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机电专业-第三部分-机电安装工程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监理⼯程师继续教育机电专业-第三部分-机电安装⼯程复习资料--⾃⼰整理
三、机电安装⼯程专业
监理继续教育复习资料
⽬录
第⼀章机电安装⼯程监理主要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节、机电安装⼯程监理主要相关政策法规
⼀、特种设备的定义和《条例的适⽤范围》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管理
三、监理⼯程师在设计监理、设备监造、施⼯安装阶段应注意和遵守的主要事项
第⼆节、机电安装⼯程监理主要相关标准规范
⼀、机械安装⼯程监理主要相关标准规范
(⼀)《⼯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业建筑部分2000年版)---------------------8
1 《机械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通⽤规范》GB 50231—98
2 《⼯业锅炉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GB 50273—98
3 《起重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GB 50278—98
4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GB 50270—98
5 《制冷设备、空⽓分离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GB 50274—98 (⼆)《机械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通⽤规范》GB50231-98-----------------------11 ⼆、电⼦⼯程监理主要相关标准规范
(⼀)电⼦⼯程标准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电⼦⼯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总体构成
(三)典型与电⼦⼯程建设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三、轻⼯⼯程监理主要相关标准规范
(⼀)《制浆造纸专业设备安装⼯程施⼯质量验收规范》QB/T6019-2004
(⼆)《海盐化学⼯业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QBJ204-88
(三)《真空制盐⼯业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QB6003-91
第⼆章机电安装⼯程监理特点及新技术
第⼀节、机电安装⼯程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机械⼯程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机械⼯程概述
(⼆)机械⼯程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机械⼯程建设的发展对监理企业提出的要求
⼆、电⼦⼯程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电⼦⼯程概况
(⼆)电⼦⼯程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三)电⼦⼯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四)电⼦⼯程监理的现状和特点
三、轻⼯⼯程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轻⼯⼯程概况
(⼆)轻⼯业⾏业管理介绍
(三)轻⼯业建设发展趋势
(四)轻⼯⼯程监理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节、机电安装⼯程监理特点----------------------------------20
⼀、机械⼯程监理特点
(⼀)典型机械⼯⼚的组成和特点
(⼆)机械⼯程中特殊⼟建⼯程监理重点
(三)机械⼯程中特殊公⽤系统及设施监理重点
(四)机械⼯程设备安装⼯程监理重点
⼆、电⼦⼯程建设监理的特点
(⼀)电⼦⼯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电⼦⼯程建设监理的特点
(三)电⼦⼯程洁净⼚房的监理主要内容和监理要点--------------------36 三、轻⼯业⼯程建设的监理特点------------------------------------------------39 (⼀)轻⼯业⼯程建设监理⼯作的特点---------------------------------------40 (⼆)轻⼯业⼯程中公⽤系统及设施的监理重点----------------------------40 (三)轻⼯业⼯程中⼯艺设备安装⼯程的监理重点
(四)轻⼯业⼯程中⼟建⼯程的监理特点
第三节、机电安装⼯程建设新技术介绍
⼀、机械⼯程建设新技术
(⼀)柔性⾃动加⼯⽣产线
(⼆)⾃动装配⽣产线
(三)物流技术及设备
(四)⽆损检测技术及应⽤
(五)铸造成型设备⽣产线
(六)⼯业机器⼈在涂装、焊接领域的应⽤与发展
⼆、电⼦⼯程建设新技术
(⼀)洁净室
(⼆)电⼦洁净⼚房的净化空调
(三)电⼦⼯程⾼纯⽔和⾼纯⽓体供应
(四)集成电路(IC)⼯⼚建设的防薇振技术
(五)环境保护(三废处理)
(六)节能
(七)微(电)波暗室
(⼋)电⼦⾏业职业安全卫⽣
(九)集成电路⼯⼚⽕灾报警系统新技术应⽤
三、轻⼯⼯程建设新技术
(⼀)概述
(⼆)制浆造纸新技术
(三)⽇⽤化⼯新技术
(四)⽇⽤硅酸盐新技术
(五)⾷品酿酒新技术
(六)制盐及盐化⼯新技术
(七)制糖新技术
(⼋)家⽤电器新技术
(九)采⽤新技术对轻⼯⾏业建设⼯程的影响
(⼗)对采⽤新技术的轻⼯业建设⼯程进⾏监理的重点第三章机电安装⼯程监理案例分析
第⼀章、机电安装⼯程监理主要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节、机电安装⼯程监理主要相关政策法规
2003年3⽉11⽇国务院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同年6⽉1⽇开始实施,其⽬的是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和减少事故,保障⼈民群众⽣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作为监理⼯程师要着重学习和掌握本《条例》的适⽤范围以及本《条例》在设计监理、设备监造、施⼯安装阶段中监理⼯程师应注意和遵守的主要事项。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管理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作,县级以上地⽅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
特种设备的⽣产、使⽤单位应当建⽴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三、监理⼯程师在设计监理、设备监造、施⼯安装阶段应注意和遵守的主要事项
1 特种设备的设计
压⼒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可从事压⼒容器的设计活动。
锅炉、压⼒容器中的⽓瓶(以下简称⽓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型游乐设施的设计⽂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可⽤于制造。
压⼒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与压⼒容器设计相适应的设计⼈员、设计审核⼈员;
