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翩跹(xiān)B. 踌躇(chóu)C. 蹒跚(pán)D. 徜徉(cháng)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B. 我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

D.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4.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象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B.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D.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出自《离骚》。

7. “_________,白露为霜。

”出自《诗经·秦风·蒹葭》。

8. “_________,人约黄昏后。

”出自《青玉案·元夕》。

9. “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游山西村》。

10. “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文章内容略)11.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1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5分)13. 文章中提到的“他”具有哪些特点?(5分)14. 请分析文章中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5分)15. 你认为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10分)四、作文(共30分)16.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3单元】(陕西专用)

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3单元】(陕西专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测试范围: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上第1~3单元。

5.难度系数:0.75。

6.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4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hóu咙。

夏雨一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dānɡ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①与轻风流水应和.(A.hé B.hè)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②把一年到头贮蓄.(A.xù B.chù)的绿色全拿出来。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①hóu___咙②铃___dānɡ2.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默写(每空1分,共11分)1)正入万山圈子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XXX)2)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XXX)3)在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达了诗人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的是“身世虽浅,心若向往,山高水长,意溢归期”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杜牧)5)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7)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2、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空格内,给加点字注音。

(4分)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XXX niàng(XXX)着。

鸟儿将XXX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yìng hè)着。

3、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B、毫不犹豫喧嚣暇想嬉戏4、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C、XXX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6、口语交际(2分)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充XXX谈话的内容。

要求文明得体,清楚连贯。

中考结束后,XXX乘火车到北京旅游。

XXX:您好,请问这趟火车是去北京的吗?售票员:是的,你要去哪个车站?XXX:我要去北京站。

售票员:好的,请给我你的车票和身份证。

XXX:好的,谢谢。

请问这趟火车几点到北京?售票员:大约下午4点半到。

祝您旅途愉快!XXX:谢谢!1.在旅途中,一位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XXX喝,但XXX想起了学过的安全知识,礼貌地拒绝了邻座的好意。

初中语文七年级作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作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作文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我的家乡》作文要求:1. 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2. 表达你对家乡的感情。

3. 字数不少于600字。

范文:我的家乡位于江南水乡,这里四季分明,风景如画。

春天,万物复苏,柳绿花红,小桥流水人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荷花盛开,蝉鸣声声,池塘边的孩子们嬉戏玩耍,充满了欢声笑语;秋天,稻谷金黄,硕果累累,农民伯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家乡的冬天虽然寒冷,却也美得让人心旷神怡。

家乡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文底蕴深厚。

这里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如古老的庙宇、书院,它们见证了家乡的沧桑变迁。

家乡的人们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每当有客人来访,他们总是拿出最好的食物款待,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无论走到哪里,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总是让我魂牵梦萦。

每当夜深人静时,家乡的景象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感到无比的温馨和安宁。

答案:1. 学生应从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两个方面进行描述,注意细节的描绘,使文章生动形象。

2. 表达对家乡的感情时,可以结合个人经历和感受,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3. 字数要求要达到,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试题二:《我的梦想》作文要求:1. 描述你的梦想是什么。

2. 阐述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3. 你打算如何实现这个梦想。

4. 字数不少于600字。

范文: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在我心中,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他们用知识和爱心为人们解除病痛,带来健康和希望。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梦想,源于我童年时的一次经历。

那时,我生病了,是医生的精心治疗让我恢复了健康。

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帮助更多的人。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首先,我要努力学习,掌握医学知识;其次,我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会关爱他人;最后,我要不断实践,提高自己的医疗技能。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梦想终将实现。

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用我的双手为人们带来健康和幸福。

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倔强(juè)踉跄(liàng)B. 哽咽(yè)锲而不舍(qiè)蹒跚(pán)C. 迸溅(bèng)矍铄(shuò)踌躇(chóu)D. 恣意(zì)踌躇(chú)踉跄(li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学习这么努力,成绩怎么可能不好呢?C.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禁止的吗?D. 难道这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吗?...(根据需要继续出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的《春晓》。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_______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忆江南》中的名句。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答案:B改写:下列词语中,注音错误的是B选项。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改写:下列各组词语全部书写正确的是C选项。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B改写:下列句子中,使用加点词语不恰当的是B选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答案:D改写: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D选项。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改写:下列句子中,分析修辞手法不正确的是B选项。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②③④①改写: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④①,分别是可观石上生云、可看水中腾雾、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1.读书要细,这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但是,要做到细读并不容易。

