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一讲中国自然地理(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指导 6.结合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考查重要经济区 的区位优势分析、存在问题等内容,复习时要结合产 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分析进行归纳整理。
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
• 【关键导学】
• 1.优越的地理位置
•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北温于带_______,少部分
位于热带。 太平洋
亚欧大陆
• (2)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背靠
电站
上中游地区 的水能开发, 先后修建了 天生桥、龙 滩、岩滩等 电站;中下 游的航运
河流整治
上游地区的 水土保持, 中游地区的 河道整治, 下游地区的 航道疏通等
中游地区的 水土保持工 上游地区的 作和下游地 水土保持, 区疏通河道、 下游地区的 加固大堤等 航道疏通等 工程
• 3.(2012·重庆调研)下图是兰州至黄河入海 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和流量变化图,图 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河段总落差之 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河段总长度 之比。读图,回答(1)~(3)题。
全国重要的 商品粮、棉 基地,“鱼 米之乡”。 长江沿岸经 济地带的重 要组成部分
• 1.(2013届佛山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山脉大 气环流剖面模式图。读图,完成(1)~(3)题。
• (1)图示山脉是我国的(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A.祁连山脉
B.天山山脉
• C.阿尔泰山脉
D.贺兰山脉
• (2)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
• 【答案】 (1)A (2)C
• 我国河流众多,这里以长江、黄河、珠江
为例,列表对比这三条主要河流的水文特
征及其开发治理。
长江
黄河
珠江
干流 流经 省(市、 区)
青、藏、云、 青、川、甘、
川、渝、鄂、 宁、内蒙古、 云、贵、桂、
湘、赣、皖、 陕、晋、豫、 粤(4个),注入
苏、沪(11个), 鲁(9个),注入 南海
• A.发电 B.防洪 C.引水灌溉 D.航运
• (3)下列不属于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原因 的是( )
•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 B.沿途工农业用水大量引用黄河水 • C.沿途几乎没有支流的汇入 • D.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大量下渗
• 【信息提取】 由图文材料可获取以下信 息:
• ①该河段的落差、长度、流量变化状况。 • ②高度比率与距离比率的含义。 • ③该河流经的主要城市。
注入东海
渤海
流经 地形

青藏高原、 横断山区、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 游平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 原(宁夏 平原、河 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云贵高原、 两广丘陵、 珠江三角 洲
开发利用
主要是上游
干支流上游 的水能开发, 中下游的航 运
河段的水能 开发,先后 修建了龙羊 峡、李家峡 等多个梯级
备考指导 3.联系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人口城市、交通的 分布状况,考查区域人文环境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 复习时要密切联系区域的自然特征的分析推理。
4.关注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考 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复习时应结合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原理进行实例分析应用。
5.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时应 对我国四大地理分布的环境特征进行整体把握,加大 区域分布图的判读训练。
考纲展示
8.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 9.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10.秦岭—淮河一线等重要地理分界线及其地理意义。 1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 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 特征。 12.北京、香港和澳门、台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珠江三 角洲、海南岛、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环渤海地区等 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区位发展条 件(优势与不足)与措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区域间的联 系与差异、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 措施。
•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1)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昆线仑山是______山脉、 横祁断连山脉、________山脉。
• (2)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太安行岭山、 ____雪_峰__山_、巫山、___________。
• (3)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 然延伸的部大分陆架,属于近海渤__海_______,它包 括南_海__的__一__部、分黄。海大的陆全架部蕴,藏东着海丰的富大的部矿分产和 ______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 源和化学资源等。
塔里木盆 地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 理特征
我国面积最 大的盆地, 内有世界最 大的流动沙 漠。内部平 坦,多沙漠
和戈壁
人文地 理特征
绿洲农业, 种植棉花和 葡萄等,人 口和城市沿 盆地边缘呈 环状分布。 油气资源开
发为主
准噶尔 盆地
柴达木 盆地
内部平坦, 多沙漠和戈 壁
海拔3 000米 左右,内陆 高原盆地; 多戈壁、沙 漠;东部多 沼泽、盐湖
• (1)据图量算分析,下列有关图示中黄河河 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黄河中游流量约增加了170亿 m3 ②黄河 中游河段长度约为1 250 km ③黄河中游落 差约为330 m ④包头至河口段河流落差大 于龙门至旧孟津段
• A.①② D.①④
B.②③
C.③④
• (2)图中龙门至旧孟津段兴修了多个水利工 程,其首要功能是( )
• 2.(2012·新课标全国卷)读图,完成(1)~(2) 题。
•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山东丘陵
B.江汉平原、
•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 松嫩平原
• 【解析】 第(1)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分布 的影响。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 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 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两地纬度大致 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 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 市。7月份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 均温大小不易判定。第(2)题,根据图示经 纬度采用排除法可选定C项。
备考指导
1.以图表资料为载体,考查对我国的区域定位能 力。复习时应对应中国区划图、地形图识记区域定 位的方法及技巧。 2.结合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气候要素分布图考查 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频率较高,复习时应对我国的地形图、气候分布 特点等内容进行系统性归纳梳理,重点侧重地形、 气候特点的分析。
考纲展示
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3.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治理 和长江开发。 6.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 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7.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海 拔多在200米以 下,地势坦荡; 肥沃的黑土; 多沼泽地
松嫩平原、三 江平原是最重 要的商品粮基 地:油气、煤 炭等矿产资源 丰富
华北平 原
长江中 下游平

