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上(人教第七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COPD的诊断要点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吸烟等高危因素史症状:1.慢性咳嗽2.咳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COPD 的标志性症状)4.喘息和胸闷5.其他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体征:1.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

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2.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3.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4.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肺功能检查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12、COPD的治疗
(一)稳定期治疗1.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所致者,应脱离污染环境。

2.支气管舒张药包括短期按需应用以暂时缓解症状,及长期规则应用以减轻症状。

(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2)抗胆碱能药(3)茶碱类3.祛痰药4.糖皮质激素5.长期家庭氧疗(LTOT)
(二)急性加重期治疗1.确定急性加重期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最多见的急性加重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

3.支气管舒张药4.祛痰剂5.抗生素6.糖皮质激素7.低流量吸
12 试述COPD的病程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

(P66)
COPD的病程分期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
稳定期则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较轻。

根据FEV1/FVC及FEV1%预计值将COPD的严重程度分级如下
Ⅰ级轻度FEV1/FVC<70%, 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Ⅱ级中度 F EV1/FVC <70%,5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Ⅲ级重度FEV1/FVC <70%,30%≤FEV1<5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Ⅳ级极重度 FEV1/FVC <70%, 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

21.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P275)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主要特点是
1. 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

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呵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 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
3. 常由于体力劳动或情绪波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而诱发多发生于劳累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劳累之后。

4. 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
5一般停止原发诱因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即可缓解
6.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
22 冠心病二级预防包括哪些 (P297)
已有冠心病和MI病史者还应预防再次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称为二级预防包括五个方面 A 抗血小板凝集或氯吡格雷噻氯匹定抗心绞痛治疗减轻硝酸酯类制剂
B 预防心律失常心脏负荷等控制好血压
C 控制血脂水平戒烟
D 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
E 普及有关冠心病的教育包括患者及其家属鼓励有计划的适当的运动
40.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P284
剧烈胸痛+ 心电图动态变化+ 酶学改变
体征心界正常或稍大HR↑(少数可减慢) S1↓ S4、S3 心包摩擦音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喀喇音。

血压BP↓。

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的相应体征。

心电图
1 特征性改变①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②病理性Q波宽而深的Q波。

③T 波倒置
非ST段抬高心梗①无病理Q 普遍性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

aVR 导联ST段抬高。

②无病理Q 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

2 动态性改变 ST段抬高性心梗①超急性期 T波高尖双肢不对称②急性期ST段弓背向上抬高 T波直立形成单向曲线。

数小时至2天内出现病理Q R波降低。

③亚急性期 ST段回到基线 T波平坦或倒置。

④陈旧性 T波呈V形倒置双肢对称。

酶学
42、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哪四类药物可提高稳定性冠心病的生存?
1.调整血脂药物他汀类降低
2.抗血小板药物最常用者为阿司匹林,其他尚有氯吡格雷、阿昔单抗等药
3.ACEI/ARB
4.β受体阻滞剂
43、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症状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3.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

4.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渐消失5.缓解方式休息或舌下
含用硝酸甘油能使之缓解体征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

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是乳头肌缺血以致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

44、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分级I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登楼)不受限,仅在强、快或持续用力时发生心绞痛。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快步、饭后、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应激或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心绞痛。

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m以上或登楼一层以上受限。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m,或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

Ⅳ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45、不稳定心绞痛的发作特点
胸痛的部位、性质与稳定型心绞痛相似,但具有以下特点之一:1.原为稳定型心绞痛,在1个月内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发因素变化,硝酸类药物缓解作用减弱;2.1个月之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荷所诱发;3.
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发作时表现有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
46、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先兆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恶化型心绞痛)为最突出症状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4.心律失常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5.低血压和休克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体征1.心脏体征心脏浊音界可正常也可轻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也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心房性)奔马律;10%~20%患者在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所致;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2.血压除极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患者都有血压降低。

起病前有高血压者,血压可降至正常,且可能不再恢复到起病前的水平。

3.其他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相关的其他体征。

47、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
符合下列3项中的2项①持续性缺血性胸痛②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坏死的ST抬高与异常的Q波形成等动态变化图形③心肌酶谱、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 或T升高或有动态变化48、泵衰竭的定义,Killip分级法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称为泵衰竭I级尚无明显心力衰竭;Ⅱ级有左心衰竭,肺部啰音<50%肺野;Ⅲ级有急性肺水肿,全肺大、小、干、湿啰音;Ⅳ级有心源性休克等不同程度或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源性休克是泵衰竭的严重阶段。

但如兼有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则情况最严重。

49、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①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②心脏破裂③栓塞④心室壁瘤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63、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制
①门静脉压力增高②低蛋白血症③淋巴液生成过多④继发性ALD,ADH生成过多导致水钠重吸收过多⑤有效血容量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