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五年级体育教学设计《蹲踞式起跑》
![五年级体育教学设计《蹲踞式起跑》](https://img.taocdn.com/s3/m/c59651a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4.png)
五年级体育教学设计《蹲踞式起跑》一. 教材分析《蹲踞式起跑》是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蹲踞式起跑,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和技巧,提高起跑速度和爆发力,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对体育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和反复训练。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提高学生的起跑速度和爆发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起跑速度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2.分解法:将蹲踞式起跑动作分解为各个环节,逐一讲解和练习。
3.纠错法: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确保动作的正确性。
4.比赛法: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5.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场地准备:宽敞的田径场,平坦的地面,足够的起跑线。
2.器材准备:起跑器、秒表、标志物、音响设备。
3.教学资料:教案、动作图解、比赛规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蹲踞式起跑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蹲踞式起跑的作用和重要性。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图解,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对蹲踞式起跑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1)教师示范完整的蹲踞式起跑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模仿练习。
(2)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蹲踞式起跑教案
![蹲踞式起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6ca697336c1eb91a375df1.png)
蹲踞式起跑教案姓名:张鹏班级:11级体教3班学号:112043030081目录1.教案..................................................... 1-82.学案 (9)3.选用教材封面复印件..........................................蹲踞式起跑教案(一)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积极贯彻“阳光体育”的指导方针,旨在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多种练习手段找出适合学生的方法,学以致用,促进其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使之体验运动的乐趣,从而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蹲踞式起跑,是中学体育的重点教材,也是一项运用广泛的技术。
此动作是田径运动中的基本技术,而且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学习本技术动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田径技术,还能使学生的协调性得到发展。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田径运动有一定的认知。
该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
田径是很多学生所喜爱的一项运动,很多同学有较强的求知欲,身体素质较弱,从而造成运动技能有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应考虑因人而异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蹲踞式起跑的认知程度。
2.技能目标:通过技能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灵敏性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得到提高;3.情感目标:通过分组的竞赛,学生的团结意识、竞争意识得到提高。
多手段的教学,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身体重心的前移,臀部抬起,四点支撑。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蹬摆结合动作的掌握。
六、教学器材:两个起跑器。
七、教学流程:1、准备部分a.课堂常规(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2)介绍授课内容;(3)安排见习生。
《蹲踞式起跑》+教案设计+试讲稿
![《蹲踞式起跑》+教案设计+试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24f427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b.png)
《蹲踞式起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3. 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起跑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起跑信号接收与起跑反应训练。
3. 蹲踞式起跑比赛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及起跑反应速度。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起跑反应的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技术要求。
2.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实践。
3. 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反复实践,提高技能。
4. 竞赛法:组织小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蹲踞式起跑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技术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起跑反应训练:采用模拟起跑信号,提高学生的起跑反应速度。
5. 比赛实践:组织小规模比赛,让学生应用所学技能。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动作要领掌握程度:动作规范、连贯、协调。
(2)起跑反应速度:反应迅速、准确。
(3)比赛成绩: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
2. 评价方法:(1)教师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2)学生互评:分组进行评价,相互学习和提高。
(3)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课后作业1. 观看优秀运动员的蹲踞式起跑视频,分析其技术特点。
2. 回家后,练习蹲踞式起跑动作,并请家长协助进行起跑反应训练。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九、课程资源1. 优秀运动员蹲踞式起跑视频。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高一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高一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4c56f6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7.png)
2.撰写一篇关于蹲踞式起跑技巧的学习心得,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起跑动作要领、发力技巧、呼吸与动作的配合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总结反思能力。
