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比较教育第七章德国教育
自考00401比较教育简答题、论述题
![自考00401比较教育简答题、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c3115f52d380eb62946df3.png)
第一章绪论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①从研究领域来说:涉及学前教育的(所有)整个领域;重点:学前教育制度和基本的学前教育问题②从研究时间来说,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③从研究范围来看,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世界学前教育的整体研究④研究深度上,进一步分析各国学前教育的本质。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①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②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③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研究意义:①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②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③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④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①从比较的时间看: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②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的程度看: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③从比较的内容来看: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④从比较方法的性质来看: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⑤从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来看: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⑥从比较的范围来看: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4.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
①调查法。
参观访问法: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问卷法: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
②文献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已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③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④分析法:最具理性色彩,通过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统计等方法,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和概括,达到对研究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
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①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
自考本科段学前教育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自考本科段学前教育比较教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183a4bc2e3f5727a4e962a3.png)
绪论一: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的形成开始与19世纪初叶。
二: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一概念。
以此书奠定了“比较教育之父”的地位。
三: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他在1933年发表的《比较教育》一书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作,也是比较教育作为跻身大学。
四:1898年,罗素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比较教育课。
五:比较教育的作用:比较教育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他一方面提供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办教育的丰富经验,作为改进本国或本地区教育实践的范例;另一方面结实了不同国家或地区教育的形成条件和制约因素,探索教育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从而使借鉴有理论可资遵循,不至于成为盲目实践。
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一方面在与借鉴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学前教育实践;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接触的日益频繁,各国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注意线外国介绍本国学前教育的成就和经验,以价钱国际见的文化交流。
六: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大都以国家为单位进行,即包括对国外学前教育的研究,又包括对国与国之间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还包括对世界学前教育的整体研究。
七:学前比较教育区别与教育学科其分支学科的特点,具有以下特征:P141开放性 2跨学科性 3 可比性八:学前比较教育的意义P16:(一)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二)吸取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借鉴(三)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九:学前比较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P19:1 以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全面考察学前教育,而不是以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和分析问题 2 以动态、发展的观点考察学前教育,而不是以静止的凝固不边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3 用实践的标准来检验学前教育理论,而不是以主观想象来分析和判断问题的。
十: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1区域研究区域研究是织仪国家或地区为单位,对学前教育的制度和实践进行研究。
比较教育学 德国教育PPT课件
![比较教育学 德国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448f5576a20029bc642d49.png)
德 国 教 育
.
.
内容框架
第一节 德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德国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德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
混龄编班心理学依据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 展的第一个加速期。在这一期间,幼儿在认知、 情感、行为等方面发展的“阶段性区分”的时限 相对较短,可与成人和幼儿的发展性差异相比, 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发展上又表现出了“接近性” 和“渗透性”。
.
关于混龄教育
我们学校的经验表明了不同年龄的儿童间可 以相互交往。年龄小的儿童可以看年龄大的儿童 做事情并请他们进行说明解释。他们是很乐意这 样做的,……因为5岁儿童的心理比我们更接近3 岁儿童的心理,……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人们 在成人与幼儿之间很少发现的交流与和谐。”
.
学校附设幼儿园
适合于那些已达6周岁或下半年将达6周 岁,但体格与智力均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 童。通常与小学联为一体,以便为幼儿在 后来的学习中顺利上学提供帮助。
.
托儿所
• 接受0~3岁儿童,主要是对双职工的子女 实行保育
.
学前班
学前班与学校附设幼儿园一样, 与小学相连,但它们针对的是5岁幼儿, 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
.
