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教案与例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教案与例文
小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教案与例文(一)11篇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写自然景观》教案设计与学生例文
第一篇: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教学流程:口语交际(包括词语积累等,对景物的了解),习作(学生自己写景物)交流学习收获(单元学习总结)
板块一:基础知识
1.词语。
积累“涓涓细流、郁郁苍苍、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等词语,尽量在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运用。
2.句子。
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可以是描写动态静态的,也可以是描写声音样子的。
板块二:口语交际设计
1.交流景物特点。
学习本组课文,哪一处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讲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可以讲课内的,也可以讲课外的。
在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3.相互评价。
⑴这些景物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⑵他或她讲得生动、具体、形象吗?怎样才能做到生动、具体、形象?
板块三:习作设计
⑴交流经验。
已经进行了近3年的习作,你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经验?
⑵确定景物特点。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写。
根据你的经验和交流后的收获,你想写什么?为什么?
⑶动笔。
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意识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把想
写的景物写出来。
⑷自我评价。
你觉得与以往的写景习作相比,这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⑸相互评价。
互相交流习作,进行评价,教师引导,注意与整组课文的联系。
板块四:交流收获。
1.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经验)2.朗读四副写景的对联,注意节奏美,对称美,意境美。
并熟读背诵。
3.你建议同学们去参观哪处景物?为什么?
4.办一期以“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习作展览。
第二篇:
【作文要求】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通过你的习作,要让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习作指导】同学们,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用他的鬼斧神工,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
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
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画家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作家的笔去描绘美。
1、像画家一样细细观察发现美: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可为什么许多同学还写不出好文章呢?其实,我们还没有学会观察,只会“走马观花”。
试想:一个人坐在跑得很快的马背上,能看得清路旁的花吗?只有下马仔细看,才能辨认花的种类,观赏花的颜色形状,闻闻花的香味,想想花的用途……总之,当你选好景物后,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看得仔细,问得清楚,想得全面,这才叫观察。
我们不能老等老师出了作文题以后才去观察,平时就要养成自觉观察与积累的习惯。
记住: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
2、像作家一样具体描写展示美:
⑴抓住特点话神奇:
同学们,自然界的景物千差万别,只有抓住特点,才能向读者描绘一幅独具特色的画面。
同学们写景时最容易犯“千人一景”、“面面俱到” 的毛病。
因此,我们在描写一处自然景观时,要善于写出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验;要想想主要突出哪一点奇妙之处,抓住重点写具体。
⑵动静结合话神奇:
要把景物写得情趣盎然,就必须有静有动,动静结合。
既要刻画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又要捕捉景物的动态与变化。
瞧,《鸟的天堂》一文,作者就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动态景象,展示了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南国风光。
⑶点面结合话神奇:
写景作文要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景物既要有全面的概括介绍,又要有细致入微的刻画。
《鸟的天堂》一文,作者既写了众鸟纷飞的热闹情景,又特写了一只画眉鸟,使我们不仅感受到这里的鸟儿多,而且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
⑷展开想象话神奇:
要把一处景物写活,必须展开想象,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看到“蝴蝶在飞”,就想象到“蝴蝶在翩翩起舞”。
看这句话: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比喻手法的运用生动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⑸情景交融话神奇:
美丽奇妙的风景使我们心旷神怡,即所谓“触景生情”。
边观察边与自然对话:你对景物会说些什么,景物会对你说些什么呢?写法上,可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可以先写景,后抒情。
而只写景不抒情,作文就像白开水。
同学们,孙悟空的法宝是“金箍棒”,哪吒的法宝是“混天绫”和“乾坤圈”,作文的“法宝”在书本上,在生活中,只有勤动笔的
孩子才能拿到它。
第三篇:
七彩的生活七彩的童年
设计理念:
作文教学“教”的重点与核心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也就是不要简单的把作文的优劣和考试的成败连在-起,也不能简单鼓励学生为了将来的幸福而写作文。
因此作文教学,就应当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儿童的生活视野,尊重儿童的思维品质,不要拔高,不要限制,只要我们的“教”触动了儿童的心弦,孩子们的创作激情就会喷薄而出。
导写过程:
一、七彩生活大交流――启动写作的阀门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工夫,开学就是好几天了。
自由自在的暑假生活不知不觉的就这样悄悄溜走了。
今天,老师有个小小的提议,咱们班举行一个“我和暑假说拜拜”的暑假告别仪式,大家说好吗?
