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的货币发行与反伪币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史论谭
川陕苏区的货币发行与反伪币斗争
唐 文
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发展苏区经济,发行了一整套由川陕省工农银行制造的货币,对巩固苏区,发展苏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苏维埃工农银行在发行货币的过程中,遭到了反革命势力的疯狂破坏。
这样,川陕苏区党和政府便领导人民开展了一场激烈的发行苏维埃货币与反伪造货币的斗争。
红四方面军入川前,川陕边流行的货币十分杂乱:从时间上讲,有清末的银币、铜币;有民国以来的银币、铜币、纸币。
从地域上讲,有川陕两省(这是主要的)及中央的货币,如成都造币厂、重庆铜元局造币厂、西安造币厂制造的货币,有四川地方军阀制造的货币,如田颂尧、刘存厚、刘湘、罗泽洲、杨森等军阀制造的货币;有陕西军阀刘镇华等制造的货币。
这些货币皆因军阀混战,或一时一地流行,或一时一地不流行,且相互间的兑换率很不稳定。
这些货币是军阀政府及地主豪绅巧取豪夺人民财产的工具;这些货币严重地阻碍了川陕边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来不及制造苏区货币,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规定旧货币(纸币须加盖苏维埃图记)可以在苏区内继续流通。
1933年1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川陕苏区的货币政策:“苏维埃区域的旧货币,目前得在苏维埃区域内通行,并消灭行市的差别。
但苏维埃对此纸币应加以清查,盖印章图记,以资监督。
苏维埃政府发行苏维埃货币,并兑现旧的货币。
”同时,苏维埃政府制发了苏维埃临时串票在苏区内流通。
但是,由于串票的制作质量太差,加之不习惯,红军和群众开初都不大喜欢使用。
为此,川陕省财委会主席郑义斋在《我对财政经济工作之意见》一文对此进行批评,要求各行各业,特别是苏维埃干部和红军指战员,要加强对串票的宣传和使用工作。
串票的发行与广泛使用,为川陕苏区苏维埃货币的制造、发行与广泛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33年2月中旬,川陕省苏维埃财政委员会组建了川陕省工农银行。
此后,川陕省工农银行即积极着手制造并发行苏维埃货币。
工农银行制造的货币有四种:银元,面值为一元;铜币,面值为大二百文、小二百文和五百文;布币,面值为两串、三串、五串、拾串;纸币,面值为一元、一串、三串。
苏维埃货币的正面印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字样;正中有马克思列宁像,有斧头镰刀标志和象征工农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生活形态。
川陕省苏维埃货币制造出来以后,川陕苏维埃政府立即颁发布告号令通行,并指出“苏维埃区域行使的货币为苏维埃工农银行的洋钞,一切商人不得拒绝使用苏维埃政府发行的货币”。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规定,凡进行经济上的破坏阴谋,破坏银行信用,拒绝使用工农银行所出洋钞纸票,都属于“反革命的犯罪”,都要进行严厉惩处。
川陕省苏维埃的货币正式发行后,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规定白区的货币停止流通,并对原有的货币进行兑换。
为此,工农银行设立了“货币兑换所”,按一定比例(相等或略高于旧币面值)对旧币进行兑换。
川陕省工农银行准备了充足的储备基金,其中有大烟土20万斤(每两3元,折币960万元);白木耳100斤(每两23元,折币36800元);钞票200万元;银元50万元;铜元30万元;金子1000余两(折币2000万元),还有大量的物资储备。
工农银行还准备了大量的银元,以保证纸币、布币的兑换,从而使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的货币从发行起即获得了良好的信誉。
就连国民党办的报纸《国闻周报》当时也载文说:“川陕苏区的银价基本稳定。
”
一些对红色政权不满的不法分子,采取各种手段破坏、抵制苏维埃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危害最大的是制造伪货币。
对此,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公布政策法令,利用法律手段,对伪币制造者给予震慑;依靠银行工作人员对货币随时进行严格的鉴定,发现伪币立即销毁;同时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对制造伪币、使用伪币的不法分子进行检举揭发。
红江县一个地主分子将自己制造的伪币拿到红江县经济公社去买东西,被当场识破,受到了严厉惩处。
赤北县苏维埃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制造伪币的坏人,某村一制造伪币的不法分子采取恶人先告状的卑鄙手段,反诬村苏维埃主席等人伪造苏维埃货币。
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终于弄清了事实真象,处决了真正的罪犯。
川陕苏区货币的正常发行和流通,有力地促进了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促进了苏区物价稳定与市场繁荣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苏区社会治安的稳定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
5
四川党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