白天的母亲
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 核准设立的幼儿保教计划。主要做法是: 由政府提供少量经费,让一些年轻妇女在 照管自己小孩之余,再帮助邻近的职业妇 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 困难。这些“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 训,以获得科学育儿的知识 。
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真题_1
![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真题_1](https://img.taocdn.com/s3/m/868ecb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9.png)
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真题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真题1.(单选题,1 分)强调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基础的教育管理理论是()A、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B、科学化教育管理理论C、科层制行政组织教育管理理论D、人本教育管理理论2.(单选题,1 分)目前,德国教师培养的主要载体是()A、综合性大学B、教师教育学院C、师范学校D、教师培训学院3.(单选题,1 分)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A、《教育—财富蕴藏其中》B、戴夫的终身教育20条原则C、《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D、赫钦斯的学习型社会理念4.(单选题,1 分)对大学的本质功能的理解主要来源于()A、纽曼的理念B、洪堡的理念C、威斯康辛的理念D、克拉克的理念5.(单选题,1 分)美国基础教育的教师培养模式不包括()A、“4+0”模式B、“4+1”模式C、“5+0”模式D、“4+2”模式6.(单选题,1 分)最早制定旨在保护和教育幼儿法令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7.(单选题,1 分)霍姆斯指出,问题法的最终着眼点是()A、预言B、选择问题C、提出政策建议D、鉴别相关因素8.(单选题,1 分)以下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比较教育“反省期”中开展的争论是()A、关于结构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的争论B、关于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C、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争论D、关于依赖理论的争论9.(单选题,1 分)在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中,主要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来研究和分析比较教育发展问题的领域是()A、国际教育B、比较研究C、外国教育D、发展教育10.(单选题,1 分)比较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A、可比性和民族性B、时代性和应用性C、理论性和跨学科D、跨国性和国际性11.(多选题,2 分)1976年美国颁布的《终身学习法》的主要内容包括()A、终身学习产生的原因和特点B、终身学习的范围C、终身学习的活动D、终身学习的理论E、终身学习的培训12.(多选题,2 分)日本的高等院校从功能上划分为()A、研究型大学B、教学型大学C、研究教学型大学D、专业型大学E、职业型大学13.(多选题,2 分)日本2022年实施的《学习指导纲要》明确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结构包括()A、学科B、道德C、特别活动D、综合学习E、实践14.(多选题,2 分)法国高中教育包括()A、普通教育B、技术教育C、职业教育D、特殊教育E、艺术教育15.(多选题,2 分)英国现行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包括()A、寄宿制B、全日制C、半日制D、计时制E、托管制16.(多选题,2 分)埃德蒙•金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的职能包括()A、向教育研究者提供广泛的背景信息B、对教育的各种现象、趋势和问题做辅助性分析C、指导教育的决策和发展D、制定广泛的教育政策E、构建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17.(多选题,2 分)库森的比较教育思想主要包括()A、比较研究的标准B、借鉴经验的前提C、资料收集的程序D、开展国际间的合作E、跨区域的交流18.(多选题,2 分)“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发展期的比较教育学家及其著作包括()A、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B、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与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C、施耐德《比较教育》D、贝雷迪《教育中的比较方法》E、诺亚和埃克斯坦《比较教育的科学探索》19.(多选题,2 分)比较教育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功能包括()A、解释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B、深化对本国教育的认识C、形成方法论体系D、无可替代E、开展学术研究20.(多选题,2 分)朱利安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指出欧洲各国比较教育大致的研究范围包括()A、教育机构B、教育制度C、教育目标D、教学方法E、教育政策21.(名词解释题,4 分)英国《罗宾斯报告》22.(名词解释题,4 分)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23.(名词解释题,4 分)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24.(名词解释题,4 分)萨德勒的“比较教育目的论”25.(名词解释题,4 分)《第七年报告》26.(简答题,8 分)(本题8分)简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华师大学前教育自考本科比较教育重点总结复习专供
![华师大学前教育自考本科比较教育重点总结复习专供](https://img.taocdn.com/s3/m/76e947728762caaedc33d453.png)
第七章欧美其他国家及大洋洲国家学前教育欧洲(匈牙利,瑞典,西班牙学前教育),美洲(加拿大,巴西学前教育),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学前教育匈牙利学前教育的发展及更新:1幼儿园的权限放宽了2早起技能的发展正在受到重视3幼儿园在课程与目标上也有所更新当代匈牙利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目标2学前教育概况3学前教育课程4幼小衔接问题5匈牙利幼师培训简述当前匈牙利学前教育的特点:匈牙利1幼儿园的权限放宽了2早起技能的发展正在受到重视3幼儿园在课程与目标上也有所更新西班牙学前教育的内容及发展:(一)20世纪30年代前的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概况2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支持(二)20世纪30念叨后的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机构目标的演进2学前教育方法的演进3课程的演变4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概况。
西班牙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1出台相应的法律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2鼓励学前教育教师进行方法改革,政府提供相关的任务与模式3协调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西班牙学前教育课程的演变:第一阶段(1839-1857)课程模式建立在对工人阶级的慈善行为上,安排不全面。
课程与行为习惯的发展,道德与宗教规则联系在一起,主要包括读写算。
第二个阶段(1858-1900)课程是学术课程。
课程受到了福禄贝尔,蒙台梭利与德可乐利的影响。
