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卷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卷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1.【题文】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特大冰冻灾害,小明通过上网了
解到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来避免路面结冰.他认为撤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
并用一个盛有盐的水杯和一个清水杯放进冰箱试了一下.“试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略
2.【题文】多种乐器合奏比单一乐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因为不同种类的乐器各自具有独特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解析】略
3.【题文】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①放大镜②穿衣镜
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①与③
D.②与④
【答案】B
【解析】略
4.【题文】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
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的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答案】D
【解析】略
5.【题文】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答案】B
【解析】AD都属于光的反射,C属于光沿直线传播,B属于折射
6.【题文】2011年12月10日晚,我国上演了10年来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我们称之为红月亮.月全食的成因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平面镜成像
【答案】A
【解析】略
7.【题文】如图所示是一种“X光”玩具,它能让你隔着不透明物体看到后面的东西.它的原理与下列哪种仪器相同
A.潜望镜
B.望远镜
C.显微镜
D.透视仪
【答案】A
【解析】略
8.【题文】关于光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开凿大山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道理
B.当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渔民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叉去可以叉到鱼
D.太阳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答案】A
【解析】A.正确
B.当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光线射向四面八方,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渔民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叉去不可以叉到鱼
D.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故选A
9.【题文】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铁路边的树木
B.小孩子的座位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铁轨
【答案】B
【解析】略
10.【题文】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小明跑的更快
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答案】C
【解析】略
11.【题文】鼓声的强弱与鼓面振动的幅度、鼓的体积、鼓面的材料等因素有关. 现要探究鼓声的强弱与鼓的体积的关系,应保证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等因素不变,改变 _________ .
【答案】
【解析】略
12.【题文】.上周学校通知各班:由于天气较冷,各班早上暂停拖地,尤其是门外的走廊.目的是防止水发生(填一种物态变化),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她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答案】
【解析】略
13.【题文】2011年11月3日1时43分,历史将永远在这一刻定格——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实现自动对接,为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火箭运载着“神八”离地升空时,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这是利用水在(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降温,水池上方出现大量的白色气团,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为保证对接成功,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空中应保持相对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略
14.【题文】图中物体的长度是cm .
【答案】
【解析】略
15.【题文】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鼠标垫(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到鼠标内的光学感应器.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
【解析】考点:漫反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①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这就是漫反射现象;②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发生漫反射;
感应器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是利用二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的原理,因此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漫反射;实像.
点评:此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漫反射现象和照相机成像原理的了解和掌握,要会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是一道基础题.
16.【题文】2011年12月24日下午,崇启大桥通车.大桥全长51.2公里,从而将启东市成功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以行驶在桥上的轿车为参照物,高架桥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桥上限速
40km/h,约合_______m/s.高架桥全长约7.2 km,若一辆轿车以最高限速匀速行驶,大约需要_________min 通过高架桥.
【答案】
【解析】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参照思想.
分析: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知道速度和路程,根据t=,求出时间.
解答:解:高架桥和轿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轿车为参照物,高架桥是运动的.
∵1m/s=3.6km/h,∴40km/h=11.11m/s.t==h=0.18h=10.8min.
故答案为:运动;11.11;10.8.
17.【题文】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cm,像的大小比物.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_____________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答案】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焦点与焦距的含义,结合题目的表述可以得到答案.
(2)根据图示位置可以确定此时物距,然后利用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此时的成像性质.
(3)物距小于焦距时,此时成的像是虚像,因为虚像虽然可以用眼观察到而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不要用光屏去承接.
解答:解:(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所有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的汇聚点,因此叫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焦距.
(2)根据图示的蜡烛与凸透镜所在的刻度值,即可确定此时的物距为15厘米.由于此时的像距为30厘米.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此时所成的像
也是放大的.
(3)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这种像只能用肉眼看到,而不能成在光屏上,故要撤去光屏直接用肉眼观察.
故答案为:(1)焦距;(2)15;大;(3)C.
18.【题文】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1)试根据折射光线,在图中作出射向透镜的入射光线.
(2)根据图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
(3)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套反射光的装置,它能把从地球上射向它的激光,沿着原方向反射回去,使光的传播方向偏转180°,如果这个装置是由两块平面镜按适当的方式组合,那么请你在图中的方框内准确画出两块平面镜的组合方式.
(4)在图中作出平面镜前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
【答案】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的路径完成光路,即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因为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连接焦点和折射点.如图所示:
我们知道的光学元件一般有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凹面镜五种,其中平面镜对光的作用是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和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将图示的出射光与入射光的特点,与各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质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将各图中的出射光与入射光进行比较:甲图中,入射光是会聚光,出射光变为平行光,相对于镜前的光线是发散了.所以里面的镜子应该是一个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镜子,故为凹透镜.如图所示.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知道两块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对光进行两次反射后,可以使光线传播方向偏转180°.
解:设∠ABE=θ,则∠BCF=∠ABC=θ.
因为AB∥CD,所以∠ABC+∠BCD=180°
则∠EBC+∠BCF=90°
因此两块镜面垂直.答案如图:
分析:要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要先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左右相反,及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其次,先作出两个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