(2)有与压⼒容器设计相适应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2 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及试运⾏
(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及其⼈员的资质。
锅炉、压⼒容器、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取得许可的单位进⾏。
锅炉、压⼒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型游乐设施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以及压⼒管道⽤管⼦、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以下简称压⼒管道元件)的制造单位,应当取得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可从事相应的活动。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
所有从业⼈员必须经安全监察部门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后⽅可上岗。
其岗位操作证的有效期限应在规定的年限内。
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 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员和技术⼯⼈;
b 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产条件和检测⼿段;
c 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2)特种设备的制造。
特种设备⽣产单位对其⽣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应当进⾏型式试验的特种设备产品、部件或者试制特种设备新产品、新部件,必须进⾏整机或者部件的型式试验。
特种设备出⼚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件。
锅炉、压⼒容器、压⼒管道元件、起重机械、⼤型游乐设施的制造过程和锅炉、压⼒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或者交付使⽤。
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
(3)特种设备的安装和改造。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单位应当在施⼯前将拟进⾏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可施⼯。
电梯井道的⼟建⼯程必须符合建筑⼯程质量要求。
电梯安装前应由⼟建施⼯单位、电梯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对电梯井道施⼯质量进⾏检测并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交由⼟建单位进⾏整改。
电梯安装施⼯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应当遵守施⼯现场的安全⽣产要求,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电梯安装施⼯过程中,施⼯现场的安全⽣产监督,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政法规的规定执⾏。
电梯安装施⼯过程中,应根据条例要求电梯安装单位服从建筑施⼯总承包单位对施⼯现场的安全⽣产管理,并订⽴合同,明确各⾃的安全责任。
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进⾏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安全指导和监控。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结束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校验和调试,并对校验和调试的结果负责。
锅炉、压⼒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单位。
使⽤单位应当将其存⼊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4)特种设备的检测。
应当按照《条例》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对特种设备⽣产、安装和维修过程进⾏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
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由经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
安装和维修过程中应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校验、检修,并作记录。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5)特种设备试运⾏。
特种设备使⽤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使⽤前或者投⼊使⽤后30⽇内,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试运⾏作业⼈员及其相关管理⼈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格式的特种作业⼈员证书,⽅可从事相应的调试作业或者管理⼯作。
试运⾏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员进⾏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特种设备作业调试⼈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试运⾏期间应当制订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在设备试运⾏期间,应督促安装单位建⽴特种设备安全试运⾏技术档案。
安全试运⾏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的设计⽂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维护说明等⽂件以及安装技术⽂件和资料;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检查的记录;
·特种设备的⽇常使⽤状况记录;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常维护保养记录;
·特种设备运⾏故障和事故记录。
应督促安装单位或特种设备使⽤单位的调试⼈员对特种设备进⾏经常性⽇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
在试运⾏期间对在⽤特种设备进⾏⾃⾏检查和⽇常维护保养时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特种设备作业⼈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的,应当⽴即向现场安全管理⼈员和单位有关负责⼈报告。
试运⾏过程中发现重⼤违法⾏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的,应及时向上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试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范围除设备本体外还应包括哪些设施?
