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严防小尾寒羊疥癣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严防小尾寒羊疥癣病
作者:杨成权,许英民
来源:《兽医导刊》 2013年第12期
杨成权1,许英民2
(1. 黑龙江省铁力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铁力152500 ;2. 黑龙江省铁力市172 信箱,
黑龙江铁力152500)
疥癣病又称螨虫病、或癞病,是由痒螨及疥螨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寄生性皮肤病。

其特征为患部脱毛、皮炎、结痂、剧痒及皮肤出现皱褶等特征。

在冬季是小尾寒羊多发季节,所以养羊场(户)要做好羊的预防工作,避免此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病例介绍
黑龙江省铁力市某镇张某的养羊场,饲养小尾寒羊186 只,2013年2 月25 日,发现有的羊在头部皮肤增厚,羊发痒、减食、不安等现象。

时值严寒冬季,天气非常寒冷,羊的圈舍阴暗,潮湿,羊的粪便堆积的很多,羊舍的卫生
条件不良,饲草和粪便混在一起。

这种条件最适合疥癣的生长繁殖。

各个年龄的羊均可感染发病,而以羔羊受到侵害的最为严重。

到来求诊时,已发病的羊有40 多只。

根据发病情况、临
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小尾寒羊疥癣病。

二、临床症状
在发病初期,羊的头部、唇周围出现少量、不规则、圆块状的病变,羊表现不安,食欲减退,皮肤增厚,发痒等症状。

开始10 多只羊患病,随时间的延长,7 d 后病羊到40 多只,患病羊增多,病情不断加剧。

由于剧痒,可见病羊不断在围墙、栏柱、饲槽边等处摩擦,患部皮
肤出现脱毛、出血、丘疹、结节、水泡、甚至脓疱。

渗出液增多,结痂,最后龟裂,毛束脱落,甚至全身毛脱光。

病羊食欲降低,日渐消瘦,贫血和极度营养障碍,如果出现继发感染,会出
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常引起羊只大批死亡。

三、实验室诊断
1. 根据症状诊断。

一般对于疥癣病的诊断,可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和明显的疥癣病的表现,可做出诊断。

2. 检查虫体。

经过火焰消毒的凸刃小刀,涂上50% 甘油水溶液,在皮肤的患部
与健康部的交界处用刀刮取皮屑,一直刮到皮肤轻微出血为止。

刮取的皮屑置于10% 氢氧化钠
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中进行煮沸,待大部分皮屑溶解后,经沉淀取其沉渣进行镜检,有白色针
尖状物体在运动,即为疥癣虫。

也可直接在待检皮屑内滴入10 氢氧化钾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制片进行检查,但检出率较低。

无镜检条件时,可将刮取物置于平皿中,在热水中或在日光照
射下加热平皿,而后将平皿放在黑色背景下,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见疥癣虫在皮屑间爬行,即可诊断。

四、鉴别诊断
1. 湿疹。

羊发生湿疹时,痒觉不剧烈,而且不受环境与温度的影响,发病时无传染性,实验室检查,皮屑内检查不到虫体。

2. 秃毛癣。

羊患有脱毛癣时,患部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明显,其上覆盖的浅黄色干痂易于脱落,痒觉不明显。

经10% 氢氧化钾溶液处理的毛根或皮屑,进行镜检,可发现廯菌的孢子
或菌丝。

3. 虱和毛虱。

羊的虱和毛虱所致的症状有时与疥癣病相似,但皮肤炎症、落屑及形成痂皮程度较轻,容易发现虱或毛虱卵,在病料中找不到疥癣虫。

五、防治措施
1. 预防。

(1)在此病流行地区,每年要定期进行药浴,可取得预防和治疗双重效果。

加强检疫工作,对于新购入的羊应隔离饲养,经检查后无病再混群。

(2)对于羊舍,一定要保持羊舍的通风良好、卫生、干燥。

定期对羊舍和用具进行清扫和消毒。

对于羊舍内的粪便每天要清除1 次,用具要用2% 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雾消毒。

(3)可疑患羊应隔离饲养,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饲养人员、羊舍、用具的清洁卫生,同时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免病原散布,不断出现重复感染。

(4)药浴,药浴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病羊数较多及气候温暖的季节。

药浴时间应选择在绵羊、小尾寒羊剪毛后1周左右的时间进行。

药液的温度应保持在
36℃~38℃,而药浴时间应在1 ~ 2 min,并要随时补充新的药液。

大部分药物对疥癣虫卵
无杀灭作用,因此药浴要重复2 ~ 3 次,每次间隔7 ~ 8 d 为宜。

常用的药浴的药物有,
0.05% 辛硫磷乳液、0.025% 螨净、0.005% 溴氰菊酯水乳剂等2. 治疗。

(1)局部处理用肥皂水洗净患部的污物、痂皮、皮屑等杂物,待干后可用1% 敌百虫溶
液或0.5% 螨净溶液涂擦患部。

也可用中药苦参250 g、花椒60 g、地肤子9 g,水煎取汁,擦洗患部。

当病羊少、患部面积小,特别是寒冷季节,可以涂擦药物进行治疗,每次涂药面积不
得超过体表的1/3。

涂药前,先剪毛去痂,然后擦干患部再涂药。

(2)注射或口服药物可选用伊维菌素(害获灭)或阿维菌素(虫克星),此类药物不仅
对疥癣病,而且对其他的节肢动物疾病和大部分线虫病均有良好的效果。

剂量可按0.2 mg/kg
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

(3)涂擦或喷淋适合于病羊数量较少、患部面积小的情况下,可在任何季节应用,可
选用下例任何一种药物进行治疗。

① 溴氰菊酯(倍特),剂量按1 000 L 水中加入溴氰菊
酯30 g,进行喷淋。

② 双甲咪,进行喷雾或喷洒,剂量按0.025% ~ 0.05% 的溶液配制。

③ 皮炎合剂(用甲
硝唑100 ml+ 林可霉素3 g+ 庆大霉素40 万U+ 利多卡因5 ml+ 地塞米松25 mg 配制),作
外用药涂擦。

1 次/d,连用3 ~ 5 d,3 d 为1 个疗程,7 d 和14 d 后分别重复1 疗程。

六、小结
1. 一般当饲养条件不良,卫生条件较差时,羊的圈舍非常潮湿,疥癣病容易发生。

会引起羊的食欲减少、消瘦、剧痒、使羊骚动不安,饲料报酬下降等。

天气寒冷,阳光不足,饲养管
理条件差,羊易患此病。

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宽敞、通风良好、羊舍卫生、干燥、透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根本。

2. 对患病羊要隔离观察治疗,治愈羊要继续观察2 周,确认未发病时,再用杀虫药处理后,方可入群内饲养。

放牧时,要事先了解情况,不得到疫区放牧。

3. 如购进新羊时,一定要隔离数日后,进行观察,确实无疥癣病时,方能混群饲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