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及土地复垦工程案例(南京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按照国土部门或最新的分类标准,明 确至二级地类及面积。
权属情况:明确各权属单位的不同地类面积(详至二 级地类),权属应落实到行政村,注明已征收或拟征 收土地面积。
生产工艺流程
对项目开采方式、工艺流程、可采煤层分布、采区划分、工作面分布等情况进行说明, 为土地破坏预测、复垦计划安排提供背景数据。
编制要求: ✓ 工艺流程是否阐明破坏土地的时序及破坏方式 ✓ 介绍资源赋存形式与分布状况 ✓ 分布图、流程图
岩土
岩土排弃
项目生产过程对土地的破坏环节与时 序:根据项目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图 形的方式表示出项目生产对土地破坏
运输
临时废石场
挖损
压占
清 基挖 表损
土
复
表土堆场
垦 土
源
挖清
损基
时序。
矿石
复垦面积计算有误 不包括自然恢复的破坏土地面积。只有采取了有效的人工干预措施从而达到可利用状态的土
地面积才是复垦土地面积, 当复垦对象中有坡面时,复垦面积应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复垦工程量按坡面实际面积的工
程量计算。
❖项目概况
项
1
项目简介
目
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概
3
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况
2.2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程序
1.立项 2.收集资料 3.现场踏勘 4.编制方案 5.专家评审 6.上报审查
现状分析与评价
土地损毁预测 土地复垦适宜
性评价 确定复垦目标 选定复垦标准
工程设计及 工程量测算 实施计划安排 投资估算 方案实施保障
方案编制前期工作 拟定初步方案 方案协调论证 复垦方案编制
1.2我国土地复垦发展历程
1920世纪 50-70年代
阶段1
1980年
阶段 2
1990年
阶段 3
1998年
阶段 4
2006年
阶段 5
2011年
阶段 6
❖自发探索
零星自发的进行土地复垦相关研究,处于零星、分散、小规模、低水平的状况。
1920世纪 50-70年代
阶段1
1980年
阶段 2
1990年
阶段 3
阶段 3
1998年
阶段 4
2006年
பைடு நூலகம்阶段 5
2011年
阶段 6
土地复垦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的两大研究领域是:以北京矿冶研究 总院、中山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等为代表,以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为研究对象、 以环境污染的控制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为主要目的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以中国 矿业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为代表,以煤矿废弃地为对象、以土地利用为主要目的 的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
2011年
阶段 6
1920世纪 50-70年代
阶段1
1980年
阶段 2
1990年
阶段 3
1998年
阶段 4
2006年
阶段 5
❖《条例》和《规程》公布实施,土地复垦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
➢ 2010年9月13日国务院法制办办务会原则审议通过《土地复垦条例(草案)》,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正式公布和实施。
如果没有复垦的,一并要纳入整个复垦方案。 若有复垦情况,要讲清楚复垦工程、复垦资金等。
拟破坏预测
根据项目类型、生产方式、工艺流程等,阐述拟破坏土地的预测依据和方法 ,测算不同时段或区段因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土地的范围、地类和面积 等。
拟破坏土地预测主要是对生产建设活动即将造成土地破坏的面积和程度进行 分析的过程。由于生产建设活动不同(采矿方式不同),预测的要求也存在 差异。
1
提
2
纲
3
4
土地复垦概述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 土地复垦方案咨询论证关键要点 金属矿山土地复垦
1. 土地复垦概述
1.1 土地复垦概念 1.2 我国土地复垦发展历程 1.3 土地复垦运行模式
1.1 土地复垦概念
土地复垦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2011年3月5日)第二条规定:
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 第四十二条: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 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 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
➢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主要资金来源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
1920世纪 50-70年代
阶段1
1980年
阶段 2
1990年
4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重点:自然环境概况、土地利用现状和项目生产过程对土地的破坏环节与时序 。
自然环境概况
项目区的环境状况:涉及到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该节与可行 性分析、复垦标准的制定密切相关,特别是土壤条件,还将影响到复垦的土源问题。
土壤及植被情况:结合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对土壤类型、质地、土层厚度、土壤剖面 组成、pH值、有机质含量等内容;同时对项目区植被类型进行说明。
➢ 2010年11月10日《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送审稿)》顺利通过国土资源标准化 委员会审查。《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5月31日起实施。
➢ 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 法》,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 国土资源部2014年第24号《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1031-2011), 自2014年12月30日起实施。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求预测结果要有时序性,即明确不同时期破坏土地的面积 、程度和空间位置,因此破坏预测应当体现“近细远粗”的原则。
已破坏土地现状
主要针对改、扩建项目而言,要求在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时,还应将以前破坏土地的情况 进行说明,主要包括破坏类型、破坏程度、面积、已复垦土地面积及复垦后利用类型、 以及未复垦的破坏土地面积及破坏类型(附现状照片) 。
1998年
阶段 4
2006年
阶段 5
❖法制化
1989年1月1日实施的《土地复垦规定》
➢ 概念:本规定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 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 利用状态的活动。
➢ 原则:谁破坏、谁复垦国家鼓励生产建设单位优先使用复垦后的 土地。
2011年
图等。 对土地破坏的环节和时序介绍不完善:只介绍了环节没介绍时序,或者有序无时。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
已破坏土地现状
土
地 复
2
拟破坏土地预测
垦
可
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行
性
分
4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析
5
复垦标准
该章是整个复垦方案最核心部分,准确、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复垦方案 的编制质量。而就本章而言,拟破坏土地预测和适宜性评价是重中之重。
