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渔与渔场——试论有效思想品德教学的“三原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
渔
与
渔
场
试 论 有 效 思 想 品德 教 学的 “ 三 原 色”
俞 雷
( 苏 州 市 吴 中 区越 溪 中学 , 江苏 苏 州 2 1 5 0 0 0 ) 随 着 新课 程 的深 入 . 有 关 有 效 教学 的构 成 因 素 、 操作程序 、 实施方法 . 众 说纷 纭 。 偶读到钟发全老师《 教育 , 在 春 天里 的发 现》 的一篇文章 , 颇有思悟。 就 中学 思 想 品 德 课 而 言 , 面对 日益 “ 立体化 ” 的课 程 要 求 , 对 工作在一线 的教师 , 着 实 有 点 眼花 , 从简约的角度看 。 其实我们只要把握好课程要求 中的知识 、 能 力、 情感 三者的有机统一 , 形象 一点 . 即要处 理好授课 过程 中 的“ 鱼” 、 “ 渔” 和“ 渔场 ” 这三种 “ 原色 ” 的关 系, 那么, 我 们 就 能 满 足新 课 改 的要 求 , 做 到 游 刃 有余 。
一
、
鱼
“ 鱼” .是 学 好 思 想 品德 课 的 第 一 底 色 。古 语 云 : “ 授 人 以 鱼. 不 如 授 人 以渔 ” , 为消除应试弊端 , 曾几何时 , 人们轻 “ 鱼” 而重 “ 渔” . 甚至舍“ 鱼” 而求 “ 渔” 。 其实 , 道 理 固然 不 错 , 但 是 正 如钟 发 全 老师 在 文 章 中所 云 ,对 于 刚 刚 涉 足 一 个 新 概 念 的学 生来 说 , 树起“ 鱼” 的概念很重要 , 只有这 样 , 他们才会 因“ 鱼” 而对“ 渔” 感兴趣 , 所谓心中无“ 鱼” 样, 何谈 “ 渔” 法 。这 不 仅 适 用 于 思想 品德 学 科 , 而 且 适 用 于 其 他 学科 , 对 于 思 想 品德 学科 来说 . 授“ 鱼” 不 仅 是 传 授 给 学 生 一 些 基础 的 学 科 知 识 , 使 学生 在 短 时 间 内获 得 建 构新 知识 的 基 础 ,而 且 是 为 激 发 学 生 的求 “ 渔” 动机 和兴 趣 夯 实 基 础 。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 中 , 一 些 新 的 教法 如 雨 后 春 笋 。 耳 目一
在这 种 情 况 下 , “ 回锅 ” 是必然的。 如在 教 学 公 民 的 民 主 权 利 时 。 对 于一 些 最 基 本 的 概 念 如 : 公民、 权利 、 权 力 和政 治 权 利 等 . 如 果 教 师对 这 些 概 念 轻 描 淡写 或者根本不作必要讲解 , 就采取探究学 习、 自主 学 习完 成 教 学 任务 , 或 者 就 抛 出 一 堆 难 度 较 大 的 习题 让 学 生 做 。 这 样 做 不 仅 使学 习效 果 打折 , 而 且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会影 响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有专家指 出: “ 由 知识 传 授 的基 本 特 征决 定 了在 中 小学 教 学 中 . 讲 授 法 永 远 是 主要 的 , 但不等于是唯一 的, 也 不 等 于 满 堂 灌 和
死记 硬背 , 要注重参 与 、 合作 、 探究 、 体验 。 但 并 不 是 要 取 消 讲 授, 也 不应 是 用 自主 探 究发 现学 习取 代 讲授 。 ” 弃“ 鱼” 和弃“ 讲” 都是不可取的 , 是 对新 课 改 的一 种 误 解 。 当然 , 教 学 中的 “ 鱼” 实
际 上 不 仅 指 教学 内容 , 也指教师 、 指学生 。 “ 大鱼” 带“ 小鱼” . “ 小 鱼” 在“ 大鱼” 的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 , 更 重 要 的还 有 做 人 的 道理 。 教 师 的 身 体力 行 都 会 潜 移 默 化 地 影 响 学 生 . 教 师要 蹲 下 身去 , 在爱心 、 耐心 、 细 心 中 完成 “ 授人以不免有些担忧 , 有 的教 师 过 于 偏激 , 出现 了否 定 传 统 讲 授 法 的倾 向 , 认 为 要 强 调 自主 学 习 , 就必须舍“ 讲” , 要“ 少讲 ” , 要舍“ 鱼” 取“ 渔” , 但 在 实 际 操 作 中难 免尴 尬 。由于 学 生 本 身 知 识 、能力 等方 面 的 欠 缺 ,舍 “ 鱼 ” 之 后 并 没 有 得 到想 象 中 的 “ 渔” , 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 收效 甚 微 , “ 夹生饭 ” 的现象较多 ,
