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分层练习)-2024-2025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商务星球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考点基础练
一、选择题
(2022·山东菏泽·九年级期中)读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岛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东半球B.全部位于热带、低纬度地区
C.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2.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明显。

与西部相比,东部形成热带雨林带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洋较近B.纬度较低C.地处迎风坡D.地形平坦
【答案】1.D2.C
【解析】1.读图可知,马达加斯加岛位于赤道以南,位于南半球;马达加斯加岛位于20°W以东,160°E 以西,位于东半球,位于低纬度地区,故A错误,D正确;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部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跨热带和南温带;位于30°S~30°N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故B错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东南部,东临印度洋,故C错误;故排除ABC选项,故选D。

2.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

读图可知,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明显,与西部相比,东部形成热带雨林带的原因是地处迎风坡,降水多,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

(2022·陕西渭南·七年级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
A.逐渐减少B.逐渐增多C.都很少D.都很多
4.(承上)导致上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答案】3.A4.B
【解析】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逐渐减少。

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从利物浦→华沙→赤塔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故导致A、B、C三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全国·七年级期末)国庆档电影《长津湖》已成为2021年全球票房第一。

长津湖
(40.393°N~40.565°N)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上。

盖马高原海拔1000~2000m。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此与美国王牌军团进行了一场苦寒的激战。

下图分别为长津湖位置图和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读图文资料,判断长津湖的气候类型为()
A.寒带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展D.高原山地气展
6.与北京相比,长津湖冬季常出现极寒的原因有()
①纬度更高、气温更低①海拔高,气温低①高原地形,热量散发快①距离寒潮发源地更近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5.B6.B
【解析】5.读图可知,长津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长津湖与北京纬度相差不大,①错误;长津湖海拔高,气温低,①正确;长津湖位于高原地形,热量散发快,①正确;两地距寒潮源地差不多距离,北京距离寒潮发源地更近些,①错误。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22·全国·七年级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因素C.纬度位置D.人类活动
8.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热带沙漠景观B.乙山顶终年积雪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7.B8.B
【解析】7.结合所学知识,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为地形雨。

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读图可知,丙地为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为背风坡,降水少,故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B正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人类活动影响较小,ACD错误。

故选B。

8.读图可知,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C,最低气温- 3°C,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A错误。

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 9°C,最低气温- 19°C,所以山顶终年积雪,B正确。

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C,最低气温1°C,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C错误。

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

D错误。

故选B。

(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英国冒险家贝尔需要拍摄一部自然景观题材的纪录片,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9.贝尔欲拍摄宣传当地保护长颈鹿、角马、狮子等动物题材的纪录片,应选择的拍摄地是()
A.甲B.乙C.丙D.丁
10.贝尔在乙、丙两地拍摄纪录片时,发现两地景观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状况D.人类活动
【答案】9.D10.B
【解析】9.长颈鹿、角马、狮子等动物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上,图中四地区中,丁是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甲是热带雨林气候,乙是热带沙漠气候,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结合所给答案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乙、丙两地纬度相当,但由于两地海陆位置不同,丙地位于大陆东岸,夏季会受到海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乙地位于大陆西岸,盛行离岸风,终年气流下沉,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是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所给答案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二、解答题
11.(2022·全国·七年级期中)气候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图是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示意图。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____气候,D____气候,E____气候
(2)结合B、C两种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气候B主要分布在____附近,气候特征是____。

造成BE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①气候C____月气温最低,____月降水最多,是____气候。

(3)2021年,南极地区温度创下了新的记录,在南极附近的西摩岛测得温度高达20.75①的高温,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超市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D.减少使用纸质贺卡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
(2)赤道全年高温多雨纬度110地中海气候
(3)C
【解析】(1)读图可知,A位于非洲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D位于中纬度大陆中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E位于极地地区,属寒带气候。

(2)读图可知,B位于南美洲北部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其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E位于极圈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读C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可知,该气候1月气温最低但位于0①以上,10月降水最多,属于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

(3)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减少使用纸质贺卡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有利于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ABD不符合题意;超市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不利于环境保护,处理塑料袋的过程容易污染空气环境不利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缓解,C正确,故选C。

