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车间、仓库清洁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仓库清洁管理规定
车间,仓库,管理规定,清洁]相关内容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参考借鉴,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车间、仓库清洁管理规定,仅供参考其相关内容与写作格式,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车间、仓库清洁管理规定
车间、仓库清洁消毒管理规定
总则:本规章对生产车间,包括爱护车间的地面、墙壁等的清洁过程中清洁剂和消毒剂的配制进行了规定。

一、清洁剂的配制
灌装车间使用SUMTIG
清洁剂,配制比例为1:1000。

即10L水配对10ml
SUMTIG
清洁剂。

消毒用ClO2
消毒液,配制比例为原液:活化剂:水=100ml:10g:10L。

包装车间使用ClO2
消毒液,配制比例为原液:活化剂:水=100ml:10g:10L。

在无ClO2
消毒液时,灌装车间和包装车间都可以使用FORWARD
愉快作为清洁和杀菌剂,配制比例为1:20。

即每10L水配对FORWARD
愉快500ml。

二、消毒剂的配制
1、清洁剂及消毒液配比比例见下表:
表1清洁剂及消毒剂配比
消毒剂
使用配比
ClO2
消毒液
原液:活化剂:水=100ml:10g:10L
Sum
Tig
清洁剂
Sum
Tig
清洁剂:
水=10ml:10L
FORWARD
愉快
FORWARD
愉快:水=1:20
三、操作规程
1、灌装车间卫生操作规程
1.1清洁分为日清洁、周清洁和月清洁
1.1.1日清洁范围
工器具:对车间使用的工器具,比如桶、眼罩、刷子、盛放喷头的蓝色盒子,所用的抹布、海绵、塑料清洗桶等。

配料桌及其配料杯,勺子,搅拌器,盛装原料的桶和罐。

生产设备:灌装机,配料桶及其支架,水泵。

地面。

垃圾桶、医药箱、水槽。

两个小仓库及清洁间。

每班生产结束后清点废品数量和退货数量,废品交给仓库处理,可退货产品交给仓库保存,并记录数量。

1.1.2周清洁范围
于日清洁范围相同,另外加:
消毒墙面、地沟及盖板,窗台,清洗消毒全部的生产设备。

尤其留意地沟的盖板要清洗消毒双面。

1.1.3月清洁范围
于周清洁范围相同,另外加:
清洁消毒全部的家具,包括办公室,全部的设备包括水处理设备,加热设备,屋顶,灯管,窗户及全部的周转箱。

1.2清洁步骤:
1.2.1生产结束后首先支配清洁机器及配料桌。

机器上能用水清洗的地方用水清洗,不能用水清洗的地方用刷子刷洗,然后用机器清洗专用海绵擦干。

对机器和配料桌,每天用消毒剂清洗消毒。

每周用SUM
TIG
清洁剂清洁,再用消毒剂消毒。

月清洁先用SUM
TIG
清洁剂清洁,再用消毒剂彻底消毒。

1.2.2地面的清洁消毒:第一步用SUM
TIG
清洁剂和刷子刷洗地面。

其次步用ClO2消毒剂和刷子刷洗地面。

在刷洗地面过程中,肯定留意地沟及地沟盖板的清洁消毒,地沟里的杂物清理洁净,同时对地沟进行清洁消毒,盖板的两面都必需清洁消毒到位。

放有塑料桶及其他物品的地方,将物品移开对地面进行清洗消毒,然后将物品再放回原处。

第三步:用热水冲洗地面。

留意冲洗时放有塑料桶,橡皮管及其他物品的地方,将物品移开冲洗结束后再将物品放回原处,尤其橡皮管下面肯定要清洗到位。

第四步:用擦地的专用抹布将地面擦干。

1.2.3清洁两个仓库、门及台秤:生产结束后将包装材料库内的空纸箱及其他包装垃圾处理掉,可以再连续使用的送给吹瓶处连续使用,不行以连续使用的作为垃圾放到指定地点。

用消毒剂首先擦洗车间内的全部门、门把手与称量用的台秤,然后清洁货品架,最终擦洗地面。

1.2.4清洗水槽:用洗洁精和抹布对水槽内外擦洗洁净。

1.2.5处理生产垃圾:在生产过程中将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和不行回收的包装材
料分开,不行回收的作为生产废料做出统计,可回收的包装材料清洗洁净,并摆放整齐,把不同颜色的喷头、盖子、环等分开。

