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重实用,轻 理论。 四大阻碍因素: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闭关锁 国政策的推行;教育文化的高度专制;腐朽的封建制度。
4.史料四为近代史学论著,主要说明儒学束缚人性,阻碍了 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1.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科技分布特点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试答: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 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了发展。
2.据史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综合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 展因素有哪些?
试答:(1)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 (2)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思想观念及统治者的科技教育文化政策。 (4)对前代科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的总 重经验 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 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 重综合 然,不知其所以然
[构图解史] 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精要总结]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比较先进的原因 (1)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2)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 性与合法性。 (3)统治者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
[特别提醒] 《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的不同点 《齐民要术》侧重于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农书》 强调生产工具的改革;《农政全书》参照吸收西方农业科学知识, 并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科学性、创造性和先进性。
(3)火药: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_____唐__末_____,火药开始 用于军事。
(4)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 仪器,后来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 (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 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的时代。 (4)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__宗__教__改__革____,促进 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第 28 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纲要求]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 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一 古代中国科技成就
一、四大发明 1.成就 (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纸。105 年,东汉宦官蔡伦 改进造纸术。 (2) 印 刷 术 : 隋 唐 之 际 , 中 国 出 现 了 雕 版 印 刷 术 ; 北 宋 ___毕__昇_______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
重实用 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
概括和分析
重农业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
பைடு நூலகம்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一、《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收录了西周至__春__秋__中__期____的诗歌,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四、农学 1.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_齐__民__要__术_____》、 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四 大农书。 2.《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 业科学著作,总结了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
五、医学方面 1.《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 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本草纲目》: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对中药学 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_东__方__药__物__巨__典_”。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史料三 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 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 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信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 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
——马克思
史料四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 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 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