答: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范围除本体外还应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试题:压⼒容器的设计单位应由 c 许可,⽅可从事设计活动。
a.地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设计单位的省级主管部门
试题:特种设备的维修单位必须经过 b 许可,⽅可从事相应的维修活动。
a.地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设计单位的省级主管部门
试题: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施⼯前,应向 a 书⾯告知后,即可施⼯。
a.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设计单位的省级主管部门
试题:特种设备在投⽤前或投⽤后 b 内,使⽤单位向省辖市或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a.15⽇
b.30⽇
c.60⽇
d.100⽇
试题:特种设备作业⼈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即向 c 报告。
a.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b.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c.现场管理⼈员和单位有关负责⼈
d.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试题: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作的单位应当经 c 核准,⽅可从事相应的检验检测⼯作。
a.地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设计单位的省级主管部门
试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七个环节是什么?
答:①设计;②制造;③安装;④改造;⑤维修;⑥使⽤;⑦检验检测。
试题:《条例》规定的特种设备⽣产包括哪⼏个环节?
答:1)设计环节;2)制造环节;3)安装环节;4)改造环节;5)维修环节。
试题: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具备那些条件?
1)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员和技术⼯⼈;
2)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产条件和检测⼿段;
3)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试题:国务院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宗旨是什么?
答:①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②防⽌和减少事故;
③保障⼈民群众⽣命和财产安全;④促进经济发展。
试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五项原则是什么?
答:①安全⾄上的原则;②企业负责的原则;③权责⼀致的原则;④统⼀监管的原则;⑤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节、机电安装⼯程监理主要相关标准规范
⼀、机械设备安装⼯程监理主要相关标准规范
(⼀)《⼯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业建筑部分2000年版)
(⼆)《机械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通⽤规范》GB 50231—98
⼆、电⼦⼯程监理主要相关标准规范
(⼀)电⼦⼯程标准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电⼦⼯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总体构成
(三)典型与电⼦⼯程建设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三、轻⼯⼯程监理主要相关标准规范
(⼀)《制浆造纸专业设备安装⼯程施⼯质量验收规范》QB /T 6019—2004 (⼆)《海盐化学⼯业设备安装施⼯及验收规范》QBJ 204—88
(三)《真空制盐⼯业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QB 6003—91
