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工作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中小学校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卫医发〔2008〕37号颁布,2008年6月27日起实施
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校健康体检 管理办法》要求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健康 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还对中小学生健康 体检项目和评价作出了要求,明确了学生健康体 检机构资质并对体检的经费管理和培训、考核提 出了要求。
22
(一)学校卫生立法发展历程
1999年卫生部根据WHO《健康促进学校 发展纲领》制定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指 南》。2002年5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校预 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此外, 国家还批准颁布了一系列学校卫生国家标 准,包括: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 86),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7793—87),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 (GB7792—87)等,逐步完善了学校卫生法 律、法规体系。
16
(六) 学校卫生的主要研究方法
身体检查 卫生流行病学调查 卫生统计
17
(七) 经常性体质监测常用的指标
形态指标: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 宽、骨盆宽 ; 机能指标:血压、脉搏、肺活量; 素质指标:5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 仰卧起坐、立位体前屈、50m×8往返跑, 800m、1000m; 健康状态指标: 视力、龋齿、脊柱侧弯、 沙眼、寄生虫、血色素及心、肺、肝检查。
9
(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学校场地、学校建筑设备、环境噪 声、教室微小气候、采光、照明、黑板、 课桌椅的卫生标准及理论依据;学生使用 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等卫生标准, 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育和健康。
10
(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
童年期和青春期心理卫生: 青少年吸烟、吸毒、酗酒、自杀、家庭暴力、
8.《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
9.《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
10.《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 11.其他:《铅笔涂漆层中含铅量卫生标准》、 《电视教室座位布置范围和照度卫生标准》、 《标准对数视力标准》、《中小学校教科书卫生 标准》。
27
(二)学校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28
29
30
(三)举例
33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教体艺〔2008〕8号颁布,2008年6月9日起实施
卫生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制定了《国家学校体 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规范各地中小学校 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定了中小学校卫生(保健) 室建设基本标准,明确了中小学校卫生(保健) 室的设置标准、承担的功能任务、卫生人员配备、 医疗设施与设备配置等。
35
涉及室内教学环境常规项目监测的现行标准
36
三、学校职责
37
(一)教学卫生 (二)教学设施卫生 (三)学生卫生保健与常见病防治 (四)卫生(保健)室建设 (五)学生健康管理 (六)食品卫生 (七)饮用水卫生 (八)传染病防治 (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8
(一)教学卫生
教学和作息时间:根据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规定,学生每 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为:小学不超过6个学时,中学不超过 8个学时,大学不超过10个学时。学校还必须保证学生有课 间休息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应当至少保证有10分钟。 劳动卫生:适度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不仅能让学生 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也是学 校搞好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应当根据学生 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安排适当的劳动工种和 劳动量。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学校要采取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体育活动: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 动时间,体育及格率在85%以上。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生理承 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合理安排适合学生的运动项目和运 动强度,防止发生伤害事故。还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特点, 给予必要的照顾。
23
(二)学校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5.《中华人民共和传染病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
24
(二)学校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18
二、学校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19
(一)学校卫生立法发展历程
(二)学校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三)举例
20
(一)学校卫生立法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提高学生的健 康水平,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 校学生状况的决定》。之后,国务院及有 关部门相继颁布了《关于全日制学校的 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高等 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卡片》,《中,小学学 生体质健康卡片》等30余项学校卫生方 面的规范性文件。1979年和1980年,教育 部和卫生部相继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卫 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和《高等学校 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
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每年1次,了解儿童健 康状况、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善学校卫生环境、教育过程卫生、教学 环境及设备卫生;
加强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7
(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
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 在研究儿童形态、生理的基础上,研究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先 天和遗传因素、营养、内分泌变化、疾病、 体育锻炼、生活制度、环境污染和心理社 会因素,并研究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措施 和适宜技术.如:肥胖与营养不良的防治: 营养餐、运动等;近视眼防治:眼保健操; 口腔保健:龋齿充填、窝沟封闭等。
犯罪和少女怀孕等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及防范措
施;儿童行为指导、青春期心理咨询技巧等;;
11
(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
学校健康教育: 学校是健康教育最理想的场所,效果最 好、实际最佳。
12
(四)学校卫生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学校卫生工作的目标 健康的概念: WHO宪章中提出,健康不 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 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 学校卫生目标:《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规定,学校卫生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健康 水平。 凡是涉及学生健康、有力于学生健康的 工作,都应该是学校卫生工作者的职责。
8
(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
常见病和学生健康监测: 如营养性贫血、肥胖、营养不良、龋齿、 蛔虫、近视、弱视、沙眼、脊柱弯曲异常、 传染病等。 教育过程和学校卫生标准研制: 研究儿童、青少年受教育过程中的各种 卫生问题,如学习、劳动、体育与生长发 育及健康的关系,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能力、 促进身心健康,如何合理安排生活制度等;