第四个阶段(1940-1960)学士课程复兴,但考虑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它更为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尤其是情感与社会方面(如户外活动,艺术教育,语言发展,社会与宗教教育)巴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问题1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2有相当数量的学前教育教师没有教师职称3学前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待遇不高4提供给贫困儿童的补偿教育计划质量不高5巴西的学前教育过多的依赖了国际组织。
发展趋势:1政府采取措施改变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提供为贫困儿童服务的补偿教育的质量2加强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待遇3依照巴西的国情,批判的吸收外国先进的经验,不要盲目照搬照抄巴西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1教育立法2教育机构的设立3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研究4联邦政府从教育立法上关注学前教育巴西政府介入学前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治定义的简明阐述2公务员标准与推荐制的实行3以扩展联邦大学服务功能为目的的计划与研究巴西学前教育协调局1975年,巴西教育部设立了下属部门学前教育协调局,它的主要目标是为学前教育制定细致的国家规划。
自考00472比较教育-考点汇总
![自考00472比较教育-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c2c360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4.png)
考点1 比较教育的标志考点1 比较教育的标志 【答案】C考点1 比较教育的标志【答案】C考点1 比较教育的标志【答案】D考点2 比较教育的定义考点2 比较教育的定义【答案】考点3 比较教育的特征考点3 比较教育的特征【答案】ABCDE考点4 比较教育的作用考点4 比较教育的作用【答案】考点4 比较教育的作用考点4 比较教育的作用考点4 比较教育的作用考点5 比较教育的学科领域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发展教育比较教育学文化内部分析教育内部分析和工作研究国际教育机构国际教育教法学考点5 比较教育的学科领域【答案】D考点5 比较教育的学科领域【答案】考点5 比较教育的学科领域【答案】考点1 比较教育的四个阶段考点1 比较教育的四个阶段【答案】ACE考点1 比较教育的四个阶段【答案】B考点2 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考点3 比较教育“借鉴时代”的其他教育学家库森考点3 比较教育“借鉴时代”的其他教育学家考点3 比较教育“借鉴时代”的其他教育学家库森【答案】ABCDE考点4 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考点4 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A.汉斯B.C.D.【答案】C考点5 《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考点5 《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A.B.C.D.汉斯【答案】B考点5 《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答案】考点5 《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A.B.C.汉斯D.【答案】A考点6 其他学者考点6 其他学者A.B.C.D.汉斯E.【答案】BCDE考点7 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万法时代”考点1 库森的主要思想考点1 库森的主要思想考点2 萨德勒主要思想考点3 康德尔主要思想考点3 康德尔主要思想A.B.C.D.【答案】A考点3 康德尔主要思想【答案】考点3 康德尔主要思想考点3 康德尔主要思想献。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真题和答案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真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ce7e116fc700aba68fc6f.png)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真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认为“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的比较教育学者是A、库森B、康德尔C、汉斯D、贝雷迪正确答案C解析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NicholasHans)在其《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中认为,“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
2、在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中,较为基础性的研究领域是A、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B、比较研究和外国教育C、国际教育和外国教育D、比较研究和发展教育正确答案B解析在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中,比较研究和外国教育是两个较为基础性的研究领域。
3、被称为比较教育真正先驱的是A、赫勒敦B、朱利安C、色诺芬D、狄德罗正确答案A解析赫勒敦被认为是比较教育的真正先驱,他认识到研究文化和教育差异的重要性,极力主张进行史学研究。
在关于地理和历史哲学的巨著《历史学导论》中,他强调要研究各民族以及各个地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东西穆斯林的文化和教育差异。
4、在康德尔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概念中,作为理解一国教育制度重要途径的是A、民族主义B、时代性C、人文主义D、民族性正确答案D解析康德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民族性并不是在偶然之间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国家的特征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教育以进步主义思想为基础,法国教育注重发展理性,英国教育有实用性和多面性的特点”。
因此康德尔将民族性作为理解一国教育制度的重要途径。
但是,康德尔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民族精神是固定不变的因素,也不意味着种族特征是永恒不变的。
如果这一切是没有变化的,教育任务就相对简单了。
然而事实是不仅教育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事情,而且,影响着教育而教育又司求予以影响的民族背景则是更为复杂和微妙的”。
5、在美国全国性的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计划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A、《零岁-五岁教育计划》B、《开端计划》C、《幼儿教育五年计划》D、《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正确答案B解析美国有若干个全国性的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计划,其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开始于1965年的《开端计划》。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真题整理-德国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真题整理-德国](https://img.taocdn.com/s3/m/3eef70725acfa1c7aa00ccab.png)