3.观看至少两段奥运会或世界田径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的短跑比赛视频,分析并记录优秀运动员的蹲踞式起跑动作,对比自己的练习,找出差距,为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
2.强调蹲踞式起跑在短跑比赛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3.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4.布置与蹲踞式起跑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难点:起跑动作的协调性和发力技巧,以及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2.重点:起跑加速阶段步频和步幅的调整,以提高起跑性能。
难点:在高速运动中保持动作的稳定性,避免因技术失误而影响起跑效果。
3.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起跑习惯,提高起跑训练效果。
难点: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促进技能的提升。
(二)教学设想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本组讨论成果。
4.针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蹲踞式起跑的要点。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安排以下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5.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价值观,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内容,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体育基础,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初中蹲地式跑教案
![初中蹲地式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15c0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7.png)
初中蹲地式跑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内容:1. 学习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2. 提高学生的起跑速度和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原理及价值;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3.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蹲踞式起跑,提高起跑速度;4. 培养学生勇敢、果敢、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5.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感悟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蹲踞式起跑。
教学难点:1. 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2. 起跑时的爆发力和速度。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导入:同学们,在短跑比赛和长跑比赛的过程中,他们的起跑方式有什么不同?(长跑站着,短跑蹲着)同学们很善于观察,那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短跑的起跑方式,蹲踞式起跑。
二、准备部分(10分钟)1. 游戏—喊数抱团方法:学生以教师为圆心成圆跑动,教师随机喊出数字,学生按照对应数字抱在一起,并蹲下。
超出或不足的学生判为失败。
规则:学生不允许逆向跑动,按照老师要求进行。
2. 徒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三、基本部分(20分钟)1. 教师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
4. 学生进行比赛,教师记录成绩并进行评价。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放松运动。
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回收器材,整理场地。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掌握较好,但在实践中的应用还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练习强度,提高学生的起跑速度和协调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比赛中能够更好地配合,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
![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ee121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b.png)
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1.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一节室内外相结合的新授体育课,旨在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品质,以及对短跑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喜欢尝试新事物的特点,通过活跃的气氛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掌握研究内容。
2.教学设计本课的课题是蹲踞式起跑,适合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教学目标包括:初步掌握起跑的知识和动作,形成快速跑运动的兴趣和爱好,通过研究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品质。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采用媒体课件、图片展示、实际练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轻松掌握起跑的要领。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
在室内,我们将通过图片展示和歌曲《超越梦想》引导学生认识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心中模仿、记忆动作。
同时,通过展示___、___等短跑名将的运动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起跑的技巧。
在室外,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练,并纠正错误动作。
教师将从旁指导,确保学生掌握起跑的要领。
4.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准备液晶投影机等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PowerPoint展示图片和动作要领。
同时,教师还需要口述动作要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在室外,我们需要为学生准备足够的场地和器材,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际练。
5.教学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观察法、测验法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我们还将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在开始之前,先根据前后的间距分布记忆试做动作,观察。
3.学生各就各位进行动作,教师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要记住口诀和动作要领。
教师在纠正学生动作的同时,要详细地描述动作要领。
学生可以观看自己的动作并进行自我纠正。
短跑名将___是如何做到的呢?4.预备动作要领:学生口述并记忆动作要领,观看动作图片,从而使学生互相根据老师讲解和图片来纠正动作。
5.学生分组练,形成感官上的认识和记忆,互相纠正动作。
中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设计
![中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587f0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6.png)
中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教学。