学校卫生概述 学校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学校及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责 卫生部门的学校卫生职责 结束语
1
一、学校卫生概述
2
学校卫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它直接关系 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每一 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可持 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 的繁荣和强盛。
14
(四)学校卫生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处于生命准备期的儿童青少年,在生命 初期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拥有健 康的身体和心理,对其一生的行为方式和 健康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是非常重要和 必要的。
15
(五)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存在困难
人们对公共卫生的需求是与社会经济发展 成正比的; 社会的激烈竞争在教育领域的集中反应; 学校卫生工作成效是远期成效,在短时间 是很难看出效果的 。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 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健康问题的关怀,也 为我国学校卫生立法提供了依据。1990年4 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委员会和 卫生部联合制定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使学校卫生工作从行政治理走上了法制治 理的道路。教育部,卫生部还制定了许多规 章。1996年卫生部发布了《学生集体用餐 卫生监督办法》。
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
1.《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
2.《中学生一日学习时间》
3.《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规范》
4.《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5.《中小学校教室采光与照明卫生标准》 6.《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26
(二)学校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
7.《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46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 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 预防知识的教育。 医学院校应当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对在校 学生以及其他与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进行预防医学教育和 培训,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 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 疗机构报告。 第四十八条 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省 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派的其他与传染病有关的 专业技术机构,可以进入传染病疫点、疫区进行调查、采 集样本、技术分析和检验。 第五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 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 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被检查 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国务院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法规 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2.《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 3.《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 4.《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 5.《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 6.《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 7.《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5
(二)学校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3
(一)学校卫生的基本概念 (二)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三)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 (四)学校卫生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五)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存在的困难 (六)学校卫生的主要研究方法 (七)经常性体质监测常用的指标
4
(一)学校卫生的基本概念
学校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公共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卫生是保护、增强儿童少年健康的一 门卫生学科,它研究儿童少年的机体与他 们学习和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 相应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预防疾病, 增强体质,使儿童少年一代健康地成长。
13
(四)学校卫生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学校卫生工作的意义 学生是未来居民、未来的父母、未来各 阶层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因此学生的健康 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人口的健康素质、民 族昌盛和国家富强。 可塑性极强,研究资料表明:个体在成 年后的健康状况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环境、生活方式及生理、心理状况有密切 关系,目前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心脑血管 疾病和部分恶性肿瘤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 始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关系更为密切。
32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教委和卫生部颁布了《学校卫 生工作条例》。该《条例》是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第一部法规性文件, 使我国的学校卫生工作由行政治理走上了法制治理的道路。 该《条例》提出了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 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 和教育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该《条例》规范了学校学习时间、环境建筑、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 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学生用品卫生、卫生(保健) 室建设、学生健康体检与常见病防治、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学校卫生 监督等方面,为国家制定和完善学校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提 供了基础。 但是,由于该《条例》颁布已有20年时间,已存在明显局限性。如 《条例》中对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分工不明确,且存在明显的2个 主体问题。由于种种原因,2个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将产生一些冲突, 影响《条例》的实施,影响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另外,《条例》在立 法目的、监督对象、内容、执法主体、处罚力度上也明显不能满足目 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需要。
5
(一)学校卫生的基本概念
学校卫生定义: 指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提出相应的学校 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消除各种不利于儿童 和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因素,创造良好的学 校教育环境,保护和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 身心健康,以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6
(二)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