生:好!不好!(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请几位学生具体地说说)
师:同学们,我们虽然拥有一个相同的暑假,却有各自不同的生活。
因为有着不同的生活,所以和暑假告别的时候,我们就有着不同的心情。
但是不管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都得和暑假说拜拜。
下面请每个同学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来和我们的暑假作一次真诚的告别吧。
生:……(学生一个一个的道别,这时教师要适时的抓住那些很有个性道别的学生,让他们稍微地作点具体叙述,以唤醒、启迪周围的同学。
)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一种告别的仪式,不露痕迹的打开了学生暑假生活的七彩画面。
二、七彩生活大搜索――激发写作的兴趣
师:同学们,听了大家刚才的表白,我似乎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你们的背后还有着许许多多精彩动人的故事,对吗?漫长的暑假,在我们的
周围和自己的身上一定发生了许多许多的故事,可以说是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愁。
下面,请大家前后几个好朋友一起来说说自己在暑假中看到、听到或者亲身经历的那些真实有趣的故事。
(学生或三人或四人为一组交流自己的暑假生活故事。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既是倾听了解学情,又是参与指导交流。
) 师: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假如老师要求你将自己在暑假里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的事分成两大类,你会怎么分呢?
(让学生自由分类)
设计意图:之所以分两类,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将复杂多样的暑假生活故事进行简约化处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自己的暑假生活,为下面的选材做好铺垫。
学生各自分类的角度不同,各种不同思路的相互影响,从而有效的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七彩生活大回放――挖掘写作的内容
师:同学们的分类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老师深受启发。
如果让我来分类的话,我会将自己的暑假故事分成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两类。
暑假里发生的事情,有许多是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令人心动的,也有许多是令我们感到没趣、扫兴的,对吗?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这个暑假我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童年趣事。
(略)
讲完之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你知道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吗?2.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处?
设计意图:教师用口头作文的形式,巧妙地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和写作重点。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说给大伙听听吗?
(让学生自由地介绍。
肯定会有少数几个胆大的学生主动站出来,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但大多数学生一时间还会感到比较茫然。
) 师:看来还有许多同学对那些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回想不起来,下面老师给大家几点提示,请看大屏幕:
1.暑假里你最爱干的事情是什么?钓鱼、玩球、看卡通片、游泳、还是_________
2.暑假里你最爱看的是什么?蚂蚁搬家、蜘蛛织网、懒猫睡觉、养花种草、还是_______
3.暑假里你学会了哪些新本领?炒菜、骑自行车、下棋、上网、还是_________
4.暑假里你感到最好奇的是什么?魔术表演、科技展览、自然奇观、还是_________
还有你周围发生的那些新鲜事、奇怪事等等,一定有许许多多。
因为我们对这些故事充满了好奇,也因为这些故事对我们充满了诱惑,我们沉洒在其中,有苦有乐,我们心甘情愿。
为了这些,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发生了许多有趣动人的故事,对吗?
(自由地说说自己的动人故事)
四、七彩生活大写真――整理写作思路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把自己这些动人的故事写下来吗?老师有一个心愿,就是把大家的这些故事收集整理,编印一本《七彩的生活七彩的童年》暑假故事集,大家说好不好?
(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师:同学们。
为了写好这一次的暑假故事,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1.真实就好,千万别编造虚假的故事;2.一个就行,最好写某一天发生的小故事;3.语句通顺,故事完整。
如果你想好了要写的故事,却不知如何开头,请举手,老师一定来帮助你。
(生开始作文,教师开始动笔写下水作文。
)
五、七彩生活大融汇――互动写作交流
1.学生前后四人一小组,互相交流阅读习作,每小组推选一篇佳作。
2.教师从每组推选出来的佳作中,再选三位同学为代表,分别朗读自己的习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对比评析。
3.每个同学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然后再修改。
4、教师总结点评。
习作选编
老伯——王栋华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
忽然天色暗起来,河面上刮起了大风,河水像猛兽一样向河岸涌来。
一艘停靠在岸边的大船,绳索被风吹断了,大船眼看就要离岸。
这时,一位老伯急急忙忙地跑过来使劲地拉住绳索。
可是断绳太短了,又是旧绳,恐怕经不住风浪的折腾。
我见了连忙跑过去说:“老伯,你再找一根结实点的绳子来,把船拴在岸边,这样船就不会被风吹走了。
”老伯点了点头,把手里的绳索递给我,去找新绳了。
“伙伴们,快过来,我拉不住大船了!”我大喊起来。
伙伴们听了纷纷跑过来,李强抱住我的腰,周权超又抱住李强的腰,就这样一个抱一个。
不一会儿,老伯拿着一根绳子跑来了,他冲着我们大声喊着:“孩子们,要顶住……”他跳到大船上,把绳子的一头绑在船头,又跳上岸,把绳子的另一头紧紧地拉住,牢牢地拴在岸边的一块大石头上。
接着,他又说:“来,把旧绳给我。
”他接过旧绳,把两段旧绳接好,又把旧绳的一端拴在了大石头上。
我问老伯:“新不是已经把船拴好了吗?为什么还要用旧绳拴住?”老伯说:“为了结实点嘛,哈哈哈!”