2. 蹲踞式起跑接力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田径场地。
2. 起跑线。
3. 接力棒。
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蹲踞式起跑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动作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顺序、幅度和协调性。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集体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
3. 实践训练(10分钟)1. 学生进行蹲踞式起跑的练习,熟悉动作。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经验。
3.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提醒学生加强自主训练。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的程度,包括动作要领的准确性和动作的流畅性。
2. 观察学生在接力比赛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其他起跑方式的训练,如站立式起跑,让学生比较两种起跑方式的差异。
2. 结合其他田径项目,如短跑、跳远等,让学生运用蹲踞式起跑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遵守纪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力的集中,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防止受伤。
3. 提醒学生注意起跑线和跑道安全,避免发生碰撞。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及教案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06e4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7.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及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为蹲踞式起跑。
蹲踞式起跑是常用的起跑姿势之一,它是以站立的姿势下压,双腿向前后两侧分开,双膝外凸,手向前伸出,躯干向前倾。
使用这种姿势进行起跑时,可以有效地改善起跑技巧,有效改善起跑效率,并且在进行起跑时,也能降低受伤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
1.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点;
2.熟练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3.通过蹲踞式起跑改善起跑技巧,提高起跑效率。
三、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对蹲踞式起跑的原理和技术要领作简要介绍:
蹲踞式起跑时,双腿要向前后两侧分开,膝关节外展,手向前伸出,躯干稍向前倾,在蹲踞处保持3秒,然后将力量从脚跟释放出来,利用腿部肌肉的力量在腿胫肌和股四头肌的联动作用的帮助下,使身体从蹲踞姿态向前推进。
2.练习示范:教师示范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做到腿屈伸均匀,躯干姿势稳定。
3.分组练习:根据学生的训练水平,将学生分为2~3组,分别教授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并在教师的带领下,传授蹲踞式起跑技术。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教案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32815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0.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教学。
2. 蹲踞式起跑的训练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器材。
2. 教学视频或图片。
3. 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做好热身准备。
2. 技术教学(10分钟)1. 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技术要求。
2. 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模仿练习。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反复练习动作,体会技术要领。
3. 训练环节(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蹲踞式起跑的训练,要求动作规范、连贯。
2. 引导学生进行速度和协调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4. 比赛环节(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担任裁判,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5. 结束部分(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3. 学生回收器材,整理场地,结束本次课程。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掌握程度,包括动作要领的准确性和动作的连贯性。
2. 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进步情况,包括速度和协调能力的提升。
3. 通过比赛环节,评价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安全性。
2. 考虑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技术要领的理解不足、动作执行不规范等,并思考解决方案。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结合蹲踞式起跑,介绍其他起跑技巧和相关训练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最新6篇)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dd661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4.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最新6篇)蹲踞式起跑教案篇一一、本课指导思想本课教学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学生自主练习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
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
二、学情分析本课为新授课,根据学生特点,如好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崇拜体育明星;但是他们认识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乐情来的快去的也快,难以持久等。
根据以上特点由教师指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并使学生对体育的间接兴趣逐渐转化为自觉锻炼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蹲距式起跑是竞技短跑项目中采用的出发姿势,但是技术过程难度大,学生上肢支撑力量差,因此它不是学生跑的快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本次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反应速度和起跑与起跑后快速跑结合起来。
蹲踞式起跑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正确掌握“各就位”和“预备”的技术动作;2、难点:快速反应,“预备”动作与“跑”动作的紧密衔接。
四、教学内容1、蹲踞式起跑练习2、快速反应游戏五、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
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及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能1、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2、技健康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法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常识和方法,学会了一些运动技能。
