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近代史 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

合集下载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题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题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80 分)第Ⅰ卷(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 90 周年,2019 年 5 月 18 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CA B C D2.《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

”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DA.世袭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华夏族的形成D.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3.“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

”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CA.棉纺织品 B.景德镇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圆形方孔半两钱4.“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C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5.“公元前 3 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

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

”这个“庞大帝国”是()B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6.“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

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

”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BA.春秋战国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7.2011 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将每年的 3 月 14 日设为国际圆周率日。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 在 13 世纪传入阿 拉伯地区,14 世纪 初又经阿拉伯人传 到了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 和作战方式产生巨 大影响,推动了欧 洲社会的变革
考点梳理整合
2.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路: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 交通要道。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建立了四通八 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 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2)海路: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 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交流: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 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 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在元朝受到重视。
考点梳理整合
3.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 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 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 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 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 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纸币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4.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 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备战中考—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5: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精品课件)

备战中考—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05: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精品课件)

中考总复习
4.重文轻武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 重现):_文__臣__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文臣统兵的格局 形成;改革发展_科__举__制__,提高_进__士__地位;有利于政权的 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中考总复习
考点2 宋、辽、西夏、金的并立 ※课标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 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1.辽与北宋的和战: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双方订立 盟约,史称为“_澶__渊__之__盟__”,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 的_和__平__局__面__。
中考总复习
考点5 宋元商贸和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课标要求: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 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1.繁华的都市:北宋时的_开__封__、南宋时的_临__安__、元朝 时的_大__都__。
中考总复习
历人教部编版
史总 复 习
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中国古代史
中考总复习
【单元概述】 宋元时期从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重心南移
完成。 1.民族关系发展: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
西夏、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元朝时回族形成,民 族关系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中考总复习
2.社会变化: (1)魏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经 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的海外贸易 超过前代。 (2)宋元时期,都市繁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3)宋元时期,科技进步,文学艺术多姿多彩,中外 交通发达。
中考总复习
【时空坐标】
中考总复习
中考总复习
考点1 北宋建立;重文轻武 ※课标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 点。 1.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_民__族__关__系__的__发__展__和__社__会__ _变__化__(经济重心南移)。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1)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1)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枣庄真题演练
考点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命题角度史学、书法
(2016·枣庄中考)位于枣庄市峄城区青檀寺景区内的榴园碑林镌刻了古今中外书法珍品百余幅,篆、隶、行、草诸体总汇,风格迥异,给人以美的享受。

字体锦绣雄健、功力深厚的元朝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苏轼 D.赵孟
参考答案
【枣庄真题演练】
D 【解析】本题以枣庄实地景观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元朝书法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是东晋的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是隋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苏轼是北宋的著名书法家,赵孟是元代的著名书法家。

因此,选D项。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word版本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word版本

第五单元青岛真题演练考点一北宋的政治命题角度北宋的建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1.(2018·青岛中考)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

”“太祖”是指( )A.李世民B.赵匡胤C.赵构D.朱元璋考点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命题角度政权的并立与更替、辽宋对峙、南宋抗金2.(2017·青岛中考)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②北宋③金④南宋⑤西夏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考点三宋代经济的发展命题角度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主要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与过程3.(2018·青岛中考)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

“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

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2017·青岛中考)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交子的出现B.热闹的瓦子C.景德镇的兴起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考点四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与统治命题角度成吉思汗、行省制、宣政院5.(2018·青岛中考)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6.(2017·青岛中考)《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三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7.(2016·青岛中考)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

2019中考历史知识点:辽、宋、夏、金至元朝

2019中考历史知识点:辽、宋、夏、金至元朝

2019中考历史知识点:辽、宋、夏、金至元朝中考历史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中考历史知识点:辽、宋、夏、金至元朝,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9中考历史知识点:辽、宋、夏、金至元朝一、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1、经济重心南移:五代十国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农业生产逐渐超过北方。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农业:两宋时期,由于政府提倡,水稻在淮河和黄河流域大力推广种植。