过了好长时间,风停了,水静了,大船平安无事。
我情不自禁地问了老伯一句:“这船是您的吗?”“不,不是我的。
”老伯笑着回答。
望着老伯,我们也笑了。
教学后记:引导学生写“暑假回忆录”这样的作文,首先就要设法激活学生头脑中逐渐模糊的暑假生活,酸甜苦辣,让学生一古脑倒出来。
这样学生的思维活了,暑假的生活也就回来了。
但这绝不是一蹦而就的一个简单过程,我设计了从“一句话告别(引出暑假)――小组交流(走进暑假生活)――故事归类(整理暑假故事)”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一步步地从暑假的生活中苏醒过来,这样就为后面的审题与选材作了全方位的思考和准备。
为了帮助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事(即选材),我重点从“我爱干
的、爱看的、新学的、好奇的”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搜索,而核心就是围绕一个字――玩。
虽然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爱玩—玩是天下所有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只是大家玩的东西、玩的形式、玩的方法各不相同而已。
引导学生把各自玩出来的动人故事写下来,文章也就各具特色,内容也就鲜活生动了。
同时,还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写作力-法指导。
在这里,我以口头作文的形式,讲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然后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完整的叙述自己的故事。
相对于范文而言,对学生的启发与示范就比较灵活。
第四篇:
肖海璇
过渡导入:
咱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单元学习了哪几篇课文?这是一组写景的文章,学后大家感慨很多。
正像有的同学所说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澎湃可谓是“天下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奇异堪称世界第一;还有那南国风光鸟的天堂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无不令人惊叹与震撼。
经过一单元的学习,你们已经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秀丽。
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吧!的确,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把美尽情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则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它。
今天的习作就是让我们来把观察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写。
明确要求:
咱们首先来看看这次习作有些什么要求?
1、要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来写, 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2、写之前一定要想想这一景观有些什么特点?要突出它的奇特之处。
3、要按一定顺序来写,做到语句通顺、流畅。
指导习作:
一、选好素材明确写什么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杭州西湖、安徽黄山。
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校园(公园)一角、乡村的田野。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二、运用技巧指导怎样写
1、观察描写要有顺序
A、可以按照空间顺序,以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描写。
湖面很平静,水清可见底,湖水由浅到深,是银白、淡蓝、墨绿,界限非常清楚。
天山的白云和两侧的山峰,清晰地映在水里,把天、山、湖融为和谐的一体。
在这平静的湖水中,惟一活动着的就是鸭子。
一群白鸭边游边叫,一会儿张开翅膀扑打水面,溅起无数的水花,一会儿用脚掌在水中拨动,荡起一圈圈波纹。
B、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
多美的小雪花呀!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柔,又轻。
接着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变得密密麻麻。
后来,雪越下越大,小雪花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拥紧你,一团团,一簇簇,整个世界都变得迷迷茫茫的,美不胜收。
2、要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
A、抓住景物在不同时间的特点。
潮来之前: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潮来之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潮头过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B、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活化景物。
⑴、使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
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⑵、运用多种感官去感触景色的多姿多彩。
暑假,我去过青岛的海边。
第一次看到大海,兴
奋得不得了。
海水好蓝好蓝,海边的鹅卵石多得数不
清。
⑶、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
多美的小雪花呀!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柔,又轻,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落下来。
索溪里圆润的石头,犹如顽皮孩童的脑袋,光溜溜的,探头探脑……
第五篇:
陈昭君
l 教学目标:
1、能有针对性在课前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
有意识地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
2、围绕交际主题,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介绍出景物的新奇,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组内合作的能力,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轻松愉悦的氛围。
l 过程:
一、谈话导入
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这位魔术师,让我们欣赏到了无数奇妙的风景。
比如:本组课文中的、、、、、。
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们的眼睛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景观呢?
