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高中湘教版必修2地理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湘教版拔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高中湘教版必修2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湘教版拔高训练
第1题【单选题】
下列现象与人口迁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华人餐馆遍布全球
B、巴西几乎拥有世界所有种族
C、中东石油生产国的崛起
D、道教的起源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

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3—2015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

关于图示时
期该市人口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5年人口数量最多
B、2013年人口增长最快
C、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D、2009年后人口呈负增长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中,最可能分别表示贵州和上海的是( )
有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近年来,我国某省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大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技术人才外流
C、水资源匮乏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世界人口增长最迅猛的时期是( )
A、产业革命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20世纪70年代后
D、20世纪80年代后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
B、生态环境恶化
C、技术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直接方法是( )
A、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B、大量迁入人口
C、进行人工降水
D、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该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问题。

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①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②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③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④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①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②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③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④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

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
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工作的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现象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 )
A、较高的保密性
B、较强的组织性
C、较长的距离
D、较长的时间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错误叙述是( )
A、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提高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
C、人口迁移会影响经济发展
D、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题。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我国“五一黄金周”,大批山东游客前往青岛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域文化是现代人创造的结果
B、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生存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C、地域文化最显著的表现是城市居民饮食文化
D、地域文化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少,主要是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人口增长模式由( )
A、人口总数量决定
B、人口年龄结构决定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
D、人口性别结构决定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对环境无影响
B、工业社会科技的进步削弱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
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大于对迁出地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读我国近十年来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计划生育政策
B、经济发展水平
C、受教育程度
D、传统观念
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变动的特点是( )
A、总人口数逐年增加
B、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C、人口抚养压力减轻
D、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同步
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启动“全面二孩”政策,该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C、劳动力严重不足
D、环境压力加大
【答案】:无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读2013—2017年山东省某地级市(地处山东省内陆地区,与河南省、安徽省接壤)常住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地级市常住人口( )
A、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B、净增量逐年增加
C、增长幅度持续下降
D、2016年增长速度最快
造成该地级市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政府推行“归雁经济”(农民工返乡创业)
②“二孩”政策实施
③老年人口增加
④生态环境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无
【解析】:
第18题【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图:“外来人口流向调查统计图”,回答题。

有误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 )
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大。

B、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下降,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郊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D、使城市化水平下降,城市的服务范围缩小。

【答案】:
【解析】:
第19题【单选题】
人口容量的特点不包括( )
A、警戒性
B、临界性
C、相对性
D、区域性
【答案】:
【解析】:
第20题【判断题】
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1题【综合题】
读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

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

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 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有人主张将我国东部部分人口迁往新疆,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
【解析】:
第22题【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澳大利亚局部略图(甲)和南美洲局部略图(乙)。

材料二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800多万人。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

比较图甲中A地区和图乙中B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的异同。

分析甲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指出上述两区域间近年来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原因。

【答案】:
【解析】:
第23题【综合题】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四川盆地中有丘陵分布,其中有多数丘陵顶部存在砾石层,分布高度大致相等,砾石的磨圆度很高。

材料二:下图为四川盆地及成渝城市群周边地区示意图,下表为四川省、浙江省两次人口普查统计部分数据。

材料三:成渝城市群建设获中央批准,两地不再只考虑单边利益。

简析丘陵顶部存在砾石层的原因。

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因。

比较分析四川省与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特点。

分析成(成都)渝(重庆)城市群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
【解析】:
第24题【综合题】
读下列柱状图(资料第四、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
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的增加.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有利的方面:______.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
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______更严重;分析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有:______.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5题【双选题】
读江苏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对江苏省三大区域人口比例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苏中人口数量变化最小
B、苏南增加人口等于苏中及苏北减少人口
C、苏北人口比例变幅最大
D、人口迁移是苏南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B、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C、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D、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答案】:
【解析】:
21 /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