提升综合练
一、选择题
(2022·山东·滨城六中七年级阶段练习)近年来,许多欧美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标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会消失的地方。

下图示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和某地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二气候资料所属地区对应图一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影响甲、乙、丙、丁气候类型南北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B.地形C.纬度D.人类活动
3.游客把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当地黑色人种数量减少
B.过度开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
C.该地区工业发达,酸雨危害严重
D.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消失
【答案】1.D2.C3.D
【解析】1.读图可知,图二气候最高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北半球,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丁为地中海气候,故D 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根据上题可知,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丁为地中海气候,影响甲、乙、丙、丁气候类型发生南北向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纬度不同,导致热量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属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为热量,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根据材料可知,“末日旅游”是指目标为即将消失的景观,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乞力马扎罗峰的积雪将会消失,所以游客把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当地黑种人数量没有减少,当地农业和工业都不发达,
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2·福建·上杭县第三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区域位于()
A.南半球、南美洲B.南半球、南极洲C.北半球、南美洲D.南半球、北美洲
5.A地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6.AB两地降水差异显著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地势因素D.人为因素
【答案】4.A5.B6.C
【解析】4.由图中1月气温最高,7月气温最低可得,该区域为南半球。

安第斯山脉南北方向横贯南美洲西部,可得该地区为南美洲。

综合可得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和南美洲。

故选A。

5.由A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可得,全年气温都在0①以上,排除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①)。

冬季降水量较多,大于100毫米;夏季降水量较少,排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量均匀)。

1月份夏季气温高,但是降水少;7月份气温低,但是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因此A地是地中海气候,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故选B。

6.由图可得,AB两地气温差别小,降水量差别大。

两地为与同纬度附近,所以A错误。

两地都位于沿海,所以B错误。

A地位于山地迎风坡,B地位于山地背风坡,地形因素是造成两地降水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所以C正确。

人为因素只能影响小范围的气候,与此题无关,所以D错误。

故选C。

(2022·河南·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读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7.该岛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共同点是()
A.1月气温最高B.7月气温最高C.1月降雨较多D.7月降雨较多
8.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沿海B.地处暖湿气流背风坡
C.地处内陆D.地处暖湿气流迎风坡
9.乙地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B.全年高温多雨
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7.C8.B9.B
【解析】7.由图可知,甲乙两地最冷月均温高于20①,终年炎热,地处热带;其中乙地12月气温最高,AB错误。

甲地降水分旱雨两季,1月降雨较多,在300毫米左右;乙地全年多雨,1月降雨在300毫米以上;所以甲乙两地都是1月降雨较多,C正确。

甲地7月为旱季,降水稀少,D错误。

故选C。

8.由图可知,乙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受地形的影响,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少,故B正确,D错误。

甲乙两地都濒临海洋,AC错误。

故选B。

9.由乙地气候统计图可知,其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

故选B。

二、解答题
10.(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①、①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①到①,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

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A .海陆
B .纬度
C .地形
D .洋流
(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青藏高原地区①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地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①的温差。

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因素的影响。

(3)小明需要了解北京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乙图中的____图(填字母)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

请你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补充北京的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____。

(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后发现,原来该地(①处)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与图乙中的____图(填字母)所示气候一致,这种气候冬季降水较____,容易引发洪水灾害。

(5)贝贝负责研究“气候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与生产”这一子课题。

她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进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如我国新疆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这反映了该地气温年较差、日较差____(大/小),气候的大陆性强;又如我们家乡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与图乙中的____图(填
字母)气候类型一致,这种气候对森林、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的生长极为有利,因此有“鱼米之乡”之美誉。

【答案】(1)A
(2)地形
(3)B高温多雨
(4)C多
(5)大D
【解析】
(1)读图可知,由于由①到①到①,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海洋上湿润的气流难以到达内陆,由①到①到①,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故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选A。

(2)①地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它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受地形的影响,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①的温差。

(3)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对应乙图中的B,ACD三个图的最低气温没有低于0①,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4)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雨热异期的特点,对应图乙中的C;降水集中在冬季,故冬季容易引发洪水灾害。

(5)我国的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比较大,且大陆性较强,全年降水稀少;根据材料描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图乙中的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