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必考知识点归纳
单选题
1、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
B.标量只有方向没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
C.−10m的位移比5m的位移小
D.−10°C比5°C的温度低
答案:D
A.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平行四边形法则,故A错误;
B.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故B错误;
C.位移是矢量,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则−10m的位移比5m的位移大,故C错误;
D.温度是标量,−10°C比5°C的温度低,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航天领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观察王亚平在“天宫课堂”做实验时,可将她看成质点
B.图乙,“天舟四号”飞船与空间站自主对接时,可将飞船视为质点
C.图丙,“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后,在研究飞船与火箭分离过程时,飞船可以看成质点
D.图丁,“问天”实验舱与空间站对接组合后,研究组合体轨迹时,组合体可视为质点
答案:D
A.观察王亚平在“天宫课堂”做实验时,需观察王亚平的动作,故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天舟四号”飞船与空间站自主对接时,需观察对接的方位和角度等,两物体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后,在研究飞船与火箭分离过程时,两物体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故C错误;D.研究组合体轨迹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小提示:理解质点的定义,结合定义分析是否会对研究的问题产生影响。

3、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将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
带的上面
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
C.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过程中,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
D.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将打点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
答案:A
A.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而我们使用
电火花计时器时,是利用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过放电针、墨粉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从而在纸带
上打出一行点迹,不是利用复写纸,故A错误;
B.实验中要尽量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同时为了打点的稳定,操作中要求先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从速度为零点开始记录,故B正确;
C.操作中要求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排列方向平行,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否则纸带带动打点计时器移动,所测数据出现很大误差,故D正确。

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4、如图所示,小红沿路径甲、小芳沿路径乙同时从A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B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和小芳的运动的路程相同
B.小红和小芳发生的位移相同
C.小红和小芳的平均速率相同
D.小红和小芳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BD
A.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由图可知小红运动的路程小于小芳运动的路程,A错误;
B.位移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因为初、末位置相同,所以小红和小芳发生的位移相同,B正确;C.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由于小红运动的路程小于小芳运动的路程,所用时间相同,可知小红的平均速率小于小芳的平均速率,C错误;
D.根据
v=x t
由于位移相同,时间也相同,可知小红和小芳的平均速度相同,D正确。

故选BD。

5、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于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42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其中“17时42分”和“7小时”分别表示()A.时间,时间
B.时间,时刻
C.时刻,时刻
D.时刻,时间
答案:D
“17时42分”表示一时间点,即指发射的时刻;而7小时是一时间段,指对接经历的时间。

故选D。

6、在某校举行的创新设计大赛上,某班“科技之光”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音乐钟,该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
间就发出一段1分钟的美妙乐声。

已知上午9时和9时41分发出乐声。

下列有关该音乐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9时和9时41分发出乐声,9时和9时41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该音乐钟每隔40分钟发出一次乐声,每隔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
C.该音乐钟持续发出1分钟的美妙乐声,1分钟指的是时刻
D.该音乐钟在上午10时22分时会再次发出乐声,10时22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答案:B
A.9时和9时41分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所以表示时刻,故A错误;
B.40分钟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时间段,所以表示时间间隔,故B正确;
C.1分钟对应一个时间段,表示时间间隔,故C错误;
D.10时22分对应时间点,表示时刻,故D错误。

故选B。

7、在某次汽车性能测试中,两辆汽车先后经过同一平直公路的ab段,检测仪显示两车经过ab段的时间相等。

则可判定两车在ab段运动的()
A.初速度相等B.末速度相等
C.中间位移的速度相等D.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D
可知,两车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初、末速度和中间位移的速
两车经过ab段的时间相等,根据v=x
t
度不一定相等。

故选D。

8、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做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可变的运动,下述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速度先增加后减小,位移在不断地增大
B.物体速度增加,位移增加,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C.物体速度先减小后增加,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D.物体速度不断减小,但位移逐渐增加,当速度减为零时,位移不为零
答案:A
A.若物体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则速度增加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速度减小时,加速度方向与
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需发生改变,与题意不符,故A不可能;
B.若物体速度增加,位移增加,则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若加速度减为零,则此时速度最大,故B可能;
C.若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变化快慢取决于加速度的大小,故C可能;D.在速度没有减为零之前,位移一直增加,速度减为零时,位移不为零,故D可能。

