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卫波菲尔(节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考伯先生
➢ (第6段)……他的衣服破旧, 批注分享:
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
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
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
对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
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
的 单 片 眼 镜 —— 我 后 来 发 现 ,
这只是用作装饰的,……
衣着打扮
爱慕虚荣
米考伯先生
➢(第16段)“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 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城市路, 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说到这儿,米考 伯又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你也许会迷路—— 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 条最为便捷的路径。”
米考伯先生
(第34段)……米考伯先生就泣不 成声,可是到了快结束时,他竟又 唱起“杰克爱的是他可爱的南” 来。…… 泪如泉涌,口口声声说, 现在除了进监狱,再也没有别的路 了;可是到了上床睡觉时,他又计 算起来,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这 是他的一句口头禅),给房子装上 凸肚窗得花多少钱。米考伯太太跟 他丈夫完全一样。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小 说家。
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 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 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 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他创作了《大卫·科波 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 《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优秀作品,其中《大卫·科波 菲尔》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
米考伯先生度过最危急的关头
《大卫·科波菲尔》一至十二章
第一章 来到人间 第二章 初识世事 第三章 生活有了变化 第四章 蒙羞受辱 第五章 遣送离家 第六章 相识增多
第七章 第一学期 第八章 我的假期 第九章 难忘的生日 第十章 遭受遗弃 第十一章 独自谋生 第十二章 决计出逃
3.请根据课文内容,参照本书其他章节小标题的拟写样式, 为本章拟写小标题。
·突出了监狱的简陋 ·突出了“我”的善良和对友情 的珍惜。 ·讴歌和赞扬了建立在善良正直 的人性光辉之上的人道主义,强 调“仁爱”的复归,大卫便是作 者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本文选取什么样的叙述角度?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进行分析。
①本文选用第一人称叙事,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 更快进入“我”这个角色。 ②便于“我”抒发情感,对作品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③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波折性,更生动形象。 ④通过“我”的视角,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故 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 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 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 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他创作了《大卫·科波 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 《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优秀作品,其中《大卫·科波 菲尔》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
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列夫托尔斯泰
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 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 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小 说家。
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是一部自传性小说?
狄更斯经历
父亲是英国海军军需 处一名小职员
父亲常入不敷出,在狄更 斯11岁时,因无力偿还债
务,进了负Leabharlann 人监狱课文中叙写米考伯一度 在海军里做过事
米考伯欠债破产,被关 进塞德克高等法院监狱
相似点
职位
负债入狱 经历
12岁被迫辍学独自谋生, 在一家鞋油作坊当学徒工 ,给鞋油瓶封口和贴标签
狄更斯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 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 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 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 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
10岁的大卫在谋得斯通 格林比货行当小童工, 给酒瓶封口和贴标签
童工经历
自传体小说
(第1段)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 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 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 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 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
批注分享:
米考伯太太
➢(第26段)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 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
➢(第28段)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 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夫唱妇随
米考伯太太
(第47段)……我们大哭了一场。我记 得,他郑重地劝告我,要拿他的这种 结局引以为戒。他要我千万记住,一 个人要是每年收入二十磅,花掉十九 磅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 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磅一先令,那 他就惨了。在这以后,他向我借了一 先令买黑啤酒喝,还写了一张要米考 伯太太归还的单据给我,随后他就收 起手帕,变得高兴起来了。
(第32段)……米考伯太太 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 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 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 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 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 把银茶匙后买来的)。
你怎样看待米考伯先生这个人?
米考伯“债多不愁,乐知天命”的形象成了文学中的典型。 这种性格被称为“米考伯主义”,“米考伯”被收进了英语词 典,意为“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代表着当时底层人民的道德品质和纯真人性
你认为米考伯先生是一个乐天派or逃避派? 结合文章语句谈谈你的看法。
米考伯先生是一个对我热情、关心、真诚、为我处 处考虑的“慈父”形象,但又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讲 排场、债多不愁、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滑稽形象。
作者对米考伯夫妇的态度是什么?
作者一方面同情他们悲惨的遭遇,但又对他们的缺 点加以温和的讽刺,用喜剧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他们的 悲剧色彩。
来自济贫院的女仆克莉基特在文中着墨不多, 是否可以将这一人物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次要人物形象对主要人物形象起到映衬作用。米考伯 一家只能雇佣来自济贫院的女仆,可见其经济困难;米考伯太太不愿 过分信任克莉基特,认为她会放肆起来,可见其过于谨慎;如此谨慎 的米考伯太太却愿意将自己的信任交付给“我”,可见“我”和这家 人已经建立起来奇特而平等的友谊。
4.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情节的?