“ 渔” .更 应 该 突 破 传 统 的方 法 范 畴上 升 为兼 具方 法 和 内 容 实 体 的综 合 体 , 是融合 了知 、 情、 信、 意、 行的综合体 , 是 学 生 在 老 师 的指 引 下 自主 建 构 新 知 识 、 发展新能力的过程。 在 思 想 品 德 教 学 中 . 由 于其 特 殊 的课 程 特点 决 定 了 思 想 品德 课 在 求 “ 渔” 的 过 程 中必 须 秉 持 三 个 培 养 方 向 : 一 是 自主 能 力 的培 养 ; 二 是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 三是 实践 能力 的 培 养 。 培 养 学 生 的 自主 能 力 , 就是在使 学生获得 “ 鱼” 时 注 意 培 养 自主 学 习能力 , 使学生学会探究 、 懂得 合作 , 能 根 据 要 求 承 担 和 转 换 角色 . 能够在教学参与中发挥独特作用 , 达 到 在 自我 意 识 发 展基础上 的“ 能学” . 具 有 内 在 学 习 动 机 基 础 上 的“ 想学” , 掌 握 了一定学习策略基 础上的“ 会学 ” . 以 及 在 意 志 努 力 基 础 上 的 “ 坚持学 ” , 培养创新能力 , 即是 在 教 师 的积 极 引 导 下 , 促 使 学 生 敢于打破常规 的思维 , 积 极思考 , 善 于思 考 。 逐 步 培 养 发 现 问题 、 提 出 问题 、 分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 培养实践能力 , 是 强 调 思 想 品德 教 育 主 要 不 在 于 对 道 德 知 识 的 死 记 硬 背 , 而 在 于体 验 和实 践 。 要 注 重课 内课 外 相 结 合 , 鼓励学生在 “ 求渔” 的 实践 中积 极 探 究 和 体验 .通 过 道 德 践 行 促 进 思 想 品 德 的 形 成 和发 展 。
渔
与
渔
场
试 论 有 效 思 想 品德 教 学的 “ 三 原 色”
俞 雷
( 苏 州 市 吴 中 区越 溪 中学 , 江苏 苏 州 2 1 5 0 0 0 ) 随 着 新课 程 的深 入 . 有 关 有 效 教学 的构 成 因 素 、 操作程序 、 实施方法 . 众 说纷 纭 。 偶读到钟发全老师《 教育 , 在 春 天里 的发 现》 的一篇文章 , 颇有思悟。 就 中学 思 想 品 德 课 而 言 , 面对 日益 “ 立体化 ” 的课 程 要 求 , 对 工作在一线 的教师 , 着 实 有 点 眼花 , 从简约的角度看 。 其实我们只要把握好课程要求 中的知识 、 能 力、 情感 三者的有机统一 , 形象 一点 . 即要处 理好授课 过程 中 的“ 鱼” 、 “ 渔” 和“ 渔场 ” 这三种 “ 原色 ” 的关 系, 那么, 我 们 就 能 满 足新 课 改 的要 求 , 做 到 游 刃 有余 。
一
、
鱼
“ 鱼” .是 学 好 思 想 品德 课 的 第 一 底 色 。古 语 云 : “ 授 人 以 鱼. 不 如 授 人 以渔 ” , 为消除应试弊端 , 曾几何时 , 人们轻 “ 鱼” 而重 “ 渔” . 甚至舍“ 鱼” 而求 “ 渔” 。 其实 , 道 理 固然 不 错 , 但 是 正 如钟 发 全 老师 在 文 章 中所 云 ,对 于 刚 刚 涉 足 一 个 新 概 念 的学 生来 说 , 树起“ 鱼” 的概念很重要 , 只有这 样 , 他们才会 因“ 鱼” 而对“ 渔” 感兴趣 , 所谓心中无“ 鱼” 样, 何谈 “ 渔” 法 。这 不 仅 适 用 于 思想 品德 学 科 , 而 且 适 用 于 其 他 学科 , 对 于 思 想 品德 学科 来说 . 授“ 鱼” 不 仅 是 传 授 给 学 生 一 些 基础 的 学 科 知 识 , 使 学生 在 短 时 间 内获 得 建 构新 知识 的 基 础 ,而 且 是 为 激 发 学 生 的求 “ 渔” 动机 和兴 趣 夯 实 基 础 。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 中 , 一 些 新 的 教法 如 雨 后 春 笋 。 耳 目一