因此在教法上不能“一刀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练习的主动积极性,所以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蹲踞式起跑教案(精选15篇)
![蹲踞式起跑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adbef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1.png)
蹲踞式起跑教案蹲踞式起跑教案(精选15篇)蹲踞式起跑教案篇1学习阶段:水平三学习目标:在游戏比赛中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蹲踞式起跑、快速跑学习步骤:一、快乐游戏,活跃情绪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2、组织学生游戏:抢位子3、组织学生复习基本体操。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奔跑游戏:抢位子4、两人一组,随意选择三到四节基本体操进行复习,动作到位、有力。
组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二、积极游戏,你追我赶重点:蹲踞式起跑动作和轻松自然的快速跑动作。
难点:蹲踞式起跑时的蹬地有力,起动快速;快速跑时动作轻松协调。
教师活动:1、提示学生复习蹲踞式起跑动作。
2、组织学生起跑游戏:看谁反应快3、采用多种游戏、比赛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快速跑练习。
4、及时鼓励和小结各项游戏。
5、组织学生欢庆胜利。
学生活动:1、两人一组借助教师的提示和报纸进行蹲踞式起跑练习,着重体验起跑时的蹬地动作。
2、积极参与游戏,和伙伴比一比谁的反应快3、游戏:龟兔赛跑(同一起跑线)4、游戏:你追我赶(追逐跑)5、团结力量大:分成六小组,每组六人,小组商量,根据每人的体力分配不同的距离,接力赛跑,进行集体力量的展示。
6、手舞足蹈欢庆胜利。
组织: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每人一张报纸蹲踞式起跑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对于小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因此,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应该讲明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对身体发展和增强体质的作用。
二、我对这节课教材作如下分析:本次课的主教材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跑中的基本技术。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小学体育与健康《短跑:蹲踞式起跑与游戏》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短跑:蹲踞式起跑与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48e6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7.png)
小学体育与健康《短跑:蹲踞式起跑与游戏》教案短跑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蹲踞式起跑与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能和协调能力。
本文将就这一教案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增强身体素质。
2. 掌握短跑的蹲踞式起跑动作,提高启动速度。
3. 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室内或室外平坦空地。
2. 教学器材:计时表、纸牌、跑道标记物等。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短跑”,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精彩的短跑比赛场景或播放相关视频,并与学生交流以引发对短跑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步:讲解蹲踞式起跑动作(10分钟)1.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蹲踞式起跑动作的要领:双手双脚与地面成90度,身体重心前倾,两手平行放在肩部前方,准备起跑。
2. 强调学生进行起跑动作时的注意事项:脚尖用力蹬地,迅速提起身体,强烈地推动自己向前奔跑。
第三步:练习蹲踞式起跑动作(20分钟)1. 让学生按照所讲解的要领进行蹲踞式起跑动作的练习。
老师可以进行逐个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
2. 设置辅助器材,如跑道标记物和绳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蹲踞式起跑的位置、姿势和动作。
第四步:进行短跑游戏(25分钟)1. 分组进行小组游戏,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短跑比赛。
2. 通过抽纸牌的方式确定比赛的顺序,并用计时表计算每个学生的跑步时间,取最好成绩。
3. 游戏结束后,将最好成绩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对他们的起跑动作进行点评和鼓励。
第五步:总结回顾(5分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强调蹲踞式起跑动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动,提高体能。
四、教学特点和注意事项1. 本节课既注重技术动作的讲解和练习,又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注意保证学生的安全,提醒他们在起跑时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安全距离。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f4e4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7.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
2.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原理。
3.熟练进行蹲踞式起跑。
二、教学内容1.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
2.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原理。
3.蹲踞式起跑的练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0分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跳绳、活动关节等,使学生身体达到热身状态。
2.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15分钟)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包括站立时的身体平衡、脚掌的摆放、双腿的弯曲程度等。
同时,带领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
3.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原理(15分钟)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原理,包括利用身体的重心前移增加爆发力、利用双腿的弹力获得更好的起跑效果等。
通过讲解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蹲踞式起跑的重要性。
4.蹲踞式起跑的练习方法(30分钟)分成小组,进行蹲踞式起跑的练习。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示范者,其他学生根据示范者的动作进行起跑练习。
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和纠正错误动作。
5.检查和总结(10分钟)请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蹲踞式起跑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出正确的内容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起跑姿势是否正确,以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蹲踞式起跑进行跑步训练。