(⼀)《⼯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业建筑部分2000年版)
建设部于2000年11⽉20⽇颁布了《⼯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业建筑部分)(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此《强制性条⽂》收集了包括机电安装⼯程在内的⼯业⼯程有关⼚址与总平⾯、建筑与结构、⼯业设备安装、配套⼯程、烟花爆⽵⼯⼚设计等⽅⾯的⼯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
机电安装⼯程专业注册监理⼯程师应认真学习,并在监理⼯作中严格执⾏。
本节主要对《强制性条⽂》⼯业建筑部分中《第三篇⼯业设备安装》涉及的通⽤设备、部分专⽤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中的内容作简要介绍,其他部分则应⾃⾏学习。
除此之外,作为监理⼯程师也应学习《强制性条⽂》对相关设计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以便在设计监理和施⼯图纸会审中把握主要原则,尽可能地避免因设计疏漏⽽对⼯程造成重⼤影响和损失。
1 《机械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通⽤规范》GB 50231—98
本规范收录于《强制性条⽂》中的标准共有5条(104、105、106、107、223),涉及材料、计量与检测、验收(隐蔽验收、过程验收)和基础预压4个⽅⾯的内容。
作为监理⼯程师在实践中应加强理解并严格执⾏。
这部分内容在本节(⼆)《机械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通⽤规范》GB 50231—98中⼀并进⾏介绍。
2 《⼯业锅炉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GB 50273—98
本规范收录于《强制性条⽂》⼯业建筑部分的标准共有9条,涉及制作、⼈员资质、安全(试验)3个⽅⾯的内容。
以下分述对条⽂的理解和⼯作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1)第416条和第421条
第416条涉及的监理⼯作主要体现在设备的开箱验收和安装前核查。
第421涉及散装锅炉安装中胀管制作的质量验收。
1)⼯作中要按设计⽂件和业主招标书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设备开箱验收,
核对设备资料和附件数量并作好记录。
2)安装后的检验内容包括蒸汽、给⽔连接隔板的严密性,焊缝质量,法兰接合⾯的连接情况。
3)质量标准按第416条第⼀、⼆、三、四款和第421条中的规定执⾏。
(2)第431条和第433条
这2个条款主要针对焊⼯和检测⼈员的资质作出严格规定。
涉及的监理⼯作有:
1)检查锅炉受压元件的焊⼯是否有锅炉压⼒容器焊⼯的合格证,并检查合格证是否真实有效。
2)安装承包商是否编制了焊接⼯艺指导书或焊接⼯艺卡,对没有编制的不同意其进⾏焊接。
3)对已编制了焊接⼯艺指导书或焊接⼯艺卡的,检查其⼯⼈在焊接施⼯中是否遵守了焊接⼯艺指导书或焊接⼯艺卡的规定。
若在监理巡视和旁站中发现⼯⼈没有严格按焊接⼯艺指导书或焊接⼯艺卡进⾏操作的,应⽴即进⾏纠正。
(3)第416条、第4313条、第501条、第502条、第621条、第622条这6个条款主要是针对安装过程中检验试验⼯作的质量标准和施⼯条件作出的严格规定。
要求监理⼯程师应做好的⼯作包括:
1)锅炉内部装置⽔压试验不合格或没有进⾏⽔压试验,不得进⾏内部装置的安装。
⼯作中应监督承包商在安装前进⾏内部装置的⽔压试验并核查⽔压试验记录。
2)锅炉⽔压试验前的必备条件之⼀是管⼦上所有的附属焊接件焊接⼯作已完成并检验合格。
3)锅炉的汽、⽔压⼒系统及其附属装置安装完毕后,必须单独进⾏⽔压试验并作出记录。
⽔压试验不合格的,不得进⾏锅炉本体的⽔压试验。
4)阀门和蒸汽锅炉安全阀必须全数、逐个单独进⾏⽔压试验。
安全阀安装前应送当地主管检测检定机构按规范规定进⾏安全阀始启压⼒整定标识。
5)相关安装质量检验标准见规范具体内容。
试题:根据《⼯业锅炉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对监理⼯作的要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锅炉内部装置⽔压试验不合格或没有进⾏⽔压试验,不得进⾏内部装置的安装,⼯作中应监督承包商在安装前进⾏内部装置的⽔压试验并核查⽔压试验记录
B. 锅炉的汽、⽔压⼒系统及其附属装置安装完毕后,若管⼦上所有的附属焊接件焊接⼯作已完成并检验合格,即可进⾏锅炉本体的⽔压试验
C. 阀门和蒸汽锅炉安全阀必须全数、逐个单独进⾏⽔压验试
D. 安全阀安装前应送当地主管检测检定机构按规范规定进⾏安全阀始启压⼒整定标识
3 《起重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GB 50278—98