在这 种 情 况 下 , “ 回锅 ” 是必然的。 如在 教 学 公 民 的 民 主 权 利 时 。 对 于一 些 最 基 本 的 概 念 如 : 公民、 权利 、 权 力 和政 治 权 利 等 . 如 果 教 师对 这 些 概 念 轻 描 淡写 或者根本不作必要讲解 , 就采取探究学 习、 自主 学 习完 成 教 学 任务 , 或 者 就 抛 出 一 堆 难 度 较 大 的 习题 让 学 生 做 。 这 样 做 不 仅 使学 习效 果 打折 , 而 且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会影 响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有专家指 出: “ 由 知识 传 授 的基 本 特 征决 定 了在 中 小学 教 学 中 . 讲 授 法 永 远 是 主要 的 , 但不等于是唯一 的, 也 不 等 于 满 堂 灌 和
死记 硬背 , 要注重参 与 、 合作 、 探究 、 体验 。 但 并 不 是 要 取 消 讲 授, 也 不应 是 用 自主 探 究发 现学 习取 代 讲授 。 ” 弃“ 鱼” 和弃“ 讲” 都是不可取的 , 是 对新 课 改 的一 种 误 解 。 当然 , 教 学 中的 “ 鱼” 实
际 上 不 仅 指 教学 内容 , 也指教师 、 指学生 。 “ 大鱼” 带“ 小鱼” . “ 小 鱼” 在“ 大鱼” 的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 , 更 重 要 的还 有 做 人 的 道理 。 教 师 的 身 体力 行 都 会 潜 移 默 化 地 影 响 学 生 . 教 师要 蹲 下 身去 , 在爱心 、 耐心 、 细 心 中 完成 “ 授人以不免有些担忧 , 有 的教 师 过 于 偏激 , 出现 了否 定 传 统 讲 授 法 的倾 向 , 认 为 要 强 调 自主 学 习 , 就必须舍“ 讲” , 要“ 少讲 ” , 要舍“ 鱼” 取“ 渔” , 但 在 实 际 操 作 中难 免尴 尬 。由于 学 生 本 身 知 识 、能力 等方 面 的 欠 缺 ,舍 “ 鱼 ” 之 后 并 没 有 得 到想 象 中 的 “ 渔” , 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 收效 甚 微 , “ 夹生饭 ” 的现象较多 ,
“ 渔” .更 应 该 突 破 传 统 的方 法 范 畴上 升 为兼 具方 法 和 内 容 实 体 的综 合 体 , 是融合 了知 、 情、 信、 意、 行的综合体 , 是 学 生 在 老 师 的指 引 下 自主 建 构 新 知 识 、 发展新能力的过程。 在 思 想 品 德 教 学 中 . 由 于其 特 殊 的课 程 特点 决 定 了 思 想 品德 课 在 求 “ 渔” 的 过 程 中必 须 秉 持 三 个 培 养 方 向 : 一 是 自主 能 力 的培 养 ; 二 是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 三是 实践 能力 的 培 养 。 培 养 学 生 的 自主 能 力 , 就是在使 学生获得 “ 鱼” 时 注 意 培 养 自主 学 习能力 , 使学生学会探究 、 懂得 合作 , 能 根 据 要 求 承 担 和 转 换 角色 . 能够在教学参与中发挥独特作用 , 达 到 在 自我 意 识 发 展基础上 的“ 能学” . 具 有 内 在 学 习 动 机 基 础 上 的“ 想学” , 掌 握 了一定学习策略基 础上的“ 会学 ” . 以 及 在 意 志 努 力 基 础 上 的 “ 坚持学 ” , 培养创新能力 , 即是 在 教 师 的积 极 引 导 下 , 促 使 学 生 敢于打破常规 的思维 , 积 极思考 , 善 于思 考 。 逐 步 培 养 发 现 问题 、 提 出 问题 、 分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 培养实践能力 , 是 强 调 思 想 品德 教 育 主 要 不 在 于 对 道 德 知 识 的 死 记 硬 背 , 而 在 于体 验 和实 践 。 要 注 重课 内课 外 相 结 合 , 鼓励学生在 “ 求渔” 的 实践 中积 极 探 究 和 体验 .通 过 道 德 践 行 促 进 思 想 品 德 的 形 成 和发 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