“我”的生活
米考伯先生的生活
这两条线索有哪些共同点?和大卫有什么关系?
本文中出现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他的哪些性格特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求:
1、读出经典语段 2、点明描写手法 3、概括性格特征 4、其他同学做批注
“我”(主人公) 昆宁先生(账房先生) 米克·沃克(童工) 粉白·土豆(童工) 米考伯先生(房东) 米考伯太太(房东) 霍普金斯船长(米考伯的牢友)
自传体小说
(第54段)现在,每当回忆起少年时代那一点点挨过来的痛 苦岁月,我也不知道,我替这些人编造出来的故事中,有多 少是被我想象的迷雾笼罩着的记得十分真切的事实!可是我 毫不怀疑,当我重返旧地时,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面前走着, 让我同情的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 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
100位哈佛大学教授推荐的最具影响力的书籍; 美国大学联合推荐的书单中,《大卫·科波菲尔》赫然在列; 英国BBC评选出的100部英国人最喜欢的文学作品; 我国最大的文艺社区评论豆瓣网上评分高达8分以上的作品。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 写于1848―1850年。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 经验”,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 想。作品所展示的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点。
1.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时代背景(社会环境) ·渲染营造气氛,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反应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 ·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社会环境) ·推动情节的发展 ·深化文章主题
2.划出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 第 2 段 ) 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 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 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这座房子 真正是老鼠横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 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 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 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 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 ,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 :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 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
语言(话风)
米考伯先生
➢ ( 第 32 段 ) …… 遇 到 这 种 时 候 , 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 批注分享: 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 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 来 …… 可 是 在 这 过 后 还 不 到 半 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 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 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 势,走出门去了。
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是什么?
“我”
昆宁先生(账房先生) 米克·沃克(童工) 粉白·土豆(童工) 米考伯先生(房东) 米考伯太太(房东) 霍普金斯船长(米考伯的牢友)
2.梳理情节脉络
序幕(1-5段): “我”来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 开端(6-23段): 米考伯先生邀请“我”做他的房客 发展(24-44段): 米考伯一家被人催债,靠典当度日 高潮(45-51段): 米考伯一家入住监狱 结局(52-54段): “我”有了新的住所,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 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 形成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反映社会时,着力于暴露社会的黑暗, 批判现实的罪恶。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 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 《艰难时世》、《复活》等。中国明清时期的《儒林外史》、《官场 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属于批判小说。
本书是狄更斯最重要且耗费心血最多、篇幅最长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是他 “最宠爱的孩子”,曾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是 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欧古典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在狄更斯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特殊的 地位,更清晰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是作者亲身经历、观察所得 和丰富想象的伟大结晶。
《大卫·科波菲尔》一至十二章
第一章 来到人间 第二章 初识世事 第三章 生活有了变化 第四章 蒙羞受辱 第五章 遣送离家 第六章 相识增多
第七章 第一学期 第八章 我的假期 第九章 难忘的生日 第十章 遭受遗弃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决计出逃
大卫的成长
他是个遗腹子, 继父是个凶残、贪婪的商人, 大卫受尽虐待, 母亲被折磨死后, 继父把他送去当童工。 大卫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
·展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 ·体现了货行环境的恶劣 ·衬托了人物当时灰暗的心境 ·批驳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味 追逐私利而不顾道德底线和法 度情理的丑恶行径,体现了作 者对英国童工制度的指责,严 重侵犯了人权,不合人道。
(第24段)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 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 ,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 体面的样子),她正坐在小客厅里 (楼上的房间里全部空空的,一件 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 邻居的耳目。)
·“破破烂烂”“全部空空的 ”突出了米考伯先生一家生活 的窘境。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 下文米考伯先生被追债与入狱 做铺垫。 ·从侧面突出了米考伯夫妇二 人爱慕虚荣的人物形象,从而 升华了文章主题。
(第46段)在它附近会看到一个院子 ,穿过那个院子,再一直往前走, 就能看到一个监狱看守。最后,终 于看到了一个看守(我真是个可怜 的家伙),我想到了罗德里克·蓝 登关在监狱里时,跟他同狱的只有 一个人,那人除了身上裹的一块破 地毯外,一无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