本规范收录于《强制性条例》⼯业建筑部分的标准共有4条。
涉及安全(设备吊装)(第104条)、安装和试运转条件核查(第201条、第11 0 3条)、⼯程验收(第105条)3个⽅⾯的内容。
对监理⼯作的要求包括:(1)⼤型、特殊、复杂的起重设备的吊装,应督促承包商编制完善的吊装⽅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
(2)对利⽤建筑结构柱、梁等作为吊装的重要承⼒点,必须有结构计算说明书,必要时应由原设计单位或有资质第三⽅设计单位进⾏审查。
(3)起重设备安装前,应对通⽤桥式起重机、壁上起重机、冶⾦起重机等与建筑物之间的相关的最⼩安全距离(上⽅最⼩距离和侧⽅最⼩距离)进⾏核查并作出记录。
具体要求见第201条第5款的规定。
(4)起重机试运转前核查的主要内容是钢丝绳端固定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情况。
对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应重新进⾏安装和调整,否则不得进⾏试运转。
(5)起重设备安装完毕有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应组织建设单位、安装单位进⾏设备验收和移交并作好验收和移交记录,否则不得投⼊⽣产使⽤。
试题:根据《起重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对监理⼯作的要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型、特殊、复杂的起重设备的吊装,应督促承包商编制完善的吊装⽅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
B. 对利⽤建筑结构柱、梁等作为吊装的重要承⼒点,必须由原设计单位进⾏审查
C. 起重设备安装前,应对通⽤桥式起重机、壁上起重机、冶⾦起重机等与建筑物之间的相关的最⼩安全距离(上⽅最⼩距离和侧⽅最⼩距离)进⾏核查并作出记录
D. 起重机试运转前核查的主要内容是钢丝绳端固定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情况
4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GB 50270—98
本规范收录于《强制性条例》⼯业建筑部分的标准共有3条。
涉及安装条件核查、试运⾏、⼯程验收3个⽅⾯的内容。
对监理⼯作的要求包括:
(1)双线往复式索道的客车的安装质量验收:内容包括运⾏⼩车各车轮绳槽中⼼直线度偏差,各车轮与⼩横梁或各⼤、⼩横梁之间的安装情况的检查。
具体质量标准见第12 4 15条中“⼀”的规定。
(2)客运索道的有负荷试运转:
1)在施⼯组织设计或⽅案审查时,应审查施⼯单位客运索道试运转相关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其内容包括:应采⽤模拟乘客进⾏有效荷载试验的,不得⽤真⼈进⾏负荷试运转;施⼯组织设计或⽅案中应有出现安全事故时的可靠的应急预案。
2)客运索道的有负荷试运转的具体要求见第12 4 15条中“⼆”的规定。
(3)连续输送设备必须经试运转合格后⽅可交付⽣产使⽤。
在⼯作中,监理⼯程师要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有负荷的试运转,并在有负荷试运转合格后组织⼯程验收并办理移交⼿续,同时督促施⼯单位作好设备试运转、⼯程验收、移交的记录。
5、《制冷设备、空⽓分离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GB 50274—98
本规范收录于《强制性条例》⼯业建筑部分的标准共有3条,均为检验试验⼯作的内容,对监理⼯作的要求包括:
(1)氨系统的充氨检漏应严格按规范(第2 6 6条)要求执⾏,并作好记录。
(2)未按规定进⾏强度试验和⽓密性试验的受压设备不得进⾏设备安装就位。
强度试验和⽓密性试验的具体要求见第3 1 7条和第3 1 11条规定。
(⼆)《机械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通⽤规范》GB 50231—98
2 《机械设备安装⼯程施⼯及验收通⽤规范》GB 50231—98对监理⼯作的具体要
求(1)第⼀章总则
本章内容是整个规范总的指导和控制原则,也是监理⼯作的总的控制原则。
本章共有8个条款,其中第104条、第105条、第106条和第107条为强制性规范条款。
对监理⼯作的要求包括设备开箱和材料验收,隐蔽⼯程验收,设计变更控制,安装过程使⽤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和设备以及安装过程的⼯序控制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
1)设备开箱和材料验收(第104条):
a 适⽤范围:出⼚时经检验合格的新的机械设备。