那么什么是细读呢?是指像头发丝那样细?还是指跟随文字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到?多读几遍就能做到细读吗?其实,要想做到细读,需要通过举例来说明。

2.XXX小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

他在XXX的时候,偷偷溜进学堂听课,每次都能默默地记下所听到的内容。

他的母亲则理解他的想法,支持他去寺庙里研究。

在寺庙里,他每天晚上都会溜出来,坐在佛像前面,拿着书籍读到天亮。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断研究的精神,展现出了XXX的优秀品质。

3.细读的好处在于,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读内容。

通过仔细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

因此,细读是阅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基本功之一。

已故作家XXX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可以启发我们从阅读的角度来思考。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XXX的乡村水果贩子和城市画家XXX的交往。

每年四季,XXX都会送时令水果给XXX,两人相处非常熟悉。

有一次,XXX送水果时看见XXX正在画一幅紫藤花,画面上满是紫色的花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忏.悔(chàn)迸.溅(bìng) 孱头(càn)久久伫.立(zhù)B.枯槐.(huái)颤.抖(chàn)矜.持(jīn)忍俊不禁.(jīn)C.遗憾.(hàn)猥.琐(wěi)恍.然(huǎng)一摞.一摞.(luó)D.凝.望(níng)服侍.(shì)萋.萋(qī)仙露琼.浆(qíng)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朗润凛洌人迹罕至拙拙逼人B.分歧默契翻来复去骇人听闻C.惭愧慰藉美不胜收喜出望外D.颓唐决别随声附合畏罪潜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要规划,不能故弄玄虚....。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有(yīng)C. 蹒跚(pán)D. 迸溅(bè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蹑手蹑脚B. 穿流不息C. 纷至踏来D. 一愁莫展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B.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从容不迫。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气横秋了。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了。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真是德才兼备。

C.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活动。

D. 他虽然生病了,但是仍然坚持参加这次活动。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太阳从东方升起。

C.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河水潺潺,流向远方。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B.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

C. 他像一只小猫一样温顺。

D. 他像一只小狗一样忠诚。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B.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C.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真是多才多艺。

D.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真是多才多艺。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箭一样快。

D. 他跑得像电一样快。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C.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是吗?D.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难道不是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B. 他总是那么快乐,为什么呢?C.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你知道吗?D. 他总是那么快乐,是因为他有一颗乐观的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10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10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10篇一、课文内容考查(1篇)课文:《我的心愿》试题样式:选择题分析:本篇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可以采用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题目覆盖课文的主要内容,考察学生对细节的把握和推理能力。

二、语法知识考查(1篇)课文:《忙碌的蜜蜂》试题样式:填空题分析:本篇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设计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句子成分、词性、时态等方面的运用。

三、词语辨析考查(1篇)课文:《小草》试题样式:选择题分析:本篇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辨析的能力。

可以设计选择题,考察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四、写作能力考查(1篇)题目: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试题样式:作文题分析:此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和关键词,引导他们展开自己的观点,并注意结构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五、阅读理解考查(1篇)题目:阅读理解《捉迷藏》试题样式:阅读理解题分析: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篇短文,然后设计一些问题来考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能力。

可以包括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归纳等方面的问题。

六、补充句子考查(1篇)题目:补充句子试题样式:填空题分析:给定一段完整的文章,然后删除其中的几个句子,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选择适当的句子进行填充,并保证文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七、古诗词填空(1篇)题目:填空试题样式:填空题分析:给出一首古诗词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填写出正确的诗词,并解释其意思,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八、写作指导(1篇)题目:写一篇关于春天学校活动的通知试题样式:写作指导分析:通过给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要求,引导他们按照指定内容和格式,写一篇关于春天学校活动的通知。

九、作文阐述(1篇)题目:根据所学的课文和自己的想法,谈谈对友情的理解试题样式:作文分析:此篇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课文和自己的思考,阐述对友情的理解,并合理展开自己的观点,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

七年级语文学科竞赛试题

七年级语文学科竞赛试题

七年级语文学科竞赛试题一、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列古文段落,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论语·学而》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请解释“学而时习之”的含义。

(2)“有朋自远方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 阅读现代文《背影》,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背影》节选:“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1)这段文字描述了什么情景?(2)作者通过这段描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阅读古诗《静夜思》,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情景?(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 阅读现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百草园里,草长莺飞,蝴蝶翩翩,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三味书屋中,书声琅琅,老师的声音抑扬顿挫,学生们聚精会神。

