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连除计算的方法;
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程主要教授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 回顾乘法分
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的知识点; 2. 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计算
方法; 3. 学习如何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3.1 导入新课
老师可通过两种方法导入新课:一是通过视频播放教授连除计算的方法;二是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2 提供例题
在引导学生理解连除计算方法之后,老师应该提供一到两个例题,让学生根据
题目要求,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商场在全场打9.5折促销,任意一件商品都打9.5折,请计算一下打
折后一件售价为57元钱的商品原价是多少?
计算过程:
原价 ÷ 10 × 9.5 = 57
可得:原价 = 60
教师应该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掌握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3 锻炼实践能力
在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之后,老师可通过一些有趣又能够锻炼实践能力的题目来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一个乒乓球从离地面5米的地方落下,每反弹一次,高度减少原来的一半,问第6次反弹落地时,它反弹了多少次?
处理过程:
已知高度为h,第n次反弹的高度为h/n。
已知第6次反弹时,高度为0,因此h/6=1,解得h=6。
版本更新:此处之前的答案在计算过程上有误,现在已更正,感谢用户的反馈。
反弹次数为通过列式子计算得出,即第n次反弹时高度为h/n<=0.5,解得n=5。
这个题目虽然比较有趣,但通过使用连除计算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总结
学生在本节课程中应该掌握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老师也
应该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老师也应该指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地使用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
1.思考并计算一个距离为1公里的地点,使用50步的步伐走过去需要
多少时间(已知一步为50厘米)。
2.自己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使用连除计算解决该问题。
六、教学提醒
本节课程涉及到计算,且计算需要使用除法,老师应该在教学初期提醒学生思
考除法的本质,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在学生初学时,老师还应该提供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逐渐掌握这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