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韩信料事如神,设计偷袭赵军。井陉口一战,他笃定赵军会中计,便趁其倾巢出兵时,派出事先埋伏 两千奇兵,一举占领赵军营地。
C.韩信胆略过人,诸将都很信服。他巧妙运用兵法,背水布阵,激发士气,使士兵们奋起反击,大获全胜,大家都心服口服,自愧不如。
D.韩信爱惜人才,特意赦免广武君。他认为广武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传令军中将士活捉广武君,后来,又亲自为其解开绑绳并拜为军师。
C.第一个“以”,动词,任命,任用;句意:项梁战败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为郎中。
第二个“以”,介词,凭借;句意:您凭借什么作战?
D.均为连词,于是;第一句句意:韩信于是传令军中不要杀死广武君。
第二句句意: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
D.“拜为军师”错误。由原文“师事之”可知,韩信是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对待他。由此可知,是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侍奉,并不是拜他为师。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用法和含义的能力。
A.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句意:从小道到山上隐蔽起来观察赵军。
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句意: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B.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汉王刘邦入蜀,韩信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
第二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这有什么简陋呢?
A.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学而不思则罔
B.汉王之入蜀,信亡楚走归汉 何陋之有
C.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何以战
D.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乃重修岳阳楼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早年贫困,遭遇颇为不顺。他没能为吏,也不会经商,生活无着;参军后,在项梁项羽手下都没有受到重用,最后投奔刘邦。
A.“既能……又可以……”关联词后面的句子语序不当,改为“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又能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粮食市场供应”;
C.“以围绕……为主题”句式杂糅,删掉“围绕”;
D.“推进……教育质量”搭配不当,改为“推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故选B。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D.“聒噪(guā)”中的“聒”应该为“聒(guō)”。
故选A。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辽阔,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C.我沉浸在烦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喜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语句复位的能力。
此题解答有两个要点。一是这些意象应该首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然后才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因为只能诗人先创造,读者才能借此寄寓情感,所以先排除AB。
二是“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之间的正确逻辑顺序,因为要先产生一定的认同感,才会便于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更易于交流,据此排除D。
(2)韩信派人暗中去侦察,得知广武君的计策未被采用,这才敢率兵进入井陉。
(3)在这时韩信、张耳假装丢弃了旗鼓,逃回了河边的阵地
(4)如今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水列阵,然而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C.“老师”错误。“师”,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一样;句意:韩信解开了捆绑的绳子,请他面东而坐,自己面对西对坐,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对待他。
A.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
B.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
C.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
D.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语境用来修饰工艺品生动逼真,不正确;这里应该用栩栩如生。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B.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不能形容景色;
C.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语境指志愿军战士们作战时候的心情非常畅快,使用正确。
故选C。
二、(4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走归汉。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聚兵井陉口。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D.“他哥哥来啦?”奥楚蔑洛夫问,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晴,“哎呀,我还不知道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竟自由”的“竟”应为“竞”,“辽阔”应为“寥廓”;
C.“烦密”的“烦”应为“繁”;
D.“温晴”的“晴”应为“情”。
故选A。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他还是平民的时候,家里贫穷而又没有操行。没能被举荐为吏,也不会经商置办产业,总是跟从他人混吃混喝,人们大多讨厌他。当项梁渡过淮河时,韩信带着剑跟随项梁,没有什么名气。项梁战败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为郎中,他曾多次献策来求见项羽,项羽都没有采用。汉王刘邦入蜀,韩信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韩信与张耳率领几万军队,要东下井陉攻打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就在井陉口聚集军队。广武君李左车劝成安君说:“我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饷,士兵就会挨饿。现在井陉的道路,车不能并行,马不能成队,这样行军几百里,势必粮饷就落在队伍的后面。希望你暂时借给我精兵三万,从小道拦截他们的武器粮饷;您坚守阵地不和他们交战。不到十天,两将的首级就能献到您的帐前。”成安君是个儒生,经常说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的计策。韩信派人暗中去侦察,得知广武君的计策未被采用,这才敢率兵进入井陉。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停下来宿息。半夜传令军中出发,选出轻装骑兵二千人,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小道到山上隐蔽起来观察赵军,并告诫士兵们说:“赵军看见我们逃跑,一定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们,你们就赶紧冲进赵军营地,拔掉赵军的旗帜,立起汉军的红旗。”韩信于是派一万人先出发,出井陉口,背靠河水排开阵势。赵军看到以后便大笑。天刚亮,韩信击鼓开出井陉口,赵军开营出击汉军。这时韩信、张耳假装丢弃了旗鼓,逃回了河边的阵地。赵军果然倾巢而出抢夺汉军的旗鼓,追赶韩信、张耳。韩信派出的二千奇兵,在等到赵军倾巢出来争夺战利品时,就冲入了赵军的军营,拔光了赵军的旗帜,插起了二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发现军营里已全部是汉军的红旗,于是队伍大乱,士兵们纷纷逃跑。这时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并俘虏了很多人,在泜水上杀死了成安君,擒获赵王歇。韩信于是传令军中不要杀死广武君。于是有人捆广武君送到了韩信的账中,韩信解开了捆绑的绳子,请他面东而坐,自己面对西对坐,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对待他。诸将领上前祝贺完毕后,乘机问韩信说:“兵法上说设军阵要右后靠山陵,左前对水泽,如今(现在)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水列阵,然而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这在兵法上有,只是你们没有细看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各位将领都佩服地说:“太对了。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能赶得上的。”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推择:推举选用
B.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干:求见
C.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师:老师
D.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顾:只是,不过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C.劲敌(jìn) 头衔(xián)亵渎(xiè) 一气呵成(hē)
D.气概(gài) 脚踝(huái)聒噪(guā) 深恶痛疾(w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包扎(zhā)”中的“扎”应该为“扎(zā)”。
C.“劲敌(jìn)”中的“劲”应该为“劲(jìng)” 。
2022年8月绵阳南山中学高2022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试题语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嘹亮(liáo) 酝酿(niàng)勾当(gòu)矫揉造作(jiǎo)
B.愧怍(zuò) 包扎(zhā)骈进(pián) 暴风骤雨(zhòu)
A.南京高淳老街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其街屋木质构件上的雕刻工艺精湛,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都惟妙惟肖。
B.绵阳人文厚重,名胜雄奇。富乐山神奇秀丽,大庙庄严神圣,佛爷洞幽深曲折,好一派扑朔迷离之景!
