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词《小寒食舟中作》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寒⾷⾈中作》⾸联概括了作者的⾝世遭遇,颔联⼗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中的所见所感,颈联写⾈中江上的景物,尾联总收全诗的思想感情。

下⾯就给⼤家介绍下杜甫的诗词《⼩寒⾷⾈中作》,欢迎阅读!
《⼩寒⾷⾈中作》
唐•杜甫
佳⾠强饮⾷犹寒,隐⼏萧条戴鹖冠。

春⽔船如天上坐,⽼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轻鸥下急湍。

云⽩⼭青万余⾥,愁看直北是长安
【赏析】
“春⽔船如天上坐,⽼年花似雾中看”两句,⼗分传神地写出了年迈的诗⼈⾏⾈所见所感。

春⾬过后,⽔涨船⾼,河⽔浩淼,呈现出⼀⽚⽩茫茫景象。

诗⼈乘坐⼩船,在⽔上飘荡,⽆所凭依,好像在天上云海间穿梭似的。

⼈⽼了,眼睛昏花,看远处风光如同隔雾看花,朦朦胧胧。

“天上坐”、“雾中看”⾮常切合诗⼈乘⾈观景的实际情况,读来倍觉真切。

这两句把⼈不知不觉中带⼊时光易⽼,⼈世沧桑的感慨之中,同时⼜使⼈清醒:诗⼈感叹的并不是⾃⼰的衰⽼,⽽是在⽆常的⽣命中还要承受国家带来的忧愁,只是再也不能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形势,徒增⽆谓的担忧与烦恼。

这⼀联所蕴含的情感是悲伤的,但描写的景物却是优美动⼈的。

笔触细腻含蓄,表现了诗⼈忧思之深以及观察⼒与表现⼒的精湛。

扩展阅读:杜甫的诗歌成就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杜甫律诗的成就,⾸先在于扩⼤了律诗的表现范围。

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且⽤律诗写时事。

⽤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杜甫却能运⽤⾃如。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整⽽⼜看不出对仗的痕迹。

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律第⼀”的《登⾼》,就是这样⼀⾸诗:“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在声律句式上,⼜极精密、考究。

⼋句皆对,⾸联句中也对。

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杜甫律诗的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忘其为律诗。

如《春夜喜⾬》:“好⾬知时节,当春乃发⽣。

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野径云俱⿊,江船⽕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上四句⽤流⽔对,把春⾬神韵⼀⽓写下,⽆声⽆息不期然⽽来,末联写⼀种骤然回⾸的惊喜,格律严谨⽽浑然⼀⽓。

杜甫善于运⽤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杜甫关⼼民⽣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居易等⼈的新乐府创作。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着⼒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度成就。

社会⽭盾重重的宋代更是学习杜甫最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也有明显的学杜倾向,也像杜甫⼀样⽤律诗反映当时的抗清⽃争,慷慨激昂。

扩展阅读:杜甫的主要思想
⽤杜甫⾃⼰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思想,“济时肯杀⾝”,是他的⼀贯精神。

他拿这些来要求⾃⼰,也⽤以勉励朋友。

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浩纵横。

”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

”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政治性的伟⼤诗⼈。

当然,这和他的接近⼈民的⽣活实践也是分不开的。

杜甫出⽣在⼀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

所以杜甫称做官是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化教养以及以后的种种⾏为都是在为追求仕途事业和为官⾏道相联系。

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韵》中写道“⾃谓颇挺出,⽴登要路津。

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就是⼀种企望⼊仕,在仕途⼤业中实现⾃⼰“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即渴望在社会实际⼯作中建功⽴业,兼济苍⽣。

三⼗五岁以前,是杜甫的读书和壮游时期。

正当开元盛世,杜甫的经济状况也较好,这是他⼀⽣中最快意的时期。

从⼆⼗岁起,他结束了书斋⽣活,开始了为时⼗年以上的“壮游”。

在这长期的壮游中,杜甫接触到我们祖国⽆⽐丰富的⽂化遗产和壮丽河⼭,不仅充实了他的⽣活,也扩⼤了他的视野和⼼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彩。

《望岳》诗可为代表。

“会当凌绝顶,⼀览众⼭⼩”,正流露了诗⼈对⼀切事业(包括创作在内)的雄⼼壮志。

但由于这种⽣活⽅式,不可能接近⼈民,深⼊现实,因此,作为⼀个伟⼤的现实主义诗⼈,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个准备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