”(1)这段文字描绘了两个场景,请分别描述它们的特点。

(2)这两个场景分别代表了什么?二、古文翻译(共20分)1.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10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10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作文(共40分)1. 请以“我与书籍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0分)2. 请以“家乡的四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描写文。

(20分)四、综合运用(共20分)1. 根据所学知识,为学校图书馆设计一份宣传海报。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向上,形式新颖,能够吸引学生阅读。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画蛇添足C. 画龙点睛D. 一叶障目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描述哪种自然景观?A. 春日B. 夏日C. 秋日D. 冬日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的下一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

2. “__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教诲,意在告诫弟子要谦虚谨慎。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问题:《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春风拂过,带来了温暖和生机。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

问题:1. 文章中“小草”象征着什么?答案:小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2. 文章中“花儿”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怎样的情感?答案: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四、作文题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C. 画龙点睛2. 正确答案:C. 苏轼3. 正确答案:C. 秋日二、填空题1. 答案:疑是地上霜。

2.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阅读理解1. 答案:小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2. 答案: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四、作文题答案:略(作文题需要同学们自己发挥,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能够通过这次竞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祝你们好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商酌.(sháo)修葺.(qì)驿.路(yì)B.譬.如(pìn)露.宿(lù)契.约(qì)C.拖沓.(tà)折.损(shé)包揽.(lǎn)D.菌.子(jùn)淤.泥(yū)亵.玩(xiè)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莅临朗润烘托秋风潇瑟B.健壮澄清骄媚倾盆瓢泼C.淅沥草垛干涩花枝招展D.缭亮静谧蓑衣咄咄逼人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

D.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稷下学宫创立于2300年前,历经前后六代上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B.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C.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比喻)D.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2024年七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七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虹莲有删改)
12、文章划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4分)
13、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4、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2分)
15、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金忠待人以宽(明)焦竑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

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

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河北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迸溅(bèng)玷污(diàn)称职(chèn)B. 应和(hè)嫉妒(jí)倔强(juè)C. 蹒跚(pán)缄默(jiān)踌躇(chóu)D. 锲而不舍(qiè)踌躇满志(chóu)倔强(jué)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B.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一定能够取得这次竞赛的胜利。

D. 这篇文章,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是一篇好文章。

3-20.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可根据需要添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中的名句。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中的诗句。

4-10.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可根据需要添加]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此处省略文章内容,可根据需要添加]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2. 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请列举至少两个。

(4分)3. 文章中提到的“XX”一词,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

(4分)4.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请给出你的理由。

(4分)(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古诗文内容][此处省略古诗文内容,可根据需要添加]1. 这首诗/文的作者是谁?请简要介绍其生平。

(3分)2. 请解释诗/文中的“XX”一词的含义。

(3分)3. 这首诗/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文段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窠臼(kē) 霎时(chà) 粗犷(guǎng) 菜畦(qí)B.贮蓄(zhù) 菡萏(hàn) 倜傥(tǎng) 秕谷(bí)C.攲(qī)斜 攒成(cuán) 直窜(cuàn) 整宿(xiǔ)D.搓捻(liǎn) 譬如(pì) 侍弄(shì) 徘徊(huái)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建壮嘹亮精神抖擞喜出忘外B.茏罩澄清花枝招展小心冀冀C.烘托莅临恍然大悟翻来覆去D.决别憔悴混为一团各得其所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最近,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

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无独..有偶..,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被拒绝落户。

C.电影《芳华》上映后,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世界那么大,我们想出去走走。

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去哪儿舒适又安全?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18分)1.(2分)A.酷.热(kù)耸.立(sŏng)突兀.(wù)参差.不齐(chā)B.厌倦.(juàn)怦.怦(pēng)晕眩.(xuán)哄.然大笑(hōng)C.抽噎.(yē)呻吟.(yīn)恍.惚(huăng)惊慌失措.(cuò)D.安慰.(wèi)凌.乱(líng)滑稽.(jī)小心翼.翼(yì)2.(2分)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取诀亭亭徘徊人声鼎沸B.轻捷云霄倘若翻来复去C.遮蔽心绪流转水波鳞鳞D.鉴赏和蔼恭敬人迹罕至3.(2分)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保持不败战绩的队员们神采奕奕....地走进赛场,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