放到指定地点。

1.2.6废料桶:用清洁剂擦洗废料桶的外面,换掉垃圾袋。

1.2.7清洗周转箱:首先用Tig清洁,然后用ClO2消毒液消毒。

1.2.8屋顶:用ClO2消毒液对屋顶进行擦拭消毒。

1.2.9检查:各班领班负责检查卫生打扫状况是否到位,是否清洁,洁净,质量部负责检查机器是否洁净、无糖、无脂、无菌。

检查抽湿机是否水满,若显示红灯,说明水满,将下面的盖子打开,将水倒掉,再将盖子盖上,绿色显示灯亮说明正常工作。

下一班的领班负责复查,填写复查记录并签字。

1.2.10平安:清洁过程中首先留意员工的平安,避开将热水撒到员工身上,避开员工从高处跌落,避开员工触电等现象发生。

2、包装车间和仓库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2.1清洁分为日清洁、周清洁、月清洁
2.1.1日清洁范围
清洁工作桌,热缩机,地面及所用的工器具,如毛巾、清洁工具、塑料桶等。

货架。

饮水机及放饮水杯的架子。

每班生产结束后,处理不良品,将可重新收缩的产品挑出,将漏水的产品送给流水线清洗处理。

2.1.2周清洁范围
于日清洁相同,另外增加:
窗台。

货架的顶端。

全部的机器,包括不用的机器。

办公室。

2.1.3月清洁范围
于周清洁相同,另外增加:
窗户、屋顶。

2.2清洁步骤
首先清洁消毒工作桌和机器,清扫地面,然后对地面、货架等地方进行清洗消毒。

每天用ClO2消毒剂进行消毒。

每周首先用Tig
清洁剂对桌面、机器进行清洗,其他用ClO2消毒剂消毒。

月清洁用Tig
清洁剂对桌面、地面、机器进行清洁,然后用ClO2消毒剂进行消毒。

2.3仓库
每天对仓库进行清扫、清洗,每月对仓库进行一次消毒,用ClO2消毒剂消毒。

3.吹瓶车间清洁规范
3.1适用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新的注吹机清洁。

3.2清洁分为日清洁、周清洁、月清洁
日清洁范围:两个房间的地面、机器、货架、工作台。

每班结束后将配料用完的塑料袋等垃圾准时处理,放到垃圾指定放置地点。

周清洁范围:于日清洁相同。

另外增加货架的顶端。

月清洁范围:于周清洁相同。

另外增加灯管。

将不行以用的废品统一处理。

清洁规范
2.1每天换班时间提前半小时打扫卫生。

2.2清洁步骤
2.2.1每班的班长在打扫卫生前10分钟,到清洁室配消毒剂。

根据100ml(液体):10g(活化剂)的比例配10L水。

首先加入100ml液体,然后加入10g活化剂,加入活化剂后马上盖上盖子(否则毫无消毒效果),过10分钟后加入30~40度的温水,调配好消毒液。

2.2.2用洁净的干抹布擦拭机器。

2.2.3用消毒液和抹布擦拭混料机的外面、粉碎机的外面,货架,工作台,工作桌等地方。

2.2.4用消毒液和拖把对地面进行清洁消毒。

拖把拖不到的地方用擦地的抹布擦洗地面。

留意:擦地的抹布和擦机器、擦混料机、粉碎机的抹布分开使用。

2.2.5清洁后的标准应为用洁净的手擦一遍,不得有尘埃消失。

记录
每次清洁前,班长支配适当人员打扫清洁,清洁后相关人员签字,每个清洁区域和清洁环节安排到人,各负其责。

各班班长负责检查自己班的员工清洁状况,另一个班负责监督,做到相互监督。

篇2:印刷车间温湿度掌握方法
印刷车间环境温湿度对胶印质量的影响
按规范化标准的要求,胶印车间环境应当是恒温、恒湿,这不但有利于防止纸张变形,提高产品套印精度,而且也能保证油墨的印刷适性。

但实际上,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企业对胶印车间环境投资状况不同,致使多数生产厂家很难保证胶印车间环境的恒温、恒湿,由此给胶印生产带来一些实际困难和工艺故障。

一、温湿度变化对纸张的影响
纸张的含水量是随着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而转变的,纸张的吸水与失水力量与其本身的性质、构造和原料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纸张的致密程度越高、纤维越长、施胶度越高,含水量就越低,否则相反。

