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课标导读
主线架构
课程 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
任务
1.运用视频、图像,识别敦煌地区的位置及风成地貌的分布区。
(区域认知)
2.结合敦煌风成地貌案例,了解风成地貌的形成与气候的关系。
(综合思维)
3.结合风成地貌区的景观特点和气候
特点,分析风成地貌区人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人地协调观)
“敦煌城南山鸣沙,中有大泉古渥洼。
后人好古浑不识,但从形似名月牙。
”这是清代诗人苏履吉写的《同马参戎游鸣沙山月牙泉歌》中描写敦煌风貌的诗词。
你知道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吗?它的沙粒是从哪里来的?
一、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1.地理背景:
(1)敦煌的地理位置: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甘肃与青海、新疆的交界处。
西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2)敦煌的气候特征: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地表物理风化强烈。
2.风蚀地貌:
(1)成因:风力对岩石、沉积物侵蚀而形成。
(2)特点:“顶平、身陡”。
(3)主要类型:(连线)
【点拨】 风蚀蘑菇的成因
一般情况下,越靠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空气中挟带的沙尘等颗粒也越丰富,对岩体的风力侵蚀作用越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风蚀蘑菇等地貌。
二、从鸣沙山看风积地貌 1.位置: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
2.沙丘:
(1)形成:干旱地区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而成的。
(2)分类。
类型 景观图
地貌特点
新月 形沙 丘
形状类似新月,沙丘的两侧有顺着风向向前伸出的两翼。
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 纵向 沙垄
顺风向呈长条状延伸 金字 塔形 沙丘
形似金字塔状的沙丘,具有三角形的斜面,每个沙丘由3~4个斜面组成 【思考】 沿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而上,经顶部至背风坡下部,沿途沙粒粒径大小有何变化? 提示:沿迎风坡至沙丘顶部沙粒粒径逐渐减小;沙丘顶部至背风坡下部沙粒粒径逐渐增大。
【教材再开发】 阅读教材P69图3-2-3,【思考】
:
(1)图中的植被有什么特征?
提示:稀少、叶小而稀疏、根系庞大、耐旱等。
(2)沙丘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吗?
提示:不是。
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有沙丘存在。
学习任务一风蚀地貌
图表探究:雅丹地貌
任务驱动:
(1)雅丹地貌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提示:土墩(垄)和凹槽相间排列;垄槽沿盛行风向延伸;地面支离破碎;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形状各异。
(2)简述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提示:早期的沉积作用形成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后期地壳抬升出露地表,经风力侵蚀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沟槽地貌组合。
1.风力侵蚀:
分布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条件风力大,地表沙粒多,缺少植被
过程风带起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
危害吹蚀土层,降低土地生产力;种植季节使种子裸露或对幼苗产生伤害;所产生的尘埃、沙土进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
表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风蚀柱、风蚀城堡等2.主要风蚀地貌:
地貌类型地貌特征图示
风蚀垄
高起的风蚀土墩,呈长
条形,排列方向与主导风向平行
风蚀柱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孤立的石柱 风蚀蘑菇
突起的孤立岩石,上部
宽大、下部窄小(“头大、身小”),呈蘑菇状 风蚀雅丹
垄槽相间,垄脊高度和
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是多种风蚀地貌的组合
风蚀城堡
形似城堡,呈现许多层
状墩台,墩台的顶部较平坦
风蚀壁龛
岩壁遭受风蚀后,表面
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蜂窝状
[特别提醒]根据雅丹地貌垄脊的走向判断风向
垄脊的走向跟盛行风的走向一致,迎风坡一侧受风力侵蚀明显,坡度较陡。
如下图所示:
读常见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1.四幅地貌景观图中,主地貌为外力侵蚀形成的有( )
A.1幅
B.2幅
C.3幅
D.4幅
2.四幅地貌景观图中,反映当地干旱、大风环境特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选C,2选B。
第1题,四幅地貌景观图中,甲图是流水堆积的河漫滩、乙图是风力侵蚀的雅丹地貌、丙图是流水侵蚀的喀斯特地貌、丁图是海浪侵蚀的海蚀拱桥,所以都是外力作用,但是侵蚀的仅有乙、丙、丁3幅图。
第2题,四幅地貌景观图中,反映当地干旱、大风环境特点的是乙图,在我国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风力强劲侵蚀形成。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干旱王国”的新疆,风力对地貌的塑造具有特殊的意义。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意为“具有陡壁的小丘”,由于大自然的风蚀作用,“小土丘”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
因而逐渐形成向内凹陷的形态。
如果“小土丘”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这就是“雅丹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罗布泊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这里雅丹地貌发育,雅丹地貌表现为垄槽相间的形态,如图所示,其发育与盛行风的吹蚀密切相关。
(1)罗布泊地区极端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风蚀地貌的其他类型。
(3)若已知罗布泊地区经常吹东北风,推测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
【解析】第(1)题,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说明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青藏高原及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深入,因此形成极端干旱的环境特征。
第(2)题,罗布泊在极端干
旱的环境条件下,风力作用强烈,风力侵蚀形成除雅丹地貌外,还有风蚀垄、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等地貌。
第(3)题,因为雅丹地貌的垄槽与盛行风向一致,可推知其伸展方向为东北—西南向。
答案:(1)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青藏高原及山地阻挡,水汽来源少,地面蒸发旺盛。
(2)风蚀垄、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等。
(3)雅丹地貌的垄槽与盛行风向一致,可推知其伸展方向为东北—西南向。
【借题发挥】
(1)造成雅丹地貌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的原因是不同岩层的抗侵蚀能力不同。
(2)组成雅丹地貌垄脊的岩层属于沉积岩。
【补偿训练】
雅丹地貌是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是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貌,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
地貌组合。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雅丹地貌的主要形成过程为( )
①地壳抬升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堆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如图为平顶方山状雅丹地貌,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为( )
A.风力堆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地壳抬升
【解析】(1)选D,(2)选B。
第(1)题,结合材料分析,雅丹地貌是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貌,其形成过程为先由流水堆积形成水平岩层,再经过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再由风力
沿着裂隙侵蚀形成。
③①②正确。
第(2)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
学习任务二风积地貌
生活情境:滑沙是从沙山顶部下滑的一项娱乐活动。
任务驱动:
(1)下滑线路应选在沙山的哪一侧?为什么?