B.这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已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

C.只要充分做好准备,就不怕对手的突然袭击,何必杞人忧天....呢?D.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绵长,就像长江、黄河,历经千年风雨,滔滔不绝....。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

B.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C.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D.思想内容是否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5.(2分)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文章是《琐记》。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C.《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

D.唐僧师徒四人在取得真经后,孙悟空就被封为斗战胜佛,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

6.(2分)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美丽中国的壮丽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展开。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古诗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古诗

试题一:默写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代:杜牧《江南春》)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宋代:陆游《游山西村》)4.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5.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试题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一幅江天一色的景色,给人以宁静、空旷之感。

B. 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C. 诗中“孤舟蓑笠翁”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渔翁,表现了诗人孤高自傲的性格。

D. 诗中“独钓寒江雪”寓意着诗人不畏严寒,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品质。

2. 诗中的“孤舟蓑笠翁”这一形象有何象征意义?试题三:古诗文综合运用1. 请结合你学过的古诗词,谈谈你对“逆境成才”这一观点的理解。

2. 请以“江南水乡”为主题,创作一首七言绝句。

试题四:作文题目:我的语文学习之路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语文学习的感悟,字数600字左右。

答案:试题一:默写1.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5.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试题二:阅读理解1. B2. “孤舟蓑笠翁”这一形象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精神,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追求理想的决心。

试题三:古诗文综合运用1. “逆境成才”是指在逆境中锻炼成长,通过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枫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时间 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古诗文默写(8分)1、《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的诗句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3、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

4、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

5.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说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 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6.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联想到《论语》中的“,。

”8.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

二、语言基础和表达(21分)9.古人云:“书,心画也。

”这句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现个人的精神境界。

请在田字格中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句子,借以展示你的精神风貌。

(2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0、下列字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骸骨(hái)潜行(qián)狩猎(shǒu)匀称(chèn)B、轻盈(yíng)头晕目眩(xuàn) 篡夺(cuàn)苍茫(cāng)C、葱笼(cōng)喑哑(yīng)喧嚣(xiāo)静谧(mì)D、窸窣(sū)嗉囔(sù)栖息(qī)聒噪(guò)1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美轮美奂测隐之心心无旁骛胜券在握B、相提并论莫衷一是不记其数忍俊不禁C、获益匪浅首屈一指立竿见影两全齐美D、戛然而止盛气凌人海枯石烂更胜一筹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1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好吧,就明天。

”我说。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C.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

1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 最近,他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D.通过最近一段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15.名著阅读。

(4分)《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的影响下写成的。

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的歌颂;二是对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6. 班级准备开展“感受自然”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两件事。

(5分)(1)为这次活动书写一条主题语或宣传语。

(2分)(2)在观赏风景时,你的同桌张小明准备把矿泉水瓶扔向池塘,你怎么劝说他?(3分)二、浅层阅读(28分)(一)(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7、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1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才”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分)(二)(6分)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分)20.第1段与第2段文字通过十多年前紫藤萝____ ____与眼前的紫藤萝________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用原文回答)(3分)21.怎样理解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6分)(1)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22、(1)文中的中心句是:(2分)23、第二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2分)24、下面说明方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A、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下定义)B、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打比方)C、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做引用)D、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下定义)(四)《虽有嘉肴》(12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25.解释加点字词。

(4分)(1)虽有嘉肴..(2)不知其善.也(3)然后能自强..也(4)教学相长..也26、句子翻译(6分)(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故曰:教学相长也27、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深层阅读《父亲的收藏》(13分)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

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他甚至收存了莫扎特11岁时的一件手稿。

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

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部散失了,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

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轶事的。

读完后我唏嘘不已。

太可惜了,我说。

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已退了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父亲一愣。

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

我听了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明清时代的官瓷?”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摇头。

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父亲仍然摇头。

我急了,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他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

那笑此刻在我的眼里却开始变得有些神秘。

我想父亲肯定藏着什么传世珍宝,他只是不肯拿出来让我们分享罢了。

我的好奇心越发大了起来。

“我只想看看,不会要您的东西的。

”我对父亲说。

过了一会儿,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么?我一个劲地点头。

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

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

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年代久远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楚。

好几份我和小弟的检查书。

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还有几封特别的信,是姐姐谈恋爱时她男朋友写过来的,不知怎么被父亲收着了。

然后就是几本剪贴簿,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

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么,没有什么值钱的呀。

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

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