阶段 6
1920世纪 50-70年代
阶段1
1980年
阶段 2
1990年
阶段 3
1998年
阶段 4
2006年
阶段 5
2011年
阶段 6
❖试点示范
1920世纪 50-70年代
阶段1
1980年
阶段 2
1990年
阶段 3
1998年
阶段 4
2006年
阶段 5
2011年
阶段 6
❖国家投资
1998年《土地管理法》
1、采坑应明确是本次复垦的责任范围 2、复垦资金必须足额计提(计提计算的方式可以有两种:模拟设计和按类比提取) 3、具体的复垦工作不进行安排
存在的问题
复垦目标不全面或复垦责任范围不完整——谁破坏谁复垦 采取充填措施的土地应纳入。(监测、风险金) 整体沉陷的区域应纳入(必然会受影响,可能不明显) 已破坏或拟破坏的未利用地应纳入(生态功能修复也算复垦) 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是否纳入,与是否留续使用有关 与土地产权无关(是否征收,是否办临时用地手续) 与批复的矿区范围无关(包括矿区范围内与矿区范围外) 改扩建项目原来破坏土地应纳入
资料收集 野外调查 样品检测
公众参与
2.3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求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内容与编制深度
1 总则 2 项目概况 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4 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5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6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测算 7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复垦工作计划
8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9 保障措施 10 附 件
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组织复垦
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是否选择复垦或是 否具备复垦能力
调查评价
编制土地复
土地复垦费用纳入生产
垦专项规划
成本或者建设总投资
激
约
实施土地复垦工程
确定年度复垦项目
励
束
机
机
缴纳土地复垦费
制
制
申请验收
确定投资主体
监测管护
是否合格 整改
是否合格
政
社
土地
府
会
权利
投
投
人投
资
资
资
2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
1920世纪 50-70年代
阶段1
1980年
阶段 2
1990年
阶段 3
1998年
阶段 4
2006年
阶段 5
❖开采许可用地审批
➢ 《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 号):加强土地复垦前期管理,做好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评审 和报送审查工作。
➢ 《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 号):土地复垦义务人均应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对已投产、已建成或正在建设 尚未完工生产建设项目,要尽快补充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新建、改扩建生产建 设项目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编制工作。
选
压占
表
临时
土
尾矿
挖损
矿 尾矿堆存
堆场
地
下
开
采
采空区
地表错动范围
各工业场地建设
清基表土
存在的问题
地类划分混乱 :将不同的分类体系,不同层次的地类名称混在一起。甚至将 “基本农田”也 作为一种地类。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没有把区域的特点谈出来 : 介绍过于简单或繁琐,直接套用其他报告中 的内容。
权属介绍不清:需对项目涉及所有土地的权属进行介绍,并落实到行政村。 土壤情况介绍不清 :剖面不典型,分层错误,没抓住主要理化性质。 植被介绍较简单:缺乏对植物物种类型、构成及生长状况的介绍。 表现形式过于单一: 只采用文字叙述的表现形式。可引用地质剖面图、开采接续表、破坏时序
❖总则
1 编制目的
2 编制原则
总
3 编制依据
则
4 复垦目标
5 服务年限
6 主要计量单位
主
复垦目标
要
关
注
服务年限
点
目标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复垦目标
复垦目标是整个复垦方案的摘要,通俗地讲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破坏了什么样的地? 复垦成什么样的地? 准备花多少钱复垦?
服务年限
方案服务年限包括基建期、生产期、基本稳沉期、管护期。 服务年限应当与项目许可证批准年限保持一致。
2.1 技术规范依据 2.2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程序 2.3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求 2.4 土地复垦方案编写的问题与建议
2.1 技术规范依据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 1031.1-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2部分:露天煤矿》(TD/T 1031.2-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3部分:井工煤矿》(TD/T 1031.3-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4部分:金属矿》(TD/T 1031.4-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5部分: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TD/T 1031.5-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6部分:建设项目》(TD/T 1031.6-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7部分:铀矿》(TD/T 1031.7-2011)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标准》(财综[2011]128号)
例外:复垦的滞后,复垦的服务年限可适当长于项目服务年限,但原则 上不能少。
对于开采年限超过30年的项目的土地复垦方案,应当以30年为标准,考 虑采区(盘区)或工作面的完整性,可以略高于或低于30年。
复垦责任范围
案例 露天开采:矿山生产年限80年,复垦服务年限30年。30年末形成的采坑作为 30年后开采的内排场。 处理办法:
夷陵坡耕地复垦梯田 (三峡工程料场)
弃渣场复垦
采煤沉陷地复垦
废石场复垦
✓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我国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共损毁土地1.3亿多亩。 其中,生产建设活动损毁1亿多亩,自然灾害损毁2000多万亩;已复垦面积为3000多 万亩,但还有1亿多亩尚未得到复垦。同时,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约几百万 亩,其中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国际上矿地复垦率已经达到50%~70%,美国因 采矿业破坏的土地复垦率达到85%以上,德国土地复垦率超过了90%,远远高于我国 20%左右的矿地复垦率。由此可见,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任重而道远。
2011年
阶段 6
1920世纪 50-70年代
阶段1
1980年
阶段 2
1990年
阶段 3
1998年
阶段 4
2006年
阶段 5
2011年
阶段 6
1.3 土地复垦运行模式
确认复垦对象
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
自然灾害损毁土地
新建、改扩建损毁土地
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 (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
历史遗留损毁土地 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