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类风湿疑难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科室:针灸科床号:18
皮下小结的出现常提示疾病处于严重活动阶段。

焦丽佳住院医师:骨骼和软骨的侵蚀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关节侵蚀可很早出现,并且在早期进展最快。

有人曾对147 例病程小于1 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2~3 年的随访,以手和足的X 线片作为监测指标,发现随访的第1 年骨骼损伤进展最快.另一组包括128 例早期RA 患者(病程〈1 年)的观察显示,影像学上疾病的进展与首次就诊时关节的损坏程度呈正相关,即早期出现骨侵蚀者进展较快.MRI 已被用于评价预后。

有观察结果显示,MRI 测出的某一关节的滑膜体积与该关节骨骼破坏的进展程度成正比。

但是,可否用单个关节的结果推测全身关节的受累情况仍有待更多的临床资料。

李咏梅住院医师:尚未完全明确,认为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已被普遍承认。

具有HLA—DR4和DW4型抗原者,对外界环境条件、病毒、细菌、神经精神及内分泌因素的刺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侵袭机体时,改变了HLA的抗原决定簇,使具有HLA的有核细胞成为免疫抑制的靶子。

由于HLA基因产生可携带T细胞抗原受体和免疫相关抗原的特性,当外界刺激因子被巨噬细胞识别时,便产生T细胞激活及一系列免疫介质的释放,因而产生免疫反应。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B细胞和浆细胞过度激活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RF)的结果,导致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沉积在滑膜组织上,同时激活补体,产生多种过敏毒素(C3a 和C5a趋化因子)。

局部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的因子如IL—1、肿瘤坏死因子a、和白三烯B4,能刺激我形核白细胞移行进入滑膜。

局部产生前列腺素E2的扩血管作用也能促进炎症细胞进入炎症部位,能吞噬免疫复合物及释放溶酶体,包括中性蛋白酶和胶原酶,破坏胶原弹力纤维,使滑膜表面及关节软骨受损.RF还可见于浸润滑膜的闪细胞,增生的淋巴滤泡及滑膜细胞内,同时也能见到IgG—RF复合物,故即使感染因素不存在,仍能不断产生RF,使病变反应发作成为慢性炎症.
姚婷婷住院医师:早期患者的关节X线检查除软组织肿胀和关节腔渗液外一般都是阴性.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可以在起病几周内即很明显。

关节间隙减少和骨质的侵蚀,提示关节软骨的消失,只出现在病程持续数月以上者。

半脱位,脱位和骨性强直后更后期的现象。

当软骨已损毁,可见两骨间的关节面融合,丧失原来关节的迹象.弥漫性骨质疏松在慢性病变中常见,并因激素治疗而加重。

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特别在股骨头,亦可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而增多。

吴晶住院医师:发热关节肿痛、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

待病情改善两周后应逐渐增加活动,以免过久的卧床导致关节废用,甚至促进关节强直。

饮食中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要充足,贫血显著者可予小量输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等在病人健康情况允许下,尽早摘除。

药物治疗包括: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用于初发或轻症病例,其作用机理主要抑制环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达到消炎为止痛的效果。

但不能阻止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的自然过程。

本类药物因体内代谢途径不同,彼此间可发生相互作用不主张联合应用,并应注意个体化;2、甲氨蝶呤;3、氯喹;3、金制剂;4、肾上腺皮质激素;5、雷公藤制剂等
刘照玺主治医师:历节风、骨骱痹(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具体概括的中医病名:历
节风《圣济总录》卷十:“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为历节风也。

痛甚则使人短气汗出,肢节不可屈伸。

";而肩髀不能举,则骱已脱矣。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骨痹、肾痹是中医经典古籍病名《素问逆调论》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粟,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