海拔多在50 米以下,地 势平坦。又 称黄淮海平 原
东西狭长; 海拔很低; 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 商品棉、油 生产基地, 人口众多, 经济发达。 中低产田的 改良是国土 整治的重点
• 2.主要山脉及地形区
•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A__天__山___—阴山、昆仑山—b_秦__岭_、 南岭。 c_大__兴__安__岭_—太行山—d巫___山_—雪峰山
长白山—e__武__夷__山____
F___台__湾__山__脉____ G__祁__连__山___、阿尔泰山 H__贺__兰__山__、横断山脉 i__喜__马__拉__雅__山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
• N__________________。
• ④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 丘陵。
• 1.特征与表现
• 2.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 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内流河
地区 西北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
主要河 流
多___季__节__性____河流,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 塔里木
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河
_____________。
• 2.辽阔的疆域
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__东__海____、D南海。
• 3.众多的邻国——陆14上____个、6 隔海_____ 个
• 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其 中_____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高原
高原
平原
绿洲农业, 种植春小麦、 甜菜。人口 和城市沿盆 地边缘呈环 状分布。油 气资源开发 为主
矿产资源开 发,青藏铁 路沿线将要 崛起的经济 区
四川 盆地
低山丘陵起 农业较发达;
伏,海拔500 成都平原是
米左右;成 重要的商品
都平原较为 粮基地。人
平坦。紫色 口、城市密
土广布

• 3.三大平原


位置与范围
• 1.特点:种类多总,量_丰__富_______,人均不足, 分布不均。
• 2.两种主要的自然资源
东部季风区
• (1)土地资源:耕河地流和三角林洲地主要分别在
__要____分____布____在____年__;_平_,林均耕地降地多水多分量4分布不00 布在足在山__东地__部,毫平草米河原地的流及主西水
• 【精讲精析】 第(1)题,中游是指河口到 旧孟津段,获取图中流量信息可知,在中 游段流量约增加了170 亿 m3;用河口的距 离比率减去旧孟津的距离比率,再用得来 的两者距离比率差乘以河段总长度2 960 km, 大致可算出中游段长度为1 250 km。第(2)题, 龙门至旧孟津段水量大,同时下游地势低 平,易出现洪涝灾害,在中游修建水库可 以对下游水量起到调节作用,从而减轻洪 涝的发生。第(3)题,兰州至河口段主要流 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为干旱的沙漠地 区,沿途植被稀疏。
夏汛明显
外流 河
东北地 区
秦岭—淮 河以北
水量丰富,含沙量小,冬季 结冰期长,汛期较短, 有__春__汛____和夏汛
水量较小,含沙量__大___, 冬季有结冰期,汛期较短
黑龙江、 松花江
辽河、海 河、黄河
秦岭—淮 水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 长江、珠
河以南 期,汛期__长___

• 2.湖泊:主要分布青于藏_高__原_______东湖部区平原和 ________湖区。
• A.森林
B.草原
• C.灌木丛
D.荒漠
• (3)甲、乙、丙、丁四地中,可以作为当地 牧民夏季牧场的是( )
• A.甲 D.丁
B.乙
C.丙
• 【解析】 由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 山脉是新疆的天山山脉。由大气环流的剖 面模式图可以看出,丙处位于气流下沉位 置,受焚风效应的影响,气候干旱,应为 荒漠景观。甲处因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形成山地降水。在天山的北坡,因降水较 多,出现甲处高山草场,又因该处海拔相 对较高,夏季时该处气温相对较低,适宜 作为夏季牧场使用。
部内陆地区。
• (2)水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 是________、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 3.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
• 我国主要地形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 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
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可利用图表对比分 析如下:
• 2.四大盆地
地 形 区
• 【答案】 (1)B (2)D (3)A
• 1.气候特征
• 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 主要要素入手,重点分析其分布特征及规 律。
• (1)气温特征及影响因素
• (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 2.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光照强烈的地方气温不一定高,如青藏高 原太阳辐射强,但由于地势高,夏季成为 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之一。
• (2)主要地形区分布
• ①四大高原:A青_藏____高原内;蒙B古________云高贵原; C____黄高土原;D_________高原。
• ②四大盆地:四E_川_____盆地柴;达F木________塔盆里木 地;G_准__噶_尔__盆地;H___________盆地。
• ③三大平原:L东__北_平__原______;华北平原 M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