故选A。

小提示:加速度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很大的物体,速度可能很小。

速度为零时,物体的位移不一定为零。

多选题
9、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不一定越大,但加速度一定越大
B.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C.速度变化越慢,速度的变化率越小,加速度一定越小
D.速度、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答案:CD
A.加速度的定义为
a=Δv Δt
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不一定越大,加速度也不一定越大,A错误;
B.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例如物体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B错误;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慢,速度的变化率越小,加速度一定越小,C正确;D.速度、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D正确。

故选CD。

10、如图分别为位置坐标轴和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C点运动到A点的位移大于从C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
B.若从B点运动到A点经历了8s,经过C点的瞬时速率一定为1m/s
C.n−7秒初到n+2秒末有10秒的时间间隔
D.第10秒内有1秒的时间间隔
答案:CD
A.从C点运动到A点的位移大小为3m,从C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为5m,则从C点运动到A点的位移小于从C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故A错误;
B.由于从B点运动到A点的运动情况不确定,则经过C点的瞬时速率不确定,故B错误;
C.n−7秒初到n+2秒末的时间间隔为10秒,故C正确;
D.第10秒内的时间间隔为1秒,故D正确。

故选CD。

11、一个篮球从高处落下,以大小v1=8m/s的速度竖直落到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碰撞后以大小v2=6m/s的速度反弹,已知篮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t=0.2s,则碰撞过程中()
A.篮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a=70m/s2
B.篮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a=10m/s2
C.篮球的平均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篮球的平均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AC
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碰撞过程中篮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a=v2−(−v1)
t
=70m/s2
结果为正值,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为竖直向上。

故选AC。

12、一辆汽车向正东方沿直线运动了300m,接着又返回向正西方运动了40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路程是700m
B.汽车的位移大小是700m
C.汽车的位移方向是正东方向
D.汽车的位移方向是正西方向
答案:AD
A.汽车的路程为
s=300m+400m=700m
故A正确;
BCD.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x=400m−300m=100m
汽车的位移方向是正西方向,B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3、以下说法中,是时间间隔的()
A.第3秒B.3秒
C.第5秒末D.前2秒
答案:ABD
A.第3秒指的是第3秒初到第3秒末这1秒,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正确;
B.3秒指的是时间,故B正确;
C.第5秒末指的是时刻,故C错误;
C.前2秒指的是0-2秒,指的是时间间隔,故D正确。

故选ABD。

小提示:时间间隔指的是时间段,时刻指的是一瞬间。

注意两者的区别。

填空题
14、某学生用20s时间沿着圆形跑道跑完半圈,跑道的周长为314m,则他所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平均速度是______m/s。

(取π=3.14)
答案: 157 5
[1] 沿着圆形跑道跑完半圈,路程为
s=314
2
m=157m
[2]圆形跑道的半径为
r=314

m=50m
位移为
x=2r=100m 平均速度为
v=x
t
=5m/s
15、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20s的时间内,平均速度
v B________v C,平均速率vʹA_________vʹB。

(选填“=”“>”“<”)
答案: = >
[1]由图看出,B、C两个物体的起点与终点相同,通过的位移相同。

所用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即
v B=v C
[2]由图看出,A、B两个物体的起点与终点相同,通过的位移相同,A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运动,B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则A通过的路程大于B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可得
vʹA>vʹB
16、如图所示,小球以v1=3m/s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0.1s后以v2=2m/s的速度沿同一
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 s2
⁄,方向向___________。

答案: 50 左
[1] [2]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
a=−v2−v1
t
=
−2−3
0.1
m/s2=−50m/s2
即加速度大小为50m/s2,方向水平向左。

解答题
17、以3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的足球,被运动员“飞起一脚”使其在0.2s内改为以5m/s反向飞出,求足球被踢时的加速度a3。

答案:40m/s2,方向与被踢后反向飞出时的方向相同
规定球被踢后反向飞出时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a3=Δv
Δt
=
5−(−3)
0.2
m/s2=40m/s2
方向与被踢后反向飞出时的方向相同。

18、A、B两车均做直线运动。

A车的速度从0增大到30km/ℎ,B车从20km/ℎ加速到60km/ℎ,两辆车的速度分别变化了多少?哪辆车的加速度更大?
答案:见解析
A车的速度变化为
Δv A=30km/ℎ−0=30km/ℎ
B车的速度变化为
Δv B=60km/ℎ−20km/ℎ=40km/ℎ
B车的速度变化量更大,因为不知道时间,所以无法比较加速度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