20129.1924年德国规定“儿童受教育权利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的是A.《先行计划》B.《教育结构计划》C.《青少年福利法》D.《费舍法案》C27.主张“编制各种训练程序,以推动幼儿智力发展”的是德国哪种学前课程论?A.功能论 B.学科论C.情境论D.科学论A20118.将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的教育家是【】A.巴乌利美B.弗利托娜C.瓦德切克D.福禄贝尔D9.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全国性的计划模式,是一种以职业女性为对象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儿童看护项目的是【】A.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B.家庭互助项目C.临时保姆项目D.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项目C10.德国共有30多种学前教育形式,最主要的形式是【】A.幼儿园B.保育所C.托儿所D.幼儿学校A20108.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旨在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为( )A.功能论B.学科论C.情境论D.知识论A200919.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旨在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为( )A.功能论B.学科论C.情境论D.知识论A21.19世纪的最初20年,为解决妇女就业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德国各地建立了不少私立的、冠以各种名称的学前教育设施,其中最早最负盛名的保育所的开设者是( )A.巴乌利美B.弗利托娜C.瓦德切克D.福禄贝尔A22.1970年,联邦德国教育委员会把学前教育也纳入教育计划的构想之中,此计划是( )A.《先行计划》B.《教育结构计划》C.《幼儿凭证计划》D.《幼儿教育计划》B23.在学前师资培训上有着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特征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D20089.德国最早且最负盛名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巴乌利美保育所B.弗利托那幼儿学校C.柯夏幼儿园D.福禄倍尔幼儿园B200721.将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的人物是【】A.巴乌利美 B.弗利托娜 C.瓦德切克 D.福禄倍尔D22.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能力的理论称为【】A.功能论 B.学科论 C.情境论 D.知识论C20068.德国幼儿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A.巴乌利美B.瓦德切克C.弗利托娜D.福禄贝尔C9.对战后联邦德国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文件是()A.《青少年福利法》B.《费舍法》C.《教育结构计划》D.《教育基本法》A名称解释31.1924年《青少年福利法》(2008,2007)简答35.简述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自考比较教育
![自考比较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4e3526b58fafab068dc0207.png)
1.比较教育: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 和特殊规律,为本国或地区的教育改革做借鉴。
2.朱利安:法国教育家,1817 年首次提出比较教育的计划,他的比较教育是以“借鉴”为特征而 朱利安: 朱利安 ,它标志着 载入史册的,1817 年他发表了一本小册子,叫做《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 比较教育发展第一阶段而开始。
7 导生制:英国国教会牧师贝尔和友谊会教徒兰开斯发明了“导生制” 导生制: ,老师对年龄大,或者成绩 好的“导生”施教,然后他们再传教其他的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导生制优点: (1)廉价,经 济实用(2)师资不足的问题(3)扩大受教育范围(4)有助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8.公学:英国最古老的一种私立学校,在现行学制中,公学是一种独特的学校,是寄宿制私立文 公学: 公学 学学校,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目标以“公职人员”为主,得名“公学” ,设备Leabharlann 件优越,师 资水平高,学费昂贵。
4 重视道德教育:随着当今世界信仰危机、价值观念危机、社会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出现,道德教育再度成为各国普 遍关注的问题,各国都为其进行着不同的努力。 5 普及计算机教育;在信息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积极地将计算机引入课堂。 6 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的改革。
2020年10月自考《比较教育》00472真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比较教育》00472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6ea3f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0.png)
而终身教育则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
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论大学使命的变迁。 答案解析: 大学最早出现在中世纪后期的欧洲,此时的大学明确地把教学和学问作为大 学目的。教学成为大学存在的最重要、最有力的理由和根据之一。可见,大学创 立之初是以传递知识和培养人为主要目标。 研究使命最具有影响力的是 19 世纪和 20 世纪早期的德国模式,尤其是普鲁 士新办的柏林大学。洪堡主张大学的使命不仅是教育人,同时还要成为知识创造 的源泉。可见,19 世纪以来,除了教学之外,大学又增添了科学研究的使命。 大学使命的第二次转型是由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引发的。随着民主理念在美国 大学的影响日益扩展,公共服务作为大学的使命正式走入大众的视野。“威斯康 星理念”的提出和践行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社会服务的使命,使大学在教学和科研 之外还被赋予了第三项使命——服务社会。 2、论述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 (1)教师教育培养和培训体制的一体化从世界范围来看,一次性的师资培养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使教师胜任时代赋予的新职能,必须使教师 的培养和培训连续化或一体化,并且应该具有终身的性质。 (2)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从世界各国来看,发达国家已经把教师专业 作为自身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各国试图通过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来提 高教师的质量。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当前各国教师教育带有共通性的发展趋势。 (3)突出复合型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当代,世界上许多国家根据本国政治、 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情况,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在现 实中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师教育观。外界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在知识方面, 而且在诸多综合能力方面越来越高。 (4)强调实践能力倾向的教师培养世界各国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主要表现在学生实习吋间的加长,教师培养标
比较教育自考资料+笔记
