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省基础会考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2016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题
地理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6页,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上填写本人,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和准考证号,并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的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所选项方框涂黑。

假设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不选项方框的涂点擦干净,并将选项方框涂黑。

3.非选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以外及草稿纸、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此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6年8月5日至21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据此完成1~2题。

1.本届奥运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向北移
B.在北半球,向南移
C.在南半球,向北移
D.在南半球,向南移
2.本届奥运会举办期间,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4.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适应温度,其原因是
5.图2中某地只考虑昼夜和云量状况,以下气温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甲乙丙丁
6.图3为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虚线①②表示洋流。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图3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是寒流,位于大陆西岸
D.②是寒流,位于大陆东岸
7.我国北方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自然景观依次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图4为2006—2011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8~9题。

图4
—传统型
“二孩”政策的原因
图5为中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中、英、美三国城市化进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美国城市化进程1970年后停滞
B.英国起步最早,水平最高
C.中国2000年后出现逆城市化
D.美国起步早,水平最高 11.200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20℃ ℃

20℃ ① ②
图6为某类产业的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12~13题。

图6
12.假设该产业为农业,则与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相吻合的是
13.假设产业为工业,则图示最有可能的是
—2010年我国人口,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图中反映出我国
图7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各企业只是工序上存在联系④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6.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屡次遭遇严重雾霾。

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以下措施不正确的选项是
图8是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2000年和2014年全国水土流失比照图。

据此完成17~18题。

①退耕还林、还草②人口减少③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④耕地面积扩大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8.为更好地监测、统计、分析全国水土流失状况,利用的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地球
表1为某产品在甲、乙两地的生产成本构成。

据此完成19~20题。

表1
生产成本〔元/件〕
地区技术劳动力原料其他甲地 5 40 22 18 乙地 5 20 22 18
20.该产品生产地的迁移,造成的影响是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23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必须作答。

第24、25题为选考题,每个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必考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读图9,完成以下问题。

〔10分〕
〔1〕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是。

〔填字母〕〔2分〕
〔2〕甲地的地形属于;丙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4分〕
〔3〕在甲、乙、丙三地中选择一地修建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何地?为什么?〔4分〕22.沿海某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图10为该地1994-2010年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0分〕
图10
〔1〕简述该地1994-2010年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变化的基本特征。

〔4分〕
〔2〕分析该地1994-2010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6分〕
23. 图11为长江部分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0分〕
图11
〔1〕简述长江上游地区水能丰富的自然条件。

〔4分〕
〔2〕简述西电东送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6分〕
三、选考题〔此题10分。

请考生在第24、25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24.图12为新疆绿洲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0分〕
图12
〔1〕指出本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并说明绿洲的分布特点。

〔4分〕
〔2〕指出本区域过度发展农业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

〔6分〕
25. 图13为我国沿海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0分〕
图13
〔1〕简述新城区布局的区位条件。

〔4分〕
〔2〕从环境因素考虑,指出该市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6分〕
海南省2016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题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CBA 6-10 ADCDB 11-15 BABBA 16-20 DCCAD
二、必考题
21.〔1〕d〔2分〕
〔2〕山地〔或丘陵〕〔2分〕;背斜〔2分〕。

〔3〕丙〔2分〕;背斜构造,结构稳定;不易渗水;与甲、乙相比,施工难度较小,技术要求较低。

〔任答一点给2分;如果只说明不选甲乙的理由,不说明选丙的理由,不给分。

〕22.〔1〕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2分〕;粮食需求量呈增大趋势〔2分〕。

〔2〕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粮食产量下降〔2分〕。

因市场需求变化〔2分〕;农业结构调整〔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2分〕;地租的提高,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2分〕。

23.〔1〕处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2分〕;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量大〔2分〕。

〔2〕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东部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任答3点得6分〕
三、选考题
24.〔1〕水源〔2分〕。

沿河流沿岸分布;盆地边缘水源充足的地区;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任答1点得2分〕
〔2〕荒漠化〔土壤盐渍化〕〔2分〕。

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提高耕作技术;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任答2点得4分〕。

25.〔1〕交通便利〔2分〕。

地形平坦;用地充足〔任答1点得2分〕。

〔2〕不合理〔2分〕。

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污染城市大气;在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