提示:应选在背风坡一侧,因为背风坡坡度较陡,游客乘坐滑板可以自由下滑。
(2)如果暑假在鸣沙山选择滑沙项目,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注意避开中午高温时期,涂抹防晒霜,携带足量的饮用水等。
1.沙丘的形成条件:
沙丘的发育和形成受风力、风向、地面形态、水分、植被及沙源供应等条件的影响。
(1)风力、风向:风力决定着沙丘的移动速度,风向决定着沙丘的移动方向。
一般沙丘的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
(2)地面起伏:山岭是风沙流运行的障碍,其地势起伏大,易在其迎风侧大量堆积沙粒,形成巨大的沙丘。
(3)地表物质(沙源供应):沙粒供应量的多少影响着沙丘发育的规模。
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丘都比较低矮,原因是其边缘地区的地表细沙、中沙较稀少;沙漠内部的沙丘都比较高大,这是因为其内部地区的地表细沙、中沙较丰富。
(4)水分:植被条件越好,越不利于沙丘发育。
2.沙丘的移动规律及影响:
(1)规律:迎风坡的沙粒在风力吹动下,不断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导致沙子不断移动,沙丘向风吹去的方向缓慢推移,形成流动沙丘。
(2)影响:沙子和沙丘可侵入农田和牧场,掩埋房屋、公路和铁路,对人民生产、生活和交通带来很大的危害,沙丘的移动会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
(3)防治措施:大力采取防沙、治沙措施,削弱风速,固定沙丘,遏制风沙流的发生,保护绿洲。
3.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沉积颗粒物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
【知识拓展】区别固定沙丘和移动沙丘
项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目 形 成 有的沙丘上生长植物,对流沙起到固定作用,形成静止沙丘
如果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特 点 上下具有层理构造
具有斜层理构造
图 示
下图为我国西北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图中沙丘的主要作用是 ( ) A.物理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2.下列属于图中草方格沙障主要功能的是 ( ) ①降低风速,有利于沙丘固定 ②截留水分,减少蒸发,利于植被成活 ③提高植被覆盖率,美化环境 ④增强吸收地下水能力,增加降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选C,2选A 。
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风力强劲,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会形成沙丘。
第2题,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大摩擦,降低风速,截留水分,减少蒸发,利于沙丘固定和固沙植被成活,①②正确。
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
在河流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
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下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下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
读图完成3~5题。
3.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风力堆积
B.河流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
4.该沙丘的沙源直接来自( )
A.附近山脉
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
C.江心沙洲
D.塔克拉玛干沙漠
5.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解析】3选A,4选C,5选C。
第3题,材料信息显示,该地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挟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不是流水或者冰川堆积形成;此地距海较远,没有海浪作用。
第4题,材料信息显示,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因为该地降水集中在6-9月份,可知该地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较低,河滩和沙洲便裸露出来,成为沙丘的沙源;附近山脉没有沙源,青藏高原土壤不疏松;塔克拉玛干沙漠距离雅鲁藏布大峡谷较远,且受重重山脉阻挡,不会成为该地的沙源。
第5题,沙丘迎风坡一侧坡度较缓,背风坡一侧坡度较陡;受风力作用影响,沙丘由河漫滩向河流北岸山麓移动,即由低向高处移动。
新月形沙丘是平面形如新月的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
新月形沙丘的纵剖面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其中一斜坡两侧形成接近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
新月形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
下图为新月形沙丘景观图和新月形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6、7题。
6.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指向( )
A.迎风坡
B.背风坡
C.西部
D.东部
7.新月形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边缘地带的可能原因是沙漠边缘( )
A.邻近戈壁滩,植被状况差
B.地形复杂,利于泥沙沉积
C.高压控制,主导风向稳定
D.风力减弱,风积作用显著
【解析】6选B,7选D。
第6题,根据风的侵蚀与搬运作用特点可知,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则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指向新月形沙丘的背风坡。
第7题,沙漠边缘是风力减弱的地带,意味着风力的侵蚀与搬运作用减弱,风力沉积作用显著,因而分布大范围的新月形沙丘。
植被状况、地形状况和气压状况并不是沙漠边缘出现新月形沙丘的原因。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