![比较教育自考资料+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8b29ba03c1ec5da51e270aa.png)
第一章概论(适合出填空、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等)1、比较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比较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2、比较教育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比较教育产生于19世纪初,在至今180多年的历史中,比较教育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借鉴时代、因素分析时代、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3、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或专门的研究领域开始的标志:朱利安1817年《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4、借鉴时代另外几位比较重要的比较教育学者:法国的库森,英国的阿诺德,美国的霍拉斯.。
曼和巴纳德等。
5、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的标志: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是以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标志的。
6、“因素分析时代"的其他代表人物康德尔是比较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学者萨德勒和汉斯主要强调教育以外的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因此有人将他们的研究方法叫做“外部因素分析法”;而施奈德在强调外部因素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教育的内部因素在国民佳偶制度形成中的影响,因此有人将其研究方法称为“辩证法的因素分析法”1898年,罗素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比较教育;在我国,1930年燕京大学也开始在文学院教育学系开设比较教育课程。
7、“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分为几个发展时期:发展期(20世纪50—60年代)、高原期(20世纪70年代)、反省期(20世纪80年代)、扩展期(20世纪90年代).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几种观点: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是教育史研究的继续,它把教育史研究延伸到现在,以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联系",这种教育历史研究是一种“以现行的实况为基础而不以理论为基础来比较各国教育制度的原理",而“研究外国制度就意味着分析、评价本国的教育制度,从而更清楚地分析对比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和基础”。
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制度PPT课件
![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制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4027ac856a561252d36fa9.png)
10
二、二战后德国的教育发展
(一)《总纲计划》 (二)《汉堡协定》
(三)《教育结构计划》 (四)《2010年议程 》
11
(一)《总纲计划》
1959年2月14日,公布了《改组和统 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
1、初等教育:基础学校教育(4)+ 促进阶段教育(2)。 2、中等教育:主要学校、实科学校 和高级中学 。
9
(五) 高等教育国际化
德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高等学校、众多学 术组织广泛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 仅与中国合作的项目 有363 个。高等学校几年前提出并坚持用英语授课, 利用高 校不收学费的优势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
近年来, 在德的外国学生数量增长很快, 从1977 年的5 万 人, 1991 年的10 万人, 1997 年的15 万人, 到2003年的23 万 人,2011年首次突破25万人。目前高校中, 外国学生占学生 总数的11%, 其中前3 位的分别是: 中国2.4万人, 俄罗斯1 万 人,奥地利8000人。
通中学和文理中学之间, 对学生进行扩展的普通教育。大部 分以中等学校毕业结束, 具有升入专业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 里深造的资格。
文理中学一般为9年制, 从5 年级至13 年级, 对学生
进行深化的普及教育。毕业生可获得直接升入高等学校深造 的资格。课程包括语言—文学 —艺术、社会科学、 数学 —自然科学 —技术3 个领域, 除此, 必修课 还包括宗教课和体育。
人才; 4、走校企合作模式,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5、加强教育决策的政策咨询, 扩大高校
办学自主权利。
16
17
2. 强调革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建设精英大学 4. 集中资助重点研究领域 5. 改革贷学金制度 6. 加强职业教育,促进就业 7. 增建全日制学校
2019年10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e657d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b.png)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比较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47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城中,对除本国以外的国家的教育现象、现状、特征等的研究和比较分析是( C)A.区域教育研究B.国际教育研究C.外国教育研究D.发展教育研究2.在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中,世界比较教育学会(WCCES)创立的时期是( B )A.扩展期B.高原期C.深化期D.反省期3.在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提出了有限度借鉴观点的比较教育学家是( B)A.阿诺德B.霍勒斯•曼C.巴纳德D.库森4.当前法国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D)A.托儿所B.保育室C.幼儿班D.幼儿学校5.日本在2008年公布了修订后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主要强调的是( C)A.自主能力B.创新能力C.生存能力D.交往能力6.美国政府解除了对特许学校数量限制,要求大量兴建“政府特许学校”以提升教育质量的计划是(B)A.“中小学创新与成功计划”B.“力争上游”计划C.“强势开端计划”D.“奥巴马教育计划”7.明确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并标志着俄罗斯从公共政策层面正式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实践的文件是(A )A.《继续职业培训教育机构的标准规约》B.《关于终身学习振兴措施与推进体制等的整备法律》C.《终身学习的新基础:继续扩展继续教育为第四教育领域》D.《回归教育:终身学习的策略》8.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师教育观念中,最为著名的教师观是( A)A.复合型教师观B.专家型教师观C.民主型教师观D.国际型教师观9.根据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小学阶段以( D )A.活动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选修课程为主D.综合课程为主10.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C)A.大众化B.民主化C.一体化D.多元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比较教育自考复习笔记