从越南引入的优良品种占城稻也得到推广,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

南宋时棉花的种植从北宋时的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棉花在两宋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3、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迅速兴起4、制瓷业:两宋重要瓷窑有遍布各地,其中定窑、均窑、哥窑(烧出裂纹)等,久负盛名。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

5、采矿业:北宋时煤大量开采,东京城的百姓已开始用煤做燃料。

6、造船业:宋朝时,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先进是国家。

广州、泉州、明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

(从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就可以证明)7、商业: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②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城市布局打破了唐朝的“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的区域;还有娱乐场所“瓦子”;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它的繁荣景象)。

③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百万。

8、海外贸易: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重要的外贸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等。

两宋政府在这里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海外贸易收入,在两宋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以输出瓷器和丝织品为主。

进口货物多为香料、象牙等。

二、辽(契丹族)、宋、西夏(党项族)、金(女真族)等政权的并立1、辽的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

契丹皇帝辽太宗从后晋皇帝石敬唐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后来改国号为辽。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教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教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教案一、考点(一)1.(1)(2)(3)2.(1)(2)(3)(二)1.(1)(2)(3)(4)(5)(6)2.(1)(2)(3)(三)1.(1)(2)(3)2.(1)(2)(四)1.(1)(2)(3)(4)2.(1)(2)(3)3.(1)(2)(3)4.(五)1.(1)(2)2.3.4.(一)归纳、概括宋元时期的历史特征,分析封建国家由分裂到大统一的原因,少数民族政权由并立、战争不断到形成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史实,认识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二)(三)正确分析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宋元科技文化的世界三、知识结构五代十国:(907—970年)(一)1.2.(二)南方经济的发展:1.2.发展:(1)(2)(3)(三)契丹的发展:1.2.3.(四)1.2.(1)a.b.c.(2)3.(五)1.(1)(2)2.(1)(2)3.(1)(2)(六)1.(1)(2)2.夏宋的和(1)(2)(3)3.(1)(2)(3)(七)(八)1.(1)(2)(3)2.(九)1.(1)(2)2.(十)1.2.(1)(2)3.4.(十一)1.2.3.(十二)1.2.(十三)1.2.(十四)宋元文1.2.3.(十五)(十六)1.2.四、能力训练(一)单项训练题1.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B.麻棉丝C.丝麻棉D.分析与答案:本题涉及中国古代有关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知识,考查再认、再现不同时期的相关知识和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回忆不同时期有关经济作物种植和纺织业发展的知识并进行归纳。

答案是D2.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A.辽阳省B.岭北省C.黑龙江省D.分析与答案:本题考查对元朝行省制度和相关历史地理知识的掌握,涉及再认、再现重要史实的能力。

C、D选项是近现代史上对题干所要求的地区的行政区划,B选项的管辖范围主要是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

九年级历史2019中考复习中国古代史 辽宋夏金元时期(共22张PPT)

九年级历史2019中考复习中国古代史 辽宋夏金元时期(共22张PPT)


问题二:如何看待辽、宋、夏、金这些政 权并立的状况?(消极、积极)
消极:各个民族政权互相战争,给人民带 来灾难。
积极:推动了各民族在碰撞中交往、交流、
交融,为国家南再宋次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例: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
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
澶渊之盟的是( C )。
国家:统一是历史必然,我国庞大的多民族国 家在政权并立与统一的过程中不断的巩固和 发展。
例: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
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
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B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例: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假如
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
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何时?分析海上贸 易在“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海路交通发达。 造船航海技术提升。 指南针的应用。
问题二:依据材料二和三,概括指出唐朝灭亡的原因?结合所 学指出宋太祖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武人拥兵自重(或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过大)。 “杯酒释兵权”(或重文轻武)
材料三:真宗有意让陈尧咨(陈尧咨是当时的状 元,名噪一时)转为武职,便托人给他带话:“陈某 若肯改武,当授节钺(即节度使,为当时武将最高军 衔,俸禄优于宰相)。”但当陈尧咨将此事禀告其母 后,其母大怒,一面杖打其子,一面愤愤地责备道: 汝科举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为名臣,汝欲贪取厚禄, 去当武将,忍呼?此事遂寝。
问题:请说出唐宋元“丝绸之路”和我国当代“一带一路” 之间的关系?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你从中有 哪些感想?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历史复习同步训练: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历史复习同步训练: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历史复习同步训练: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A.南方社会的动荡B.大运河的开通C.自然环境的恶化D.北方人口的南迁7.(2019·南京中考)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材料表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B.江南地区的开发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闭关锁国的危害8.(2019·泰安中考)“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9.(2019·威海中考)观察下图,判断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局部)?( ) A.秦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0.(2019·改编题)台湾古称夷洲、琉球等。