纸厂生产的纸张含水量通常为5%~7%,在纸张的运输、存储、印刷过程中,随着不同的环境,其含水量会有所增减,这种含水量的变化,对胶印来讲经常有害无益。

1.纸张吸水
由于纸张本身的温湿度低于环境温湿度,纸张为了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必定要从空气中汲取水分,致使纸张四周致密度降低,纤维间隙增大,纸张变形呈"荷叶边',四边起伏翘曲。

这种变形的纸张给胶印带来的困难是:对于下摆式前规的机器,由于纸张叼口波浪起伏,很难进入前规,操为了达到目的,势必要加重压纸片压力,造成的后果是侧规拉纸不到位、套印不准。

甚至纸张会越过前规直接进入印刷单元发生轧坏印版、橡皮布等故障;对于上摆式的前规,纸张凸起部分
进入前规时,与前规档纸舌、垫压片相碰,造成纸张下不到位,影响套印精度。

同时,纸张拖稍凹凸不平,也给飞达正常分别纸张带来肯定难度。

纸张的这种变化对胶版纸可通过正常晾纸方法解决,而对于250g/m2以上的涂布白板纸,晾纸却很难奏效。

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尽量使用与本厂气候相同地区生产的纸张,提前几天把裁切好的纸张堆入胶印车间,让其有一个适应车间环境的过程,在印刷过程中严格掌握版面水分,整齐堆放好半成品。

2.纸张失水
纸张失水会造成收缩,形成"紧边',即中间凹下(或凸起),四边翘起(或伏
下),这种纸张在印刷时,一是分纸困难,二是当其进入压印滚筒后,应力释放不匀,极易起皱,使产品报废。

我们除实行上述方法外,还关闭门窗加装门帘,尽量保证车间温湿度不致偏低。

在装纸时,对板纸送行揉搓敲压。

二、温度对油墨的影响
油墨的黏度、流淌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越高,黏度越小,流淌性越大。

油墨的这种特性,与生产工艺和印品质量有极大的关系,表现为:黏度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油墨的转移、印迹的坚实程度、油墨渗透量及印品光泽度等。

流淌性太小,会使油墨传布不流畅,不匀称,造成在同一印刷面上墨色前后不匀;流淌性过大,会使印迹不能精确地转移,图文层次不分明,墨色不饱满,色泽不艳丽,降低了印品质量。

而油墨的黏度和流淌性之间又有着亲密的关系,在增加油墨黏度的同时,会降低其流淌性,否则相反。

可见,依据温度变化,正确地调整油墨的黏度、流淌性对印刷来说是举足轻重的。

在寒冷的冬季,我厂就曾因温度过低发生过以下两次工艺故障。

1.温度过低,油墨调整不当造成重影故障。

枉8-10℃的条件下印刷时,因油墨的流淌性太小,我们就加入了大量6号调墨油,使油量黏度大大降低,油墨在印版图文上形成浮墨,并转移给水辊,水辊转一周后又在印版空白处着墨,结果墨辊、水辊同时给印版供墨,形成一种特别重影,重影距实际印迹正好为水辊周长。

后来温度回升,洗车重新加墨,重影故障排解。

2.温度过低,油墨黏度太大,被迫停止生产。

有一年元月中下旬,气温骤降,温度一般在-25~-27℃,车间虽有暖气供应,但夜晚温度也不过5℃。

在此种作业条件下,正确地调整油墨黏度和流淌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是比较困难的。

加各种帮助剂,降低油墨黏度,势必要增大其流淌性,会导致流淌性过大的工艺故障。

在夜班印刷一批彩印活时,我们把预先放在暖气边已烘软的油墨加入墨斗,并加入适量去黏剂和6号调墨油,但没过半小时,油墨又变硬了。

由于温度太低,油墨内部分散力增加,油料分子活性减弱,离散力降低,致使油墨不易拉丝断裂,在印刷时,压印叼牙叼力不足以克服橡皮布对纸张的黏附力和剥离力的合力,因此发生纸张粘贴在橡皮布上的故障。

尽管我们实行了减轻印刷压力、更换橡皮布、降低印速等措施,仍不能排解故障,只得停止生产。

次日,车间温度回升后,再未发生纸张粘橡皮布的故障,生产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温湿度变化对胶印生产的确有重大影响。

建议有条件的厂家,尽量改善胶印车间现状,给胶印供应一个温湿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SMT车间温湿度要求及管理方法
SMT车间对温度和湿度有明确的要求,关于其对于SMT的重要性,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前段时间,富士康科技集团邀请我厂对他们的SMT车间的温湿度掌握系统做改进工作,并拟同他们的工程人员共同制订出车间的温湿度标准参数,以及管理标准。

