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能源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生产经营过程的安全性,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正常运营,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能源开发、生产、运输、销售等相关业务的企业,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安全管理。
第三条能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生产,责任无缝”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
机制。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四条能源企业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作范围: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规模、生产经营形式和特点,设定本企业内各
岗位、车间、作业区域之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等具体责任。
第六条安全管理部门领导: 安全管理部门应有专职负责人,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成专业
安全生产管理团队。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
第七条总经理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负总责。
总经理应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定期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例会。
第八条部门负责人是各部门的主管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部门负责人应制
定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计划和方案,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并及时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第九条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和基础,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负个人责任。
员工应服从企业安全管
理规章制度,接受安全教育培训,自觉维护自身安全和企业安全。
第四章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条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职务安全责任等方面的制度。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详细、明确、可操作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 企业应在全员范围内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
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熟悉掌握,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
第十二条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五章安全生产预案
第十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案体系,包括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复工恢复等方面的内容。
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风险情况,结合实际制定详细完善的预案。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预案的实施: 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演练,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为应对突发情况提供有力支持。
第十五条安全生产预案的更新和完善: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变化和新情况,及时更新和完善安全生产预案,确保其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第六章安全生产监测
第十六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包括生产设备监测、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卫生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各单位应配备专业监测人员和设备,定期开展监测工作。
第十七条安全生产监测结果的运用: 企业应及时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生产设备和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第十八条安全生产监测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分析效率,为安全生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第七章安全风险评估
第十九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分析。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及时排除隐患。
第二十条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的运用: 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
第八章安全生产培训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包括员工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二十二条安全生产培训的效果评估: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九章安全文化建设
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倡导“安全、和谐、健康”的企业文化,培育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企业应组织安全文化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第二十四条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企业应建立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安全文化工作的持续开展和落实。
企业领导应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倡导安全文化,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十章法律法规依据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检测,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
第十一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企业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整改和调整,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全面实施和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