同时,评价学生能否理解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示范的力度和速度,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示范者的动作。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蹲踞式起跑方法。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42517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8.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理论为依据,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宗旨。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突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强调学生“学”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能力,为养成终身进行身体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蹲踞式起跑、游戏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在短跑比赛中的作用。
2动作方法目标:80%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起跑技术中的“各就位”、“预备”、“跑”,动作要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拓展游戏中体验身体机体协作能力、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智慧取胜的个人能力。
四、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初一年五班,共有48人,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
主要有来自本地农村家庭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组成,学生平时比较少接触游戏,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也乐于参加短跑比赛。
农村学生有较强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合作精神,但由于学生来自差别较大的家庭,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存在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师生间情感交流与语言激励,尽量营造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五、教材分析短跑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田径运动项目。
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个人能力。
蹲踞式起跑是跑的技术中比较简单易学的一种起跑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较易掌握。
当前蹲踞式起跑已成为现代短跑中一个主要的起跑技术。
不论是比赛的需要还是从锻炼身体的需要,都应让学生掌握此项技术。
通过该项技术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重点:“各就位”教学难点:“预备”“跑”七、教学设想1、科学分组:按照日常教学情况,将学生分为四个组。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034236dd36a32d737581d1.png)
课的设计一、教案理念本课突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侧重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对其进行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培养,学会欣赏他人、体验成功的心情。
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不乏其个性的张扬,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由于蹲踞式起跑对于活泼好动,富有求知欲望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蹲踞式起跑这一教材会显得枯燥无味,对此,通过情景导入的方式进行游戏,达到课上的运动量还体现出小组的探究与合作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短跑的专门练习,掌握正确的摆臂动作。
2.通过学习蹲踞式起跑,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各就位”、“预备”、“跑”三个环节的技术。
3.通过教学提高和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反应和力量等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本次课主要是《蹲踞式起跑》是小学中高年级主要教材之一,本课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课,教学任务是初步学会蹲踞式起跑动作。
由于田径短跑比赛都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势,对于五年级同学来讲技术难度也比较大。
建议:2课时。
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多掌握一种技能,获得更快的初速,提高人的反应能力。
可以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获得更多的运动乐趣。
四、教学方法及过程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我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教学。
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的教育理念。
依据本课我设计了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整节课的设计,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的体育教学观。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e88b6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5.png)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蹲踞式起跑是常见的短跑起跑方式之一。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中小学生体育课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本节课将以蹲踞式起跑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兴趣、技能和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点和基本姿势。
2.了解蹲踞式起跑的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能力目标1.掌握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基本姿势。
2.在平衡、速度和加速等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跑步的热爱与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蹲踞式起跑姿势的掌握。
2.初步提高学生的蹲踞式起跑速度。
三、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地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平衡和姿势。
2.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蹲踞式起跑速度。
四、教学过程步骤1:课堂导入老师拿起百米跑的赛程表,向学生们展示,告诉他们,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蹲踞式起跑,会可能会在这项运动中取得好成绩。
并简要介绍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姿势和技术要点。
步骤2:教学讲解1.蹲踞式起跑姿势的掌握①双脚踩住起跑线,站立直立,找到平衡点。
②对膝盖进行伸展,尽量蹲下。
③双手放在出发线后方。
④目视前方或向下注视地面,等待发令枪响。
2.初步提高学生的蹲踞式起跑速度①提醒学生们加强腿部和核心力量的训练。
②发令枪响起后迅速加速,全速冲刺。
步骤3:实践演练请学生们站成一排,按照蹲踞式起跑的姿势,进行练习。
老师通过观察学生们的表现,提出建议和指导。