C.金城一战,彻底打没了联合国军曾经的战场自信,成为了志愿军们在入朝以来打得最酣畅淋漓的一场战役。
D.川流不息的涪江,地貌奇绝,风景优美,古老而现代,它承载着绵州的历史记忆,见证了科技城的飞速发展。
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蜡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 ), 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并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D.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用来形容江水不恰当,对象错误。
故选C。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国小麦、稻谷库存为历史上最充裕时期,既能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粮食市场供应,又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个部分组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 能力。
(1)“足下”,对对方的尊称;“假”,借;“间”,从小路;“辎重”,武器粮饷。
(2)“使”,派;“间”,暗中;“用”,采纳;“引兵”,率兵。
(3)“于是”,在这时;“详”,通“佯”,假装;“走”,逃;“军”,军营,营地,阵地。
(4)“今者”,如今(现在);“陈”,通“阵”,列阵;“竟”,最终;“术”,战术。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2)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3)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4)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答案】6. C 7. D 8. D
9.(1)希望您借给我精兵三万,从小道拦截他们的武器粮饷。
C.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文化,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以围绕“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积极践行光盘行动”为主题的倡议活动。
D.绵阳教育领军全省,我们将继续秉持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理念,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C.韩信胆略过人,诸将都很信服。他巧妙运用兵法,背水布阵,激发士气,使士兵们奋起反击,大获全胜,大家都心服口服,自愧不如。
D.韩信爱惜人才,特意赦免广武君。他认为广武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传令军中将士活捉广武君,后来,又亲自为其解开绑绳并拜为军师。
C.第一个“以”,动词,任命,任用;句意:项梁战败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为郎中。
第二个“以”,介词,凭借;句意:您凭借什么作战?
D.均为连词,于是;第一句句意:韩信于是传令军中不要杀死广武君。
第二句句意: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
D.“拜为军师”错误。由原文“师事之”可知,韩信是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对待他。由此可知,是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侍奉,并不是拜他为师。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用法和含义的能力。
A.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句意:从小道到山上隐蔽起来观察赵军。
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句意: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B.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汉王刘邦入蜀,韩信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
第二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这有什么简陋呢?