![比较教育自考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2a6e70902020740be1e9b88.png)
比较教育第一章概论借鉴时代: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从1817年比较教育产生开始到19世纪末,这一时期随着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偶诶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并积极借鉴别国教育经验来改善本国教育。
当时人们相信吧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向国外派遣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发展起来。
但这一时期比较教育家对别国教育的考察太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的,往往忽略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忽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
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历史的第二个阶段,从1900年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段时间里,比较教育学家门开始注意到借鉴时代比较教育所采用的孤立研究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的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局限和问题,并逐步认识到任何出色有效的教育都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历史之中的,只有联系对象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来研究其教育精神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才能从中获得间接的启发。
因而比较教育家门在这一时期主义密切各国额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来分析研究该国的教育。
社会科学方法时代: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三个阶段,主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
在这一阶段由于受整个社会科学界在研究方法上从注重哲学思辨向签掉量化分析和重复验证的实证方法转变的影响,比较教育也从以往偏重人文的历史研究方法,逐步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方向发展。
社会科学界的各种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影响着比较教育,使这一阶段的比较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理论和新方法层出不穷的状况。
比较教育在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主要特点:受整个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从注重哲学思辨向强调量化分析和重复验证的实证方法转变的影响,比较教育也从以往人文的历史研究方法,逐步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学、行为科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新方法、新理论也影响着比较教育。
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比较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比较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6de6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0.png)
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比较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比较教育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单选题】1855年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的是()A.福禄倍尔B.伊莉莎白-皮博迪C.马尔波D.玛格丽特-舒尔兹3.【单选题】德国最早且最负盛名的学前教育机构是()A.巴乌利美保育所B.弗利托那幼儿学校C.柯夏幼儿园D.福禄倍尔幼儿园4.【单选题】主要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教育文件或法律是()A.美国《国防教育法》B.日本《确保教育人才法》C.英国《教育改革法》D.法国《郎之万—瓦隆方案》5.【单选题】英国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公共学校系统的是()A.私立幼儿园B.预备学校C.公学D.现代中学6.【单选题】以培养绅士著称于世的英国最古老的一种私立学校是()A.文法中学B.综合中学C.公学D.第三级学院7.【单选题】美国中学的主体是()A.普通中学B.职业技术学校C.特科中学D.综合中学8.【单选题】奠定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著作是()A.《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B.《比较教育》C.《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D.《教育中的比较法》9.【单选题】“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是()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10.【单选题】萨德勒是英国比较教育的先驱者之一,1895~1903年,他主持考察了欧洲各国、当时大英帝国的领地和美国的教育,撰写了一部28卷的著作是()A.《教育问题专题报告》B.《关于普鲁士公立教育情况的报告》C.《第七年报告》11.【单选题】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日本专门设置了()A.连贯教育B.幼儿学校C.保育学校D.幼年学校12.【单选题】德国师范教育的机构主要是()A.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B.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C.大学D.高等专科学校13.【单选题】贝雷迪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主要以提出著名的()而闻名于世。
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3985b4fb307e87101f696c1.png)
德国教育思考题名词解释1、职业基础教育年职业基础教育年在西部为了扩大学徒的知识面避免过早专门化规定所有完成普通义务教育的青年都要参加为期1年的职业基础训练为以后的专门训练打针基础。
2.《汉堡协定》《汉堡协定》在《拉门计划》和《不来梅计划》的基础上1964年各州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在汉堡签定了《联邦共和国各州之间统一学校制度的修正协定》《汉堡协定》规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年阻为9年4年基础学校上设二年的观察期各类中学名称统一为“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完全中学”《汉堡协定》基本上形成了。
2.德国的综合中学德国的综合中学综合中学是德国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把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这三类中学综合在一起兼有各类中学的教育使命。
综合中学从组织结构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一体化综合中学一种叫做合作式综合中学。
综合中学的校舍多为新建的设备比较现代化。
由于它把三类中学综合在一起规模都很大平行班很多管理比较难。
2、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联邦德国的职业义务教育制度。
凡完成年普通义务教育后不再升学的青年均需在就业前接受年职业义务教育。
