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鲍信的历史趣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鲍信的历史趣谈

鲍信在三国时代的名气不小,但现代人他的却不是很多,因为他很早就死了,死在黄
巾起义军的手中。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是东汉的人,不是三国的。

说鲍信名气大,那
是因为他跟曹操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最后为救曹操而死,曹操为他痛哭流泪。

就凭这点网
友们应该可以想到鲍信当时在曹操身边的份量有多重了。

当时人对鲍信的评价是“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是一个具有谋略的人,据说吗,鲍信本人十分简俭,他出手
大方,本是富裕的家财都被他拿来招待各路豪杰和培植自身势力,因而也就整了个“居无
馀财”。

公元192年,曹操认为黄巾军得胜后骄傲轻敌,于是设奇兵在寿张迎击黄巾军,曹操
与鲍信先到达战场,而步兵未到。

这时候敌人已经遇见曹操,于是开战。

鲍信拼死救出曹操,但鲍信自己被黄巾军杀害,时年四十一岁。

后来大军赶到,勉强打败黄巾军。

曹操悬
赏寻找鲍信的遗体,没有找到。

大家于是用木头刻出鲍信的模样,曹操洒泪祭之。

曹操再
进兵破黄巾军,同年冬天迫降黄巾三十余万,平定山东。

这就是鲍信人生最精彩的片段,
可惜这样的精彩只能留给后人,他自己无缘享受了。

其实,鲍信是很早就欣赏曹操才华的人,因此有人给了他一个“曹操的伯乐”的称号。

鲍信在历史上感觉记载少,比较重大的,一是劝袁绍袭杀董卓,未果。

二来参与讨伐董卓,和曹操一起追击董卓,失败。

三来迎接曹操成为兖州牧。

第三件事可以说是曹操生涯的一
大重点。

最后鲍信在与黄巾战中为了救援曹操身死。

好了,说回他的才能。

说几件事吧。

第一件,群雄讨伐董卓时,天下英雄豪杰都归附
袁绍,推袁绍为盟主,都认为袁绍是真正的英雄,唯有鲍信对曹操说:'智谋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够铲除杂乱,恢复秩序的,不是袁绍,是你!才干和地位如果不相称,即使强大,最后也
一定倒毙!难道是上天派他们下为你开路的?'有人认为这是鲍信远见卓识的证明,他连最
后曹操踩着才干地位不相称的袁绍成功都预料到了。

好吧,非要这么说也可以,鲍信的确
有眼光。

但是那些话是鼓励曹操还是预言,见仁见智吧。

第二件,袁绍夺取韩馥冀州之后,鲍信将袁绍视为董卓第二,说不定还会对曹操下手,就对曹操说,照这种情形,黄河以北,不能久留,且到黄河之南,观察变化。

挺有远见的吧。

曹操也就听了。

后来刘岱不听鲍信劝谏,死在黄巾手中。

鲍信迎曹操为兖州牧。

总体
来说,鲍信智谋是有的,眼光是不错的。

其他不敢妄言。

他死后,曹操重金求购他的尸首,没成,祭奠他的时候哭的挺伤心的。

不过按照曹操奸雄本色,这里面肯定有失去将才和朋
友的伤心,但也不乏收买人心的意思吧。

至于他们的关系,都是救他而死,估计赶不上典
韦的关系好,但也不会差太多。

鲍信简介:
鲍信151年-192年,字允诚仅见《三国志通俗演义》,正史无记载,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

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

鲍信受何进征召在外募兵,回到洛
阳时适逢董卓进京,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

后袁绍、曹操等人起兵对抗董卓,鲍信也起兵响应。

后联盟破裂,鲍信劝戒曹操静观其变。

青州黄巾军进攻兖州,刺史刘岱
不听鲍信所劝贸然出战,兵败战死。

鲍信把曹操迎为兖州牧。

在与黄巾军交战期间,鲍信
为救曹操不幸战死,曹操后来追记功绩,赐封其子。

鲍信年少时有远大的志向,宽厚爱人,沉着刚毅有谋略。

中平元年184年,鲍信受大何进所征辟就任骑都尉,受命回乡招募兵卒,鲍信招募了
一千多士兵,归途中到达成皋时何进已经死于政变。

鲍信赶回洛阳时董卓已经进京。

鲍信知道董卓必然祸乱天下,于是劝袁绍袭杀董卓,对袁绍说:"董卓如今手握重兵,
肯定心怀不轨,我们如不趁机动手,日后必然吃亏,趁他刚到京都,士卒疲惫,我们对他
发动袭击,一定可以擒拿董卓。

"但袁绍畏惧董卓而没有行动。

鲍信于是带兵回乡,征召
了士兵两万人,骑兵七百人,运载粮草物资的车辆五千多辆。

初平元年190年,袁绍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在渤海通告天下讨伐董卓。

曹操也于
此年十二月在己吾起兵。

鲍信于是以济北相身份与其弟鲍韬起兵响应曹操。

讨伐军推举袁
绍为盟主,曹操担任奋武,曹操与袁绍又上表推举鲍信担任破虏,鲍韬担任裨。

当时袁绍势力很大,天下豪杰都推崇他,只有鲍信对曹操说曹操日后必然能统领天下
群雄以拨乱反正。

董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袁绍等人不敢贸然进军,曹操于是和鲍信、鲍韬以及张邈部
将卫兹等人进兵荥阳汴水,被董卓部将徐荣迎击,双方激战一天,曹操、鲍信负伤,鲍韬、卫兹等人战死。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胁迫韩馥,夺取冀州,鲍信对曹操说:"现在奸臣乘机出来颠覆
皇室,英雄豪杰愤然对抗,而天下响应的原因,是因为大义所在,现在袁绍当盟主,利用
权利为己谋私,看来将要发生变乱,看来另一个董卓就要产生了。

如果我们对抗他,恐怕
力不从心,如果跟他同流合污,那又怎么说得过去?不如现在待在黄河以南,静观其变。

"
曹操深表赞同。

此后曹操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于是上表让鲍信担任济北相。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打算派兵迎击,鲍信劝阻说:"
现在敌人众多,百姓恐惧不安,士兵毫无斗志,显然我军不能马上和敌人相抗,据我观察,敌人家属很多,军中粮草物资极为缺乏,靠抢掠维持给养。

如今对策,与其贸然出击,不
如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敌人无法求战,强攻又徒增伤亡,等其气势低落,我们
在派精锐出击,就能打败他们了。

"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结果兵败被杀。

曹操部将陈宫听说刘岱战死后,向曹操提议自己前往劝说兖州别驾、治中拥立曹操为
兖州牧。

后陈宫到达州府协商后,鲍信便与州吏万潜等人到达东郡迎接曹操担任兖州牧。

曹操认为黄巾军得胜后骄傲轻敌,于是设奇兵在寿张迎击黄巾军,曹操与鲍信先到达
战场,而步兵未到。

这时候敌人已经遇见曹操,于是开战。

鲍信拼死救出曹操,但鲍信自
己被黄巾军杀害,时年四十一岁。

后来大军赶到,勉强打败黄巾军。

曹操悬赏寻找鲍信的
遗体,没有找到。

大家于是用木头刻出鲍信的模样,曹操洒泪祭之。

曹操再进兵破黄巾军,同年冬天迫降黄巾三十余万,平定山东。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追记鲍信功绩。

上表封鲍信之子鲍邵为新都亭侯,征召鲍信
之子鲍勋担任丞相掾。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