对于拆迁设备、旧设备、出⼚不合格的机械产品及因精度达不到使⽤要求的机械设备,其施⼯及验收由建设单位和施⼯单位另⾏商定。
b 必须按设计⽂件规定和技术要求进⾏设备开箱验收,随机的出⼚合格证明材料应齐全有效。
对主要的或⽤于重要部位的材料(指⼯程中⽤量很⼤的主材,或虽⽤量不⼤,但使⽤的地⽅重要,不允许有差错的材料)应有性能检验报告。
通过开箱验收,对达不到设计规定的设备,即使有出⼚合格证也不得进⾏安装。
2)安装过程使⽤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和设备控制(第1 0 5条): a 安装前应对安装过程中使⽤的计量与检测器具进⾏检查,其鉴定合格证明应在有效期内,检定检测单位应是国家法定检测计量单位,资质有效。
b 对有刻度或数字显⽰的检测器具,其精度等级和最⼩分度值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最⼩允许偏差值。
对⽆刻度或数字显⽰的⽐较性检测器具,其精度等级或等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
3)安装过程的⼯序控制(第1 0 6条和第1 0 7条):
a 安装准备阶段应对承包商的质量管理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的运⾏加以监督;应根据已批准的施⼯组织设计(或⽅案)明确的安装⼯序和⼯序检验内容进⾏检验和监督,并对承包商在安装中的⾃检、互检和专业检查记录进⾏核查。
b 加强隐蔽⼯程的中间验收,并作好记录。
隐蔽验收不合格,不得进⾏下道⼯序装配或安装。
4)设计变更的控制:强调设备安装⼯程的依据是设计⽂件,这也是监理⼯作
的主要依据之⼀。
对施⼯中发现的设计不合理之处,除应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外,还必须严格遵守设计变更的控制程序,经批准后⽅能实施。
(2)第⼆章施⼯准备
本章共3节,18个条款,其中2 2 3条为《强制性条⽂》的内容。
本章对施⼯准备的3个阶段进⾏了划分,相应地监理⼯作也分为施⼯条件的核查、设备的开箱检查和保管、设备基础验收。
这是设备安装前的准备⼯作,是安装⼯作的基础。
其对监理⼯作的要求包括:
1)施⼯条件的核查(第2 1 1条~第2 1 6条):
a 施⼯条件的核查,包括核查施⼯图纸和设备技术⽂件是否齐全、有效;对⼤中型、特殊的或复杂的安装⼯程⽽⾔,核⼼查施⼯单位是否编制了施⼯组织设计或施⼯⽅案,其施⼯组织设计或施⼯⽅案是否得到了批准。
b 施⼯的临时建筑,道路,安装⽤⽔、电、⽓、汽,照明、消防设施、⼚房条件、场地条件是否满⾜安装要求;主要材料和机具、劳动⼒是否按已经批准了的施⼯组织设计、施⼯⽅案或者合同⽂件规定进场和检验。
对安装条件的所有核查内容,在核查过程中应作出记录。
对没有满⾜安装条件的内容应及时督促甲⽅和施⼯单位进⾏提供和整改。
对⼀些有特殊要求如恒温、恒湿要求的设备安装则必须满⾜其安装条件⽅可进⾏安装,否则不能进⾏设备安装⼯作。
c 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安装时需利⽤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点,应对结构的承载⼒进⾏核算,必要时应经设计单位的同意⽅可利⽤。
设计⽂件中规定可以利⽤的承⼒点除外,但也应在安装前向设计⼈员核实承⼒点可以承受的荷载和拟起吊、搬运设备的重量。
2)设备的开箱检查和保管(第2 2 1条~第2 2 2条):
a 设备开箱应在监理组织下,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单位、设备供货单位有关⼈员对到场设备进⾏验收。
验收内容按第
2 2 1条和第2 2 2条规定执⾏。
b 涉及安全、卫⽣、环保的设备应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如压⼒容器、消防设备、⽣活供⽔设备等。
c 凡使⽤的新材料、新产品,应由具备鉴定资格的单位或部门出具鉴定证书,同时要具有产品质量标准和试验要求,使⽤前应按其质量标准和试验要求进⾏试验或检验。
新材料、新产品还应提供安装质量、维修、使⽤和⼯艺标准等相关技术⽂件。
d 进⼝材料和设备等应有商检证明,中⽂版的质量证明⽂件、性能检测报告以及中⽂版的安装、维修、使⽤、试验要求等技术⽂件。
3)设备基础验收:
a 设备基础的位置、⼏何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现⾏国家标准《钢筋混凝⼟⼯程施⼯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应有验收资料或记录。
设备安装前应按本规范附录⼀的允许偏差对设备基础位置和⼏何尺⼨进⾏复检。
对有⼯艺要求的成组设备基础的验收还须遵守各专业设备基础验收的要求。
b 对需进⾏预压的基础,应督促承包商按设计规定⽅法进⾏预压并应有预压沉降记录,否则不得进⾏基础验收和设备安装(本条为《强制性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