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规范
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答案在文中;看分值答题——一般1分1个要点;不能直接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遗漏。
一、内容概括:
答题模板:1.谁+ 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么样
2.起因、经过、结果
例:8.这篇文章围绕“怀念”写了“老又化战士”的事有:(1)老谢接到“三大集成”主编任务时,下乡采风。
(2)老谢为赶回县城谈稿子,深夜赶路,受伤了。
(3)老谢写信诉说出版费的难处,获得批准后感动落泪。
例: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因一场车祸而致残(起因),在爷爷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困难,终于穿过马路买来一瓶可乐(经过),战胜了自己(结果)。
二、词语解释:
答题模板:文中指+(文本)+(原意)
例:9.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灰飞烟灭:文中指我的快乐随着春天的车祸彻底消失了。
(2)孜孜不倦:文中指老谢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勤奋、不知疲倦的样子。
三、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答题模板:运用了。
(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文本内容),表现了人物。
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
例:10.品读文中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外貌、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迈的老谢在艰巨的环境中仍然专注工作的祥子,表现了老谢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例:10.读第④段”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
我的同学们都瞠目结舌
....。
”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效果。
答:运用了神态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同学们看到“我” 的能够在猴架上荡来荡去时那种意想不到的表情,表现了“我”练习荡猴架的刻苦与艰辛的精神品质。
四、修辞手法及作用:
答题模板:运用了。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文本),表达了。
的感情/品质。
例:11.文中第3的修辞
敢,制服恶狼的速度之快。
五、文章结构(关键句段)的作用:
1.标题:(1)交代写作对象,交代行文线索。
(2)概括主要内容。
(3)点明文章主旨。
(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开头:(1)引出下文;(2)点明写作对象;(3)设置悬念;(4)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3.中间:(1)承上启下;(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结尾:(1)总结全文;(2)揭示文章主旨;(3)照应前文。
答题模板:结构的作用+文本
例:3.文章第①自然段写到同学们叽叽喳喳地报告:“教室后面朝外的一块窗户玻璃破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交代了家长给孔老师送礼的原因,点题,引出下文。
六、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及作用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叙述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和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