所谓双元制是指由企业和公立职业学校分工合作培训同一批学徒。
简答题1、德国教育体制的特点?1教育领导体制上的地方分权制。
2普通义务教育和职业义务教育相结合。
3各种学校以公立为主。
这是德国教育的传统。
4职业教育形式多种多样5严格的教师选拔2、德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别?1、主要学校2、实科中学3、文科中学4、60年代后出现的综合中学3.《教育结构计划》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德国教育审议会于1970年2月提出了《教育结构计划》主张加强早期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建议整个教育体系分为“初步教育领域”、“初等教育领域”、“中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继续教育领域”义务教育从5岁开始共10年在完全中学高年级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初级中学最后一年没基础教育课。
以便学生对职业教育有所准备师范教育今后要按不同的教育领域的要求培养教师等等。
比较教育学参考答案
![比较教育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56c3501eb91a37f1115c54.png)
比较教育学参考答案1.《魏玛宪法》答:在师范教育方面,《魏玛宪法》规定,所有国民学校教师都受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在这时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型的高等专科学校随之出现。
2.高等教育答:英国没有专门的全国性大学入学考试,学生入学主要依据中学阶段的各种证书考试成绩。
目前各大学录取新生主要依据16岁时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和18岁时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和高级补充水平考试成绩。
大学学位分四个等级:学士、硕士、哲学博士和高级博士。
3.1984年法国社会党颁布了《萨瓦里法》中提到的“职业化”的含义所谓职业化,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应进一步克服纯理论教学的倾向,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的教育与出路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能力。
4.单轨制答:美国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勾通。
按照法律规定,美国公民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生都可以选修正式课程或参加非正式课程。
这是美国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称为单轨制。
二、简答题(4题):1.简述1968年法国颁布的《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答:1968年的《高等教育法》规定。
法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建立与传播知识、发展科学研究和培养人”,必须“有助于社会晋升培训,并由此促进社会朝着使每个人对自己的命运具有更大责任感的方向发展”。
2. 简述英国的学制结构答:英国的现行学制建立在1944年教育法的基础之上,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英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11年,即从5~16岁。
1.学前教育在英国,学前教育指义务教育开始年龄5岁之前的儿童教育,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其实施的机构有:公立与私立幼儿园。
2.初等教育根据国家统一课程的规定,初等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除宗教教育外,还包括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技术学、音乐、艺术和体育,其中数学、英语和科学为“核心课程”,学校应在课时上予以优先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德国教育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对德国教育历史演变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德国现行教育制度及其特点,深刻领会德国教育改革趋势。
考核内容第一节德育教育的演变(一)帝国时期以前的教育1.义务教育的实施2.教育机构收归国家3.双轨制的形式(二)帝国时期的教育1.福禄倍尔的幼儿园2.凯兴斯泰纳创立职业学校3.形成三类中学(三)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1.《魏玛宪法》2.《基础学校法》(四)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教育目标及其后果(五)战后重建传统教育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2.《杜塞尔多夫协定》(六)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教育发展与改革1.《汉堡协定》2.《教育结构计划》3.《教育总计划》4.东部地区的教育改造第二节德国现行教育制度(一)教育行政1.联邦教育行政机构及其职责2.协调机构及其职能3.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及其职责(二)学制结构及其特点1.学制结构图2.义务教育3.德国学制的特点(三)各级各类教育1.学前教育(1)机构(2)性质(3)宗旨2.初等教育(1)机构(2)学制(3)目的(4)教学实施3.中等教育(1)机构(2)任务(3)教学实施4.职业技术教育(1)机构与任务(2)教学实施(3)双元制5.高等教育(1)德育高等教育的传统(2)机构(3)宗旨(4)学位(5)德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6.师范教育(1)机构(2)两个阶段训练制度第三节德育教育改革动向(一)初等教育改革主要措施(二)建立州一级统一的中学毕业考试制度主要措施(三)改革高等教育1.改革大学的学习2.改革高等学校的管理一3.赋予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同等地位(四)改革职业教育1.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措施2. 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措施六、德国《教育结构计划》的主要内容。
七、文化联邦主义的涵义。
八、高等学校总纲法的主要内容。
九、德育中等教育第一阶段以及中等教育第二阶段的含义。
十、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含义。
十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的实质。
十二,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的含义。
同步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普鲁士公国颁布《乡村学校规程》后,德国几乎在各地都实行了义务教育。
