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

认识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2、情感目标:学习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3、能力目标:初步理解绝句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

认识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教学难点:认识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具:电脑平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情感目标:学习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教学重点:
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

认识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教学难点:
认识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

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的不同。

今天,我们要学的三首唐诗都是七绝,即每诗四句,每句七言。

二、指导自读
(一) 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 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解释下列词语:
浥客舍尽故人
(2)试析诗题的意思。

(3)“朝雨”与“柳色”除了写春色以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4)“劝”和“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什么感情?
2 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yì)湿润。

客舍:客店、旅店。

此处指饯别的处所。

尽:一作“进”。

故人:老朋友。

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

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

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

(引导看注解①)
第3题:诗人以景衬情,为送别创造了抒情的氛围,富于柔情之美,好像朝雨有意为客洒扫拂尘似的,显得朝雨那么多情,但是,景色愈有情,愈加深不忍相别的感情。

“柳”既是写景补足朝雨,点明季节,又暗寓“留”之意。

“柳”与
“留”谐音双关。

(唐人离别常折柳相赠,这是当时习俗。

)
第4题:“劝”和“更”衬托了主人(即诗人)的殷勤劝酒之意和留恋难舍之情。

3 教师总结: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

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

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4 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
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
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
5 试背这首诗。

(二)自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自读诗歌并完成作业:(出示小黑板)
(1)解释下列黑体字:
之广陵(之,往,动词)
西辞黄鹤楼(辞,告别)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指柳如烟花似)
小结:
通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从而认识古代人民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