据考证,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而我国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则始于元朝。

元朝设置的管辖台湾的专门机构是( )A.市舶司B.宣政院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11.(2019·原创题)《元史》卷二零五桑哥传记:“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

”材料中的“西蕃”指如今的( )A.江西B.西藏C.新疆D.云南12.(2019·永州中考)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朝B.宋朝C.隋朝D.汉朝13.(2019·原创题)《宋元戏曲考》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下列作品属于“元之曲”的是( )A.《窦娥冤》B.《三国演义》C.《天工开物》D.《水浒传》14.(2019·临沂模拟)《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堪称史学双璧。

辽宋夏金元的统治知识清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辽宋夏金元的统治知识清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知识清单(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辽宋夏金元的统治知识点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一、背景1.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二、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三、措施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2)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3)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中央①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②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地方①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②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3.崇文抑武的方针(1)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2)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四、评价1.积极方面: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消极方面: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概念阐释崇文抑武崇文抑武是北宋建立后推行的方针,是统治者反思唐朝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结果。

崇文抑武方针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宋朝科技、文化和艺术的全面繁荣,但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

问题释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1)吸取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从集中兵权入手,全面分割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2)采取崇文抑武的方针,大力提倡文治,中央派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和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

(3)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将地方精锐部队调到中央组建禁军。

知识点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一、北宋与辽的关系1.辽的兴起: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2019年中考历史:辽宋金元时期(共21张PPT)

2019年中考历史:辽宋金元时期(共21张PPT)

考纲解读
• 4.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 (1)表现 • ①农业:引进________ 占城稻 ,培育优良品种,水稻产量跃 居粮食作物首位,出现“_______________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 (反映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________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由广东和福建推进到 茶树 江淮和川蜀一带。 • ②手工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海南岛棉纺织业工 具先进,种类多; ______发展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 景德镇 为我国制瓷业中心;______ 广州 、______ 明州 的__造 泉州 、______ 船业__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建有世 界上最早的船坞。
考纲解读
• • • • 5.蒙古统一 成吉思汗 铁木真)。元朝建立____________ 忽必烈 统一:__________( 。 6.元朝的统一 临安 ,南宋灭亡。1279 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__ _ 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 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 展奠定了基础。 • 7.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_ 建立后,由________ 宣政院 直接管辖西藏地区事务, • _______ ________ 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生活 大相国寺 • 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 ,每月举办多次 _______ 庙会_ ,有各种商品交易和表演;宋代________ 市民阶层不断 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有许多________( 娱 瓦子 勾栏 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有________( 专供演出的 圈子)。 • 9.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 • ①雕版印刷术:________ 时期发明。 •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匠人______ 毕昇 发明,后来又出现了 木活字 。元代王祯在《农书》 ________ _________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 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______ 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 现了________ 铜活字 印刷。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主题五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主题五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

中小学教育教课资料主题五辽宋夏金元期间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江西真题操练命题角度一辽、西夏、北宋的并立1.( 2015·江西中考 ) 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状况下与一个少量民族政权妥协讲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莫非不是一种羞耻?”学生乙:“客观上说,此次讲和获得了经过战争没有获得的结果。