这一《规程》颁布的时间是( )A. 1806年B-1763年C.1794年D.18 71年2.规定了各州各类学校的统一名称,促进了德国教育制度的统一,并在1955年由各州州长签订的协定是( )A.《基础学校法》B.《波茨坦协定》C.《汉堡协定》D.《杜塞尔多夫协定》3.成为德国各州学校制度改革的基础的是1964年各州签订的( )A.《教育结构计划》B.《教育总计划》C.《汉堡协定》D.《杜塞尔多夫协定》4.除了柏林和北威州,德国的大多数州法定普通义务教育为( )A.9年B.10年C.11年D.12年5.它是联邦德国普通教育学校中最年轻的一种,其毕业证书在联邦范围内得到承认,它是( )A.定向阶段B.主要学校C.综合中学D.专科高中6.德育教育审议会提出的《教育结构计划》是根本改革联邦德国教育制度的蓝图,它的提出是在( )A.1964年B.1970年C.1973年D.1976年7.近代西方的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实科教育、师范教育、双轨制等大多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8.西方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回教育权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9.魏玛宪法颁布在( )A.1919年B.1920年C.19 71年 D.1934年10.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建立是在( )A.1949年5月 B 1949年9月C.1948年5月 D.1950年9月11.联邦德国在文化教育领域实行( )A.自由主义B.宗派主义C.联邦主义D.无政府主义12.德国具有州法律的当然约束力的是( )A.科学委员会B.大学校长会议C.教育规划和科研促进委员会D.文化部长常设会议13.德国的基础学校修业年限除柏林是6年外,其余各州都是( )A.4年B.5年C.7年D.8年14.德国普通中学区别于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一大特征是开设( )A.外语课B.自然科学课C.音乐课D.劳动课15.在德国被视为“残剩的学校”的是( )A.完全中学B.普通中学C.实科中学D.综合中学16.被称作是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的是指’( )A.职业技术教育B.学前教育C.实科中学D.普通中学17.联邦德国高等学校体系的核心是( )A.工程技术学院B.高等专科学院C.大学D.职业专科学院18.德国高等学校教学形式中,被认为是一种很受重视的教学形式的是( )A.实习B.讲解C.调查D.习明纳19.德国的初等教育是由( )A.基础学校实施的B.托儿所实施的C.普通中学实施的D.综合中学实施的20.德国的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成立于( )A. 1959年10月B.1969年10月C.1990年12月D.1990年10月二、多项选择题1.在德国,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主要有( )A.职业学校B.职业专科学校C.职业补习学校D.专科高中E.专科学校2.德国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有( )A.定向阶段B.主要学校C.实科中学D.完全中学E.综合中学3.德国的学位分为( )A.文凭学位和硕士学位B.协士C.博士学位D.教授备选资格E.国家博士4.联邦德国现行学制有继续教育以及( )A.基础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职业教育E.高等教育5. 1964年签订的《汉堡协议》内容包括( )A.所有学校统一学年B.统一学校名称C.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9年D.所有学生统一从第五年级开始必修一门外语E.设立达第十二年级的两年制专科高中6.联邦德国规定义务教育为10年的两州是( )A.巴伐利亚B.柏林C.北威D.慕尼黑E.巴符7.在德国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包括( )A.托儿所B.幼儿园C.学龄儿童幼儿园D.特殊教育幼儿园E.基础学校8.德国的综合中学从组织结构上看包括( )A. 一体化综合中学B.合作式综合中学C.分散式综合中学D.分体式综合中学E.分散合作式综合中学9.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学形式包括( )A.部分时间制教学形式B.集中教学形式C.全天候教学形式D.分散式教学形式E.职业基础教育年形式10.德国高等学校中的教学形式包括( )A.授课B.练习C.习明纳D.调查E.实验三、填空题1.德国在1920年4月通过《基础学校法》废除了,贵族化的____,建立了划一的初等教育机构——四年制的____。
2. 1969年成立的联邦教育和科学部,虽然不是一个立法机构,但是可以通过____和____来影响各州的教育。
3.在德国,国家允许教会在学校中开设____,虽然这是正式课程,但不是____。
4.联邦德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____,全日制的学校很少,____几乎没有。
5.德国的教师一律由____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均需达到____水平。
6.德国的学前教育虽然是基础教育,但还没有成为____的一部分,它是保育和社会性质的,其法律基础是____,与学校教育有原则区别。
7.德国的初等教育是由____实施的,是满6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开始接受的____。
8.联邦德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核心是____和____。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集中在课程与____、____和____三个方面。
10.一一目标是为学生就读高等专科学校作准备并提供资格,在德国被公认为是重要的____形式。
11.高等专科学校是____年才出现的,发展迅速是未来联邦德国“____”。
四、名词解释1.汉堡协定2.教育结构计划3.双元制职业教育4.定向阶段5.专科高中6.综合中学7.教育总计划五、简答题1.简述德国学制的特点。
2.简述德国教育的演变经历的阶段?3.简述德国的教育行政具有什么特点?4.简述德国建立综合中学的原因。
5.简述德国职业技术教育有什么特点?6.简述德国高等教育有什么特色?六、论述题1.试述《教育结构计划》的主要内容。
2.试述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参考答案1.B2.D3.C4.A5.C6.B7.D8. C9. A 10. B 11. C 12. D13. A 14. D 15. B 16. A 17. C 18. D 19. A 2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CDE2.ABCDE3.ACD4.ABCDE5. ABCDE6.BC7.ABCD8.AB 9.ABE 10. ABCDE三、填空题1.预备学校基础学校2.提出建议控制拨款3.宗教课必修课4.半日制公立住宿学校5.高等学校大学教育6.公共教育体制青少年福利法7.基础学校义务教育8.学术自由教育与科研相结合9.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体制10.专科高中专业教育11. 19 68工业社会典型的高等学校四、名词解释1.汉堡协定:联邦德国教育部长会议签订的联邦各州统一学校制度的修正协定,于1964年签订,主要内容有:(1)所有学校统一学年,即从每年的8月1日开始,于次年的7月31日结束。
(2)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9年,每年6月30日满6周岁的儿童必须于当年8月1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
(3)统一学校名称为基础学校、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五至六年级为促进阶段或观察阶段。
(4)所有学生统一从第五年级开始必修一门外语。
(5)设立达第十二年级的两年制专科高中。
6)完全中学的毕业生要进入一般大学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即从第五学年开始接受第一外语的教学,从第七学年开始学习第二外语,从第九学年开始学习第三外语。
《汉堡协定》的颁布意味着联邦德国教育领域复兴巩固时期的结束和改革时期的真正开始,对统一联邦德国普通公立学校的学制起到了促进作用。
2.教育结构计划:是1970年德国教育审议会提出的教育结构改革方案。
该计划强调:通过分科分组教学达到教育个别化;通过对儿童的早期促进来消除机会不均等;通过加强各类学校之间纵向和横向的沟通来消除学生被限定在某一教育轨道上;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
建议:(1)把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初步教育领域、初等教育领域、中等教育领域、高等和继续教育领域;(2)改组基础学校,将义务教育提前到5周岁开始;(3)全日制义务教育延长到10年,受完10年教育的学生授予中等教育第一阶段毕业证书;(4)改革中学毕业证书Ⅱ阶段的教育.扩充其教育内容,提高升入不同种类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5)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的第十一年级设职业基础教育年;(6)改变传统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按照学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的培养方法,今后按照教育领域的不同要求组织师范教育。
3.双元制职业教育:联邦德国的职业义务教育制度。
凡完成9年普通义务教育后不再升学的青年均须在就业前接受3年职业义务教育,所谓双元制是指由企业和公立职业学校分工合作,同一时间内培训同一批学徒,企业根据全国统一的培训规章,培训学徒掌握从事职业工作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