现贴出来,以供SMT同行参照。

一.SMT车间内温度、相对湿度要求:
温度:242℃
湿度:6010%RH
二.温度湿度检测仪器:
PTH-A16精密温湿度巡检仪
1、采纳Pt100铂电阻做测温传感器,保证了测量温度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2、采纳通风干湿球法测量相对湿度,避开了风速对湿度测量的影响;
3、辨别率:温度:0.01℃;湿度:0.01%RH;
4、整体误差(电测+传感器):温度:(0.1~0.2)℃;湿度:1.5%RH。

三.SMT车间内环境掌握的相关规定:
1.参数值依据产品要求、季节变化,由SMT工程课负责设定。

2.日常温湿度计的放置位置:采纳电子指针式干湿球温湿度计,放置在机器最密集的区域,以便能采集到最显著的温湿度变化。

3.温湿度计的记录周期设定为7天,每星期一早上7:30更换记录表。

换下的记录表存放在特定的文件夹里,保存期至少为1年。

新的记录表可向工程课申领,表上须写明开头日期,更换记录表时,记录起始时间须与更换表格时间相同。

4.室内空调系统的开关、湿度掌握系统(加湿机,加湿器)开关,交由工务课有关人员负责,其它部门的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5.回流焊的抽风口必需每月清理1次,防止积水过多。

6.逢节假休息日须关闭空调系统的吹风口开关,并要求工务课不要关闭空调系统的抽风口开关,以防机器内壁结露。

四.温湿度日常检查要求
1.检查工作由SMT工程课负责。

2.检查次数为一天四次,分四个时间段,分别为7:00~~12:00;12:00~~19:00;19:00~~2:00;2:00~~7:00。

(白班及夜班各二次)
3.每次检查结果须记录在规定的表格中,并签上检查人的姓名。

4.温湿度记录表上的温湿度数值若在要求的范围内,则在附表中/湿度状况两栏中写上"OK',若发觉数值不在要求的范围内,则在附表中相应的栏中写上"NG'及对应的温湿度超标值,并即刻通知SMT工程课负责人。

5.SMT工程课负责人在接到通知后应即刻通知生产课负责人,必要时可要求停机,并通知工务课检查空调系统和湿度掌握系统。

6.待温湿度数值回归到要求的范围内后,SMT工程课负责人应即刻通知生产课恢复生产。

7.逢休息日或节假日可不作温湿度记录。

印刷车间温湿度掌握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D013-0430-5
版本次A/0页次1/3
制订部门印刷部
三阶文件制订日期2022-4-30
一、目的:
用来测定环境的温度及湿度,以确认产品生产环境条件。

二、范围:
印刷部印刷车间
三、上岗要求:
3.1具备资格:
3.2所需工具:
3.3图片
四、责任:
4.1操:
4.2监督者:
印刷车间温湿度掌握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D013-0430-5
版本次A/0
页次2/3
制订部门印刷部
三阶文件制订日期2022-4-30
步骤图片操作方法达标要求测试
方法留意事项及处理方法备注
5.1印刷车间温度应保持在18C30C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065%之间,每天2次(上下午各1次)由文员对车间温湿度进行监控,并记录结果温度18C30C 湿度4065%仪表生产所需要的环境温度并记录
5.2当车间温湿度消失特别时,需将空调温度设置适当调整,以保证在1830C 之间;当湿度低于40%时,需使用增湿器,以致达到要求,若湿度超过65%时,需将关闭加湿器,并保持相应湿度在4065%之间温度18C30C
湿度4065%仪表在消失特别时需要进行湿度调整
5.3温湿度仪器量程为:
温度:-3050C
湿度:20%100%温度18C30C
湿度4065%仪表范围
5.4温湿度数据的读取可直接观看仪器指针的指向即可仪表
5.5依据标准设定加湿的数据标准湿度为40%-65%仪表
五、操作流程
印刷车间温湿度掌握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D013-0430-5
版本次A/0
页次3/3
制订部门
印刷部
三阶文件
制订日期2022-4-30
六、保养动作
6.1不宜将本产品直接粘贴或悬挂在空调出风口处使用;
6.2请勿用易腐蚀性溶液清洁本产品;每天需用干布擦拭仪器一次;
6.3此产品为高精度仪器需每年外校一次。

七、相关表单
7.1《温湿度计点检表》
7.2《温湿度掌握记录表》
八、附件

修订履历
页次
版本
修订日期
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