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活动报告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活动情况报告3月23日下午15:40,“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继采取天地对话方式相互配合进行授课。
我校积极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此次直播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三名航天员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观看过程中,同学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
当看到王亚平老师的实验,同学们个个惊奇,发出赞叹声,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学生们被这堂特殊的科学课深深吸引,仔细聆听遥远天宫课堂三位“老师”的经常解说的同时,更在地面开展同样的实验,进行太空与地面的实时比对,感受宇宙的奥秘、体验了探索的乐趣。
星空浩瀚无边,探索永无止境,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对于宇宙的探索,我们一刻未曾停歇,浩瀚的星空是一张不设交卷时间的“考卷”,需要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去“作答”。
太空虽遥远,但科普知识却离我们很近。
这次千载难逢的太空授课,跳出书本用实验说话,让同学们收获了更多航天知识,更感受到了祖国航天技术的强大。
师生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航天员老师所带来的太空奇妙课堂,不时传出喷喷的惊叹声。
观看结束后同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看感言:“通
过这次天宫课堂,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感受到了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学家们为了科学献出了所有心血,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未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
如今,太空授课正为全国各地的课堂注入着鲜活跳动的科学血液,体现着祖国的从容与自信。
课堂有限,学习无限,在双减政策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也是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唤起同学们对太空的兴趣,培养航天事业接棒人,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学校师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纪实情况报道
为了深入推进“炼一”书院课程建设,通过学科拓展“格物”课程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微重力环境下有趣的实验和现象,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高二级部于3月23日下午3时40分,组织级部师生通过钉钉共同观看了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等多部门共同主办的科普教育栏目——“天宫课堂”第二课。
“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远程线上授课。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
航天员们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等实验,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
此次“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辟了
科技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的新方式,以身临其境的感悟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航天奥秘、航天知识的积极性,在同学们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
“太空授课”是高科技的结晶,是教育现代化的硕果,必然对教育中国梦有无数的启迪,必然引领教育中国梦更加精彩纷呈。
节目过后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观后感,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浩瀚宇宙的无限遐想。
“科普飞向太空,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本上的知识真正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天宫课堂成功将我们平时因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成的实验展示出来。
这不仅仅是科普航天知识,展示物理实验,也激起了我们对宇宙的向往,或许就会决定我们最终的目标,也会使我们的人生目标变得更坚定。
”
“18年,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
”
“航天员作为科普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拉近了代表我国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与公众的距离,增进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情怀的传递。
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
神。
”
“航天,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也被2021年感动中国提名。
航天课程,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宇航员老师们通过各种各样有趣的科学实验,让我们对原来只是浮于书本的文字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失重、万有引力、牛顿运动定律等等,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完成的实验,在空间站里通过大家感兴趣的小实验,都得到了验证。
”
在集体观看了天空课堂后,物理教研组各位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堂互动讨论,物理组杜文忠老师也表达了一线物理老师的内心感悟:“天宫课堂的确让人印象深刻,一是赞叹实验的说服力,天地对比实验让我们清晰认识了微重力环境下呈现的现象和结果,就像学生所说,眼见为实;二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各种实验和设备无不展现着祖国航天科技的强大。
课后交流中的学生观点也让我对青年人充满希望和敬畏,马同学说实验看似高大上,实际上都很基础,只要抓好基础,就可以解释很多高大上的实验和现象。
高同学说我们所学的是过去的,我们所看到的是现在的,我们要解决的是未来的。
多么富有哲理的分享,这不就是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追求吗?不久的将来天宫课堂中讲课的就是今天听课中的一员。
”回望过去,艰辛而辉煌;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不断追求的航天梦想。
在挑战中创新,在重压下跨越,中国航天梦想的脚步铿锵前行。
中国的航天历程是中国青少年奋斗进步的力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代青少年身上承载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中国载人航天的精神传承好、把中国青少年的航天梦烘托好、把中国未来的航天人才培养好。
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细管理、更实作为把好教育的脉搏,守护好每
一个梦想就是对中国航天事业最好的致敬。
小学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活动情况报告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走进天宫课堂感受奇妙太空,2022年3月23日,XX小学组织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了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演示了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演示天地之间抛物区别、介绍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展示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作用,课堂内容的展播,在又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
不同于平日里的“三尺讲台”,孩子们对于400公里天外“最高”讲台的好奇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聚精会神地观看了“天宫课堂”的直播。
他们对实验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也想赶紧跟着宇航员的脚步去一探究竟。
听着宇航员的讲解,时不时地发出或肯定或疑惑的声音,好似他们在亲身操作实验一般。
通过本次对“天宫课堂”的学习,同学们感受到了太空知识的博大精深,航天员演示的奇妙的物理现象,也让不少同学更加向往“星辰大海”的神奇。
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感受中国的科技力量,相信同学们在活动后能为了建设未来强国,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更加奋发学习科学知识。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活动情况报告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美妙太空的向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2022年3月23日下午,XX小学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视频直播。
下午15点30分,各班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打开白板,组织同学们开始收看。
在同学们的期待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天宫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直播。
全体师生聚精会神、认真观看,一起感受了太空实验的神奇与奥妙。
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
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新疆和西藏分别设置分课堂。
此次天宫授课共做了四个实验,分别是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另外航天员们还做了空间科学设施的介绍与展示,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广大青少年在地面课堂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差异中感知科学、探索科学。
通过收看天宫课堂,点燃了同学们的科学热情,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态度。
而航天工作者勇于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也必将激励孩子们勇往直前,攀登高峰,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活动情况总结报告
3月23日下午,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天宫课堂”第二讲面向全球进
行现场直播,XX万学子通过网络集中观看了课堂直播。
在遥远太空的中国空间站里,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了空间站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展示了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新颖而独特的授课方式,真实而奇妙的太空场景,一个个天地迥异的小小实验,让学生们凝神屏息、目不转睛地观看。
通过此次“天宫课堂”,传播普及了空间科学知识,让全体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昌盛,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振奋精神、刻苦学习,心系国家、胸怀世界,争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一步,将以此次“天宫课堂”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科技教育工作体系,完善科技发展共同体,加大对学生科普知识的普及力度,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拥抱
“航天梦”、实现“中国梦”的热情,全面提升XX学子的科技素养,推动区域科技教育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