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来往、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讨论的“讲和”出此刻以下哪两个政权之间( )A.宋、辽B.宋、夏C.宋、金D.辽、夏命题角度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由、表现2.( 2017·江西中考节选) 赣鄱人杰地亦灵,从古到今重创新。

红色文化励后代,绿色崛发迹国情。

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瓷都美誉扬天下】资料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 - 1007) ,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

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

来自四方的工匠博采众家之长,创建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种的精巧瓷器。

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

景德镇以后发展成为有名的瓷都。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依照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剖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由。

命题角度三元代的一致、行省制3.( 2017·江西中考 ) 忽必烈成立元代后,接踵灭掉西夏、金和南宋,成立起中国历史上领土最辽阔的封建王朝。

()参照答案1. A【分析】此题考察澶渊之盟的影响。

宋真宗时,辽军大力攻宋,向来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迫中小学教育教课资料东京。

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1141 年,双方完成和议,宋代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今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场面。

应选A。

2.经济重心南移;皇宫瓷器用品生产地;瓷窑众多;瓷器精巧;能工巧匠汇聚;博采众长;品种创新;有名中外;资源丰富等。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

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青岛中考)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

”“太祖”是指( )A.李世民B.赵匡胤C.赵构D.朱元璋2.(2018·聊城中考)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3.(2019·易错题)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人们休养生息,牛羊遍布田野,白发老迈的人,都不识打仗的武器了)。

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4.(2019·改编题)它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曾与金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

该王朝的都城位于( )A.开封B.长安C.洛阳D.临安5.(2018·济南模拟)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社会的动荡 B.大运河的开通C.自然环境的恶化 D.北方人口的南迁6.(2018·泰安中考)“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7.(2018·南京中考)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七下 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七下 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

(2)史料二描绘了元朝的辽阔疆域,为了对它进行有效的管 辖,元世祖对边疆地区又是怎样管理的? 【答案】 元朝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 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如元朝在中央设宣政 院,管辖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 球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 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和发展 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 得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 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史料二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汉唐பைடு நூலகம்盛之际不及焉”。
——摘编自《元史·地理志》
【常考角度】 元朝的统治措施及其意义。 【考点链接】 分封制、郡县制、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 辖。 【知识运用】 (1)根据史料一,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 建立行省制度;注意农业生产,禁止圈占农田作 牧场;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设立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
帝直接任免
省负责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在西周前期产生过一 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

些积极作用,但长远 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
同 点
作用 看不利于国家统一和
且经过后世的调整与补充,其积极作
社会稳定
用更加明显
相同点
都是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 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
题组二 宋元时期的经济 史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 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 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七下 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 新人教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七下 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 新人教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济南真题演练考点一宋代经济的发展命题角度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表现1.(2017·济南学考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材料二(2)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考点二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与统治命题角度成吉思汗、元的统一、行省制度与宣政院2.(2016·济南学考节选)山东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注意对其进行有效管辖。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三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请回答:(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反映的行政制度出现于哪一朝代。

山东在当时隶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管辖?考点三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命题角度宋元时期的经济与都市生活3.(2018·济南学考)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历史上某个朝代,看见城市里有热闹的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瓦子里有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由此确定来到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C.宋朝D.明朝4.(2016·济南学考)法国史学家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如图反映的社会风貌主要是( )A.民族政权并立B.商业繁荣C.经济重心南移D.科技发达考点四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命题角度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5.(2017·济南学考节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潍坊真题演练考点一宋代经济的发展命题角度经济发展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瓦子1.(2016·潍坊中考节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二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

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

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请回答:(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考点二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与统治命题角度元朝建立及行省制,巩固统治的措施2.(2016·潍坊中考)元朝忽必烈接受了一位贤士的建议,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

主要表现是( )A.推行重农政策B.下令合并州县C.重用汉族官吏D.设立驻藏大臣考点三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命题角度四大发明、海外贸易的发展3.(2018·潍坊中考节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符号二:瓷器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

”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2)据材料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文化符号三: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筒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