A.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学而不思则罔
B.汉王之入蜀,信亡楚走归汉 何陋之有
C.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何以战
D.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乃重修岳阳楼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早年贫困,遭遇颇为不顺。他没能为吏,也不会经商,生活无着;参军后,在项梁项羽手下都没有受到重用,最后投奔刘邦。
A.“既能……又可以……”关联词后面的句子语序不当,改为“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又能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粮食市场供应”;
C.“以围绕……为主题”句式杂糅,删掉“围绕”;
D.“推进……教育质量”搭配不当,改为“推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故选B。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D.“聒噪(guā)”中的“聒”应该为“聒(guō)”。
故选A。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辽阔,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C.我沉浸在烦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喜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语句复位的能力。
此题解答有两个要点。一是这些意象应该首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然后才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因为只能诗人先创造,读者才能借此寄寓情感,所以先排除AB。
二是“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之间的正确逻辑顺序,因为要先产生一定的认同感,才会便于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更易于交流,据此排除D。
(2)韩信派人暗中去侦察,得知广武君的计策未被采用,这才敢率兵进入井陉。
(3)在这时韩信、张耳假装丢弃了旗鼓,逃回了河边的阵地
(4)如今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水列阵,然而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C.“老师”错误。“师”,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一样;句意:韩信解开了捆绑的绳子,请他面东而坐,自己面对西对坐,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对待他。
A.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
B.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
C.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
D.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语境用来修饰工艺品生动逼真,不正确;这里应该用栩栩如生。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B.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不能形容景色;
C.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语境指志愿军战士们作战时候的心情非常畅快,使用正确。
故选C。
二、(4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走归汉。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聚兵井陉口。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D.“他哥哥来啦?”奥楚蔑洛夫问,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晴,“哎呀,我还不知道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竟自由”的“竟”应为“竞”,“辽阔”应为“寥廓”;
C.“烦密”的“烦”应为“繁”;
D.“温晴”的“晴”应为“情”。
故选A。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他还是平民的时候,家里贫穷而又没有操行。没能被举荐为吏,也不会经商置办产业,总是跟从他人混吃混喝,人们大多讨厌他。当项梁渡过淮河时,韩信带着剑跟随项梁,没有什么名气。项梁战败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为郎中,他曾多次献策来求见项羽,项羽都没有采用。汉王刘邦入蜀,韩信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韩信与张耳率领几万军队,要东下井陉攻打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就在井陉口聚集军队。广武君李左车劝成安君说:“我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饷,士兵就会挨饿。现在井陉的道路,车不能并行,马不能成队,这样行军几百里,势必粮饷就落在队伍的后面。希望你暂时借给我精兵三万,从小道拦截他们的武器粮饷;您坚守阵地不和他们交战。不到十天,两将的首级就能献到您的帐前。”成安君是个儒生,经常说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的计策。韩信派人暗中去侦察,得知广武君的计策未被采用,这才敢率兵进入井陉。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停下来宿息。半夜传令军中出发,选出轻装骑兵二千人,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小道到山上隐蔽起来观察赵军,并告诫士兵们说:“赵军看见我们逃跑,一定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们,你们就赶紧冲进赵军营地,拔掉赵军的旗帜,立起汉军的红旗。”韩信于是派一万人先出发,出井陉口,背靠河水排开阵势。赵军看到以后便大笑。天刚亮,韩信击鼓开出井陉口,赵军开营出击汉军。这时韩信、张耳假装丢弃了旗鼓,逃回了河边的阵地。赵军果然倾巢而出抢夺汉军的旗鼓,追赶韩信、张耳。韩信派出的二千奇兵,在等到赵军倾巢出来争夺战利品时,就冲入了赵军的军营,拔光了赵军的旗帜,插起了二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发现军营里已全部是汉军的红旗,于是队伍大乱,士兵们纷纷逃跑。这时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并俘虏了很多人,在泜水上杀死了成安君,擒获赵王歇。韩信于是传令军中不要杀死广武君。于是有人捆广武君送到了韩信的账中,韩信解开了捆绑的绳子,请他面东而坐,自己面对西对坐,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对待他。诸将领上前祝贺完毕后,乘机问韩信说:“兵法上说设军阵要右后靠山陵,左前对水泽,如今(现在)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水列阵,然而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这在兵法上有,只是你们没有细看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各位将领都佩服地说:“太对了。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能赶得上的。”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推择:推举选用
B.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干:求见
C.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师:老师
D.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顾:只是,不过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C.劲敌(jìn) 头衔(xián)亵渎(xiè) 一气呵成(hē)
D.气概(gài) 脚踝(huái)聒噪(guā) 深恶痛疾(w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包扎(zhā)”中的“扎”应该为“扎(zā)”。
C.“劲敌(jìn)”中的“劲”应该为“劲(jìng)” 。
2022年8月绵阳南山中学高2022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试题语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嘹亮(liáo) 酝酿(niàng)勾当(gòu)矫揉造作(jiǎo)
B.愧怍(zuò) 包扎(zhā)骈进(pián) 暴风骤雨(zhòu)
A.南京高淳老街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其街屋木质构件上的雕刻工艺精湛,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都惟妙惟肖。
B.绵阳人文厚重,名胜雄奇。富乐山神奇秀丽,大庙庄严神圣,佛爷洞幽深曲折,好一派扑朔迷离之景!
C.金城一战,彻底打没了联合国军曾经的战场自信,成为了志愿军们在入朝以来打得最酣畅淋漓的一场战役。
D.川流不息的涪江,地貌奇绝,风景优美,古老而现代,它承载着绵州的历史记忆,见证了科技城的飞速发展。
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蜡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 ), 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并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D.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用来形容江水不恰当,对象错误。
故选C。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国小麦、稻谷库存为历史上最充裕时期,既能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粮食市场供应,又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个部分组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 能力。
(1)“足下”,对对方的尊称;“假”,借;“间”,从小路;“辎重”,武器粮饷。
(2)“使”,派;“间”,暗中;“用”,采纳;“引兵”,率兵。
(3)“于是”,在这时;“详”,通“佯”,假装;“走”,逃;“军”,军营,营地,阵地。
(4)“今者”,如今(现在);“陈”,通“阵”,列阵;“竟”,最终;“术”,战术。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2)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3)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4)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答案】6. C 7. D 8. D
9.(1)希望您借给我精兵三万,从小道拦截他们的武器粮饷。
C.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文化,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以围绕“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积极践行光盘行动”为主题的倡议活动。
D.绵阳教育领军全省,我们将继续秉持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理念,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