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纯金属的凝固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V G V A a 3 G V 6 a 2
例题:设晶核为半径为r的球形,晶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密度为ρ,阿伏加得常数为NA, 求临界晶核中所含原子数n* 的表达式(已知单位体积吉布斯自由能为△Gv ,单位面积表 面能为σ )
3.3.2.1 非均匀形核的形核功 模型:外来物质为一平面,固 相晶胚为一球冠
金属和某些低熔化熵的有机化合物,a≤2时,其液一固界面 为粗糙界面;多数无机化合物,以及亚金属铋、锑、镓、砷 和半导体锗、硅等,当a>2时,其液一固界面为光滑界面。 但以上的预测不适用于高分子,由于它们具有长链分子结构 的特点,其固相结构不同于上述的原子模型。
3.4.3 晶体长大的机制
晶体长大机制:液态原子向固相表面 的添加方式。 与固-液界面结构有关
3.4.1 晶体长大的条件
•晶体长大:液体中原子迁移到晶体表面,即液-固界面 向液体中推移的过程。 •平衡状态:(dN/dT)M=(dN/dT)F
温度对熔化和凝固速度的影响
Ti
•动态过冷:晶核长大所需的 界面过冷度。(远小于形核 所需过冷度) •晶核长大条件:动态过冷、 合适的晶核表面结构
3.4.2 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液-固界面始终保持平直的表面 向液相中长大,长大中的晶体 也一直保持规则的形态。 条件:正温度梯度,粗糙界面 结构的晶体为主
3.4.4.2 平面状长大形态 3.4.4.3 树枝状长大形态 液-固界面不断分支发展
条件:负温度梯度 特点:有方向性,取决于晶体结构
枝臂间距:邻近的两根二次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冷却速度大,枝臂间距小,强度、塑性好
3.4.4.1 液-固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
•正温度梯度:液相中,距液-固界面越远,温度越高。平面状 •负温度梯度:液相中,距液-固界面越远,温度越低。树枝状
固液
例:将纯锡熔化,注入模中,缓慢冷却,液体过冷(线1) 由模壁形核,向液体中成长,释放潜热,界面温度升高, 前沿液体中成现负温度梯度。
3.4.4.2 平面状长大形态
新相晶核的过程。 形核方式: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
• 均匀形核:在过冷的液态金属中,依靠液态金属本身的 能量变化获得驱动力,由晶胚直接成核的过程。
• 非均匀形核:在过冷液态金属中,晶胚依附在其他物质 表面上成核的过程。 (凝固形核的主要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均匀形核是在过冷液态金属中,依靠结构起伏 形成大于临界晶核 的晶胚,同时必须从能量起 伏中获得形核功,才能形成稳定的晶核 。
3.3.1.4 形核率(N) 形核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所形成的晶核数目。
N=N1.N2 =C exp(-A/kT)exp(-Q/kT) N1和N2的物理含义
过冷度的影响: –e过xp冷(-度A/增kT大)成,正rk、比A)降低,N1增加(与能量起伏几率因子 –的过几冷率度因增子大e,xp温(-度Q/降kT低)成,反扩比散)减慢,N2减小(与原子扩散
由于N受N1.N2 两个因素控制, 形核率与过冷度 之间是呈抛物线 的关系。
例题:假定均匀形核时形成边长为a的立方形晶核,单位体积吉 布斯自由能为△Gv ,单位面积表面能为σ 。
(1)求临界晶核边长 (2)求临界晶核形成功 (3)求临界晶核形成功与界面能的关系 解:
(1)形核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