初中中考历史总复习第5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初中中考历史总复习第5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2·湖南郴州)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A.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D.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宋朝……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战斗力较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重文轻武政策有关,“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表明宋朝军人地位低下,这是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D项正确。

2.(2022·湖南郴州)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在诗词作品中广为出现。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描绘的传统节日是()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答案:C3.(2021·河南)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这主要是由于()A.草市的出现B.商业的发展C.纸币的使用D.商帮的形成答案:B4.〔2021·福建(改编)〕《经世大典》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

”这体现了宋元时期()A.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B.造船技术适应远航C.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D.对外贸易繁荣昌盛答案:A5.(2021·海南)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

1460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

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C.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D.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答案:D6.(2021·湖南怀化)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

初中历史知识点(考点)复习专题五辽宋夏金元时期

初中历史知识点(考点)复习专题五辽宋夏金元时期

5.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 的技术和劳动力。 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苏湖熟, 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反映了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7.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两宋商业城市兴 起。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出现早市和夜市。乡镇出现了草市。 8.两宋时期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北宋前期,四川地 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人教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考点)汇总专题五
专题五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从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民族关系发展: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 主。元朝时回族形成,民族关系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2.社会变化:(1)魏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 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2)宋元时期,都市繁华,社会生活 丰富多彩。(3)宋元时期,科技进步,文学艺术多姿多彩,中外交通发达。
9.“一代天骄”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的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 ,建立蒙古国。 10.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 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1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地方 建立行省。我国省级机构的划分从元朝开始。 12.),是历史上中 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核心考点】
1.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2.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与南宋 并立的政权有金(女真)、西夏(党项)、蒙古。 3.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4.民族政权并立典型事件:澶渊之盟(北宋和辽)、岳飞抗金、文天 祥抗元。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同时加重了 北宋的负担。辽、宋、金之间,战和交织,但以和为主,以相互的交 流发展为主,这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青岛真题演练
考点一北宋的政治
命题角度北宋的建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
1.(2018·青岛中考)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

”“太祖”是指( )
A.李世民B.赵匡胤
C.赵构D.朱元璋
考点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命题角度政权的并立与更替、辽宋对峙、南宋抗金
2.(2017·青岛中考)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辽②北宋③金④南宋⑤西夏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考点三宋代经济的发展
命题角度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的
表现(主要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与过程
3.(2018·青岛中考)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

“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

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2017·青岛中考)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交子的出现
B.热闹的瓦子
C.景德镇的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
考点四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命题角度成吉思汗、行省制、宣政院
5.(2018·青岛中考)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实现“再次统一”
的朝代是( )
A.隋朝B.元朝
C.明朝D.清朝
6.(2017·青岛中考)《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三司B.行中书省
C.中书省D.宣政院
7.(2016·青岛中考)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西汉B.唐朝
C.元朝D.清朝
考点五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命题角度瓦子、史学、宋词
8.(2016·青岛中考)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B.李清照
C.岳飞D.辛弃疾
考点六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命题角度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达的中外交通
9.(2016·青岛中考节选)21世纪是世界公认的海洋世纪。

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深深感到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

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陈桥之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

故选B。

2.B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建立时间的掌握,可以采取排除法解答。

题干强调的是“少数民族政权”,而北宋、南宋都是汉族建立的政权,故排除含②或④的选项即可。

3.C 【解析】本题考查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宋代早市紧接夜市”“都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城市商业繁荣,北宋的都城汴梁城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呈现出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故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北宋的经济文化。

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是在南宋,而不是北宋。

因此,D项符合题意。

5.B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统一。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结束了封建割据纷争的局面,完成了局部的统一。

南宋时形成了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

故选B。

6.B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大意为,该机构统掌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受中央机构“都省”的节制。

由此可见该机构应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的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和军事等大权,“与都省为表里”,故B项与题意相符。

7.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情况,难度不大。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自此,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选C项。

8.D
9.(1)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和航海技术的改进。

【解析】本题以海洋、海权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依据材料一中“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航海技术的改进”等信息分析作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