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考试统考试卷(境内生样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侨大学2008—2009学年
第二学期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A)
班级 __ ____ 姓名 __ 学号 ______ 成绩_ 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面可以计入GDP的项目是()。
A.失业救济金
B.购买有价证券
C.购买地产
D.购买一辆汽车
2、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
B.边际消费倾向为
C.边际消费倾向为
D.边际消费倾向为
3、净出口是指( )。
A.出口减进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
4、市场利息率提高,( )。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
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D.货币投机
需求减少
5、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D.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6、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
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
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7、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 。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为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9、根据IS-LM模型( ) 。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0、在IS曲线的右上方和LM曲线的右下方围成的区域里,有()。
A. I小于S,L大于M
B. I小于S,L小于M
C. I大于S,L大于M
D. I大于S,L小于M
11、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A .IS曲线与投资曲线同方向移动曲线与投资曲线反方向移动
曲线与消费曲线反方向移动曲线与储蓄曲线同方向移动
12、要用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的方法来增加货币供给量,其前提条件是()。
A.商业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
B.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C.商业银行追求最大利润
D.商业银行关心国内经济形势
13、下列可以算为经济学中投资的是()。
A.购买一块土地
B.购买公司债券
C.劳动力增加
D.存货增加
14、下列决定LM曲线倾斜的因素有()。
A.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的斜率
B.储蓄曲线的斜率
C.投资曲线的斜率线
15、如果净税收减少10亿元,会使IS曲线()。
A 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凯恩斯主义分析的前提是指市场不能完全出清。
()
2、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
3、消费曲线具有正斜率,但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
()
4、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大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
5、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为零。
()
6、奥肯定律描绘的是失业变动与GDP变动之间的经验关系。
()
7、货币创造乘数和法定准备率之间具有反向的关系。
()
8、一国净出口的增加导致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升值。
()
9、货币贬值有利出口,因此定能提高一国国际收入水平。
()
10、经济增长是一国发展经济的目的。
()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
2、消费函数
3、充分就业
4、汇率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在IS-LM模型的四个区域内,I与S,L与M的关系如何
2、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3、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4、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假如某封闭经济有如下的行为方程:C = 300 +0.8 Y d,I = 200,T =。
(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
1)该经济中的均衡收入Y是2000亿美元时,政府的支出(不考虑政府转移支付)是多少财政预算是盈余还是赤字
2)政府支出不变,税收提高为,这时的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有何变化
2、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
c =,法定准备率r
d
=,超额准备率为,基础货币是400
亿元,求:
(1)货币创造乘数与货币供给量。
(2)若基础货币增加100亿元,货币供给会变动多少
(3)若中央银行把法定准备率由提高到,基础货币是500亿元,货币供给会变动多少
(4)在(3)的基础上,当中央银行买进20亿元政府债券,货币供给会
变动多少
3、已知三部门经济中,C=200+,I=200-25r,G=50;M=1000,L=Y-100r。
(单位:亿美元)。
试求:
1)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A D曲线方程。
2)若总供给函数为AS=1000,求均衡的物价水平。
六、案例分析(本题5分)
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大家都希望给出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
在美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标准只有一个:股市。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大家可能在中学课本里就学过,股市涨,宏观经济好;股市跌,宏观经济差;股市崩盘,宏观经济衰退。
但这个标准拿到中国来行不行不行!因为现在中国的股市还不能完全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一个劲儿往上走,宏观经济不一定能走那么快;股市一个劲儿往下跌,宏观经济并没有跌那么快。
既然不能把股市当成我们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那么那些证券公司门口的退休老大爷们该怎么了解宏观经济呢,有哪些指标可供他们参考请你根据你所学的经济学知识为他们支招。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5 DCADA 6-10 DCDBA 11-15 ABDAA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5√√√×× 6-10 √√√××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或:用当年价格计算的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产生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消费函数:描绘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
(3分)随着收
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没有收入增加多。
(1分)3,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即社会消除了周期性失业。
4,汇率:一种货币折算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或:外汇在国际市场的价格。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在IS-LM模型的四个区域内,I与S,L与M的关系如何
(1)在IS曲线的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上方:I大于S,L大于M
(2)在IS曲线的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下方,I大于S,L小于M
(3)在IS曲线的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下方,I小于S,L小于M
(4)在IS曲线的右上方,LM曲线的右上方,I小于S,L大于M
2、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越敏感,则挤出效应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敏感,则挤出效应越大。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越敏感,则挤出效应越小。
3、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
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
财政思想按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两种:(1)年度平衡预算要求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2)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
(3分)
功能财政思想则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可根据反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
(3分)或:功能财政思想是对平衡预算财政思想的否定。
两者区别在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以追求政府收支平衡为目标,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的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才是最终目标。
4、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1)再分配效应(1分):通货膨胀对固定收入者不利,对变动收入者有利;通货膨胀对储蓄不利;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2分)
2)产出效应(1分):短期内,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有利产出与就业增加;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不利产出增加。
长期内,通货膨胀不能增加产出或就业。
(2分)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答:1)根据题意:C= 300 +0.8 Y d,I= 200,T=,Y=2000,
则三部门均衡收入为:2000=C+I+G
即:2000=300 +()*2000+200+G (1分)
得:G=220(亿美元)(3分)
由:T-G=*2000-220=180(亿美元),说明财政盈余为180亿美元。
(2分)
2)均衡收入为:Y=C+I+G
解 Y=300 +()*Y+200+220
得Y=1800(亿美元)(3分)
由:T-G=*1800-220=230(亿美元),说明财政盈余增加为230亿美元(1分)
2、答:
1)由M/H=(r c+1)/(r c+r d+ r e)(1分)
得:货币创新乘数为k=(1分)
贷币供给量为M=k*H=*400=1250亿元。
(1分)
2) 因为:H=500,则M=亿元,增加亿元(2分)
3)由r d=,得k=,则M=500*=1250,货币供给减少了亿元(2分) 4)由于H=500+20=520,则M=520*=1300,货币供给增加50亿元。
(3分)
3、已知三部门经济中,C=200+,I=200-25r,G=50;M=1000,L=Y-100r。
(单位:亿美元)。
试求:
1)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A D曲线方程。
2)若总供给函数为AS=1000,求均衡的物价水平。
3、答:1) 依据题意:α=200,β=,e=200,d=25,;G=50,则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方程为:
Y=(200+200+50-25r)/
得:IS:Y=1800-100r(2分)
LM:Y=1000/P+100r(2分)
联立IS-LM方程:得AD曲线:Y=900+500/P(3分)
2)联立AD—AS方程:
得解得均衡的物价水平为P=5 (3分)。
六、案例分析(本题5分)
有指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增加与国际收支状况四个指标之三种,均可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