晶体长大方式:垂直长大,横向长大
3.4.3.1 垂直长大方式 粗糙界面结构,垂直于界面方向长大。
特点:长大速度相当快,过冷度小。 这种机制适用于多数金属。
3.4.3.2 横向长大方式(台阶生长机制) 光滑界面结构,依靠小台阶接纳液态原子。
长大速度较慢,所需过冷度较垂直长大高
3.4.3.2 横向长大方式(台阶生长机制) •二维晶核台阶生长机制:均匀形核-二维晶核-横向长大 特点:长大不连续,速度慢
(2)固体杂质结构的影响 θ越小,形核率越大 σLW=σSW+σSLcos θ 点阵匹配原则:晶核与固体杂质结构相似、原子间距相当时 促进形核。
cos LWSW SL
3.3.2.2非均匀形核的形核率 影响因素:过冷度,固体质点的性质、
数量、形貌等。
(3)固体杂质表面形貌的影响: 凹曲面上、粗糙模壁形核率高
σLW=σSW+σSLcos θ
SL
LW
SW
G ' G B V A i
G B V (SA L1SW A 2LW A 2)
rk'
2 SL
GB
G非 G均 23co4 sco2s GK1 3S13 6L2 m 3Tm 21 T2
△Gk非/△Gk=(2-3cosθ+cos3θ)/4
r 2 2Tm 1
•晶体缺陷台阶生长机制:依靠螺型位错或孪晶面生长 特点:长大连续,速度较慢
一个晶粒各个界面长大速度不一致,以平均值表示晶体 长大速率。 晶体长大速率与过冷度的关系:
3.4.4 晶体长大的形态
长大形态:长大过程中液-固界面的形态。 两种:平面状长大,树枝状长大 取决于:液-固界面结构的类型,界面前沿液相中温度分布
将上式按 G S 与x的关系作图,并改变a值,得到一系列曲线,如下图 所示。 N T k T m
由此得到如下的结论:
1)对于a≤2的曲线,在x=0.5处界 面能具有极小值,即界面的平衡 结构应是约有一半的原子被固相 原子占据而另一半位置空着,这 时界面为微观粗糙界面。
2)对于a≥2时,曲线有两个最小值, 分别位于x接近0处和接近1处, 说明界面的平衡结构应是只有少 数几个原子位置被占据,或者极 大部分原子位置都被固相原子占 据,即界面基本上为完整的平面, 这时界面呈光滑界面。
(4)物理因素的影响: 晶核的机械增殖 机械增殖,动力学成核
✓液相的宏观流动会增加形核率; ✓强电场或强磁场能增加形核率。
❖ 非均匀形核是利用过冷液相中的活性质点或固
体界面作基底,同时依靠液相中的相起伏和能量起伏 来实现的形核。
❖在非均匀形核时, 临界半径只是决定晶核的曲率
半径, 接触角θ才决定晶核的形状和大小。 θ角越小, 晶核的体积和表面积也越小,形核越容易。
第三章 纯金属的凝固
3.1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物质由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称作凝固。
3.1.2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是一个形核及核长大的过程。
孕育——出现极微小的晶体(晶核)——晶核长大(形成新的晶 核——直至液体越来越少——晶体彼此互相接触
3.3.1 均匀形核
形核:母相(液相)中形成等于或大于一定临界大小的
k G L T
a) θ=0时,△Gk非=0,杂质本身即为晶核;
B
m
b) 180>θ>0时, △Gk非<△Gk, 杂质促进形核;
c)θ=180时,△Gk非=△Gk, 杂质不起作用。
3.3.2.2非均匀形核的形核率 影响因素:过冷度,固体质点的性质、
数量、形貌等。 (1)过冷度的影响 远低于均匀形核过冷度。
稳定长大过程,界面能量始终保持最低。 两种能量低的界面结构:光滑界面,粗糙界面
•光滑界面:液-固界面上的 原子排列较规则,界面处 两相截然分开。微观上界 面光滑,宏观上有若干小 平面,是不平整的。 •粗糙界面:液-固界面上的 原子排列较混乱,原子分 布高低不平整,在几个原 子厚度的界面上,液、固 两相原子各占位置的一半。 宏观上界面平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