二、初步交流
(一)、自由说激趣
1、同桌自由说。
可以是身边看到的,树上了解到的,旅游时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
2、个别简单说自己准备向大家介绍的景物。
(二)、定要求组内交流
首先肯定刚才选的景物比较有特色的同学,强调选景要新颖。
交流要求:
1、选好介绍的景物,介绍时要说明白,让大家觉得新奇。
板书:明白新奇
2、介绍要有一定的顺序。
板书:有序
3、其他听的同学要认真,可以帮助介绍的同学。
板书:提问补充
三、互动交流
1、选各组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介绍。
比如:选的景物新颖的介绍有序新奇的经过同学帮助进步大的整体水平不错的。
要求:听的同学认真,能提出问题或补充。
说的同学能解答问题。
板画:桥梁
板书:生生互动
2、评出口语交际优胜者,奖励。
第六篇:
训练目标:
训练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
复习指导:
同一地点的景观,随着季节的变化,景色也会不相同。
怎样用语言文字把接触到的、看到的、了解到的各种自然景观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呢?这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1.写自己喜爱的景观。
选自己最喜爱的景观重点观察,即使单纯的写景也是要表达作者的情感的。
抓住感受写,不仅能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描写之中,还能有力地烘托景物的特点。
2.必须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
(1)写景离不开仔细的观察。
对要写的景物进行观察时,既要观察景物的整体,又要观察景物的局部。
(2)一定要找出这一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点,找出这一景物动、静时的特点。
3.按一定的顺序,分层次写清楚。
在动笔写作之前,一定要选择一定的顺序,或按远近、上下、前后的空间顺序;或按早晚、四季等时间顺序;或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或分类记叙。
4.善于想象,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描写景物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借助想象的描述,显得更加形象生动。
拓展训练:
《这儿真美》
提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描写。
注意紧扣题眼“真美”。
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景物的特点写生动,写具体。
第七篇:
了解习作内容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写之前要想想主要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
希望通过你的习作,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明白习作目标
1.与同学们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景观,讲清楚其奇特之处的形成。
2.抓住自然景观或旅游景点的奇特之处,按一定顺序介绍、描写。
3.学习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把握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什么景观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呢?你准备写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二、学生汇报交流
回报时抓住一处景观的奇特之处,介绍时按一定顺序。
三、品读优秀例文
精彩的习作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例。
品读习作学生容易接受,既避免了枯燥的讲解习作方法,又使他们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向习作自然迁移。
例文1:黄山日出
黄山日出,被称为美景奇观。
为了目睹这一美景,暑假里,我随妈妈来到黄山。
(开篇点题)
晚上,我们住在北海宾馆。
爬山观景的劳累,使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迷糊中,只听见有人喊:“快,起来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揉着蒙眬的睡眼,跟着大人往外走。
一阵山风吹来,好凉哪!我清醒了许多,看看天上还泛着星光,一路上树影婆娑,怪神秘的。
我来到清凉台,这是一个观日出的好地方,此时已有不少人等候在这里了。
凭着人小,我七挤八拐,找了个好位子,等待着。
(清晨,找了个好位子,等待日出。
)
过了一会儿,东方显出了鱼肚白,人群开始骚动。
一会儿,鱼肚白渐渐地转成粉红色,东方的天际出现了橙色的彩霞。
忽然,天边出现了一道发亮的光,是那样耀眼,不知谁说了声:“快了,快了。
”(日出前,人群的情绪与天空的变化。
)
不知是冷,还是激动,我只觉得心里发紧,牙齿打颤。
我看看四周,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照相机的准备按快门,等待着拍下那瑰丽的景象;没有照相机的翘首以待,大家似乎停止了呼吸。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像一个小红球,突然从云海间跳出来,开始是半个,渐渐变成一个大红球。
大地妈妈好像不愿让太阳离开怀抱似的,太阳只好一点一点地向上挪。
(太阳的上升情形。
)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太阳终于挣脱了大地妈妈的怀抱,跃上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