并请3-4组同学进行比赛,以刺激学生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步骤4:总结反思通过比赛结果的展示,老师帮助学生们总结经验和不足,了解哪些方面需要加强训练,并激励他们持之以恒,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比赛表现以及课后反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为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在家练习蹲踞式起跑基本姿势,并记录时间。
2.持续强化腿部和核心力量的训练。
七、教学资源教学PPT、跑步起跑线、赛场(操场或田径场)、计时工具等。
起跑动作教学蹲踞式教案
![起跑动作教学蹲踞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94653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6.png)
起跑动作教学蹲踞式教案教案标题:起跑动作教学-蹲踞式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蹲踞式起跑动作。
2.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动作提高起跑速度和效果。
3. 学生能够掌握蹲踞式起跑动作的关键因素和技巧。
教学重点:1. 蹲踞式起跑动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如何利用蹲踞式起跑动作提高起跑速度和效果。
教学准备:1. 运动场地或室内空间。
2. 蹲踞式起跑示范视频或图片。
3. 计时器或秒表。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发学生对蹲踞式起跑动作的兴趣,可以介绍一些成功的起跑运动员或给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示范和解释:1. 展示蹲踞式起跑示范视频或图片,向学生解释起跑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强调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动作的重要性,并解释为什么它可以提高起跑速度和效果。
练习和实践:1. 请学生站在起跑线上,进行分组实践。
2. 强调正确的站立姿势和蹲踞式起跑动作。
3. 鼓励学生进行多次练习,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蹲踞式起跑动作。
技巧强化:1. 引入一些针对蹲踞式起跑动作的技巧强化练习。
2. 如跳跃式蹲踞起跑练习、模拟赛事起跑练习等。
3. 通过这些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蹲踞式起跑动作。
总结:1. 概括蹲踞式起跑动作的关键要素和技巧。
2. 强调不断练习和运用正确的起跑动作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积极运用蹲踞式起跑动作来提高自己的起跑速度和效果。
评估:1. 在课堂结束前,可对学生进行起跑速度的测试和评估,以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应用蹲踞式起跑动作。
2.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提供积极正面的反馈和指导。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训练课外进行额外的起跑练习,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蹲踞式起跑动作。
2. 可组织小型起跑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际比赛中应用他们所学的起跑技巧。
备注:1. 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调整教学方法和速度。
2. 在教案中可适度加入一些互动环节和小组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86336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e.png)
1.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做徒手操。
2.老师带领学生慢跑。
1.按要求,随教师口令集体做徒手操练习。
2.按老师要求进行准备活动。。
1.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队形:
××××××××××
××××××××××
××××××××××
××××××××××
要求:认真做好徒手操、专项准备活动。充分活动各关节,达到热身效果。
3. 教师带领学生原地模仿练习。
4.教师指导、纠错。
5. 教师分组组织学生上跑道练习。
6. 教师分组组织学生追逐练习。
7.安排小组选优展示。
8. 教师再次分组组织学生上跑道练习
三.迎面接力
一、辅助练习:专项准备活动
专项准备活动
1.按要求,随教师口令集体做专项准备活动。
2、俯卧撑
3、复习站立起跑
4、蹲下起跑
2.预备:重心稍前移,抬臀略高于肩,肩部略过起跑线,注意力高度集中。
3.跑(鸣哨):两脚迅速蹬地,积极摆臂,上体前倾。
一、辅助练习:专项准备活动
专项准备活动
1.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做专项准备活动。
2、俯卧撑
3、复习站立起跑
4、蹲下起跑
5、5米往返摸线跑
二、学习蹲踞式起跑
1.教师通过引用和提问导入课题。
2.老师示范讲解蹲踞式起跑动作。
5.向老师告别
组织队形:
××××××××××
××××××××××
××××××××××
××××××××××
要求:1.集合快;2.放松积极充分;3.评价恰当。
5
分钟
场
地
器
材
课后记录:
2.组织:绕操场矩形图一路纵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蹲踞式起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及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重点:
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难点:
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分钟)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如图:○○○○○○○○
○○○○○○○○
××××××××
××××××××
△
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学生背阳。
2、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热身游戏“听数抱团”。
全体学生围成一圈顺时针慢跑,教师随机说几个数字,学生在跑动过程中迅速按数字抱成一团。
如图:
要求:
①动作到位、有力,昭显青春气息。
②注意身体姿态
③充分活动各个关节
2、徒手操。
活动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头部。
二、基本部分 (27分钟)
(一)、学习蹲踞式起跑
语言引导:
有谁知道刘翔在跨110米栏时用的是什么起跑方式?
1、介绍蹲踞式起跑的意义:蹲踞式起跑能更有效地完成快速起跑;获得更快的初速度。
2、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前脚距起跑线一脚半。
后脚距前脚一脚半,后膝跪地。
两个脚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两手虎口向前与肩同宽撑与起跑线后。
动作要领: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阶段
“各就位”轻快的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有力腿在前,前脚距起跑线一脚半,后腿跪地,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
两手约与肩同宽,两臂伸直,肩微前移超过起跑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预备”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此时身体重量落在两臂和前腿之间,其重心投影点距起跑线15~20厘米。
臀部抬起稍高于肩,使两小腿趋于平行,集中注意听跑的信号。
“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摆臀,上下肢协调配合“疾跑”步幅小、频率快、步长逐渐增加、上体逐渐抬起。
集体练习队形:
○○
○○
○○
○○
○○
○○
△
要求:
①动作规范、到位
②熟悉掌握整套动作。
③认真练习,注意身体姿态
(二)、游戏:10米往返跑
规则:全班按人数相等分四队,每队按顺序站在起跑线后运用蹲踞式起跑姿势,进行10米往返跑,队员必须绕过障碍物,每队取第一名,然后各队第一名进行决赛。
取前三名。
三、结束部分 (5分钟)
1、集合
2、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下学生集体调整呼吸(深呼吸),两人一组互相甩手臂,拍打腿部肌肉!
3、小结本课
4、布置课外练习:复习蹲踞式起跑
5、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6、归还器材
备注:
预计运动负荷最高心率150次∕分
平均心率110—120次∕分
练习密度35—40%左右。